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從衣服口袋裏掉出一個紙團,還和著一股子黴味——許久未曬太陽的衣服獨有的味道,紙團皺皺巴巴的,楊硯卿展開來,裏麵的字跡糊在一起,成為一團黑色,根本看不清楚。
“奇怪,這紙團留著有什麼用。”楊硯卿將紙團丟進衣服口袋裏,又拈起另外一件,同樣的藍色,衣服製式是男式的,領口是對襟,袖窗,下長至腹部,前襟釘鈕扣五粒,
衣服翻轉過來,後背心有一片汙漬,放到鼻子底下一聞,有一股血腥味兒,楊硯卿的人一沉:“奇怪。”
陳阿七留著這些東西做什麼?
除了衣服,還有一頂帽子——瓜皮帽,小小的一頂瓜皮帽,卻是大有來曆,它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待到了民國,隻有民國初年還有人戴,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它在民間還有更通俗一些的名字,比如西瓜帽、瓜殼帽,相傳來源是明太祖所創立的太合帽,取六合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六合者,為天、地、東、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統天下。
一般分成六瓣,半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簷、窄簷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麵釘飾物以辨別前後,這幅子自然沿襲了傳統瓜皮帽的製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帽子前端釘有一塊玉,玉質細膩,這帽子不像是普通人佩戴的。
釘一塊玉是挺平常的事情,為了區別帽子的反正,才會在帽緣正中靠下的地方,另綴一明顯的標誌,如四方形裝飾物,此為“帽正”或“帽準”。貴族或有錢的人,可用珍珠、美玉、瑪瑙等各種名貴的寶石,更有用碧霞珠寶以炫其富貴與顯赫者。一般人也可用燒籃或玻璃,從帽正的材質便可知道帽子主人的身份地位,尊貴與否。
楊硯卿心裏浮現一種特別的感覺,拿著帽子遲遲沒有往下,不知道過了多久,這才重新審視箱子裏的東西。
箱子裏的衣服全部掏出來,底部還放著一個東西,這是一個精細的盒子,為蓮花狀,木質為紅木,盒子上麵還有百合的花紋,百合是鎏金的,上麵有鐵製的合葉,因為保存得當並沒有生鏽,這種盒子一般是姑娘家用的,嫁妝中便常備幾個這樣的盒子,用來裝小飾品或是珠寶,楊硯卿越發疑惑了,衣服是男人的,盒子卻是姑娘家用的,而且全是老物件,這陳阿七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將這個箱子擺到一邊,楊硯卿開始檢查其它地方,每一個抽屜都不放過,抽屜裏大多是空的,用來貯物的幾個主要放著日常的工具,鑷子、扳手這類,對於陳阿七來說,都是很平常的東西,衣櫃裏,陳阿七的衣服都掛起來,數量不多,迅速地搜羅一遍,也沒有其它的發現,房間窗戶上還留有腳印,鞋印一清二楚,楊硯卿靈機一動,找來墨水和紙,先用墨水塗滿那整個腳印,然後拿紙往上一壓,一按,鞋印便躍然於紙上,一清二楚。
楊硯卿正抖落著紙張時,一股風吹過來,便有一股隱隱的香味,藥香為主,循著味道一找,居然是來自於衣櫃後麵,楊硯卿挪開衣櫃,看到後麵擺放著一個扁扁的盒子,打開了,裏麵放著一些藥丸,丸子狀,每一顆都是大拇指頭般大小,外表呈現泥土色,放到鼻下,還隱約有股薄荷味,想了一下,楊硯卿拿一顆放進自己的口袋裏,剩下的依然放到原處。
被弄亂的行李箱也重新收整好,那個蓮花百合的盒子依然壓在最下麵,這地方阿阿七並沒有住多久,主要的東西全在房間裏,楊硯卿將其它地方大致地看了一遍,沒有什麼可疑的地方,站在院子裏時,那隻躺椅突然“吱呀”一聲,然後上下擺動一下,著實嚇了楊硯卿一跳,就像有人坐在上麵一般!
躺椅放在樹下自然是為了納涼,楊硯卿鬼使神差般地躺在躺椅上,抬頭望著樹,這一望,居在讓他看到樹幹上放著一個信封,雖然隱在樹枝中,也隻有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不可謂精巧,難道陳阿七早知道自己要遭遇不測?
楊硯卿三兩下爬到樹上,取下那封信,看著信封就為難了,信封上麵寫的是“老六親啟”,楊硯卿將信收起來,這才離去,急於知道信的內容,待走到門口,又折返回去,將那個箱子一並帶走!
楊硯卿迫不及待地朝醫院趕,坐在黃包車上,他一直緊緊地閉著眼睛,不妨一輛汽車橫在路中間,擋住了去路,車窗放下來,孔令錚說道:“楊老板要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