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較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表現為陣發性氣急、胸悶,伴有哮鳴音和咳嗽、咳痰等症狀,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而緩解。
哮喘發作的原因:
1、部分患者對外界的一些過敏原如花粉、動物皮毛、粉塵、蟎、魚、蝦等可產生過敏反應,從而引起哮喘發作,這種情況稱為外源性哮喘。
2、當吸入冷空氣,油煙和化學性氣體時,可因反射引起哮喘發作,這種情況稱為內源性哮喘。
3、部分患者是由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氣管、支氣管平滑肌反應性明顯增高而發生哮喘。
4、運動後,情緒波動、過度疲勞、月經來潮前或服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可誘發哮喘。
典型的哮喘發作,先有鼻癢、打噴嚏,流清涕、咳嗽等先兆症狀。哮喘常在夜間發作,患者可突感胸悶,咳嗽,繼而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並伴有哮鳴音。痰粘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嚴重時,可出現嘴唇、指甲發生青紫,四肢厥冷,出汗,並有頭昏、心跳等症狀。發作時間從幾分鍾到數天。間隔期不一致,有的幾天發作一次,有的可幾年不發作。不發病時,患者與正常人一樣。
慢性哮喘病人往往白天症狀緩解,晚間有輕度發作。如經過數天的積極治療後,仍未緩解,這種情況稱"哮喘持續狀態"。
支氣管哮喘防治措施主要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盡量避免過度疲勞或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脫離過敏原等。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主要在於平喘,防止哮喘從輕度發展為重度。
平喘藥物主要有:
·交感神經受體興奮藥:如異丙腎上腺素、舒喘靈等。但由於有心悸、心率增快等副反應,因此須慎用。
·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喘定等。氨茶堿的解痙作用較強,但對胃腸刺激較大。夜間發作的患者,可於睡前服長效氨茶堿,或肛塞給藥。急性發作時可靜脈注射,但注射速度要緩慢。
·抗膽堿類藥物:如阿托品等,能抑製迷走神經的興奮,防止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
·色甘酸鈉:有預防哮喘發作的作用。色甘酸鈉對外源性哮喘療效最好,由於是預防用藥,因此要在哮喘發作前一周開始應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可以減緩過敏反應的發生,因而對治療哮喘發作有效,但副作用多,不宜常規使用。常用的有強的鬆等。但長期應用激素會產生副作用。對嚴重的哮喘,特別是哮喘持續狀態,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以防發生呼吸衰竭。
實用家庭療法:阻止氣喘病發作的13種方法
氣喘病是氣道抽痙、氣道裏的支氣管突然收縮,使你胸部緊悶、喘氣、咳嗽。40歲以下的氣喘病患者,90%是由過敏引發的。樹、雜草、花粉、動物的垢屑、虱子、黴菌等,都是引發氣喘的重要過敏原。40歲以上,由重要過敏引起的氣喘僅占50%,另外50%是由某些肺病(例如肺氣腫)所引起的。但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氣喘病患者並不是注定要終生受困於此,氣喘病是可以控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