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在鳳凰城沒呆多久就離開了,因為他聽到人們在討論說遼國軍隊又入侵中原,大軍已到雁門關外,準備一舉攻破雁門關,然後直取宋都開封府。段譽聽到這個消息便不由自主地往雁門關趕去,不知道是擔心宋朝被滅後大理也難幸免,還是因為當年在雁門關外與大哥二哥共抗遼國軍馬那難以磨滅的感情。
段譽正急速趕路,卻迎麵碰上了丐幫的一隊人馬,為首一人名為陳有涼,是丐幫一名長老,段譽倒也聽說過此人。由於丐幫前幫主喬峰熱心於抗遼,雁門關一戰更是驚天地泣鬼神,所以丐幫弟子爭相效仿先輩大義,聽說雁門關危急,幫中高手組成一支救國隊火速支援雁門關。
陳有涼看到大名鼎鼎的段譽,便說要跟隨段譽同往雁門關抗遼。段譽本就想要趕往雁門關,陳有涼主動加入,增加一些力量,他當然不會拒絕。段譽路上已聽說,類似於丐幫這樣的隊伍還有不少。
段譽正拍馬趕路間,陳有涼此時笑容滿麵的說道:“段皇,此行我們共同趕往雁門關抗遼,我們將以段皇馬首是瞻,請段皇多關照!”
段譽定了定神,看了看陳有涼,又瞅了瞅其身後的三十餘名武林人士。其中一流高手的隻有三人,其餘之人都是二流高手的人員,這讓段譽挺開心的,這一行人數量不多,但高手是不少,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想到這裏,段譽一抱拳說道:“陳長老過獎,我們共同抗擊敵人,相互幫助,不分你彼此!”
其實在段譽心裏卻是一不以為然,這幫人裏麵,雖然都打著抗擊遼兵保護家園的旗號,但大多都是想學當年自己和大哥二哥一樣一戰成名。這些大多打著能戰則戰,看形勢不對一定逃得遠遠的的想法。但段譽也不點破,自私心理誰都有。
……
一路無事,段譽等人及時趕到雁門關,守城將軍楊業聽說大理國皇到來,出城迎接,一同出來迎接的還有他的七個兒子。來到雁門關的當天,守城將領楊業為段譽擺酒接風,雖然戰事緊張,但段譽卻不好冷了楊業的一片好,隻好答應出席。酒席間,守城的各級將領和各路來支援的武林豪傑爭相來向段譽敬酒,對於他們來說,段譽不管理大理國皇或者當世頂尖高手的手份,都是他們難得一見的。
酒席正進行時,突然外麵傳來一聲尖利之極的尖嘯聲,接著就有人大聲在外麵狂喊道:
“不好了,遼國的人來襲了!大家全都出來,做好接戰準備!”
段譽心中一凜,臉色鄭重的帶著眾人走出了城主府。
楊業的兒子楊六郎帶著著幾位當值的高手,正麵無表情的站在城牆的上,向大峽穀的上方望去。在其身後當值的十幾名武林人士,神色都有些惴惴不安!但見到支援的段譽、楊業等人出來後,神情總算鎮定了許多。
而段譽順著眾人的目光,在大峽穀的上方果然發現了敵蹤,人數似乎不多隻有五六十人的樣子,雖然不是看得清楚,但隱約中有二十來人的衣服無風飄動,看來是內力鼓動著衣服,這是一流高手發動內力的表現。
楊業他們都知道善者不來,來者不善這個道理,這一仗恐怕不是這麼好打的!
段譽這方有十餘名一流武林人士,六十餘名二流高手人員。雖弱了一些,但是有城牆做依靠,也不是沒有一拚之力的。
所以在楊業的招呼下,段譽等高手紛紛向上飛去,在城牆邊上默默注視著敵人的舉動。
遼國來犯之人的模樣,段譽此時才看得真切些!
對方大都身穿紅黃兩色的衣衫,段譽曾聽說過,遼國招募了大量武林高手,組成了龍營和虎營兩個特殊軍營,直屬遼國皇帝指揮,據說每個人都有萬夫莫敵之勇。
這些約莫有兩百人左右站在最前麵的是一位姿色普通的紅衣少女和一位六七十歲的黃衫老者。這兩人的修為都不錯,都是一流高階的樣子,正麵帶微笑的相互說著什麼。
“小心一點,這些人是龍營和虎營的人。”和遼國有過多次交手經驗的楊業,慎重無比的對左右將士和武林人士說道,似乎對這兩營的人頗為忌憚!
段譽等武林人士聞言,自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越發的小心起來了。
這時對麵的紅衣少女停止了交談,她轉臉淡淡的說了幾句什麼話語。
段譽等人因為離的太遠,聽不清楚。但少女後麵的紅衣人全都飛身向前,緩緩向峽穀下方的城牆靠了過去。
與此同時,黃衣老者也默不做聲的把手一揮,頓時他這一側的黃衣虎營高手快速直奔城牆襲來。這讓城牆中的段譽等人,都不覺屏住了呼吸,沒有任何遲疑,直接把兵器亮了出來。
這些黃衣武林人士當然不會傻傻的直接攻擊城牆來,而是在離城牆十餘丈遠的距離處,紛紛停下顯出了身形。這些武林人士每十人為一組,抬著一條由五六千斤重巨木製成的攻城武器氣勢洶洶的直撲城門而來,施展輕功從遠處飛來直接撞擊在城門上,然後快速閃開,後麵一組接著撞來。
這些攻城器和城門的碰撞,發出了陣陣的入打雷一樣的爆裂聲,讓城牆上麵地將士和武林人士臉色微微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