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賢須賢才,這是識才的一條基本經驗。"得賢則昌,失賢則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這就是說,得到賢人,國家就會昌盛;失掉賢人,國家就會衰亡。從古到今,沒有不是這樣的。而得賢需要識賢的賢才才行。《戰國策》記載的淳於髡薦賢的一段曆史就說明了這一點。
《戰國策》記載,淳於髡在一天之內向齊宣王推薦了七名賢士。宣王覺得很奇怪,問他:"我聽說人才難得。千裏之內,能選拔一個賢士就是相當多的了;百年之中,出現一個聖人就是很難的了。你怎麼能一天之內就可以為我們推薦七個賢士呢?看來賢士真是太多了。"
淳於髡說:"不能這麼說。你看,同類的鳥兒總是集在一起;同類的野獸,也是一道行走。比如說要尋找柴胡、桔梗這些草藥吧,你若是到窪地去找。一輩子也找不到;可是如果到澤泰山、梁父山北麵去找呢,那就可以車載而歸。天下的東西,都是同類相聚的,人也是這樣。我淳於髡總算是一位賢士吧?你讓我去挑選賢士,正像到河邊汲水,用火石取火一般容易。我準備用推薦一批賢士給大王哩,何止這七個呢。"
在國外,識賢靠賢才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曆史上達蘭貝看到18歲的拉普拉斯一篇力學論文就敢於推薦他擔當教授。在著名希臘文、數學和天文教授巴羅的賞識、薦舉下,26歲的牛頓就當了數學教授。詩人愛默生看到美國詩人惠特曼未成名時自費出版《草葉集》詩集後,被有的評論家辱罵惠特曼是"不懂得藝術,就像豬玀不懂得數學一樣",立刻親自寫信給惠特曼,並給以很高的評價,《草葉集》再版時,附上愛默生的信,從而使這本詩集蜚聲詩壇。
慧眼識良才,識賢須賢才,從漢文帝見周亞夫治軍有法讚其真將也能看出這一點。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匈奴大肆入侵邊境,漢文帝便任劉禮為將軍,駐軍上;任徐曆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周亞夫(絳侯周勃之子)為將軍,駐軍於細柳,以抵禦匈奴。文帝親自前往慰勞軍隊。到上和棘門軍營,文帝車駕長驅直入,將軍們都下馬相迎。及來到細柳軍營,將士身披鎧甲,持鋒銳兵器,拉滿了弓箭,戒備極其森嚴。文帝車駕不得入。生行官上前說:"天子且至!"守衛軍門的都尉說:"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不久,文帝駕到,也不得入。於是,文帝派使持節告知周亞夫:"吾欲入勞軍"。亞夫才傳令開壁門。守衛壁門的將士對隨文帝來的從屬說:"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馬也。"文帝便鞍轡慢行。到中軍營帳,將軍亞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禮說:"介胄之士萬年平,請以軍禮見。"文帝臉色變得嚴肅,身靠車前橫木以示敬意,使人稱謝說:"皇帝敬勞將軍"。勞軍儀式結束,文帝離去。即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說:"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讚揚久之。過了一個月,因匈奴退,三處駐軍皆撤。文帝因見亞夫治軍有法、便升任為中尉,負責保衛京師。
文帝從勞軍中,看見兩種不同軍營:在上、棘門兩軍營,將士軍隊迎送,皇帝車駕長驅直入,是沒有紀律、沒有設防的軍營。可是,文帝一到細柳軍營,將軍在中軍營帳,將幹手持兵器不離崗位,戒備森嚴,軍紀嚴明,將軍下令,皇帝才得入軍門,車駕不能亂動,皇帝也要遵紀按轡慢行。如遇見昏庸帝王,將認為大不敬,會招致殺身之禍。幸文帝是個賢明皇帝,他不隻不怪,反而改容向將軍亞夫致敬。他將所慰勞的兩種不同的軍營進行對比,認為營上、棘門治軍如此,是"兒戲",而細柳軍或敵人是不能侵犯的。文帝見亞夫治軍如此有法,讚為"真將軍",認為他是可以托以軍事重任的,不隻給予保衛京師的重任,當他臨危時,叮囑太子劉啟說:"即有緩急,周亞夫直可任將兵。"文帝死,劉啟繼位,是為景帝,任亞夫為車騎將軍,漢景帝三年(公元154年),吳楚七國叛亂,景帝遵父囑,升亞夫為太尉,使他率兵鎮壓,終於平定叛亂。
文帝從軍紀嚴明、治軍有法中發現周亞夫這個"真將軍",可說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舉賢薦才是擺在各級領導者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完成好這項任務,首要的前提,是薦賢者本身要具備知賢的學識和薦賢的美德。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有真知灼見的領導者,能夠不失良機地發現和推薦出優秀人才;而目光短淺,不學無術的領導者,所使用的往往是平庸之輩。在部隊中,有些有真才實學的軍事人才,由於不為領導者所識而不能發揮其應用的作用,有些有一技之長者,由於領導用非所長而被埋沒。由此可見,能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領導者是否善於舉賢薦才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識人要有識,就是指識人用人時要有膽有識。一般來說,用人隻用內行人管內行人,這樣對做好管理工作才有把握。但有膽有識的人,敢於打破常規,用外行人管內行人。即最初看來是外行,但有發展前途,會由外行變內行。鬆下就是這樣善用外行管內行的人。
二次大戰後,鬆下接受委托,承擔重建勝利者公司的任務。那時,需要決定誰來擔任經理,鬆下在很多人中,選擇了原海軍上將野村吉三郎。
野村對於做買賣一竅不通,對於唱片、音樂也完全不懂。很多人都搖頭,為什麼委任這樣的人做經理?而鬆下卻認為野村豁達大度,人格高尚,認為他可以成為再建日本勝利者公司的精神支柱,請他就任經理,一定能搞得很好。
野村也認為自己對業務完全不懂,但是隻要給優秀人才,就可以接任經理這個工作。
鬆下電器公司派遣了有能力的人才,野村對於這些專業人才可以說隻是督促他們幹活而已。野村對於唱片是完全不懂的。一天,董事開會,把《雲雀》作為話題。於是野村經理就問:"《雲雀》是誰的作品呀?"作為唱片公司的經理不知道《雲雀》是誰的作品未免有些可笑。
這話傳到社會上,人們議論紛紛。但是,鬆下說,這沒有關係,野村作為經理有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的本領,現在用人用得好,即使不知道《雲雀》,對於承擔經理的職責有什麼妨礙呢?事實上,日本勝利者公司在此後的經營上迅速好轉,經營效益提高,充分證明鬆下選人沒有選錯。擔任不同的職務需要不同的才能,管理者就是要善於根據職務特點安置人員,這是最重要的。
1977年1月8日星期六,鬆下電氣工業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先生召見了當時在26位董事中年資倒數第二的山下年彥,單刀直入地對他說:"董事長高橋荒太郎要辭職了,我女婿正春將接替他的職務。我要你當總經理。"
事前對此完全沒有預料的山下年彥愣住了,他甚至懷疑鬆下先生是不是有些老糊塗了,要知道在他前麵還有那麼多資曆深的人。於是他回答道:"我敬謝不敏。我擔當不了這個職務。"
對這個回答,鬆下沒有惱怒。他說:"我知道,這決定太突然,可能使你吃驚,我也不要求你馬上答複我。"
第二天,山下年彥再次來到鬆下辦公室,下定決心要拒絕接受這個職務。
"你考慮過了麼?"
"是的,先生,我不能接受這個職務。"
"好吧,我不勉強你。不過,我要你知道,我是百分之百認真的。把這個職務給你,不是我輕易決定的。這,你不要忘記。"
離開了鬆下辦公室,山下年彥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了。
但事實上並沒有,鬆下又派他的女婿正春勸山下年彥接受這個職位。
誠懇的勸說打動了山下年彥的心,他終於走馬上任了。這次鬆下公司的人事變動,被當時日本的許多報紙稱為是繼1964年在東京奧運會中跳高運動員山下贏得金牌那聞名遐邇的一跳之後的另一次"山下的跳躍"。
"山下跳躍"的結局是怎樣的呢?事實證明,鬆下的選擇沒有錯,他充分認識到了山下年彥的才能,知道他適於總經理一職。
當山下年彥上任時,鬆下公司正陷於困境,問題不僅僅在於電器銷售不暢,嚴重的是,公司已經變得呆滯,運轉不靈,缺乏遠見。
更糟的是,它自我感覺良好,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問題的嚴重性。但事實上,那時在鬆下的48個生產部門中,隻有生產熨鬥和電池的兩個部門還保持高額利潤,其它所有部門的利潤,都在下降。
麵對此情此景,山下年彥首先使全體職工都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他借用溫斯頓·邱吉爾的一句話說:"我不是為了眼看鬆下公司逐漸垮台而來當它的總經理的。"就任的第一年,他就作出了生產盒帶式錄像機的重要決策。
當時,市場有鬆下的VHS和索尼的BETAMAX兩種體係。哪一種將主宰美國市場呢?這是個關係到10億美元銷售額的大問題。
有美國銷售的錄像機,必須能記錄長時間的比賽節目。索尼錄像機的錄像時間是兩個小時。山下年彥咬緊牙關告訴美國的RCA公司,"鬆下可以向你們提供能連續記錄4小時的錄像機。"
就此,鬆下和RCA簽訂了合同。
這是個相當大膽的決定,因為鬆下當時甚至連可以記錄兩小時的錄像機都沒有。
合同到手了,山下年彥帶領生產部門、研究實驗部門和子公司協同作戰,終於奇跡般地在限期內履行了交貨合同。
而通過這件事,鬆下公司逐漸恢複了精悍、靈敏的風格。
接著,山下年彥又推行了各部門人事的調動和調換,讓職工巡回調動,目的是使職工得以施展他們沒有顯露出來的才華,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1984年,隨著公司情況的好轉,山下年彥發起了"86行動",即更新經營機構;加大公司的能量;擴大海外業務。這些目標要在84-86三年內完成。
3年過去了,"86行動"達到了預定目標,而它最大的成就還不僅於此,這一行動讓鬆下的職工們認識到公司必須變革的道理,年輕一代進入了領導層。
建立了功業的山下年彥並沒有貪戀高位,他認為就像在接力賽中,賽跑運動員要在全速前進中交接棍棒一樣,他也應該退休了,好使後來人從他工作前進的慣力中受益。
古人說的"賢者知賢,能者知能",在今天來講,仍是有現實意義的,願我們今天的識人者能早日成為賢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現和推薦更多更好的賢才。
三、不遺餘力廣儲英才
原文及譯文
(一)大廈非一木所支,龐業以眾智而成
【原文】
國藩奉命幫辦團防,查拿土匪,受任以來,夙夜憂懼,恐見聞不廣,思慮不周,孳孳勤求,冀得鄉邦賢士,不我遐棄,肯辱惠臨,藉以博采周谘,用匡不逮。故或奉書促駕,或倒屣迎賓,延攬英豪,谘諏善道,耿耿此心,想蒙諒也。有自某處來者,具道大兄之為人公正老成,鄉閭共式。國藩心焉慕之,道裏寥遠,末由親晤,快領麈談,我勞如何。方今賊氛浸急,江波不靖,鯨鯢穴於金陵,蛇豕突於楚境,普天民庶,莫不發指眥裂,此正誌士慷慨擊楫之秋,賢者仗策行籌之會也。
國藩不肖,妄欲招勇數千,親加訓練,整飭戎伍,掃蕩群凶,上以紓聖主宵旰之憂,下以拯生靈塗炭之苦。而軍餉不繼,籌畫維艱。現今移駐衡州,一應事宜,尚未就緒。意欲借茅茹之彙征,為梓桑之保障。大廈非一木所支,龐業以眾智而成。苟其群賢畢集,肝膽共明,雖金石而可穿,夫何艱之不濟?伏望足下即日束裝來衡,藉慰渴思,兼資商榷,幸勿以國藩為不足與道,裹足不前也。時艱孔急,翹企良殷。心所欲傾,筆不能宣,望切禱切!先此順候文祺。餘惟麵罄,不一。
【譯文】
我奉命協助幫理團練,稽查捉拿賊匪,接受任務以來,日夜憂心忡忡,唯恐有誤,擔心自己見識不廣,考慮不周,因此孜孜以求,希望家鄉的賢人不嫌棄我,肯慷慨前來光臨相助,借此來廣泛地采取眾議,周密地聽取意見,以求補救我的疏漏。所以我經常或是寄信請人出山,或是熱情歡迎來賓,廣招英雄豪傑,谘詢高見妙法,這一片耿耿之心,想來能得到大家的體諒。有一位從某處來的人,陳述了您為人公正老成,被鄉鄰們同相效法。我心裏對您充滿景慕之情,隻因路途遙遠,不能同您當麵暢談,痛快地領教您的清言妙義,我是多麼懊喪啊!眼下匪情緊急,天下不太平,賊匪的首領們盤踞在南京城內,賊匪們在兩湖境內橫行流竄,普天下的人民,無不義憤填膺,這正是有誌之士慷慨救國的時候,是賢能之人出來獻策的機會啊!
我無德無能,竟鬥膽打算招集幾千人的兵馬,親自加以訓練,整頓隊伍,掃除天下所有賊匪,對上可以緩解皇上寢食不安的憂慮,對下可以消除將導致人民滅絕的災難。然而,軍餉匱乏,籌措起來十分艱難。目前部隊轉移駐過守在衡州,所有應辦的有關事情,還沒有安排妥當。我打算將點滴微弱力量聚集起來,來保障家鄉的安全。大廈非一木所能支撐,大業憑眾人的智慧而完成。如果能使眾多的賢士都彙集而來,肝膽相照,那麼,即使是堅固的金石也能穿透,又有什麼艱難不被克服呢?誠懇地希望您在近日內整裝前來衡州,安慰我的殷切思念之情,同時還能一起商議軍國大事,千萬不要認為我不值得相謀而顧慮重重遲遲不來啊!眼下困難很危急,我對您的盼望十分殷切。心中所想表達的,不能盡言,翹首盼望,順頌文祺。其餘的見而詳談,這裏不一一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