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堅持夢想做自己
我們因了夢想才能在虛無縹緲中堅定執著,因了夢想才能奮鬥的日子裏不離不棄,堅持你的夢想吧,那是你不小的財富!
夢想成真的秘密:對流星許願三次
文|張宏濤
凡謀之道,周密為寶。
——《六韜》
有兩個年輕人向日本培訓界大師佐藤傳請教夢想實現的秘訣,佐藤傳因為有急事要離開,所以隻對他們說了一句話就匆匆離開了,這句話是:“如果你們能對流星大聲許願三次,就會夢想成真。”
聽了這話,一個年輕人非常失望,他沒想到這位在培訓界德高望重的大師居然跟他們開玩笑,居然說什麼向流星許願,他嘟囔了幾句,就離開了,自然也就把大師的話拋到腦後了。另一個年輕人卻不然,他認真思索著大師的話,想了一整夜,終於想明白了。大師的話讓他豁然開朗。
轉眼三年過去了。兩個年輕人又見麵了,其中一個,依然原地踏步,在一個小公司做一個小職員,另一個卻成了一家大企業的總經理。兩人都非常驚訝對方的現狀,剛好大師又來該地區演講,兩人便一起再次拜訪大師。
見到大師後,那個依然沒什麼起色的年輕人忍不住先說道:“大師,真是沒想到,我以為你當時說的向流星許願不過是開玩笑,所以沒有當真。他卻真的向流星許願了三次,然後夢想成真了。早知道我也這樣做了,那就不是現在這樣落魄了。可是我不明白,向流星許願不是迷信嗎?”
大師微笑著看著他,然後問了一句:“那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年輕人回答:“我的夢想是……”話說了一半,他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從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他曾經有很多夢想,而且經常變化,所以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另一個年輕人則說:“感謝大師!那天聽了您的教誨,我就在想:如果向流星許願,我該許什麼願呢?我想了一夜,才最終確定了我的夢想,那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卓越,三年內成為大公司的高層領導。為此,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從我所在的小公司辭職,然後應聘到一家大公司。我每天都在努力,自學各種相關本領。雖然我當時地位很低,也沒有背景,但我敢於堅持夢想。第一次見到流星後,我大喊出了自己的夢想,遭到很多同事的嘲笑,但我不怕。我想:如果不能戰勝自己的羞恥心,不敢將夢想公之於眾,我又怎麼可能實現夢想?既然當眾公布了自己的夢想,我自然會更加努力鞭策自己。我的夢想被主管領導得知後,他和我進行了談話,然後提拔我做了組長,委以重任,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又得到了提拔……第二年,在公司集體旅遊的夜晚,我又遇到流星,再次高喊出自己的夢想,引起了我們老總的注意,並得到了他的鼓勵……就這樣,我不斷努力,果然在第三次對著流星許願後,就夢想成真了。”
大師聽到這裏,點點頭:“向流星許願隻是一個形式,而這個形式能督促你為夢想而努力。並且夢想是不可以輕易改換的,是需要堅持的,如果一個人能在三次遇到流星時,許的願都一樣,說明他一直在堅持他的夢想,自然容易成功。年輕人,你做到了,祝賀你!”
這時,第一個年輕人感慨地說:“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事無成了!原來夢想成真首先必須得有一個堅定不移的夢想;其次,要有實現夢想的可行性計劃,並一步一步往前努力。多謝大師,我明白以後該怎麼做了!”
當轉瞬即逝的流星發出絢爛的光芒劃過天際時,你能大聲喊出你的夢想嗎?
原載於《才智》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關鍵是你怎麼去實現它,你有做計劃的習慣嗎,你能自己督促自己並控製情緒嗎?
夢想讓你與眾不同
文|崔鶴同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阿·安·普羅克特
楊媛草,生長在渝中區十八梯的重慶女孩,名字取自“離離原上草”,意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她從小就富於幻想,也好學上進,對未來滿懷憧憬。讀書時她熱衷於節目主持,因而在同齡人中有不少脫穎而出四處遊學的機會。然而,讀高三那年,外婆與父親相繼去世,命運一下子讓她成熟了許多。她拒絕了大學保送,每天爭分奪秒地惡補英語,托福終於考了600多分,成功地拿到英國威爾士首府頂尖的卡迪夫大學錄取通知書。
出國時參加移民局麵試,移民官問她誌願,她說她想做個媒體人,這是她既定的明確的目標,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來。
2002年,卡迪夫大學來了很多中國留學生,他們成天開跑車,穿名牌,上中國城吃飯,這些讓人慚愧的行為引起了楊媛草的注意,讓她萌生了做一期《國際學生》節目的念頭。沒想到這期非常“負麵”的專題討論節目《國際學生》播出後反響很大,楊媛草憑它獲得了2002年BBC“新聞新人獎”。第二年,她拿到了大眾傳媒和社會學學士學位,以優異成績得到學校“最佳學生獎”。教授開玩笑應該改為“生存獎”。
2005年,25歲的楊媛草辭去年薪5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60萬元)的優厚工作,創辦英國野草影視製片有限責任公司。她的夢想,是“讓中國傳媒走向世界”。
2006年,楊媛草又原創了兩檔真人秀節目。兩檔節目都跟國內電視台簽了意向性合同,其中一檔甚至還拿到摩托羅拉100萬美元的讚助。2007年元旦後的一天,這兩檔節目被判了“死刑”。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就像開一家服裝店,你有很好的原創品牌,但沒有名氣,就賣不出去”。她隻能默默地流淚。
2007年10月,IPCN國際傳媒成立,致力於將國外優秀電視節目版權及內容引進中國。Mick成為楊媛草重要的合作夥伴。2008年初,IPCN的第一筆買賣,便是楊媛草將《以一敵百》節目模式引進到湖南衛視。相對當時國際市場上好的節目模式已被炒到天價,湖南衛視方麵開出的版權價格卻非常之低,但《以一敵百》的引進開啟版權引進之先河。接著楊媛草引進的《中國達人秀》爆紅,以至2010年10月10日,東方衛視第一季《中國達人秀》總決賽,上海本地收視率高達34.88%,而央視春晚的收視率也不過17%。此時,楊媛草就被圈內人戲謔地稱為“達人秀的親媽”。
再後,楊媛草和她的團隊引進了《中國好聲音》的模式版權。
《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版權,屬於荷蘭節目《The Voice》。2011年,楊媛草從原版權方荷蘭Talpa公司手中買斷該模式在中國地區的獨家發行權後,將其製作權授予燦星,播出權授予浙江衛視。他們翻譯了“節目模式寶典”——其中事無巨細地記錄了節目宗旨、操作流程以及舞美燈光等所有細節,並參與了整個製作過程,使《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
《中國好聲音》從首期播出到總決賽之夜短短兩個多月,收視率從1.47%飆升至衝破5%——這幾乎是幾年前《超級女聲》也沒達到過的提升速度,事實上,目前全國能達到1%收視率的電視節目都屈指可數。而由此帶來的節目廣告效應從每15秒15萬元迅速漲到最高116萬元,再加6000萬元以上的冠名費,保守估計,每期節目僅憑廣告就能帶來1600萬元的收益。
楊媛草說:“要盡全力保護夢想,夢想會讓你與眾不同。”為夢想而披肝瀝膽,奮發向上,纖纖小草,也能蔚成一道綺麗的風景。
原載於《少年天地》
我們因了夢想才能在虛無縹緲中堅定執著,因了夢想才能在奮鬥的日子裏不離不棄,堅持你的夢想吧,那是你不小的財富!
堅持夢想做自己
文|海燕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蘇軾
1986年9月2日,她出生在江西九江白楊鎮。在小學讀書時,父親就開玩笑地對她說:“乖乖女,如果你將來考上北京大學,我就跟你到北京去玩。”從小品學兼優的她,上北大成了她的一個美好的夢想。2003年,她以總分641分的好成績成為江西省文科高考狀元,考進了北京大學。
大學畢業後,一個好朋友說,你去聽聽新東方的課吧。她從工作的陝西報名,來到北京。在首都體育館萬人大禮堂,第一次聽到俞敏洪、徐小平、王強老師在台上講課,讓她熱血沸騰,她這才意識到原來課可以這樣講、人可以這樣活,從此她愛上了新東方。
此時,一個女孩說你可以做新東方老師,你比台上的老師能講,你不妨試試。剛好新東方在招聘,她就投了一個簡曆,可是杳無音信。第二次又投了一個,剛巧被俞敏洪看到了,因為當時別人的簡曆都是打印的,在她那打印不方便,於是她是手寫的,結果手寫的簡曆變得與眾不同,一下子讓俞敏洪看中了。
在新東方她真的很順利,教書打分得了最高分,又做了集團的培訓師、演講師、總裁的助理,可是她希望更多地去學習,因為教了幾年,她感到自己空了,應該充充電,於是她就離開了新東方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了金融專業。
在美國讀書時,她看了很多的《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紐約時報》等,還看了很多美國的電視節目,這些令她拍案叫絕,不能自已。她經常一個人在屋子裏自言自語,原來新聞還有這麼多的層次,原來人內心還有這麼多的聲音,她想在一個地方傾聽更多別人的聲音,她期望做一些能夠對這個社會產生一點正能量的事,這是她的又一個夢想。
於是她在紐約摩根大通銀行、瑞士信貸投資銀行香港部、聯合國紐約總部實習,本來完全可以有機會謀得一個很體麵、待遇又很優厚的職業,但是她回來了,回來做媒體。她不是科班出身,普通話發音很不準。為此,她到傳媒大學進修一個月,學播音主持,考普通話一級甲等證書,考播音主持資格證、編輯證。
她要做傳媒,她要告訴所有人自己的夢想。她想,如果你有一個夢想,你羞於告訴別人,誰會相信你能實現?你如果敢站在舞台上大膽地告訴大家,這就是我的夢想,你才有義無反顧地走過去的精神和付出堅實的行動。她是這麼想的,所以她變成了“祥林嫂”,逢人就說我想當主持人!當然,她遭到無數次的拒絕,也受過無數次的打擊。有人說,你這樣的我見得多了,根本不行,你別試了。還有人說,你這麼高齡還想換行業,你還是歇了吧。可是她不管這些,該幹嗎幹嗎,她要堅持自己的夢想。由於她的堅持,後來很多人主動地向她伸出了援手。
於是她到了新浪,擔任新浪網財經頻道主持人兼記者,又從新浪到北京台,擔任青少頻道主持人。但是她更大的夢想是央視。於是從2007年回國起她就一直在做這方麵的努力。後來央視財經頻道找她,問你願不願意做一個記者,她說她願意。她不是想做一個花瓶站在鏡頭前說一些自己都聽不懂的話,或者說一些別人給你寫好的話,她是期望可以聽到別人的聲音,期望自己也有一些有價值的聲音可以去和別人分享。於是,她答應做記者,願意從頭學起。
後來,她參加了第六屆央視主持人大賽,並獲得了第三名,後來她又成了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調查》出鏡記者,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她就是張曉楠。
“堅持夢想做自己,你就會與眾不同。”這是張曉楠的座右銘,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異彩紛呈。
原載於《思維與智慧》
你想成為下一個誰,你想達到怎樣的高度?那就去做吧,夢想永遠不會遲暮!
比命運更強悍
文|雪炘
如果你浪費了自己的年齡,那是挺可悲的。因為你的青春隻能持續一點時間——很短的一點時間。
——王爾德
又逢畢業季,我們唱著離歌,告別求學生涯。
1
公交車再次緩緩挪動,我已經被擠成空氣,貼在車廂扶手處。
就業高峰期,剛走出學校的我,多多少少有些茫然。下了長途大巴,直接踏上通往城中心的公交車,隻想趕快到家。但是,車裏比夏陽暴曬更瘮人,堪稱桑拿浴。我試圖挪動身子,來緩解被定格的神經,衣角卻被扯得很死。低下頭,一隻手將我的衣服緊握於扶手上。
一個20出頭的女孩,正專注地看著窗外,雙手握著扶手。仿佛怕被丟棄一樣,握得很緊,很牢。
我再次試圖挪動身子,這一次是想抽出衣角,但沒有成功。
她依舊專注於窗外。
我又一次用力,衣角被扯得很長。她終於回過神,看了看手握的衣角,立刻鬆開,然後衝我抱歉式地甜甜一笑。像融化積雪的春天,我的笑也不自覺地在臉上蕩開,染紅了臉龐。
公交車仍在前行,我們依然陌生,車廂卻變得可愛起來。
2
擠出人群,深呼一口氣,活著真好!
離家還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實在不想擠公交車了,就打電話讓爸爸直接來接我,我在書店等他。
書店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它是我逃課的避身所,隻是好幾年沒來這個書店了。裏麵擺設還是老樣子,換的是店員,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流。
站在雜誌類書架前翻閱,聽到身後有人詢問店員,有沒有讓·路易·傅尼葉的《爸爸,我們去哪兒?》。店員說,現在還沒有,需要過一段時間才進貨。
我不由得轉過頭。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我看了一些書評,最近才買的,隻在車上才翻看了一點。
再次看到她,我便相信了一種叫緣分的東西,那個甜甜的微笑浮現在腦海中。
她身著粉紅色短袖、藍色牛仔褲、白色運動鞋,瘦小的身軀透露著堅定,臉龐寫滿了焦急和渴望。可是,書店沒有,她隻能無奈離開。
望著她的背影在人群中蹣跚離去,我便知道她是異於常人的。於是快步追上,堵在她麵前,將那本書遞在她麵前。
她沒有接,隻是錯愕地看著我。
“借給你。”我說,並把書再次遞到她麵前,向她微笑。
她還是沒有接。
“小萱!”
我們同時向聲音看去,一個男孩從摩托車上下來,說要帶她回家。看到我,就問發生了什麼事,女孩簡單說了一下。男孩的臉潛伏在頭盔裏,硬是轉過身問我,這能行嗎?
我說,嗯。
他接過書,點點頭,讓我留下聯係方式。我隻有一支筆,隻能將QQ號寫在他手心,女孩再次露出甜甜的微笑。她緊握著那本書,像剛才握扶手一樣,甚至更緊、更牢。
他幫女孩把書裝進背包,伸出一隻手讓她緊握,一起下台階、上車。在發動機的隆隆聲中,女孩再次向我微笑,說謝謝。男孩抬起眼睛,向這裏看了看,踩下油門,離開。
再看這座小城,雖越來越繁華,卻寫滿寧靜。
3
晚上上網時就有人加我QQ,驗證信息是小萱,還有一個叫大智。我確定了信息,沒看到小萱,在線的是大智。
他說,謝謝你。
我問,謝什麼?
他說,小萱找那本書已經找了大半年了,可是書店一直沒有,今天她很開心。
我問,你是那個頭盔男?
他發來一個微笑。
臨睡前,他告訴我,過幾天是小萱的生日。小萱在這邊沒什麼朋友,如果我可以去,她一定很開心。
我答應他,到時候一定去為她慶生,再送她幾本書。
躺在床上聽夜,雖寂靜,卻明朗。
4
小萱生日前一天,我接到小雪的電話。
小雪是我大學的舍友,我們一起曠課,一起荒廢了大學。不同的是,我花時間看書、寫稿,她拿時間逛街、約會。自然各有所得,我收獲了書籍和稿費,她擁有了服飾和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