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雨涵的日記(2 / 2)

隻是,無論你做什麼,那時候,我還是覺得,你不夠愛我。

後來,我們分手。我曾經問過你,為什麼不努力留我下來。一貫不浪漫的你卻用我愛的詩句回應我:“不願成為一種阻擋/不願讓淚水/沾濡上最親愛的那張臉龐/於是在這黑暗的時刻/我悄然隱退。”而我卻在多年以後,異國他鄉某個孤獨的夜晚,才懂得你當年深情的成全。

出國那天晚上,你來看我,送我一副黃色的滑雪手套。你說,我去的地方,冬天很冷,記得戴手套。那副手套,其實我沒有戴過幾次,因為美國的暖氣開得不要錢一樣,而我始終沒有學會滑雪。但是那麼多次搬家,我都沒有舍得把它捐掉。

此去經年,杳無音信,我在大洋的西邊,你在大洋的東邊,中間隔著很多很多的日子。

回來,重逢。

重逢的那天,夜雨剛停,你站在路燈下,當年你等我的地方。我們之間隔著幾千個無語的日夜,並著一個重洋。“你沒有變。”我們幾乎同時說出口,相視一笑之間,光陰的厚重的牆,轟然倒塌。多年後,這樣的遇見,是上帝的恩賜。

如今,我們在一起。而我也終於讀懂這一句:“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和他擁有現在,卻又追憶著和他在一起的過去。喜歡聽他說那一年他怎樣偷偷喜歡你,遠遠地凝望著你。愛一個人便是小別時帶走他的吻痕,如同一幅畫,帶著鑒賞者的朱印。”

現在,我深信不疑,你是很愛我的了。

如今,很多人說,不再相信愛情了。也不是,他們或許還是相信的,隻不過是不相信愛情可以長久永遠。所以,人們用APEC藍來形容愛情。恒久永流傳的,隻是留在電視廣告裏的一顆鑽石。他們說,愛情被生活的瑣碎給扼殺了,躺在婚姻的墳墓裏。

可是此時,我望著窗外草坪上嬉戲打鬧的一兒一女還有一個你,很溫柔地寫下這一句:讓我們的愛情在婚姻裏翩然起舞……

代後記:一個任性作者的坦白書

我跟朋友說,我要寫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也就是沒有結局的結局。他們說,那你就等著被扔爛番茄吧。不過,可能是受了美劇的影響,總覺得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會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一個結束就是下一個開始。好吧,辛苦碼了那麼久的字,作者可以小小任性一下吧。

就如我在極短的開場白中寫道,“所有浪漫的愛情童話的結局,都是‘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生活不是童話。年輕的時候,校園唯美的愛情,卻是如此輕易地說再見。再遇見,每一個人都在慘淡的婚姻裏麵掙紮得遍體鱗傷。從來不是誰的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我覺得,這樣一個不確定的結尾往往倒是生活中最為真實的局麵。為什麼到了三十多歲,越來越無法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因為我們不再像二十歲的時候一無所有而無所放棄,因為我們有了世俗定義裏的“成功的事業”,而事業可能在某個時刻成為愛情的敵人。還有我們身上的“枷鎖”越來越多,來自父母的,來自朋友的,來自內心的,這一切都讓我們無法如二十歲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說“愛情是超越一切的”。我們權衡著利弊,計較著得失,猶豫著,糾結著。隻是,所有的所有,希望最後我們還能記得愛情本來的麵目。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寫一部偶像言情劇,我一直寫的是關於婚姻裏麵的種種矛盾和掙紮,醜陋的美好的冷酷的溫情的。沒有什麼渣男,綠茶婊,情聖或者白蓮花。每個人都有自己軟弱的一麵和陰暗的一麵,也有自己溫暖的一麵和堅持的一麵。就如在連載的時候,有讀者在討論群裏說的:“生活真是各種狗血,隻是我們不能放棄美好。”希望小說裏的人物是真實的多麵的,就仿佛是你周圍的某一個朋友,或者甚至仿佛是某一個階段的自己。希望小說如鏡子,在匆忙擁擠的生活中遇見了忽略的自己。

因為開放,所以有無限可能,而生活往往就是出人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