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玫瑰周“
1996年7月的一天,正值每年一度的"玫瑰周"獻血活動期間,為進一步了解這個文明國度的自願無償獻血工作,我們專程來到赫爾辛基血液中心采訪。
大廳裏和往常一樣播放著舒緩的輕音樂,工作人員接待著陸續前來無償獻血的公民。隻見有的人在大廳裏認真填寫獻血登記表,有的人在翻閱報紙雜誌靜靜地等候獻血,有的人在做獻血前的血紅蛋白濃度化驗,也有的人靠在躺椅上由獻血中心工作人員為其消毒、抽血。與往日不同的是,工作人員真誠地為每一位獻過血的人獻上一支玫瑰花,感謝他們為"陌生的親人"帶來的最好的禮物。
為鼓勵公民自願無償獻血,每年7月間,芬蘭紅十字會都要在一些城市舉行這樣的"玫瑰周"獻血活動,這項活動開展7年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義務獻血的人比平時增加一倍以上。芬蘭園林協會特向紅十字會獻血中心免費贈送13000支玫瑰花,為"玫瑰周"期間獻血的公民每人獻上一支鮮玫瑰。
芬蘭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主管獻血工作的負責人約烏科先生說,芬蘭實行自願無償獻血已有50多年的曆史。戰爭時期,國防軍血液供應站從誌願獻血者中采集O型血搶救傷員。由此形成了自願無償獻血的傳統。1948年初,芬蘭紅十字會接管了全國的義務獻血工作,成立了目前的獻血中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自願無償獻血。
凡年滿18歲到60歲、身體健康、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男女公民都可以參加義務獻血,持續獻血者不能超過65歲。獻血者沒有任何報酬,每個獻血站僅向獻血者提供一些咖啡、果汁和點心。盡管如此,全國各醫院每年所需的30多萬袋血液和血漿均由芬蘭紅十字會血液中心通過自願無償獻血方式采集,完全作到血液自給自足。據統計,全國已有4000人獻血100次以上,其中獻血(包括獻血漿)400次以上的有25人,還有兩人獻血已達600次。目前,在獻血中心登記注冊的獻血者超過75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
公民為什麼能夠這樣積極踴躍地參加義務獻血活動呢?約烏科先生說:"血液中心對公民獻血動機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很多人是出於誠心誠意幫助他人的願望前來義務獻血的,而不是為了索取任何報酬。其次,有些人自己或其家人曾經接受過輸血,希望以自願獻血的形式做為報答。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獻血後感到全身輕鬆舒服,因此而定期獻血。自願無償獻血在芬蘭許多家庭中已形成一種傳統。父母親獻血時常常有子女陪伴而來,這種無言的身教使孩子們長大成人後也學著父母親去自願獻血。"約烏科先生本人已獻血46次。
現年50歲的醫學博士於爾約先生已獻血300多次。他說:"做為醫生,每天都能看到鮮血對生命垂危的病人是多麼的重要。我獻血是為了幫助那些'陌生的親人',同時以此來紀念戰爭時期曾經流過血的那些老戰士。"
自願無償獻血不僅是一種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也是獲得高質量血液的最佳保障。目前,歐洲聯盟已將芬蘭的獻血製度作為樣板進行推廣,鼓勵歐盟其他成員國學習芬蘭的做法和經驗,實行百分之百的的自願無償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