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他出事的那刻連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聽說,當蘇州醫院的醫生揮手說抱歉的時候,他的妻子瘋了一樣想把他轉去別的醫院,她說他隻要有一口氣,就要治。
如果一切還來得及,我想,他一定會告訴他的妻子,謝謝她為自己生育兩個孩子,謝謝她這麼多年來心甘情願跟他過這種苦日子。
當然,我想,他還會說,對不起,自己那麼那麼愛她,隻是很累,想去很遠的地方了。
他真的是一個脾氣特別好的男人,他做事耐心,腳踏實地,我還記得他當時來財會部報銷票據的時候,他拿著兩塊巧克力在我麵前揮著手,俏皮地給我吃。我還記得當時我關心他,我說你最近越來越瘦了,要多吃點呢。
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們總是活在風中,暖風吹進心裏,帶來了點點滴滴的溫暖與愛戀;冷風呼呼地刮進心裏,鈍重地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痕和思念。我們曾經努力過,可是我們控製不了上帝突然之間抽離的靈魂,我們甚至會無助地連一句交代都沒有,就這樣消失了,就這樣在這個世界上被抹掉了。慢慢地,記憶會模糊,名字會被遺忘,最後好像真的從沒有存在過一樣。
時間別走得太快了。我們還沒來得及找一個寂靜的空間好好整頓自己的心情,我們還沒有仔仔細細地看過深愛的人的臉。我們什麼都沒來得及,我們怎麼可以不負責任地離開,說著18年後我們再相遇我還會再愛你的話呢?
時間走得太快了,我們勞苦了半輩子,大半輩子,記憶裏留存了太多的遺憾和愛。
我希望,此刻看這篇文章的你,鼓起你攢到現在還沒來得及說愛的勇氣,打個電話告訴給你深愛的人。這個人可以是你的父母親,你的親戚長輩,你的愛人,你的夥伴,所有你覺得值得愛的人。告訴他:謝謝你,愛了我這麼多年。
我也祝願那位已離去的駕駛員,一路走好。
原載於《語文報》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愛,我們就老了。時間就是這麼迅疾,匆匆地走過,讓我們來不及遺憾。
誰是最愛你的人
文|王舉芳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你為什麼不說話?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他和她是經別人介紹的。他屬於那種世俗的男人,抽煙、喝酒、打牌、耍脾氣……第一次見麵,他就喜歡上了她。他對她說自己有很多缺點,但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會很疼愛自己的女人。
她心頭一熱,哪個女人不想找個心疼自己的男人呢?於是,見過幾次麵後,他們就閃婚了。
婚後,他沒有食言,處處讓著她,對她言聽計從、俯首帖耳。
慢慢地,她覺得他太窩囊了。她開始討厭他,和他吵架,說他除了抽煙喝酒,啥本事沒有,死水一潭的日子一點意思都沒有。他沒有反駁,任她撒潑,他想:女人嘛,耍點小脾氣很正常。
她怒氣衝衝地衝出家門,他沒有追上來,她更生氣了,給他打電話說過不下去了,要離婚。
他急了,再打她的電話,已是關機。
他和她開始了分居生活,她住進了單位單身宿舍,他苦守著一個人的家。
她認識了一個理想中的男人,是在酒吧認識的。那個男人很懂女人心,時常送花給她,還有一些女人喜歡的小物件。時逢節假日,還會給她意外的驚喜。她的心活了,如春水,蕩漾著無比的歡喜。
但她沒有做出格的事,畢竟,他和她還沒有離婚。
她瘋狂地愛上了酒吧裏的男人,無法自拔。她再一次向他提出了離婚,並擬好了離婚協議書,說可以淨身出戶,隻要他同意離婚。
他說隻要你過得好,我同意離婚,可是你了解那個男人嗎?她一愣,她除了和他在酒吧喝酒,從未聽他說起有關他自己的事。
他說你先問好再說離婚吧,如果那個男人願意娶你,我一定會簽離婚協議書。
她無比自信地拿出手機,給那個男人打電話,說自己已是自由之身,可以嫁給他了。而電話的那一頭,再也沒有聲音。
她失聲痛哭。
他沒有安慰她,隻淡淡地說:我等你,等你回家。說完,轉身走了。
她哭夠了,回單身宿舍收拾了東西,回了家。
人的一生也許會遇到無數段愛情,你或許很中意一個人,但他不願意陪你走下去,那也隻是過客。在愛情裏,那個能容忍你、願意陪伴你走到終點的人,才是最愛你的人。
原載於《語文周報》
我們經常看不清一個人對自己的愛有多深。相愛的兩個人就是這樣,不管怎麼打鬧,終究是分不開的,就像綁在一起一樣。
低頭的溫柔最可貴
文|季錦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最浪漫的事》
他和她高中就相戀了,後來因為考上了不同的大學,兩個人就開始了異地戀。距離並沒有讓愛情變淡,雖不能朝朝暮暮卿卿我我,但他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戀愛方式。每晚至少半個小時的視頻聊天,每周必須的一封通信,一樣讓他們體會著愛情的甜美與珍貴。
後來好不容易熬到兩個人都大學畢了業,她開心不已,以為終於可以與男友朝朝暮暮了。可就在此時,他卻告訴她他想去當兵,他說這是他從小的夢想,如果不去實現,他會抱憾終生。盡管她很不願也很不舍,最終卻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
在他當兵期間,她去了北京發展。他複員回來時,她已經在北京站住了腳,有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收入不菲。於是,她就要求他也來北京發展。能回到女友身邊一直是他的願望,於是,他滿懷熱情去了北京。
然而,幾個月下來,他並沒有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前途的渺茫讓他動搖了留在北京的打算,正好此時老家的一位朋友希望他回去,兩人合夥做生意,他便動了心。可當他試圖說服她與自己一同回老家發展時,她卻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她說她在北京辛辛苦苦打拚了3年,好不容易穩定了下來,所以她不願意放棄這來之不易的一切。他們都堅持自己的立場,誰也不肯做出讓步,可如若分手,又誰都舍不下這段堅持了多年的戀情。
無奈之下,他們找到了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欄目組,希望能通過這個節目來說服對方做出讓步。節目中,欄目組的評論員對他們的矛盾和分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開導。評論老師告訴他們,愛情需要彼此妥協,倘若一方隻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對方做出犧牲,那顯然是自私和不公的,所以希望他們都能為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互相妥協一下,也隻有這樣,他們的愛情才能得以維係。
老師們的一番話讓他們豁然開朗,也終於都肯心甘情願地為對方做出讓步。她說,如果他堅持要回老家,那麼她願意為他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跟他一起回去,一切從零開始;他也說,如果她執意要留在北京,他也會放棄回老家的打算,陪她一起在北京打拚創業。
這樣的結局可謂皆大歡喜。是啊,愛情有時是需要彼此妥協的,就像一句話所說的那樣:夫妻間最可貴的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情侶間亦是如此。如果能夠讓愛情繼續,妥協一下又如何?
原載於《考試報》
有時候主動妥協,並不是因為錯了,而是因為更在乎彼此,更在乎對方,更在乎在一起的結局。
善待生命裏的緣
文|雪子
緣分天空,美麗的夢。
——《緣分的天空》
年輕時,他從不愛她,始終不曾溫柔地待她。她的青春應該是充滿怨恨的,隻是,她到底選擇了做一個金匠,日夜錘擊敲打曾湧在心底的痛苦,終於延展成薄如蟬翼的金飾。為自己戴上,也戴在了他們後來的日子裏。
剛生一子,他就出國留學,她在家盡心孝敬公婆,撫養兒子。時間久了,他們的差距越來越大。她的二哥希望她能走出去,時時不忘學習新知識,這樣才能和他有共同語言。幾經周折,她來到他的身邊,想重拾學業,可還是一家庭主婦。
他從不冷落朋友,卻對她無話可說。他已另有新歡,癡傻的她想用剛懷上的孩子拴住他,他卻無情地把她們遺棄在異國他鄉。此時的她徹底清醒。
回國後,她一邊管理銀行業務,一邊創辦上海一流的服裝公司。兢兢業業工作的同時,還時刻不忘學習。她沒有和他老死不相往來,反而用平和的眼光看待感情路上的曲折起伏,一笑泯恩仇,依舊真誠地對他、關注他。用她的智慧和成就,使他重新定義她在他心中的形象。
因為空難,他從天上墜入塵土,他後來的妻子用拒絕認屍來拒絕事實。她亦心痛欲絕,但從容麵對,冷靜地為他處理後事,讓他入土為安。
老年時,她還前往台灣,找到他的好友梁實秋,還有他的表弟蔣複,希望他們出麵,為他編一套文集,所有資金由她來出。1969年,台灣版《徐誌摩全集》出版,此書為後來對徐誌摩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資料。
他就是才華橫溢的徐誌摩,和他相連更多的是林徽因、陸小曼。而她是張幼儀,是他絢爛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個人,但她卻有一顆包容之心。梁實秋曾評價她說:“她沉默地堅強地過她的歲月,她盡了她的責任,對丈夫的責任,對夫家的責任,對兒子的責任。”
善待生命中的緣,歲月靜好。
原載於《語文報》
走在人群中間,發現你我並不太遙遠。一生守在你的身邊,天天看你的笑顏,你的一舉一動融入我的心田。這種感覺就像飛翔在緣分天空,美麗的夢,因為有你而變得不同……
那個陪你一輩子的人
文|嵇振頡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你度過漫長歲月》
弄堂口的第一戶人家,是一對年逾古稀的夫婦。每天他們都相互攙扶,走出略顯沉悶壓抑的房間,出來透透新鮮空氣。就是這樣平凡而又感人的場景,真實地詮釋著什麼叫相濡以沫。
似乎沒看到有子女來看望過他們,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養兒育女。按理說,獨守空房的老人應該是寂寞的。膝下飴兒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是精神生活相對孤寂的老人們最大的慰藉。不過,他們的臉上依然蕩漾著笑容,陽光的映照下,這笑容顯得那麼燦爛。
出門的時候,兩人的手就那樣習慣性地握著,也許在年輕的時候,是老爺爺抓著老奶奶的纖纖玉手。每個人都有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這是人生中最為留戀的時光。十指相扣的那一刻,愛情就被演繹得如同烈焰般炙熱。現在兩人都老態龍鍾,頭發白了、牙齒掉了、背也駝了、臉上的皺紋像一道道隆起的山脈。唯一不變的,是他們手牽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