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德齡怎麼也睡不著,外麵的鞭炮聲依然此起彼伏,她卻覺著並不喜興,好像有一點回光返照式的末世之感。她悄悄披了件貂皮鬥篷,穿上羊皮小靴走了出去。外麵,星光燦爛,銀裝素裹。
所以那一小簇火光在銀白的世界裏格外醒目。火光旁靜靜地立著一個人,竟是光緒。德齡忙上前行禮,問道:“萬歲爺今兒一個人在此守歲兒?孫公公呢?”光緒道:“朕已打發他先回去了。德齡啊,你是不是奇怪,今天朕沒有回瀛台?……哼,這是皇爸爸的恩典,每年大年三十兒,朕可以不回去,不過我每年都回去了,隻有今年……”德齡見光緒神情憂鬱,問道:“萬歲爺,今年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光緒盯著那堆暗紅色的餘燼,問道:“德齡,你知道朕燒的是什麼嗎?”德齡仔細辨認了一下,隻見餘燼中還有沒燒盡的鉛字,便答道:“是報紙。”光緒點頭道:“是今天的報紙,還沒有給你們看,朕就燒了。朕不願意再看了!”德齡勸道:“報紙上有的時候免不了有一些嘩眾取寵的花邊新聞,還有一些偏激的胡言亂語,是跟他們認真不得的。”光緒閉起眼睛,痛苦地說:“可是,朕以為,他們說的並沒有錯,錯的是朕!”
德齡嚇了一跳,驚問道:“萬歲爺,您有什麼錯?”光緒道:“朕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皇帝,朕不懂得兵法,不懂得法製,又不懂得外交。他們說,如果現在執政不是太後而是朕,朕一樣會措手不及。甲午戰爭,朕連軍艦都沒有見過就以卵擊石,大傷國家元氣,痛失台灣;戊戌變法,朕手中沒有一兵一卒,隻是口頭革命,於是白白害了一群誌士;現在日俄戰爭,朕除了聽任皇爸爸的中立立場之外而別無選擇。朕,的確不是一個好皇帝。”德齡問道:“萬歲爺,他們是誰?”光緒道:“他們,就是孫文孫中山的人,是興中會的人。報紙上還說,上個月,他們加入了檀香山洪門的致公黨,以後他們的羽翼就會更豐滿了。”德齡勸道:“萬歲爺,立場不同,各派當然自圓其說,您又何必自尋煩惱呢?”光緒道:“德齡,古人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興中會一天天地興旺,大清卻一天天地衰敗下來,朕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道理。有時候,朕覺得心裏一陣陣發冷,因為,朕忽然覺得真正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朕自己。即使孫中山的黨羽說的不對,可朕憑什麼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呢?他們精通英語法語,遊曆過許多國家,而朕卻是個井底之蛙,連國門都沒有邁出過一步,看英文報紙還要查字典,朕除了皇家的血統,也許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德齡,你坦白地告訴朕,你讚成共和還是立憲?”德齡一下子僵在了雪地裏。
光緒急得用英語說道:“請你坦白地說,用你最不加修飾的誠實!”德齡也懇切地用英語說道:“陛下,我不懂政治。如果哪一種製度能使國家富強,我就認為它是好的。記得過去我對您說過,雖然共和製看起來更加自由和民主,但是像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君主立憲也是很成功的啊!所以……我現在真的不知道哪一種製度更好。”雪停了,晴朗的天上有顆流星飛過。
流星的光芒照亮了他們的臉,光緒對著流星的方向跪了下來,憂傷地說道:“讓我們對著流星許願吧,但願上天保佑中國。”德齡也跟著他跪在了雪地上。
這時,新年的鍾聲響了起來,流星在鍾聲中漸漸地消失了。德齡轉頭,看到光緒臉上有晶瑩的淚光。她心中一動,忽然感歎:過去在海外,傳聞說光緒是個懦弱而輕易流淚的人,那絕對不是真的。這麼久了,她還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眼淚。
4
就在光緒皇帝對著流星流淚的時候,日俄已經在滿洲正式宣戰了。
幾個小太監不知從哪兒聽到消息,拿著包袱去找小蚊子,嚷道:“小蚊子,卷點細軟快跑,仗打起來了,再來一次八國聯軍,咱們就沒命了!”小蚊子睡得迷迷糊糊的,道:“主子都沒跑,我怎麼能跑呢?”一個太監道:“真是個木頭疙瘩,你就在這兒等死吧!”另一個太監一個勁往前衝道:“咱們別跟他廢話了,趕快走!”
無法入睡的榮壽公主在雪地上漫步,每年這個時候,她總是獨自一人守歲,想念著她那死去的丈夫。幾個宮女遠遠地跟著她。忽然,她聽見背後一陣喧嘩,她回過頭,看見幾個拿著包袱匆匆而逃的太監,猛地從後麵把宮女撲倒在地,搶她們頭上的首飾。幾個宮女尖聲地叫起來:“來人哪!救命啊!”
大公主見狀怒不可遏,大吼一聲道:“畜生,還不快快住手!”誰想那些太監平常像綿羊一樣乖的,此時卻竟露出潑皮本性,大叫大嚷道:“快快,找值錢的!”大公主把首飾解下來,狠狠地摔在了雪地上,道:“來呀,拿我的吧!怎麼又不敢拿了?”一個太監試探著往前邁了幾步,見沒什麼危險,便一下子撲了上去,在雪地上瘋搶。大公主摘下耳環,高高舉了起來,一個搶紅了眼的太監衝過來,她突然出手,狠狠打了一個太監一個耳光。太監捂著臉顫抖著說:“哼,我……我們現在不怕你了!你們馬上就要成洋人的囚犯了!……”大公主大怒道:“你說什麼?你再給我說一遍!”那太監節節後退,大公主盛怒之下並沒有饒恕他,她猛地拔出了勃郎寧手槍,對準了那個太監。所有的太監都愣住了。
大公主咬了咬牙,閉著眼睛扣動了扳機。
一聲槍響打破了紫禁城鞭炮齊鳴的除夕之夜。另一個睡不著的女人被這槍聲驚住了,她呆立在雪地上,半晌一動不動。她便是皇後葉赫那拉氏。
皇後攜宮女嬈兒在雪地裏走著,每年除夕,她都早早回到長春宮,與宮女們一起守歲,可是今年,自從老佛爺壽誕出了那樁事之後,她便決定徹夜不眠,老佛爺七十歲的人了,說什麼也不能再驚了她老人家的駕。她便與大公主商定,一個走東,一個走西,這會子聽見槍響,她料定是走西的大公主了。紫禁城西側,正是儲秀宮等要害之處,她急忙攜嬈兒趕了過去,隻聽見又是一聲槍響,那槍聲似乎就近在眼前,竟然把樹上的雪都震落到了她們的身上。
慈禧並沒有把除夕之夜的血案拖延到大年初一,剛剛入睡的她像庚子年那年似的,突然地起床,命李蓮英提前叫起,先不必驚動皇上,把各宮的太監宮女們都集中在體和殿前,又命將被大公主打死的那兩個太監屍首拖來,放在中間。太監宮女們黑壓壓跪了一地,都在簌簌發抖。
慈禧披貂皮鬥篷,雙手捧著暖爐,款款道:“人心叵測啊!聽說這一晚上總共跑了五十多人。這兩個狗東西,不但逃跑,還連帶搶劫,所以落得這樣的下場!我要對你們說的是,日俄已經正式開戰了,這仗打到什麼時候,隻有老天爺才知道!”眾太監不禁騷動起來。慈禧道:“你們不用怕,咱們大清是中立國,這個仗,沒咱們什麼事兒。庚子年的事兒,提起來很多人還心驚膽戰,可咱們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吧?我這回哪兒也不去!要去,我就去滿洲祭祖。沒錯兒,日俄是在滿洲打仗,可他們離咱們的祖墳還差十萬八千裏呢,更別說離京城的距離了。人各有誌,不能強求,主子和奴才的情分也是不能勉強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還各自飛呢!何況主仆?樹倒猢猻散,現在樹還沒倒,你們這些個猢猻就要散了!好啊,散吧!沒人攔著你們!願意走的就走吧。走出這個宮門,就永遠也別想再回來了!”
太監、宮女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邁出一步。
慈禧走上了幾級台階,又回頭厲聲喝道:“走哇!你們都給我走!如果你們現在不走,今後無論什麼時候反悔了,要背叛主子,定然格殺勿論!”眾太監宮女嚇得磕頭不已,連連求饒道:“求老佛爺開恩!我們斷斷不會離開老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