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綠箭輕易就打開了年輕一代社交群體的心,在青少年學生中刮起了一陣“綠色旋風”。綠箭口香糖的銷售業績更是扶搖直上,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了55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億元,市場份額更是空前地上升到了91%。
當然,邱月娘沒有忘記張副經理,2014年1月,綠箭中國給張副經理發了600萬元的年終獎。
商海如沸!幾乎每一天都有關於財富和成功的奇跡誕生。“交個朋友吧”,如此簡單的一句話,竟然撬動了幾十億元的財富。若不是活生生的銷售數據擺在那裏,說出來你能相信?
隻要你能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說不定,下一個創造奇跡的幸運兒就是你。
原載於《語文報》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任何成功都需要經過磨煉,隻有付出才會有收獲,隻有經過磨煉,才會成功!
父親的愛情借口
文|君燕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筷子兄弟
1
當老張說要把我送人的時候,我擠眉弄眼地朝他做著鬼臉,嬉笑著說:“那正好,我早就受夠你的管教和約束了。”老張卻不笑,臉上露出少有的正經和深沉:“這戶人家條件很好,身邊一直沒有孩子,你去了,他們會把你當親生兒子對待的。”老張反常的話語和表情讓我感到了一絲不安,我承認我有些害怕了,但臉上卻強撐著笑,試探道:“老張,你幹嗎呢?不帶這樣開玩笑的啊。”“沒開玩笑,我經過深思熟慮了,那戶人家條件真的很好,可以給你提供更好的條件,比跟著我強多了。”老張看著我,無比認真地說。我看出老張不是在開玩笑,一下子慌了神,語無倫次地嚷嚷著:“老張,我是你的親兒子呀,你舍得不要我?你就那麼狠心要把我送給別人?”老張不再答言,轉頭進了裏屋,冷冷地丟下一句:“收拾東西吧,明天就走。”
那年,我八歲。
這是和老張在一起的八年裏,留給我的最後一個畫麵。彼時的老張不再是平日裏那個我熟悉的老張,不再是那個允許我沒大沒小、任由我騎在他肩頭肆意妄為的老張。老張的背影是那麼決絕、冷酷,頓時讓我產生了一種陌生感和距離感。我甚至不敢再跟老張說話,去哀求他把我留下。仿佛一個孩子突然對一個玩了多年的皮球產生了厭倦,然後毅然決然地把皮球棄之一旁,連頭都不願再回一下。作為一個被丟棄的皮球,能做的隻是逆來順受,靜靜地待在牆角等待命運的安排。
可是,我想了一個晚上,甚至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想明白,老張為何要遺棄(直到現在我依然固執地認為老張那時的行為是遺棄)我。難道他忘了他對我的承諾了嗎?忘了我們八年來相濡以沫的快樂時光了嗎?
2
從小我就沒有母親,每次看到別的孩子依偎在母親懷裏撒嬌時,我就會跑到老張麵前,拽著他的衣角可憐巴巴地問:“我怎麼沒有媽媽呢?我要媽媽,我要媽媽。”每每這時,老張總會流露出難得的溫存,緊緊地抱著我說:“小張,你忘了?我們是男子漢,我們可是很堅強、很勇敢的哦,我們不需要媽媽。”感受著老張懷抱裏的溫暖,我拚命地點了點頭。片刻,便又和老張嬉戲打鬧起來。
老張跟一般的家長不一樣,他從來不會拿家長的身份來壓我。他常常說,我們之間是平等的、民主的,我會尊重你所有的意願。“那我不要叫你爸爸了。”我調皮地噘起小嘴,“我想喊你老張。”“好呀,為什麼不可以呢?”老張攤開雙手,表情誇張地回應我。老張,老張,我一遍遍地叫著,老張不厭其煩地應著,接著我們便嘻嘻哈哈地笑作一團。
盡管老張不止一次地說我們是平等的,但他給我的愛卻比我給他的要多得多。記得有年冬天下雪,我想讓老張帶我去後山抓野兔,開始老張斷然拒絕,說雪下大了會很危險。可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老張還是帶著我進山了。不承想回來時,雪真的下大了,漫天的大雪覆蓋住了地麵的一切,包括大大小小的溝壑。看著瑟瑟發抖的我,老張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他把身上的棉襖脫掉給我穿上,拉著我的手嚴肅地命令:“踩著我的腳印走,不許亂走啊。”那是我第一次在老張臉上看到擔憂和畏懼,我機械般地點了點頭,便跟著老張上路了。老張一步一步試探著往前走,我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雪地上一大一小兩雙腳印無聲地向遠處伸展。那次回去後,老張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自知犯錯的我隨時等待著老張的責罰,老張卻始終沒有說我一句。
3
養父母確實對我很好,他們不停地給我買好吃的、好穿的,甚至說話時都小心翼翼地看著我的臉色。我能感受到他們濃濃的愛意,我也承認他們的條件比老張好多了。但我還是不可抑製地想老張,白天想,夜裏還想。喝著他們花高價給我買來的魚湯,我卻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張給我做的鯽魚湯。那些老張親手釣來的鯽魚,如今想起來是那麼美味,那種獨特的味道恐怕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
那天,我終於偷偷跑了回來。站在簡陋的房門口,我的呼吸似乎都變得輕快和溫暖,我嘴裏大喊著:“老張,我回來了。”便不顧一切地衝了進去。我以為老張會像往常那樣,熱情地回應我:“小張,我在這兒呢。”可是,我卻看到老張坐在飯桌前瞪大的雙眼,老張的驚愕讓我心涼,而飯桌旁那個漂亮的陌生女子則更讓我寒心。
“這是李阿姨,我們就要結婚了。”老張最終還是站起身來,做錯了事般向我介紹。陌生女子對我點點頭,臉上帶著禮貌的笑。那一瞬間,我覺得所有的迷惑似乎都有了答案。怪不得老張會急著把我送出去,原來他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幸福,而我卻成了他飛向幸福的累贅。那一刻,我真正感到了孤獨和無助。我一直以為老張想我回來,會像我想回來那般急切,卻不知我的一腔熱情在他那裏卻變得一文不值,甚至成了負擔。我想不通,血肉親情怎麼竟然會在一瞬間敗給看似美麗的愛情。
“追求你的愛情去吧,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麵對老張的張皇無措,我撕心裂肺地喊了一聲,便逃也似的離去了。身後老張那緊一聲、慢一聲的呼喚成了我記憶中關於他的最後的聲音。
4
如果不是那個陌生的姑娘找到我,恐怕我一輩子都會對老張進行選擇性的失憶。那天下班,一位陌生的姑娘找到我,開門見山地說:“你就是小張哥哥吧。”小張?這個稱呼讓我微微一愣,都多少年沒人叫我小張了,自從跟了養父母,我早就改成了養父的姓,他們也給我取了一個很有文化很好聽的名字。“小張”這個名字大概隻會在夢裏出現了吧。
“請問你是?”雖然在姑娘說出“小張”的刹那,我的腦海裏就已經閃電般地浮現出老張的形象,並從姑娘那張與老張神似的臉上猜測出了他們的關係,但我還是假裝不懂地反問道。姑娘低下頭,長長的睫毛蓋住了雙眼,她小聲說:“老張想見你最後一麵。”最後一麵?老張怎麼了?難道他生病了嗎?姑娘的話讓我的心猛地一緊,一時竟有種眩暈的感覺。但一想起老張的絕情,我立刻收斂了臉上的關切,故作冷漠地說:“憑什麼他想見我,我就必須去見他?”姑娘顯然沒有料到我會這麼說,她咬住嘴唇,拚命忍住雙眼裏滿含的淚水。
恰巧此時,養母打來了電話,她在電話裏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去看看老張吧。”“我不去,他不是我父親,我和他沒有一毛錢關係!”我用一貫任性的語氣跟養母說。沒想到,從來沒有反駁過我的養母這次卻異常堅定:“你必須去!”我不置可否地掛了電話。抬頭正迎上了姑娘清澈的眼神,她幽幽地說:“老張確實不是你的父親,你現在的養父母才是你的親生父母。”
5
在咖啡館裏,姑娘為我解開了所有的疑惑。原來,老張和李阿姨原本就相愛,婚禮都已經提上了日程。在結婚前幾個月,老張下夜班時,在單位門口看到了在繈褓中哇哇大哭的我。當老張把我抱在懷裏時,我竟然一下子不哭了,粉嫩的小臉上那雙烏黑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看。老張說,隻看一眼他就喜歡上了我,當即決定把我抱回家去。
然而,老張收養我的行為卻得到了眾人的極力反對,一個未婚的大小夥子突然憑空多出來一個兒子,這讓這個觀念落後的小鎮子裏的人會怎樣看。李阿姨的家人甚至拿退婚來威脅老張,老張不是沒有猶豫和掙紮,可痛苦地糾結過後還是選擇了我。也因此,李阿姨的家人強迫她和老張斷了聯係。
之後,老張便用他那笨拙但真誠的愛關心我、愛護我,老張甚至決定終身不娶,一輩子和我相依為命。也許是李阿姨的堅持和癡情感動了家人。幾年後,李阿姨的家人終於同意不再幹涉她和老張的戀情。李阿姨和老張商量好了,婚後暫時不要孩子,要把全部的愛都給我。不想事情卻發生了意外,我的親生父母,也就是當年狠心遺棄我的那兩個人找上了門。聽了他們難以言說的苦衷和撕心裂肺的哭訴,看了他們如今富足的生活條件,老張又一次陷入了痛苦的掙紮中。最終,老張又一次做出了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把我送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但他對我的親生父母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不要告訴我真相,他說他想永遠以親生父親的身份留在我的記憶裏。
6
姑娘的話讓我心裏突然起了大浪,對老張的思念也不可抑製地瘋長起來。我曾告訴過自己,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會再原諒老張。可是現在,我對老張的恨意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或者說,也許在心靈深處,我從來都沒有恨過老張,有的隻是對老張無比的眷戀和懷念。
我站起身來,激動地對姑娘說,我要見老張,我們去見老張。此刻,我的心情是那麼迫切,一如當年我逃回家時的那種迫切和期待。
原載於《伴侶》
有些愛是無聲的,比如父愛。隻是默默地付出,等待我們明白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好長時間。回想我們這一生,總是虧欠父母的!
塵世小暖
文|顧曉蕊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秦觀
她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滿頭銀發,佝僂著腰,臉上的皺紋刻畫出歲月的年輪。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每天衣著光鮮地坐在辦公室裏,重複著冗繁單調的工作。我們來自不同的天地,隻因偶然的機緣,讓彼此的生命從此有了交集。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我端著茶杯急步去茶水間,把迎麵而來的人撞了個趔趄。她是位年長的清潔工,俯身掃地,額頭上滲滿細密的汗珠。
我正要開口道歉,她反而先問道:“姑娘,撞到你了嗎?”我笑著擺手說:“我走得太慌了。”隨意聊了幾句後,這才知道她做清潔工已有些年了,最近剛調到我們樓區負責衛生。
不久後的一天,我倚窗而立,見她在樓下打掃落葉。她揮舞著大掃把一下一下地掃著,金黃的落葉映襯著她瘦弱的身影,顯得執著而清寂,讓我莫名地想起遠在家鄉的母親。
我整理出一摞舊報紙,然後喊她上樓,說:“這些報紙堆在地上挺礙事,你搬走吧,還可以換些零花錢。”她感激得連聲道謝。那以後,我經常把一些舊報紙送給她,她見到我會主動微笑打招呼。
時間久了,漸漸地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的愛人曾是公司的職工,因病去世,這對一個原本清貧的家來說是雪上加霜。公司為了照顧他們母子,同意讓在鄉下務農的她到廠裏做清潔工兼看自行車棚,兩間值班室成了她的居所。
一晃十餘年過去,她的兒子到建築工地打工,且已娶妻生子。這時,90多歲的老母親卻又癱瘓在床。為了多掙些錢給老母親看病,也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原本應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勞作。
總結其大半生的經曆,可謂命運多舛,令人慨歎。然而,說起這些時老人卻是一臉的平靜,她說:“在我小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的,現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後來有幾次,我整理出女兒穿不著的衣服,拿去送給她的小孫女。老人每回都是既歡喜又過意不去,連聲說道:“謝謝,真是謝謝你了。”
有一天臨時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當我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廠門口時,見她站在風裏眺望。看見我後,她趕緊迎上來說:“我今天從老家回來,給你背了半袋麵,等了半天終天等到你了。”
她又說:“你對我那麼好,我都不知道給你點啥好,這是自家磨的玉米麵,燒稀飯可香了。”
那一霎時,仿佛有千萬朵荷花在眼前盛開,我心中湧起一股難言的感動。她沒讀過幾年書,“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道理她說不上來,但她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並把它當作一種感恩,一種銘記。
這讓我感到羞赧,甚至有些難為情,我給予她的是舍棄的“舊物”,而她還報給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禮物”。我抱著那半袋麵離去,就如同懷抱著一顆沉甸甸的心。
後來,這樣的場景不時出現。她從老家帶回的禮品中,有帶著泥土和露水的蔬菜或又甜又脆的瓜果。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著接了過來,之後再用別的方式,悄悄地還之以禮。
有時她在清掃地麵,看到我從身邊走過,會停下手裏的活,朝著我溫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還會上前搭幾句話。閑聊中,她得知我愛好寫作,話語裏更多了幾分敬重。
隔了幾天,她在路上等我,遞上一卷透著香氣的烙饃。我謝過她正要離去,老人關切地說:“姑娘,寫文章很費腦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記得多吃點飯啊!”我點點頭,認真地說:“好,我記得了。”
就在我一轉身的那一刻,隻覺心緒迭起,萬千奔湧。在這座小城裏,除了愛人和孩子以外,我沒有別的親人。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隻有她仍稱呼我姑娘,留意到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
那天下班路過車棚,看見老人坐在大樹下,懷裏抱著孫女在哄睡覺,一邊拍一邊輕輕地哼唱。陽光透過樹隙散落一地斑斕,我緩緩地從她麵前走過,兩人會意地相視一笑。恍然間,覺得有點像黑白老電影裏麵的場景,我多麼希望時光停留在這溫馨的一刻。
原載於《滿分閱讀》
我突然想起家裏的老人,小時候總是被照顧和疼愛,一晃都這麼多年了。就突然想家了。
藏在心底的那一抹柔軟
文|曉蕊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張愛玲
1
初秋的一天,我們公司組織去畫眉穀旅遊。開車的是司機張師傅,他為人忠厚,平時沉言少語,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張哥”。
車開了兩個小時後進入山區,行到拐彎處時,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就在前方不遠處,幾隻灰褐色的山雞在路上悠閑地溜達著。張哥想刹車已來不及了,他放慢車速,鳴起喇叭,想把山雞驚飛。
隻見一隻老山雞扇動翅膀,“撲棱棱”地向前奔去,把嚇得驚慌失措的小山雞趕往路邊。他急忙調轉方向盤,讓車從它們的空隙間穿過,但還是隱約聽到異樣的聲響。
當車停下來時,他跳下車向車尾處跑去。老山雞身後濺出一道血花,小山雞們伸著腦袋啾啾地哀鳴著。以老山雞的健壯體魄,原本可以逃過一劫,想到此他不由心裏一顫,雙手托起它放進草叢裏。
上車後,他難過地說:“咳!撞死一隻山雞。”那聲音像一陣輕風,被大家的說笑聲淹沒。到達景區後,我們穿行在山林間,盡賞秋色斑斕。看到張哥挎著相機,不時有人衝他喊:“來,給我拍一張。”
到家後,我點開張哥的QQ空間,看他拍的照片,卻意外地讀到一篇短文。他記錄了路上發生的事情,在結尾處不無傷感地寫著:“麵對如此偉大的母愛,我的心好痛。唉!”
我的心,跌落在這雲朵般柔軟的歎息裏。忽然明白為什麼暈車的我,那天感到格外地踏實,一個對自然界弱小生命充滿敬意的人,心中自會多一分責任與擔當。
2
有一天,母親買菜時突然昏倒,被送往醫院。經過一番檢查後,醫生說是心跳過緩引起的,建議安裝心髒起搏器。
我跟醫生溝通確定了手術方案,手術時間定在次日下午,負責手術的是該院心血管內科的梁主任,聽說是位頗有盛名的醫學專家。
我正猶豫要不要給他送紅包,抬頭見母親蒼白的臉上顯露出憂慮的神情,額頭上滲滿細密的汗珠。經過一番考慮,我還是揣著錢來到主任辦公室。
起初,主任客氣地回絕,後來經過幾番推讓,還是收下了紅包。我長噓了一口氣,回病房把情況跟母親講了,她心裏這才稍稍安定下來。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母親的身體日漸好轉,主任多次到病房巡視,囑托按時服藥及保養事宜。母親說:“醫生還是挺負責的。”我低聲附和道:“那是!收了紅包態度就是不一樣。”
過了幾天,母親要出院了。我去收費處辦理出院手續,發現押金多了些,細問之下才知是主任轉來的,正是我付的紅包錢。
原來他是怕病人心理負擔過重,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悄悄地回絕了患者家屬的好意。我想去跟梁主任道個別,順便表示感謝,誰知辦公室的門敞開著,但他人卻不在。隻見桌子上的玻璃下壓著個紙條,上麵寫著一行小楷:“吾厚吾德。”
那字跡剛勁而飄逸,透著古樸與禪意,看上去嚴謹刻板的醫生,也有溫軟柔和的另一麵。這讓我既感動又慚愧,怔怔地默立片刻,眼角泛起一陣潮意。
3
下麵這個故事是聽鄰居劉姨講的:
那天,她正在屋裏做家務,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開門,是一位陌生的郵遞員,他從郵包裏掏出一張賀卡,一臉著急地說:“你快看看,是不是出啥事了?”
劉姨疑惑地接過來一看,刹那間淚如雨下,她顧不上跟郵遞員多說,轉身回屋給女兒打電話。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她的女兒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年輕男子,深深地陷入這場戀情中,卻遭到父母的極力反對,她和家人大吵了一架後離開了家。
交往一年後她才發現那男人是一隻多情的蝶,並不肯為某一朵花停駐。正值春節臨近,羞憤交織的她含淚在賀卡上寫道:媽媽,請原諒這個不聽話的女兒,這是我最後一次跟您道祝福了……
郵遞員送信時發現地址有誤,原來女孩的父母因舊房拆遷搬了家。他看到賀卡上的內容,意識到可能是一位女孩跟家人的最後道別。他不由得心急如焚,忙向周邊的居民打聽,終於問到新的地址。
彼時天色已晚,又下著大雪,可他覺得一刻都不能再等了。在雪地上蹣跚行走了近一個小時,他終於找到收信人劉姨。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這封及時送達的賀卡,拯救了一顆絕望的心。在母親的苦苦相勸下,女孩踏上了回家的路。然而,讓劉姨感到遺憾的是,至今不知道那位郵遞員的名字。
林清玄曾說:“柔軟心是蓮花,因慈悲為水、智慧做泥而開放。”縱觀塵世,確如他所言,心中蘊藏著柔軟的人,更具仁愛悲憫之情。亦唯其如此,人生的荷塘裏才能開滿清淨的蓮花,微風吹來,花香盈懷。
原載於《正能量·美文館》
慈悲是大愛,是內心的柔軟。一顆慈悲的心,可以像花香那樣令人沉醉。
那些幸存的孩子
文|卓然客
父母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達·芬奇
2010年5月12日,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日子。利比亞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墜毀,有92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遇難,隻有一名荷蘭籍10歲男童幸存,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
看完這則新聞,我陷入了沉思。那麼多體格健壯的成年人,那麼多飛行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為什麼偏偏一個柔弱的小男孩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呢?
科技人員們是這樣解釋的:因為小孩子體型小,易於躲過四射的爆炸碎片,而且小孩子體液多造血快。
這個答案,我是不滿意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體積再小的孩子,也躲不過那般密集的碎片,也承受不了爆炸時那般巨大的衝擊波。
空難的具體經過已經無從探求,但我寧願相信:飛機遇險的消息傳來,機艙裏一片驚恐。父親與母親彼此對望一眼,然後,母親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裏,父親迎麵摟住了母親。就這樣,兩個大人雙臂互摟,身體微微彎曲成半弧,合成一個細長的“心”形,孩子被嚴嚴實實地護在中間。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濃煙滾滾,大火紛飛,碎片四濺。父親與母親的身上插滿了飛濺的鋼片,鮮血汩汩地流淌。終於,他們痛苦又頗感欣慰地闔上了雙眼,但是,他們的雙手仍然緊緊地摟著對方,他們的懷裏,孩子如天使般安詳……
我不是科學家,對於小男孩的幸存,我隻能這樣解釋。我相信這是真的,這是唯一的真相。我更相信任何一對父母,在這樣的危難情境中,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2009年6月,也門航空一架空客A310飛機遇到惡劣天氣,在科摩羅群島附近墜毀,153人遇難。僅有1名12歲的女孩兒幸存。
2003年的蘇丹航空公司空難中,116名乘員喪生,僅1名3歲男孩生還。
1998年,中國台灣發生的空難造成了196人喪生,僅1名10歲男孩生還。
1997年,一架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墜毀,除了1名泰國男孩幸存外,機上其餘65人全部遇難。
1995年,在哥倫比亞,一架飛機在半空中發生爆炸,1名9歲的女孩是唯一的幸存者。
1987年8月16日,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客機起飛不久引擎癱瘓墜毀,154人死亡,4歲女童生還。
……
所有的這些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那麼多的空難,那麼多幸存的孩子,彙成一條感動的河,一刹那間,將我擊得淚流滿麵。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能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結局留給自己,我相信隻有父母對孩子。這是一種無私無求無怨無悔的人間大愛,無論是布衣還是王侯,無論是惡霸還是善民,他們的胸中都有著一顆相同的對子女晶瑩剔透的心。
原載於《中國青年》
每個父母的道德水平是有差異的,可是在孩子這個問題上卻是出奇的一致。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守護神,無論在什麼時候,孩子都是他們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