茅盾名作《子夜》中有多處專寫“這神秘的麗娃麗妲村”。其時,不少正值青春妙齡的姑娘享受著五四以後新得到的自由,跳著獨步舞、探戈舞,唱著麗娃麗妲歌。現代作家穆時英在小說《公墓》中寫道:“早上朋友們約我上麗娃麗妲搖船去;他們說那邊兒有柳樹,有花,有快樂的人們。”可能受麗娃河的滋養,後來的戴厚英、李劼、格非等作家都愛以她為背景,漫展想象,創作諸多有影響力的作品。
在這樣一個被文學渲染化的校園,麗娃河畔自然會孵化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跨係科的文學愛好者,諾澄是其中一位重要的活躍者。讀她的作品,經常會忘掉她的專業背景,甚至比中文專業的同好還飽含才情,以致惹得中文係的男生經常冒冒失失地要拜她為師。
在畢業分配時,我們很多人背棄了專業,選擇了與自己的愛好相似或相等的工作。諾澄好像比我們都清醒,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她直接進了一家大型國有銀行,幾年之後,隻身跑去美利堅攻讀MBA。90年代末,在我所認識的70後同學中,去美利堅攻讀MBA的並不多,而放棄銀行高薪職位去讀書的就更為少見了。
諾澄總是顯得比我們有遠見。MBA畢業後她選擇落戶紐約,紮根曼哈頓。十餘年來,一直奮戰在華爾街之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幾年前我在學院分管學生工作時,籌劃聘請在各行各業有專業影響力的校友擔任校外導師,在校友遴選時,我想到金融業的諾澄君。當她聞聽設想時,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的邀請,並專程回母校為畢業生做了一場職業生涯報告。那次講座相當火爆,偌大的會場擠滿了聽眾,鼓掌、歡笑、驚羨。從提問中我還發現,有許多其他院係的學生慕名前來蹭課。
講座結束時,諾澄君告訴我,她手頭有部長篇小說即將殺青,希望到時提提建議。我聽後甚為吃驚,且充滿疑慮。連我這種蟄居高校授業的人在創作上都時斷時續,她在凶險搏殺的資本世界裏還有精力還有閑暇寫小說?資本社會、金錢毒素竟然沒有把她腐蝕殆盡?
直到讀到她的《曼哈頓戀人》,我才不得不佩服,學霸就是學霸,本色不改啊。
三
什麼是好的小說?
所謂好的小說,第一,是語言。語言至少要經過三五年的專業訓練,寫作才能像樣。第二,是故事。沒有情節,小說就隻剩下文字和情緒,譬如《飄》《兔子,快跑》滿滿的都是故事。第三,是技巧。掌握寫作技巧,就如庖丁解牛,“砉然向然,奏刀騞然”,遊刃有餘。第四,是主題和人性。愛情、死生和戰爭為永恒主題;奮鬥、善良、寬容、救贖、堅韌不放棄,堪為人性中的真善美。
諾澄的《曼哈頓戀人》是怎樣的一部好小說?
我認為,《曼哈頓戀人》之所以值得點讚,至少有四大理由值得get:
其一,主題的時代性。《曼哈頓戀人》是一部極具時代感的小說:主人公方雨涵橫跨紐約和上海兩大世界現代中心城市,故事發生在紐約中心的曼哈頓和曼哈頓中心的華爾街;主人公都畢業於中國985名校和美國藤校商學院,有校園戀情的純粹曼妙;主人公從事的是炙手可熱、眾皆羨慕的金融投資行業。
毛姆說,一部好小說,主題應該能引起廣泛的興趣,即不僅能使一群人感興趣,而且具有較普遍的人性,對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曼哈頓華爾街作為金錢永不眠之所,時時刻刻上演成功與誘惑、收購與反控、天才和瘋子、操縱與良知、欲望與貪婪,以及職場政治與宗教信仰之間驚心動魄的悲喜劇。作者浸淫華爾街十數年,感同身受,耳濡目染,小說中的故事和情節,木樨花落,信手拈來,閱讀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嵌入感,以及層層推進的跌宕感。
其二,唯美的語言。在小說《曼哈頓戀人》篇章裏,有許多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和詩化的語言描述,讓人驚歎:“孤獨是躲在黑暗裏的怪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踱步出來一口一口吞噬她。”“江海聽著電話那頭的掛斷音,像一條離開水的魚一樣,張著嘴大口大口呼吸著,仿佛如此才能把胸口堵著的怒氣排放出來。”“她看到自己的靈魂摔在地上,支離破碎。”
諾澄的語言精準且充滿張力,讀著叫人心痛:“方雨涵的背脊收緊,她僵硬地任由江海抱著,沉默不言。”“寄到她電子郵箱的東西,像是一把鈍器,反複研磨著她的心。”“處於婚姻危機之中的女人,她的邏輯推理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他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踏進公司,在走廊上遇見林菁菁,看到她的笑容不露痕跡地落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