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南巢古國何處是(2 / 2)

第六種說法:在巢縣西金繩寺。清姚鼐《漢廬江九江二郡沿革考》雲:"居巢蓋得今巢縣巢湖地及合肥東南、無為州東北地,當春秋之世,此巢國西屬楚,橐皋本屬吳,吳楚蓋以巢湖為界。定公(魯定公)二年,桐叛楚,楚師於豫章,吳潛師於巢,取道潛、六(古國名)以敗楚師於豫章。度其時巢在今合肥界。漢因古居巢,猶治巢湖西南,東漢為侯國。劉昭注引《廣誌》雲:'有二大湖'今巢縣西南金繩寺東有古廢城,其北即巢湖,其南乃廬江白湖。然則《廣誌》二湖蓋謂此也"。此說主要根據春秋時期戰爭情況和《廣誌》記載的南巢地理來確定巢縣所在的。

第七種說法:在今河南睢縣。繆文遠在《周原甲骨所見諸方國考略》一文中說道,"周原一一○號"中"征巢"的"巢",不是指安徽古巢國,而是指"衛巢"(為宋邑)即《左傳·哀公十一年》中記的"衛大叔疾出奔宋......衛莊公複之,使居巢"的"巢",地處今河南睢縣。繆文遠的理由是巢縣與周原相去懸遠,間阻山川,周文王的兵力很難達到那裏。

第八種說法:在安徽六安東南巢湖北岸。黃盛璋在《關於鄂君啟節交通路線的複原問題》一文中指出:"我以為不論是《左傳》之巢或《史記》之居巢都是統一的,它們都是一個地方,和本銘之居巢也是一個地方,都在淮南而不在淮北,故址應在今六安東南巢湖北岸。"它的主要依據有二個:一是杜預曾說巢在"六縣東",二是民國時在壽縣三義集出土有"居巢劉君塚",其地正當六安縣之東北。

第九種說法:在今巢縣。主張此說的人眾多,如《國語·魯語上》雲:"桀奔南巢。"韋昭注:"南巢,揚州地,巢伯之國,今廬江巢縣是也。"《淮南子·修務訓》雲:"湯整兵鳴條,困夏南巢。"高誘注:"南巢,今廬江居巢。"《括地誌》廬州條雲:"廬州巢縣有巢湖,即《尚書》成湯代桀,放桀南巢者也。"《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廬州府巢縣"條雲:"居巢城,在縣(巢縣)治東北五裏,古巢伯國,成湯放桀於南巢,即此。"《輿地廣記》無為郡條雲:"巢縣,古曰南巢,成湯放桀於此。周初,巢伯來朝,春秋為群舒之邑......兩漢為居巢縣。"最近,崔思棣、崔恒升在《古巢國地望考辨》一文中考證說,在宋代以前,巢縣西有巢湖,其東南竇湖;流入巢湖的水有裕溪河、清溪河等。此情況正合《太平寰宇記》所記的"南北川澤,左右陂湖"的地形。但是"南北川澤,左右陂湖"是宋代人樂史根據古巢城(位於桐城縣南75公裏)的地形概括的,因此,就宋朝人繪製的地形來推導南巢的位置就難以為定論。

孰是孰非,等待著有識之士的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