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見的病因為風濕熱,各種微生物也可引起心肌炎。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病毒性心肌炎多數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引起。
臨床上所見的心肌炎大多為急性心肌炎,患者先有病毒感染症狀如發熱、身酸、咽痛、腹瀉等。同時或稍後可出觀胸悶、心悸、胸痛。嚴重的病人可因心跳極快或極慢引起昏厥,也可發生心力衰竭和休克。聽診時會發現心跳變快或減慢、心律不齊以及心音低、心髒雜音等,X線檢查可見心髒擴大,心電圖檢查可見心肌損害,心律不齊。症狀輕者可不被注意,檢查中也很少發現,經過數周後可恢複,沒有不適感。
有些病人症狀可長時間存在,但並不加重,這種情況可能是急性期後留下的後遺症。有極少數病人急性期後可不斷發展,且因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而發生危險。
急性心肌炎的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營養。一方麵要治療引起心肌炎的疾病如流感、腸道感染等,另一方麵要積極治療心肌炎。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C、維生素B、三磷酸腺苷、輔酶A、肌苷等。
對於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的病人可考慮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於症狀較多,一般治療無好轉,病程又超過10天的急性期病人,也可以試用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