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送個假期給爸爸
愛不單行。生活中,無論是在家裏、鄰裏之間,還是在社會上,愛永遠是一條雙行道。付出一點愛,就會得到更多的愛、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生活中,往往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付出。
哭泣的雪花
文|肅琰
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北島《白日夢》
“奶奶,雪花什麼時候就不哭啦?”
五歲的小孫子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充滿期待地問奶奶。
“雪花馬上就不哭嘍!因為雪花知道寶兒的爹娘快要回來嘍!”
“是真的嗎?奶奶說下了大雪我爹娘就會回來了。可現在我爹娘為什麼還不回來?”
孩子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透明,晶瑩的眼球裏有閃亮亮的水珠在滾動。看著一臉純真、幼稚,充滿渴求的小孫子,老人走上前去蹲下來,把他摟在懷裏,早已縱橫的淚水悄無聲息地打濕了孩子柔軟發黃的頭發。
孩子的爹娘一年前去外地打工了。還記得他們走時,就經受了一番與孩子別離的折磨。剛開始,爹娘決定跟孩子講明道理,當麵告別離去。娘告訴孩子,她和爹要去外麵掙錢,要走一段時間,讓他跟奶奶待在家裏,要聽話,要乖,爹娘回來時會給他買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可話還沒說完,孩子的頭搖得就跟撥浪鼓似的,大聲哭喊著我不要吃的,我不要玩的,我隻要爹娘。孩子的號啕大哭讓爹娘沒能走成。
第二次,爹娘硬硬心,直接走吧。又跟孩子一番好話相哄,背起行李就走。可孩子卻追著跑到村外,一邊追一邊哭喊著:“回來,我不要爹娘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爹娘含淚而歸。
前兩招都不行,隻好偷走吧。這也是爹娘不願選擇的方式。他們不想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但這真是無奈之舉。當孩子回到家後看不到爹娘,便是哇哇大哭,哭喊著找爹娘,任憑怎麼哄都無濟於事。整整哭了一大晌,嘴裏念念叨叨,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醒來後,接著大哭。就這樣,折騰了四五天,孩子的眼睛幹澀了。孩子不哭了,也不鬧了。奶奶那顆七上八下懸著的心終於緩緩放下了,這孩子總算過去這坎了。
一天,奶奶見小孫子在一張紙上畫東西,便問:“你畫的是什麼呀?”“雪花。”奶奶這才看清了滿滿的一張紙上全是孫子所謂的雪花形狀的東西。“你畫這麼多雪花幹什麼呀?”“奶奶,我想起娘以前跟我講過雪花是很神奇的。雪花可以幫助我們。我想告訴雪花,讓我爹娘快點回來吧。”老人的心像被刀子戳了一下。原本以為孩子早已忘了的事,卻沒想到深深地刻在他幼小的心靈裏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期待著爹娘的歸來。“那你要畫很多天,雪花才能幫你呀。”“隻要爹娘能回來,我畫多少都可以。”孩子每天都畫雪花,邊畫邊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語。
可日子在孩子的期待中悄然無聲地逝去,沒有帶來任何驚喜。爹娘還是沒回來。孩子再一次聲淚俱下。這是爹娘走後的第二次驚天動地的大哭。“我畫了這麼多,爹娘還不回來。雪花還是不幫助我。”奶奶安慰著孫子說:“寶兒,你知道雪花為什麼不幫你嗎?“為什麼?”滿臉淚珠的小男孩強止住哭聲,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認真地聽奶奶說。“因為雪花在哭泣。哭泣的雪花是不會幫助人的。”“那雪花什麼時候就不哭啦?”“當天上真正下大雪的時候,當雪花漫天飛舞的時候,雪花就不哭啦。到時候她就會幫助你,讓你爹娘早點回來的。”老人的眼裏也充滿了期待。她想象著下了大雪,兒子兒媳總該回來了吧。
於是,孩子天天盼著下雪,可出奇的是,那一年冬天,竟然沒下雪。
日子在四季輪回中不厭其煩地重複交替著。
孩子依舊每天畫著雪花。不同的是他在每片雪花的後麵都加了一個哭臉,然後在每張畫的最下麵都會畫上一片大雪花,在後麵加上一個笑臉。
當秋天舞盡了最後一片落葉,又一個冬天挾裹著寒冷來臨了。孩子心中期待已久的雪花也終於飛舞人間了。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臉上開出了燦爛的花朵。可這場雪還是沒能讓孩子如願以償。爹娘沒回來,孩子好不容易綻放笑容的小臉又陰雲密布,酷似哭泣的雪花。
“奶奶騙人,奶奶說下了真正的雪花,爹娘就會回來了。可現在為什麼還不回來?”孩子委屈萬分地說。
“是啊!你爹娘要回來了。他們已經上車了,隻是外麵下著雪,擋住了他們回家的路啦!”
孩子一聲不吭地跑到外麵,從院子裏找出他的小鏟,開始鏟地上的雪。他吭哧吭哧地鏟著,不顧紛紛揚揚的雪花把他遮蓋成雪人。
老人背著孩子哽咽著給兒子打電話,你們快回來吧,我沒法再騙孩子了。
孩子每天掃雪,直到第二場雪的到來。爹娘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冒著大雪,遠遠地就看到被裹成雪人的孩子在清掃路麵,旁邊站著同樣是銀裝素裹的老媽媽。
娘緊緊摟著兒子說:“我們再也不走了。”孩子蹣跚地跑回屋去,拿來厚厚的畫滿雪花的兩個本子,淚流滿麵地說:“別讓雪花哭了,好嗎?”那稚嫩而純真的聲音,隨著盡情飛舞的雪花氤氳開來,洋洋灑灑於天地間,飄進每個人的心底,舞出一片潔白。
撥開雲霧見天日。大雪飄盡,絲絲縷縷的陽光如跳躍的火焰,融化了冰雪,融化了寒冷,融化了哭泣的雪花。
原載於《文學月刊》
生活中的聚散和離別,正如雪花這般貼切。那些留守的孩子,不就像飄飛的雪花那樣無依無靠嗎?等到父母回來,雪花便被愛融化了。
還有誰像林子桐一樣“傻”
文|太子光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高爾基
1
班上的同學都說林子桐特傻,說話直截了當,往往得罪人了自己都不知道。他們不愛和其貌不揚,還往往口不擇言的林子桐做朋友。
但在我眼中,林子桐特聰明,擅長解決數、理、化的疑難雜症,但由於粗心,分數倒不是很高。雖然每次考試,我的總成績都是全班第一,但我知道,如果真遇見難題,我就不如林子桐了。
我的優點在於基礎紮實和細心,該對的題,我從來不會犯“低級”錯誤。隻是每次考試,做最後的綜合大題時,我都要絞盡腦汁,完成得很艱辛。沒有人知道,表麵看似成績高高在上的我,其實為了保住第一名的“寶座”,不知在暗中付出了多少努力。
智商的東西可能真的存在吧,雖然我的分數總比林子桐要高,但我知道,他其實比我更聰明。如果有一天,林子桐能夠認識並且糾正粗心的缺點,他的成績肯定就會超過我。
我主動和林子桐交朋友時是帶有些私心的,我想向他學習一些解決難題的方法,特別是解題思路,但沒想到林子桐對於我主動伸出的友誼之手,竟然充滿了感激。
2
身為班長,我在班上的人緣很好。用其他同學的話說就是待人彬彬有禮,說話委婉、得體。我從來不會得罪同學,但也從不曾真正親近過哪個同學。對人隻說三分話,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是我一直以來自認為正確的交友信條。
成績好,從不做“惡人”,所以每次競選班長,我都會以高票當選。雖然偶爾也會有同學在背後說我“八麵玲瓏”,可是我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我也從不讓別人知道我在家裏努力學習的事,我更希望大家認為我是“天資聰穎”。我很享受別人崇敬的目光。
在我私下找老師商量後,林子桐調過來與我同桌。看得出來,他很高興,畢竟在這個班上,我是唯一沒有當麵罵他“傻”的同學。因為他說話比較容易傷人,所以大家也都對他不客氣,幾句話不和就起了衝突。
林子桐對我心存感激,言聽計從,隻要我想弄懂的難題,他都會很詳細地給我講解,有時還會用幾種方法,深入淺出,讓我很容易就理解了他審題的思路。
在林子桐的幫助下,我漸漸地找到了解決難題的竅門。隻是我畢竟是成績最好的班長,在林子桐麵前,就算他教我解決難題時,我也還要保持一種質疑的態度,在他講解過程中補進一些更合理的步驟,讓解題思路更簡單、明了。
林子桐和我同桌後,成績有所進步,老師表揚了他,也表揚我。大家都認為是我幫助林子桐,甚至林子桐自己也認為是我在幫助他,其實隻有我知道,如果不是他給我的啟發,讓我找到了解難題的正確思路,後來我去市裏參加數學、物理競賽想得獎真的很難。
還好林子桐挺傻的,如果換成別人,肯定不會輕易將自己的思考方法教給別人。他還對我那麼感激,覺得是我讓他變得更善於思考了。
3
作為班長,我是有義務協助老師管理班級紀律的,但我一直充當“老好人”,隻在其他班幹部與同學起衝突時,才起來說幾句“圓場”的話,把兩邊安撫好,誰也不得罪,贏得人心。其他班幹部慢慢學乖了,也和我一樣,隻有林子桐,當個小組長,卻整天愛管閑事。
可能是和我同桌吧,他常常不由自主就會代替我管理班級紀律,警告這個同學上課不要說話,批評那個同學亂扔紙屑,惹得眾怒。他還常跑去向老師反映班級裏的事情,被人知道後,大家都罵他是“小密探”。
一次課間操,有個女同學躲在教室裏看課外書沒去。我和林子桐都發現了,我沒吭聲,倒是林子桐跑到那個同學身邊,問她請假了嗎?還說如果沒請假就要去做操什麼的,惹得那個女生當麵罵他:“你林子桐算個屁呀?班長都沒管我,你一個‘小密探’來管。”“班長的事就是我的事,他學習那麼忙,我幫助他不行嗎?”林子桐說得振振有詞,一點不氣餒。
“她可能是身體不舒服吧,休息一下就好了,沒關係的。”我對林子桐說,明顯為那逃避做操的女生開脫。然後我又轉身對那女生說:“林子桐也是關心你,他的責任心我們都應該認可。你好好休息吧,我們出去了。”說完,我拉上正準備說話的林子桐離開了。
我的聰明就是及時圓場,誰也不得罪。
4
隻是我沒想到,一直以擁護我為榮的林子桐,有一次卻居然當眾對我發飆。
那是一次考試,副班長林櫻在考英語時偷偷翻了放在桌洞裏的筆記本。林子桐發現後暗示我去製止。我瞟了一眼,權當沒看見。平時我和林櫻的關係還不錯,而且大家都知道,林櫻的小嘴很厲害,我可不想得罪她,給自己惹一身騷。
見我毫無反應,林子桐又碰了碰我的手臂。我趕緊側過身,隻留一個背影給他。我以為我給了他這麼明顯的表現,他會明白我不想搭理這事。雖然我反對考試偷看,但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偷看最終害的是她自己。
沒想到林子桐馬上舉手向老師反映,在老師去搜林櫻的桌洞時,她已經及時轉移了物證。老師沒搜到林櫻的證據下不了台時,林子桐馬上說:“班長也看見了,他可以證明。”
老師把探詢的目光轉向我時,我站起來說:“我在專心考試,沒注意別人。”林櫻聽完我的話後,明顯鬆了一口氣,然後她反而倒打林子桐一耙,說:“林子桐,我看你是考試考不過我,故意陷害我吧。大家都知道,你最惡心了。”
很多平時就看林子桐不爽的同學都眾口一詞地指責他,一邊倒的情形讓老師相信了大家的話,狠狠地瞪了林子桐一眼,然後不悅地讓我們繼續考試。
林子桐很委屈。一下課,他就對我發飆:“你為什麼不說實話?你這個‘和事佬’,根本不配當班長!”
眾目睽睽下,我的臉漲得一片緋紅。我知道自己有錯,但我不願意向林子桐承認錯誤。於是,我惱怒地對他說:“你好好想想吧,為什麼自己那麼討人嫌?”
5
林子桐恨上我了,還有深深的失望。他看我時,眼冒怒火,一臉不屑。
我知道林子桐的行為是對的,我不該為了贏得好人緣而顛倒黑白,是非不分。心存愧疚的我想找林子桐說和,但一瞥見他怒火熊熊的目光,我就啞巴了,那些我想了一遍又一遍的話,始終沒有說出口。
他對我那麼真誠,那麼珍惜我們間的友誼,他毫無私心地幫助我,就算他自作主張地替我管理班級,也隻是希望分擔我的責任,並希望班級紀律變得更好。他實事求是地指出林櫻考試偷看的真相,而我卻為了“保全自身”撒了謊。我從來沒有對他真誠過。
我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和林子桐的善良、真誠相比,我那麼不堪。
還有誰像林子桐一樣“傻”呢?然而他的“傻”是多麼難得的品質啊,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不想失去林子桐這個朋友。
我想好了,我要用自己的真誠,得到他的原諒,重新贏回他這個朋友。
原載於《黃金時代·學生族》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正直和人際關係之間徘徊,不知道該怎麼辦。可是總有些人是正確的,他們的正直告訴我們要做正確的事。這就是朋友的力量。
你不堅強,流淚給誰看
文|阿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弟弟,雖然我們天天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雖然我隻是大你幾分鍾的姐姐,但是我並不了解你,作為姐姐的我覺得自己挺悲哀的。看你天天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裏,我覺得我有必要開導你。雖然我也有缺點,但是現在家裏隻有你一個男子漢了,自從咱們的爸爸出事後,你就隻知道流淚,弟弟,你讓媽媽以後要依靠誰?
是的,作為龍鳳胎姐姐,我一直就有抱怨,憑什麼就因為我比你早出生幾分鍾,我就得當姐姐,事事得讓著你,事事得照顧你,其實我也隻是一個柔弱的小女生,不是嗎?小時候,我們常常打架,那時我們都不懂事,讓父母平添了多少勞累?我們一起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多麼難得的事,可是我們一直都不知道珍惜。我也有錯,因為我一直不想當姐姐,當姐姐就意味著責任,當姐姐就意味著榜樣。我曾恨過,為什麼不是你來當“哥哥”,這樣我就可以有依靠,可以在你麵前撒嬌了,畢竟大的總要讓著小的。
弟弟,爸爸走了,我們全家人都很傷心難過,可是我們再難過又怎麼樣?事情能夠有新的轉機嗎?如果我們的淚水可以換回爸爸,我寧願自己的淚流幹,可是現在流幹了淚又如何?我們都已經15歲了,該懂事了。我們要一起照顧好媽媽,重新找回快樂,並且充滿信心地生活下去。可是弟弟,你拒絕了所有親人的愛,用漠然麵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來麵對我們,讓我和媽媽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難過,我懂,因為我和你一樣難過。爸爸是我們依靠的“大樹”,可是現在爸爸走了,我們應該互相依靠,不是嗎?還記得小的時候嗎?雖然我們常常打鬧,但爸媽不在家時,你也有表現得特別乖巧的時候,你喜歡跟著我,喜歡做和我一樣的事情,喜歡我把你當成一個小寶貝一樣照顧……雖然都隻是遊戲,但現在想想,你應該一直都渴望被愛包圍,被所有人當成焦點,被捧在手掌心上。可是時間在走,生活在變,我們在長大,我們終有一天也是要承擔起責任,照顧我們的父母。就像現在,父親不在了,媽媽傷心難過,我們當兒女的難道不應該首先堅強起來嗎?讓媽媽的心安穩一些,讓她覺得我們已經長大了,是可以依靠和依賴的孩子,讓我們身邊的親人都鬆一口氣。畢竟,我們的人生得我們自己走,沒有誰可以被庇護一生。
還記得小學時候發生的那件事情嗎?有一次,高年級的一個男生在路上橫衝直撞,他最後魯莽地撞倒了我。身邊的小女孩扶起我,攔住那個男生,要求他道歉,但那男生牛氣哄哄,揚著臉昂首挺胸就是不肯道歉。我沒想到,走在後麵的你見此情形後迅速地衝上來,一把扯住那男生的衣襟說:“你撞倒了我姐,就該道歉。”雖然那男生比你高了半頭,但你一臉倔強和堅定的神色,毫不畏懼。那男生見你比他小,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裏,反而想掙脫你的手,兩個人推搡著你來我往。我怕你吃虧,就說:“弟弟,算了,不和這野蠻人計較。”“他做錯了,一定要他道歉。”你不依不饒地說。那男生畢竟理虧,又被一群人攔住,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你在保護我,他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道了歉,你才放開他。弟弟,你知道嗎?你那個時候的樣子真的像一個男子漢。回家的路上,你豪氣萬千地對我說:“姐,以後我保護你,任誰也不能欺負你。”我信,真的,弟弟,我一直相信,你是可以保護我的。可是現在,弟弟,當初你說過的話,你還記得嗎?那些話還算嗎?希望你能堅強起來,做一個可以保護姐姐的男子漢。
爸爸還在時也常說,男孩子嘛,要堅強,不能輕易流淚。可是弟弟,爸爸的話,你還記得嗎?你從他走後,就常常沉溺於網絡遊戲,以為這樣就可以將自己麻痹,心不會痛楚。你沒日沒夜地上網,知道媽媽有多心疼嗎?你是男子漢了,你長得那麼像年輕時的爸爸,可是你有爸爸的風範嗎?爸爸遇見問題時,從來不逃避。他曾說過,逃避是最無能的選擇,唯有認真麵對才能解決。弟弟,你選擇了最無能的方式——逃避問題,以為這樣事情就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悄然改變。真的可以改變嗎?爸爸沒了,這是你無論如何逃避都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不是需要和媽媽一起麵對嗎?我們要給她溫暖的撫慰,讓她那顆痛苦的心不再受傷,讓她單薄的身體也有信心麵對未知人生的風和雨。
弟弟,你的做法太讓我和媽媽失望了,我想九泉之下的爸爸一定更失望。你曾是爸爸的驕傲,但現在你整天沉迷網絡,整天沉溺於自己的憂傷中。生活那麼現實,如果你不堅強,流淚給誰看?
我們不需要同情,我們不需要把自己的傷心流露給別人看,我們要自己勇敢麵對,我們要讓媽媽放心。讓她知道雖然爸爸不在了,但隻要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努力生活,一定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你說,這不也是爸爸最後的遺願嗎?
弟弟,你一直很聰明,我說的你早已都懂,但懂歸懂,你要付諸行動。不要再沉迷網絡遊戲了,那會讓你迷失掉自己的方向。把傷心埋藏在心裏,把對爸爸的想念也埋藏在心裏,不要再動不動就流淚了,我們唯有自己堅強,才是對爸爸最好的敬意。
我想,我們的爸爸也不喜歡我們整天淚流滿麵的樣子吧?弟弟,我們一起堅強麵對生活吧,讓我們的媽媽可以因為我們而欣慰。我們是一家人,無論麵對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攜手一起走過。這世上,唯一的“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
原載於《新青年》
沒有人可以救你,也沒有人可以打敗你。堅強一些,你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腳下的流沙
文|李良旭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
——《禮記》
放學回到家,母親在院子裏看到我回來了,抬頭看了看我,皺起了眉頭,說道:“怎麼?放學後又到小河邊玩去啦?”
我心中慌亂地趕忙回答道:“沒有啊,一放學我就回來了。”
母親聽了,臉一下拉了下來,她有些生氣地說道:“你撒謊,你腳下的流沙告訴我,你到小河邊玩耍去了。”
母親鏗鏘有力的一句話,嚇得我趕忙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下。這一看,令我大吃一驚,隻見兩隻鞋邊粘上了點點粒粒的沙子。沒想到這粘在鞋上的沙子,竟成了無可抵賴的證據。我無話可說,隻好羞愧地低下了頭。
母親走了過來,拿來一雙幹淨的鞋,讓我將腳上的鞋換下來。母親將那雙鞋拿到水池邊,邊洗刷鞋上的流沙,說道:“腳踩到哪兒,流沙就跟到哪兒,即使細小到你眼睛看不見,但別人也能看得見。流沙就是一個人的足跡,也是一個人的人生。”
我驚訝地望著母親,沒想到我那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竟說出了這麼富有詩意的話來。那一刻,我感到母親好聰明,甚至好偉大。那是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流沙這個詞,原來流沙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他就像影子一樣,如影隨形,伴隨在人的腳下。
一次,老師讓同學們用“沙”這個字組詞,班上同學大都組成了沙漠、沙發、沙子、沙灘、沙地……隻有我一個人組成了“流沙”這個詞,當時課本上還沒有學過這個詞。老師特意在全班表揚了我,說這個詞組得好,並問我是怎麼知道這個詞的?
我將那個鞋上粘有流沙的故事說給老師聽了,老師誇我有一個十分聰明的媽媽。聽到老師的誇讚,我心裏充滿了自豪和甜蜜。
20多年後,當年的同學聚會,許多同學還向我說起那個我在班上說過的流沙的故事。他們說,這麼多年了,隻要一看到自己鞋上粘上的那些流沙,他們就會想起我,想起我說過的那個故事。
我聽了,一下子感動莫名,眼睛裏一下子濕潤了。少年時,大家在一起的許多時光都已淡忘、模糊了,但課堂上偶爾說過的一個故事,竟然讓同學們記住了幾十年,甚至觸景生情、思緒萬千,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心如潮湧……
長大了,我離開母親的身邊,到過許多地方,並在很遠的城裏安了家。每次回家,母親看到我,總是先低下頭,看我腳上的鞋。
我開始不明就裏,問道:“媽,您在看什麼呢?”
母親認真地說道:“我在看你腳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錯了道,粘上了不該粘上的流沙。”
母親輕輕的一句話,驚出了我一身冷汗。孩提時的那一幕,像電影蒙太奇一般又浮現在眼前,真真切切、恍如昨日。我下意識地在努力檢索自己所走過的路,心中隱隱有些忐忑和不安。
這麼多年來,盡管母親不在我的身邊,但我仿佛感到她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她的眼睛一直在緊緊地盯著我腳下所走過的路,使我絲毫不敢懈怠和放縱,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錯了路,腳下粘上了不該有的流沙。母親說得對,人走到哪兒,流沙就跟到哪兒,無論自己行走得多麼隱蔽,都隱藏不了腳下的流沙。
這世界有一種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尋常、可以貧窮,但絕不能走錯了人生的路。隻有走得正直、走得剛強,才是對母親最大的孝。
原載於《思維與智慧》
是的,我們對於父母最大的孝道是一直做正確的事,不做危害社會的事情,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諄諄教誨。
靈魂的救贖
文|旭旭
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諒。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境影響的忠誠。愛是人們之間取長補短和承認對方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