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自然瀏覽 第四章 海底溫泉
海洋底部是地球上唯一未經勘探清楚的地方。早在本世紀初,海洋學家已開始全麵勘測世界各地的海床,許多海底的資料卻是近20年才為人所知的。在眾多驚人的發現中,最奇妙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數海洋深處的溫泉。
在海麵下1裏或更深的地方,有些泉眼噴出的熱水,溫度高達華氏660度,將周圍的海水加熱至華氏45~62度。在這樣深的海底,水溫一般是華氏36度左右。20年前,這些溫泉不為人知。如今,科學家正研究這是否為寶貴礦物的新資源。
海底溫泉出現在地球板塊間的裂縫,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底地殼裂縫較深的地方為多。寒冷的海水流進裂縫,深入海床下4裏或更深處,在地殼內部遇上熾熱的岩漿,加熱到沸點以上,再從海床湧出,形成溫泉。
高壓的熱水穿過岩層湧上來,析出鎂和硫酸納入地殼,同時從地殼吸取鋇、鈣、銅、鐵、鋰、錳、鋅以及其它礦物。溫泉水湧出海床,遇上寒冷的海水,就把礦物析出,在海床上積聚起來。許多巨型的礦物堆約高180尺,約寬600尺。有些泉眼的周圍,長期積聚下來的硫化物形成高窄的煙囪狀噴水口,這就是海底"黑煙囪"。
科學家對這些堆積物很感興趣,發現有些由海床演變而成的陸地也有類似的礦體。舉例來說,在塞浦路斯一個岩石斷麵之內,就有90種不同的硫化銅、硫化鐵、硫化鋅礦床。假如科學家能摸清水底礦體的形成規律和地點,那麼,日後要知道由海床變成的陸地上哪裏埋有礦藏就容易得多了。
從前,開采海底礦藏似乎並不劃算。如今科技不斷進步,陸地上的礦藏又日漸減少,深海采礦越來越有吸引力。
海底采礦很可能在紅海首先進行。由於沙特阿拉伯在慢慢移動,逐漸遠離非洲蘇丹海岸,紅海的海床不斷擴大。距沙特阿拉伯主要港口吉達港西北不遠處,有一個麵積23平方裏的海底盆地,名為阿特蘭提斯二號海淵,底部的沉積物厚達80尺。蘇丹和沙特阿拉伯合作組成紅海委員會,共同研究開采這些沉積物的可能。據估計,這些沉積物中有29%是鐵,5%是鋅,此外,還有少量的銅、銀和金。一些國家還表示有意開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底礦藏。
有人估計,每年從海底溫泉噴出來的水,等於美洲亞馬遜河的年流量。每過1000萬年,海洋中每一滴水都會流經溫泉口,把地殼裏的稀有礦物源源不絕地帶出來。如果能加以開采,人類就永遠不愁礦物短缺。
渺茫無際的大海蘊藏著無窮的水底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