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美麗移進心裏(1 / 3)

第一章 把美麗移進心裏

這就是為何有些人,不管變得多麼衰老,依然不失他們美麗的原因了,原來,他們將美麗從臉上移進了心裏。一顆年輕美麗的心,遠比年輕美麗的容貌重要,隻要人人心存美麗,世界也就會變得更美麗。

喝  茶

文|楊絳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曾聽人講笑話,說西洋人喝茶,是把茶葉加水煮沸,濾去茶汁,單吃茶葉,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國人做的茶考,原來這是事實。

茶葉初到英國,英國人不知怎麼個吃法,的確吃茶葉渣子,還拌些黃油和鹽,敷在麵包上同吃。什麼妙味,簡直不敢嚐試。以後他們把茶當藥,治傷風,清腸胃。

不久,喝茶之風大行,1660年的茶葉廣告上說:“這刺激品,能驅疲倦,除噩夢,使肢體輕健,精神飽滿。尤能克製睡眠,好學者可以徹夜攻讀不倦。身體肥胖或食肉過多者,飲茶尤宜。”

萊登大學的龐德戈博士應東印度公司之請,替茶大做廣告,說茶“暖胃、清神、健腦、助長學問,尤能征服人類大敵——睡魔”。他們的怕睡,正和現代人的怕失眠差不多。從前的睡魔,愛纏住人不放;而現代的睡魔,學會了擺架子,請他也不肯光臨。傳說,茶原是達摩祖師發願麵壁參禪,9年不睡,天才把茶賞賜他幫他償願的。

不知古人茶中加上薑鹽,會是什麼風味,盧同一氣喝上7碗的茶,想來是葉少水多,衝淡了的。詩人柯立治的兒子,也是一位詩人,他喝茶論壺不論杯,約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茶量。不過他們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湯,若是苦澀的濃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細細品。

照《紅樓夢》中妙玉的論喝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麼喝茶便是不為解渴,隻在辨味,細味那苦澀中的一點回甘吧。記不起哪一位英國作家說過,“文藝女神帶著酒味”“茶隻能產生散文”。

而咱們中國詩,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詩清隻為飲茶多”。也許這點苦澀,正是茶中詩味。法國人不愛喝茶,巴爾紮克喝茶,一定要加白蘭地。《清異錄》載符昭遠不喜茶,說“此物麵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可謂冷麵草”。

茶中加酒,是有“和美之態”吧。美國人不講究喝茶,北美獨立戰爭的導火線,不是為了茶葉稅麼?因為要抵製英國人專利的茶葉進口。美國人把幾種樹葉,炮製成茶葉的代用品。至今他們的茶室裏,顧客們還在吃冰淇淋喝咖啡和別的混合飲料,內行人不要茶,要來的茶,也隻是英國人所謂“迷昏了頭的水而已”。

好些美國留學生講衛生不喝茶,隻喝白開水,說是茶有毒素。代用品茶葉中該沒有茶毒,不過對於這種茶,很可以毫無留戀地戒絕。伏爾泰的醫生曾勸他戒咖啡,說是因為咖啡含有毒素,隻是那毒性發作得很慢。

伏爾泰笑說:“對啊,所以我喝了70年還沒毒死。”唐宣宗時,東都進一僧,年百三十歲,宣宗問服何藥,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惟嗜茶。”因賜名“茶五十斤”。看來茶的毒素,比咖啡的毒素發作得更要慢些。愛喝茶的,不妨多多喝吧。

原載於《語文報》

“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茶和禪都是一個味道,可讓我們回歸天真、單純。浮生若茶,我們何嚐又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

隻想送你一縷普洱香

文|安寧

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象點說,是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

——蘇霍姆林斯基

曾經認識一個女孩,叫菡。她應該算是我的同事吧,嚴格說來,我們隻是同屬於一個大的公司,彼此並不在一個部門。除了在一樓的餐廳會常常碰麵,平時並不會有多少的交流。

但我還是在不多的幾次午餐閑聊中,知道她來自於雲南的普洱,是茶農的女兒,一個人在北京,沒有親朋,卻為了一個紮根此地的夢想在大學畢業後執著地留了下來。

曾經她與我一樣,在殘酷的競爭麵前,想要退回到家鄉的城市,在父母的蔭庇下,過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最終還是駐守下來,一點點地靠近明亮的夢想,就像一隻飛蛾,靠近熱烈的火焰。

想來就是這樣在異鄉漂泊的孤單,讓我和她在一次午飯後,對彼此生出信任與好感。我記得當時我們坐在靠近窗戶的一個角落,聊了許多的東西。我們聊到彼此所讀的大學,曾經年少時的夢想,走在路上的愛情,對某個人的暗戀。

我們還欣喜地發現彼此竟然是同一個星座,連血型都一致。我記得我們一直聊到人群散去,原本擁擠的餐廳裏,隻有服務生整理桌椅的聲音,空氣裏有一絲絲的惆悵和潮濕,還有一縷淺淡的茶香。

就是這樣的茶香,讓我想起菡的故鄉,並隨口說,如果過年時回家,給我捎一包普洱茶來吧。這一句話,其實我說過就忘記了,並不曾放在心裏記著。我以為菡也定是隻當一句說笑,過後就忘了,因為在過年之前的幾個月裏,我們很少再有機會交流。總是我剛剛去餐廳,她就起身離開了,我們很快又恢複至淡若無痕的交往時光。

後來有一天,我打開QQ時,她一向寂靜無聲的頭像閃了起來,點開來便是一句有些愧疚的話:“實在不好意思呢,過年因為沒有買到火車票,無法回家。但是我已經托付一個老鄉,回去一定給你捎一包上好的普洱茶來。”

我有些驚訝,也有些感動,但還是謹慎地回複她說:嗯,謝謝你,不必放在心上,其實我隻是隨便說說的。說完這句後,我又將此事忘記,這樣直到過年回來,某個溫暖的春日,菡的QQ頭像又閃爍起來,說:老弟,普洱茶已經捎來,放在我電腦桌下的抽屜裏,我現在在外麵,你下班後過去拿吧。

我想了想,如果我過去拿了這包茶葉,被熟識的人看到,會以為我和菡有什麼曖昧的關係,不熟識的人撞見了,或許會認為我去菡的辦公室搞什麼“地下活動”。這樣想著,便放棄了下班時去拿這包茶葉的想法。

第二天,菡的QQ又跳躍起來:你怎麼沒有過來拿普洱?我有些歉疚,急忙回複她說:我中午請你去公司外麵新開的雲南菜館吃飯吧。菡沉默了足足有5分鍾,才打出一行字來:不至於吧,一包茶葉而已。然後她便隱了身,再也沒有出現。

一個星期後,菡又發信息來:“你怎麼還不來拿茶葉呢?我是真的忙,你有空就自己上來拿吧。”我回複一個“嗯”字,但還是沒有勇氣去拿那包放在陌生辦公室裏的茶葉。

幾天後,我在餐廳一個窗口前排隊的時候,無意中回頭,竟然看到了菡。菡或許早就應該看到了我吧,隻是她不知為何沒有主動跟我打招呼,而我,竟然也在看到她有些冷漠的眼神時,尷尬地找不到話說。我隻是勉強地說:哦,你也來吃飯了。而菡,也客氣地回複一句:嗯,突然想吃餐廳的飯了。

我想菡其實想說,她想念那些與我午後聊天的時光了,或者,她今天來這裏,就是想重溫那段美好。可是她終究隻是在買飯後,看一眼我所處的位置,便扭頭朝另一個角落裏走去。

那包茶葉,我終究再沒有鼓起勇氣去拿。半年後的一天,我無意中聽說,菡辭職了,我有些驚訝,並再一次想起了那包未拿的茶葉。這一次,我終於走上樓去,推開了菡辦公室的門。我在菡一個同事的幫助下,找到了那包裝在質樸紙袋中的普洱。菡的同事在我轉身時說:她一直叮囑我,如果你來拿茶葉,務必幫你找出來。

我在那個秋天的夜晚,品嚐著菡送我的茶,那樣明亮的棗紅色普洱,放在透明的玻璃杯裏,宛若一泓清澈的湖水。隻是,我卻用世俗的猜疑,將菡送我的這泓沉鬱純淨的湖水,永遠地阻擋在了我們本應可以乘坐一葉舟楫,向那花香深處漫遊的初始。

原載於《思維與智慧》

人的心恐怕就是這樣被一點一點消磨殆盡的。那珍貴的友誼啊,一去不複返了。

首富的謙遜

文|朱國勇

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星雲大師

2010年3月11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發布,墨西哥電信老板卡洛斯·斯利姆·赫魯以535億美元的身價登上首富寶座,而曾經連續13次成為全球首富的美國人比爾·蓋茨則以530億美元的身價屈居第二位。

消息傳來,墨西哥國內一片歡騰。許許多多的媒體記者蜂擁而至,聚集在墨西哥城郊的卡洛斯·斯利姆·赫魯的豪宅門外。兩個門衛不停地說著:“對不起,先生們,赫魯先生一向不喜歡接受采訪,不好意思……”

然而,這些記者怎麼舍得輕易離開呢?他們紛紛嚷著要麵見赫魯先生。

正在這時,赫魯先生的管家從宅內走了出來:“尊敬的朋友們,赫魯先生正在花園裏等著大家,歡迎采訪!”

管家的話還沒說完,門外已是一片歡騰。

花園裏,年近七旬的赫魯先生正坐在躺椅上,慈眉善目,笑容淺淡。記者們一擁而入,紛紛搶占有利位置,閃光燈開始不停閃爍。

“赫魯先生,此次摘得全球首富的桂冠,您有什麼感想?”

“赫魯先生,您對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有什麼看法?”

赫魯先生輕輕抬起手來,示意大家不要說話,人群馬上安靜下來。

“感謝各位的光臨,但是,我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讓大家來,隻是想借此機會告訴大家,真正的首富並不是我,而是比爾·蓋茨先生!因為,在過去的五年裏,比爾·蓋茨先生一共向社會捐出了24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要不然,他的財富會遠遠超過我。而我,這次被評為新的首富,隻能說明我為大家做得還很不夠。對此,我感到十分遺憾。”說完這些,赫魯先生轉身緩緩離去。

現場短暫的一陣沉默之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就是世界新首富的坦誠!這,就是世界新首富的胸襟!

其實最近幾年,赫魯先生同樣熱衷於公益事業。他出巨資改造墨西哥城,還向貧困兒童免費捐贈9.5萬輛自行車,9萬副眼鏡,並為15萬名大學生提供獎學金……然而這些,他都沒說,他隻說“我為大家做得還很不夠”。

一個人,不管他擁有多少財富,也不管他為大家付出多少,隻要他的內心始終堅持“我為大家做得還很不夠”,那麼,不管他走到哪裏,都會是一位成功的人,都會是一位受大眾歡迎的人!

原載於《意林》

謙虛真的是很好的品質,一個虛懷若穀的人,什麼時候都不會滿足,什麼時候都不會想要停止向前的腳步。

不當孩子的麵羞辱他的父親

文|癡情小木子

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

——普列姆昌德

台灣廣告界教父孫大偉每天都要自己開車去上班,有時他的助手也會順道搭車一起去。

有一天清晨,孫大偉接到助手後,徑直前往公司。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還有幾秒就紅燈了,為了趕時間,孫大偉想提速通過。可就在這時,路左邊忽然衝出一對闖紅燈的父子,孫大偉趕緊踩下急刹車。雖然有安全帶的保護,他的頭還是撞在方向盤上,孫大偉很氣憤,捂著頭伸出車窗,大聲罵道:“你眼瞎啊?沒看見是紅燈嗎?不要命了?”

那人自知理虧,沒有說什麼,領著兒子倉皇而去。孫大偉開著車繼續向前,可剛走一會,他就趕快調頭,追上那對父子,孫大偉下車走到那對父子麵前深深鞠一躬,然後說了一句:“抱歉,請原諒我剛才的失禮,對不起。”說完,返回車上,匆匆前往公司,助手不解地問:“明明是他闖的紅燈,是他的不對,你為什麼還要道歉?”

孫大偉說:“我剛才罵他是因為當時太危險了,我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還是我的修養不夠啊。他闖紅燈固然是不對的,但你有沒有看到他身邊的孩子?當著孩子的麵羞辱他的父親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做的。如果孩子就此認為他的父親是一個懦弱的人,這會在他心裏留下陰影,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沒有偉大的品格修養,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孫大偉的道歉展示了他良好的道德修養,鞏固了他在廣告界教父的地位。

原載於《語文周報》

我們需要在孩子麵前保留做父親的自尊,恐怕在那種情況下,沒有比自尊更為重要的事情了。

誰是你的貴人

文|廬江布衣

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

——盧梭

那一年,我還小吧,十三四歲的樣子。村裏來了一位卜卦的盲人,母親為我卜了一卦。盲人說我少年多磨難,母親聽了,一臉的緊張。好在盲人接著又說,不過也不要緊,關鍵時候會有貴人相助的。

在我清澈而懵懂的眼神中,從此有了一份默默的期盼,我在等待著一位身著五彩華衣的貴人從天而降,給我帶來幸福安康的生活。

然而,這位貴人一直沒來,倒是“少年多磨難”讓盲人說中了。父親突然得了重病,我隻好中斷學業,來到了一個南方的小城,在一家裝飾公司做一名清潔工。

公司很大,樓上樓下幾十間屋子,隨時都要保持清潔,工作量很大。一同做清潔的,還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阿婆。阿婆很老了,因為兒子在一個遙遠的城市讀大學,這才不得不出來打工。累的時候,阿婆就不住用手捶自己的腰部。

看到阿婆這麼勞累,我真不忍心。為了照顧她,我每天提前兩小時來到公司,迅速地打掃好衛生。等到阿婆來的時候,我已經做完了全部的工作。阿婆感激地朝我笑笑,然後就拿著抹布去擦桌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