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拉德斯
1
這幾天,表妹正跟愛人鬧別扭。一氣之下,她跑回娘家。她躺在床上,邊看電視,邊在心裏默默數落著丈夫的種種不是,她覺得丈夫太窩囊、太沒本事、太普通了,工作十幾年了還是一個小職員,每月掙的那幾個錢,剛剛糊個口,買不起房、買不起車。想想自己幾個閨密,不是嫁了個當官的,就是嫁了個“富二代”,她們哪個不是小日子過得風風光光,有聲有色。自己想當初真是瞎了眼,怎麼嫁了這麼個沒能耐的人。表妹越想心裏越煩、越傷心。
突然,電話鈴聲響了,她懶洋洋地拿起電話。電話是她的一個同事打來的,同事告訴她,她們公司黃師傅的愛人昨天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了。她聽了,一下子驚呆了。黃師傅的愛人她見過,一個非常熱情、憨厚的人。沒想到,這麼一個好男人,竟遭遇不幸,過早地離世了。他這一走,黃師傅一個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怎麼過啊!想著想著,表妹不禁潸然淚下,淚濕枕巾。
她突然想起自己的丈夫,丈夫雖然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但他很愛自己,一直把自己當作個珍寶,對自己很關心、很照顧。他知道自己的胃不太好,每次吃飯前,總要讓自己喝幾口他做的“開胃羹”,使得自己胃痛的毛病再也沒有犯過;孩子上學後,全是他來接送和輔導,從沒有讓自己操過心。
忽然之間,這些平時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此時竟充滿了溫馨和甜蜜,這一件件凡俗的小事,竟變成他的種種優點。她越想越感動,越想越溫暖。
原來,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不過是:你在,我在,大家都在好好地活著。想到這,她拿起手機,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
手機裏剛剛傳來一聲“喂”,她就是淚流滿麵,哽咽地說道:“老公,你回來在路上可要注意安全,我馬上回家燒好飯菜,等你回來一起吃!”
2
這幾天,好友華正跟同事鬧著矛盾,互相不理睬已有幾個星期了。其實,說起來根本不是什麼大事,隻是心胸狹窄了些。這些天,大家表麵上不露聲色,其實心裏卻是翻江倒海,時時刻刻想著這些事。這些事,就像是個可怕的幽靈,如影隨形,令自己苦不堪言,備受折磨。
這天,華正在電腦上寫著文案,忽然從電腦下方跳出一則快訊:今天上午,在雨山路一輛小車突然失控,路邊兩個行人當場被撞身亡。
看到這則消息,他忽然想起自己與同事之間發生的那些矛盾。此時想想,這些矛盾簡直不足掛齒。他想起的竟是同事種種的好來。那次,自己生病沒來上班,同事不聲不響地把自己的那攤事給幹完了。事後,同事一點沒提起,後來自己還是從別人口中知道的;還有一次,自己的自行車壞了,騎不起來了。同事發現了,主動把他的自行車給自己騎,而他卻走著回家了。
這些平常發生的小事,此時竟清晰地展現在自己的眼前,是那麼明媚和溫暖。華心裏蕩起層層漣漪,湧起縷縷甜蜜和溫馨。想到這,他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撥通了同事的手機。
手機裏傳來同事的熟悉的聲音。他隻說了句:“你有空嗎?我想到你那兒坐坐!”同事親切地說道:“有空、有空,還是我到你這兒吧!”
3
平大學畢業後,很快在城裏安了家。自從有了自己的小家後,他就很少再回到鄉下父母那兒去了。鄉下父母思兒心切,每次打電話或托人捎信給他,讓他有時間帶上媳婦和孫子回老家看看。可他總是推托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回家。他想,媳婦是城裏人,根本吃不慣老人做的飯菜,睡不慣老家的木板床,喝不慣老家的水;兒子要吃肯德基、麥當勞,可老家沒有。老家隻有菜地裏長的苦瓜、黃瓜、地瓜,這些兒子根本不感興趣。為了不影響老人們的心情,他每次都推辭說自己忙。就這樣,不知不覺間已有幾年沒回老家了。
一天,平的一個老同學打電話哽咽著告訴平,他父母乘坐的馬航MH370飛機失聯了,一直沒有爸爸、媽媽的音信。失聯,是親情最大的缺失,他再也聯係不上他的爸爸、媽媽了。說罷,老同學悲傷地痛哭起來。那哭聲,深深地刺痛了平,平也嗚咽起來。
他想起了自己鄉下的老父母。父母那慈祥的麵容、那粗糙的雙手、那滿頭白發,想起了那土屋上冒出的嫋嫋炊煙,那屋後盛開的一片片粉紅色的桃花,那門前小河潺潺的流水,還有院子裏那可愛的小花貓,這一切竟變得格外親切溫暖。
想到這,他抓起手機,撥通了父母的電話號碼。電話裏剛剛傳來父親的聲音,他就熱淚盈眶。他哽咽地說道:“爸爸,明天一早我就帶著媳婦、兒子回來看你們,你們要多保重啊!”
原載於《閱讀》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總是在丟失些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那些最真實的溫暖和愛,還有最親的人。我們總是看不見自己的幸福,隻看到別人的光鮮。有些東西隻有失去時,才知它的寶貴。
愛不單行
文|木子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
——羅素
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
1
每天早晨,無論多忙,他都要下樓到車庫裏,先將妻子的電瓶車從車庫裏推出來。這樣,待會兒妻子去上班,就會省許多力,騎起來就可以走了。他總覺得這種出體力的活兒應該由自己來做。妻子方便了,就像自己方便一樣。冥冥之中,他能感受到妻子的舒適和愜意;他常常不聲不響地騎著妻子的電瓶車繞上幾圈,如果發現刹車不靈了,或者有其他什麼小毛病,他都會不聲不響地將車子修理好。不為什麼,隻因為她是他的妻子。為了妻子的安全,他覺得這是一個丈夫應盡的責任。
他喜歡喝茶。每次泡茶時,他總是發現自己的紫砂杯裏已倒了淺淺杯底的開水,茶葉已經泡到半開了,裏麵還放了幾朵茉莉花。自己再往杯裏續點開水,立刻清香四溢,端起杯子就能喝上一大口。真舒服啊!他從心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他的腳是汗腳,但每天下午上班穿鞋時,他總感覺到鞋墊裏暖洋洋。這種暖,從腳底一直傳遞到心裏。真舒服啊!
為他提前泡杯茶、幫他曬鞋墊……這些生活上的小細節,妻子已默默地為他做好。不為什麼,隻因為他是她丈夫,丈夫舒服了,她也會感覺到。有一種甜,在心裏蕩漾。
這種默契,這種心係,不需要提醒,不需要嚷嚷,一切都是悄無聲息地完成的。
2
隱約中,他仿佛聽到大門上傳來輕微的敲門聲。“是誰啊,將門敲得這麼輕。”他邊嘀咕,邊將門打開。可是,卻沒有看見人。他以為自己剛才是聽錯,就在他要將門關上的一刹那,忽然聽進一聲稚嫩的聲音:“叔叔好!”
他低頭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這不是鄰居家的小男孩嗎?“都長這麼大了,快請進來吧!”他笑吟吟地讓小男孩進屋。他擔心鄰居家找小孩,所以大門沒有關上。
小男孩大約才三四歲的樣子。進了屋,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顯得很興奮。他東張張,西望望,好像要尋找什麼新發現。他看到小男孩像個將軍一樣地在視察,忍俊不禁地給小男孩一一介紹起來。小男孩聽了介紹,竟像模像樣地頭點、微笑。
不知什麼時候,小孩的母親倚在門口,看到這一幕,目光中溢滿了一縷溫柔。這男主人真太細心了,竟將自己的小孩當作個大人似的介紹來介紹去,這真的是一種平等和尊重。
3
這幾天他家裏有些事,請了幾天假。手上的那些一大堆報表還沒做好,他心裏很著急。今天一上班,他就早早地來到辦公室,想抓緊時間將手上的那些報表做好,報遲了會影響工作,他可要挨批了。
到了辦公室,他突然看到一疊報表已全做完了,正整整齊齊地放在自己辦公桌上,自己隻要簽上名就行了。等大家都來上班了,他激動地問大家這報表是誰做的?同事們笑嘻嘻地告訴他就別問了,把報表報上去就行了。
這幾天,同事小王要出差,可孩子才上幼兒園沒有人接送,他很著急。小王是單親家庭,一個人帶著個孩子已很不容易。
他對小王說,你放心出差吧,孩子交給我愛人接送,她正好在家,也沒有什麼事。小王聽了非常感動,連連道謝。他說:“大家在一起工作,幫一下是應該的。”
愛不單行。生活中,無論是在家裏、鄰裏之間,還是在社會上,愛永遠是一條雙行道。付出一點愛,就會得到更多的愛、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生活中,往往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付出。
原載於《中學生學習》
愛別人多一點,別人就愛你多一點。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甚至是雙倍的回報。
最後一束康乃馨
文|追夢人
生活中,善意的謊言可以讓生活增添色彩。
——莎士比亞
天剛亮,一個年輕的鞋匠就來到了中心街的街頭。那兒來來往往的行人很多,鞋匠每天都能擦上十多雙鞋子,都能掙上十多塊錢。鞋匠剛把自己的家夥擺好,就來了一個孩子。孩子背來一簍花,在鞋匠旁邊放了下來。鞋匠知道,那花是康乃馨。鞋匠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賣嗎?
這時,一個男人經過,沒有找鞋匠擦鞋,卻走到孩子麵前問道:“這花多少錢一束?”孩子說:“八塊錢!”鞋匠一聽,連忙眨眼,這花還這麼貴!誰知男人連價錢也沒還,就選了一束康乃馨,然後掏錢給了孩子。
這個男人走後,又一個男人走來,也向孩子買了一束康乃馨。等買花的人走後,鞋匠羨慕地對孩子說:“你的花可真好賣呀!”孩子笑著說:“今天是母親節,許多人都要買康乃馨送給母親!”鞋匠聽了才知道今天是個節日。他知道節日的時候生意就好,他想,今天自己的生意也該很好吧!
走來走去的人都紛紛向孩子買康乃馨。在人們眼裏,好像就隻有賣康乃馨的孩子,沒有鞋匠似的。孩子的康乃馨都賣出去半背簍了,可鞋匠才隻擦到了兩雙鞋子,隻收入了兩塊錢。鞋匠不由得埋怨起自己來,我咋這麼笨,就沒想到賣康乃馨呢?!鞋匠盯著孩子,盯著孩子的康乃馨,眼睛裏燃起一團火,他嫉妒孩子,他恨不得把孩子的康乃馨搶過來。要是那些康乃馨是自己的,那自己該賺多少錢呀!隻賣一個上午就能頂一個月!這想法一直在鞋匠的心裏轉悠著,折磨著他。
鞋匠越是眼紅,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賣。人們都隻注意到孩子的紅色康乃馨,誰都不把鞋匠放在眼裏,找鞋匠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都過12點了,上班的人都下班了,可鞋匠一上午就隻擦到了四雙鞋子,就隻掙到了四塊錢。
鞋匠恨孩子,鞋匠後悔早上沒把孩子趕走。要是孩子來的時候,就告訴他這裏不準賣花,那自己的生意準好。可現在要趕人家走,已經遲了。鞋匠看了一眼孩子的背簍,更來氣了,孩子就隻剩下最後一束康乃馨了。鞋匠嘴裏悄悄地罵了一句:“真他媽好賣呀!”
不知怎麼的,孩子的最後這一束康乃馨卻無人問津了。該買的要買的都買了,就是想買的,見隻有最後一束康乃馨,沒有選擇的餘地,又嫌它是別人買了剩下的,看一眼就搖頭走了。孩子對過往的行人叫道:“買康乃馨喲,送給母親的好禮物,隻有最後一束了,隻賣五塊錢,隻賣五塊錢!”聽了孩子這話,人們連看也不看了。鞋匠聽了暗暗好笑,心裏說,真是笨,你一說隻有最後一束,誰還買呀!不過,鞋匠就希望孩子這麼叫下去,看他怎麼把最後一束康乃馨賣出去!
時間一點點過去,孩子的康乃馨已經不如早上新鮮了,過往的行人也稀少了。每一個行人經過,孩子就會叫道:“買康乃馨喲,送給母親的好禮物,隻有最後一束了,隻賣五塊錢,隻賣五塊錢!”可行人瞧也不瞧就走過去了。
沒有人買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圍著他的背簍團團轉。鞋匠看了不由得意起來了,他終於忍不住對孩子說道:“現在沒人買花了,你的花賣不出去了!”孩子著急地說:“我要把它賣出去!叔叔,現在什麼時候了?”鞋匠沒有表,鞋匠說:“應該有一點鍾了吧!”“啊!都一點鍾了!”孩子一聽就叫起來,“我媽還等我回家去做飯給她吃!”鞋匠說:“你出來賣花,你媽還要你回去做飯給她吃,她怎麼……”孩子說:“我媽有病,而且癱瘓在床上,動不了,家裏沒有別人,我要是不做飯給媽吃,她就會挨餓。今天賣花賺到的錢,我還要拿去給她買藥!”
鞋匠沒想到孩子是這麼苦,他深深自責。這時,一個男人在鞋匠麵前的椅子上坐下來,鞋匠趕緊拿家夥替他擦鞋。鞋匠擦鞋的時候對孩子說:“你的這束康乃馨,我要了!”孩子聽了開心地笑了:“好,我就賣給你!”孩子說著就從背簍裏撿出康乃馨送到了鞋匠麵前,鞋匠接過康乃馨,趕緊掏錢給了孩子。孩子接過錢,衝鞋匠笑笑:“我先走了!”然後孩子背上背簍一跳一跳地去了。鞋匠見了就笑了。
鞋匠很快就把男人的鞋子擦好了,男人掏出一塊錢給了鞋匠。鞋匠拿起康乃馨,送到男人麵前說:“送給你,拿去給你母親吧!”男人一愣:“你剛才不是花錢買的嗎,怎麼不要?”鞋匠笑著說:“我母親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我是想讓他早點回家才買下的!”男人笑了,說:“我要了!”男人接過康乃馨,然後掏出五塊錢塞到了鞋匠手裏。鞋匠說:“我不要錢,花送你……”男人說:“你花錢買的,我怎麼能白要?”男人說完,放下錢就走了。
男人走出這條街後,把康乃馨放到街邊顯眼的一塊石頭上,他想誰要誰就拿去吧。男人的母親在他出生時就去世了。
原載於《故事會》
很多時候善意的謊言,不過是為了別人好過。這個故事是很溫暖的。社會如果多些這樣的愛,那就好了。
塵埃裏的上帝
文|李代金
有時候,謊言很美麗,她的名字叫“善意的謊言”。
——米·露西·桑娜
威爾遜原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個月都能拿到一份不錯的薪水,但是一場車禍奪去了他的雙腿。從此,他不但失去了工作,而且行動也變得十分艱難。成天無所事事的威爾遜總是悶悶不樂,妻子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她建議他在自己家旁邊開一家超市。威爾遜想了想,同意了。超市開起來了,沒想到生意非常不錯,附近的人都到他的超市購物。一整天,超市人來人往,大家還跟威爾遜聊聊天,威爾遜的臉上成天都堆滿了笑容。
威爾遜的生意做得風風火火,一家人過得開開心心。不久之後,鄰居蒂芬妮的丈夫因為車禍去世了。因為責任在蒂芬妮的丈夫,蒂芬妮為此需要支付對方一大筆賠償金,為此她家頓時陷入了困境。威爾遜是個善良的人,他見蒂芬妮一家陷入困境,決定出手幫她。他知道自己現在之所以過得開心,是大家在照顧他的生意,如今他人有難,他也應該主動幫忙。當然,這事還是得征求一下妻子的意見。他把想法跟妻子一說,妻子滿口答應。
妻子說:“我們要幫她,但這不能明幫,隻能暗幫。”威爾遜點了點頭,明幫,蒂芬妮肯定不會接受,就算真的接受了,心裏也會有負擔,也會想方設法報答他們。威爾遜想了想,便有了主意,把錢偷偷地放到蒂芬妮家裏,然後再讓兒子馬克去玩的時候,假裝不小心找了出來。這樣,蒂芬妮就會認為那是丈夫藏起來的錢,這樣她會感到十分驚喜,當然心理上也沒有什麼負擔了。於是,威爾遜叫來馬克,對他詳細地交代了一番。
威爾遜取出一筆錢,用一個袋子裝好,然後交給了馬克。馬克帶著這筆錢,去了蒂芬妮家,並悄悄地藏在了一個角落裏。然後,他跟蒂芬妮家的比爾和大衛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不一會兒,馬克就叫了起來:“哇,這裏有好多錢!”馬克的叫聲引來了比爾和大衛,他們見到那袋錢,不由吃了一驚:“這是我家的,這是我家的!”馬克把錢交給他們。他們趕緊去把錢交給了蒂芬妮。蒂芬妮拿著錢喜出望外,激動得流下了淚水。
因為這筆錢,蒂芬妮的難題一下就解決了,她的臉上又有了笑容。威爾遜一家看在眼裏,樂在心裏:這樣真好,蒂芬妮對錢的來曆沒有絲毫懷疑,花得心安理得。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沒過多久,蒂芬妮突然病倒了,一大筆醫藥費頓時成了巨大的負擔。治吧,沒錢;不治吧,隻能病死。蒂芬妮不怕死,可是她死了,兩個孩子怎麼辦?他們還小,難道就要因為她的死而成為孤兒嗎?蒂芬妮為此成天以淚洗麵。
見此,威爾遜再一次同妻子商量,他說:“我們跟蒂芬妮是鄰居,我們手上還有不少錢,不如取點來幫幫她!”妻子點頭同意了,她也不忍心蒂芬妮有個三長兩短,否則那兩個孩子就太可憐了。當然這次也不能明幫。於是,威爾遜再一次取出一筆錢,再一次裝入一個袋子,再一次交給馬克,再一次詳細地交代一番,讓他務必穩妥地把錢交到比爾和大衛手裏。馬克點點頭,帶著這筆錢去了蒂芬妮家,並悄悄地藏在了一個角落裏。
當然,馬克又找比爾和大衛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當然,沒過多久,馬克又裝著無意的樣子,發現了那袋錢,並叫了起來:“哇,這裏有好多錢!”馬克的叫聲引來了比爾和大衛,他們看到那袋錢,頓時就笑了起來,跳著說:“這是我家的錢,這下好了,媽媽有救了!”他們從馬克手裏接過錢,歡呼著跑去找蒂芬妮。蒂芬妮從兩個孩子手裏接過錢,得知是家裏找出來的,愣了愣,不由喜出望外,連忙帶上錢去了醫院。
10天後,蒂芬妮出院了。出院後,蒂芬妮就去找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後來,她又換了辛苦的工作,努力地掙錢。威爾遜見此非常高興,心想這下好了,他們一家可以過上好日子了。可是,蒂芬妮一家卻省吃儉用,原來她把錢都存了起來。兩年後的一天,蒂芬妮走進了威爾遜的超市。威爾遜以為她要買東西,可是她卻將一袋錢放在櫃台上,對他說道:“威爾遜先生,謝謝您對我們的幫助,我這是來還您錢的,請您收下!”
威爾遜吃了一驚,卻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說道:“你這是幹什麼?我們什麼時候幫過你啊?”蒂芬妮告訴他,她每次需要錢的時候,馬克與她的孩子捉迷藏都找出一袋錢,而她的丈夫根本不會把錢藏在那個地方。不用說,是你們一家為了幫自己才想出的辦法。威爾遜說:“不,你弄錯了,我們從來沒有幫過你什麼。倒是你,幫了我們。你家周圍栽滿了花,大家聞到花香,就都喜歡來我的超市購物了!”
蒂芬妮心想,也許那真是丈夫藏的錢。他們幫了我,沒理由不承認。威爾遜說得有道理,卡爾森就曾開過超市,但生意卻不好,最終關門了,現在他的生意這麼好,真是我家的花幫了忙。然後,蒂芬妮帶上錢,開心地走了。威爾遜對妻子說:“你看,我不承認,還說她幫了我們,她多開心。大家總是照顧我們的生意,可他們卻從不承認這是對我們的照顧。上帝從來不承認自己是上帝,他總是低到塵埃裏,跟常人沒有兩樣。”
原載於《知音·海外版》
其實,承認不承認有什麼關係呢,重要的是,我們因為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嗎?
一句價值15億的廣告詞
文|朱國勇
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隻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達爾文
美國箭牌口香糖創辦於1892年,由小威廉萊格利創辦。從1893年銷售第一塊口香糖開始,箭牌口香糖就在歐美市場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良好口碑,銷售額逐年上升。到了1905年,箭牌口香糖已經成為歐美最大的口香糖生產、銷售商。1989年,箭牌中國分公司采用“雙倍提純工藝”創造了綠箭口香糖,正式大規模拓展大陸市場。僅僅用了四年時間,綠箭就在中國占到了近九成的市場份額。
近些年來,中國口香糖市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12年初,中國口香糖市場總規模達到50億元。綠箭口香糖的銷售額雖然仍舊不錯,但是它所占的市場份額卻不斷受到競爭對手的挑戰。除了不斷湧現的中國國產品牌口香糖,吉百利、華納、不凡帝等眾多跨國公司也對中國的口香糖市場垂涎三尺。其中,對綠箭衝擊最大的,是日本著名商人重光武雄在韓國創辦的樂天口香糖。樂天口香糖曾一度占到了中國15%的市場份額。而綠箭的市場份額跌到了70%。
如何提高市場份額,重現當年的王者風範,成為擺在綠箭(中國)總經理邱月娘麵前的一道難題。其實早在2010年時候,綠箭(中國)就加大了營銷力度,除了繼續加大電梯廣告(綠箭在中國的主要廣告平台)的投入外,更是拓展了戶外廣告、報刊平麵廣告和視頻廣告等眾多營銷渠道,但是收效並不明顯。因為,競爭對手同樣加大了營銷力度。
就在邱月娘苦思竭慮之時,她意外地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這份電郵是綠箭(中國)的一個下屬公司——廣州永和工廠的一位負責質檢的部門副經理發來的。這位副經理姓張,他說,他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不用增加一分錢的廣告投入,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讓綠箭的市場份額至少提高五個點,甚至提高十個點。
隻需一句話,就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邱月娘其實並不太相信,但是第二天,她仍然見了張副經理。
這位張副經理,四十來歲,其貌不揚,但是顯得特別沉靜幹練。他見到邱月娘後,簡單地進行了一下自我介紹,然後就拋出了自己的計劃。
他說,香煙之所以在中國暢銷,就是因為香煙不僅具有吸食功能,還具有交際功能。熟人也好,生人也好,見麵遞一根煙,感覺就親近多了。綠箭口香糖要想暢銷,必須開發它的社交功能。比如說,一個年輕的男孩子在大街上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他想搭訕。他該怎麼辦呢?這時,他可以遞一塊綠箭口香糖給女孩,並說一句“交個朋友吧”。我們就是要製作這樣一個視頻廣告,麵向青年人反複播放。綠箭口香糖不僅要成為清新口氣的糖果,還要像香煙一樣成為“社交媒介、搭訕神器”。
邱月娘隻覺得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可行,實在是妙!拿下五個點簡直不成問題!
她立即召開會議,要求廣告部二十天內完成廣告攝製,並申請專利防止競爭對手模仿,一個月後,在視頻媒體密集投放。
2013年,綠箭(中國)開始發力,請偶像組合五月天代言,推出新的廣告語“交個朋友吧”。視頻廣告中,王子阿信遞給女主角一塊口香糖,一臉清新地說:“交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