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巨龍2(1 / 2)

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於大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它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從關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複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於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峰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峰。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走長龍。

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複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麵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新z國成立後,1952年,擔任******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同誌提議修複八達嶺長城,接待國內外遊人。清代以來,八達嶺長城已日漸荒廢。關城西邊“北門鎖鑰”的城台,殘毀過半;東邊“居庸外鎮”城墩搖搖欲墜;長城城牆的牆身、宇牆、垛口、牆台、敵樓等已是斷壁殘垣。國務院作出修複的決定後,有關部門立即行動,爾後又曾進行多次修繕。

1961年,國務院確定八達嶺關城和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在***同誌“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倡議下,古老雄關更換新顏,先後修複敵樓19座,城牆全長3741米,使遊覽總麵積達到1.9萬平米。1986年,八達嶺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聯合國接受萬裏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8月,八達嶺作為萬裏長城的精華,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1991年12月,在珠海舉行的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評選活動揭曉命名大會上(全國候選景點94個,回收有效選票48萬張),八達嶺因其景點著名,以37萬張的絕對多票數,成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

八達嶺長城馳名中外,譽滿全球。它是萬裏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不到長城非好漢”。迄今。八達嶺已接待中外遊人一億三千萬,先後有尼克鬆、裏根、撒切爾、戈爾巴喬夫、伊麗莎白、希思等372位外國首腦和眾多的世界風雲人物,登上八達嶺觀光遊覽。這種情況,在世界風光名勝景點中,實屬罕見。八達嶺長城給來訪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窮的回味。八達嶺長城,作為萬裏長城的精華,正以古老而年輕的雄姿,迎接慕名而至、紛至遝來的天下遊人。登過長城的人,莫不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