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境決定幸福(2 / 3)

看他們興致很高,馬成不失時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無酒不成席,咱們喝幾杯酒吧?”

湯經理遲疑了一下:“算了吧。”

“哦,哦。”老爺子反應比較明顯,分明有渴望的眼神。

“老爺子年齡大了,不敢喝酒的。”

“這個我知道,不過咱不喝白酒,就喝葡萄酒。這是既養生又保健的,咱少喝點?”馬成解釋。

“那,那就少喝點兒。”湯超搶先答應了,湯經理沒再說啥。

服務員打開葡萄酒,倒到高腳杯裏,這紅色的瓊漿玉液,愉悅著大家的眼神,氤氳出誘人的香。

很快大家推杯換盞,把晚餐引向高潮。

喝高興的老爺子對湯經理說:“我看這個小馬很精幹……”

“我敬您一杯酒,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馬成受寵若驚,來到湯超麵前,畢恭畢敬端起一大杯酒,一仰脖就下肚了。

“我再敬湯經理一杯酒,祝您事業輝煌,前程似錦。”馬成端著滿滿一杯酒,來到湯經理麵前。湯經理滿意地拍了拍馬成的肩膀,馬成一激動,又喝下了一杯酒。

大家都喝得醉意朦朧,這才打著飽嗝離席了。

馬成覺得這是一次成功的宴請,在心裏為自己歡呼和自豪。

走出酒店,馬成小心翼翼地扶著湯超下台階,他兩腿軟綿綿的,湯超也踉踉蹌蹌的。湯超一步沒有走穩,馬成還沒反應過來,湯超就重重地摔倒在地。

大家驚慌失措,亂成一團。當把湯超送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嚴肅地說:病人胳膊和腿3處骨折,需要住院治療,是喝酒喝高了吧……

馬成聽到頭頂響起了一聲炸雷,震耳欲聾。

原載於《語文報》

有些人總覺得世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巴結奉承搞定,這樣的想法一旦根深蒂固,那麼這些人總有一天會因此而付出代價。

我的哥們是縣長

文|崔詠

一個人最怕不老實,青年人最可貴的是老實作風,“老實”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騙人家容易,不欺騙自己最難,“老實作風”就是腳踏實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占便宜誰就會吃虧。

——徐特立

馬小多在上班路上接了一個電話。他的心馬上如花兒綻放,就連腳步也多了幾分歡快,然後趾高氣揚地跨進辦公室,用眼的餘角掃了一下小劉,把手一揮:“去,給我倒杯茶來!”

小劉撇了下嘴,把不情願的表情淹沒了。心裏卻直犯嘀咕,他今天是咋了,從來沒有過這樣子啊?

茶香嫋嫋,飄散開來。馬小多蹺著二郎腿,呷一口茶,嘿嘿笑兩聲。翻翻報紙,歪著頭想半天心事,喜形於色,溢於言表。

馬小多,是固東縣園林局一名普普通通的員工,眼見四十掛零的人了,還沒混個一官半職。整天穿著樸素,走路辦事慢條斯理,有人說他是屬於磨磨唧唧那一類型的人。

在單位幾十年了,從沒見他給誰起過高腔,紅過臉。有一次,單位剛來的一名小夥子曾試探著拿他開涮,當麵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慢半拍”。馬小多兩眼露出怒色,臉憋得通紅,一副劍拔弩張之勢。

那小夥子自知理虧,做好了應對狂風驟雨的準備……但是,馬小多刹那間竟像泄了氣的氣球,又恢複了平靜,默默地走開了。同事們不由得暗自發出慨歎,真是八棍子打不出個屁的人啊!那小夥子打著響指,吹著口哨,揚長而去……

“張局長!”馬小多推門進了局長辦公室,一改往日的畏畏縮縮。他挺直了腰杆,更多的是自信:“你今後有啥棘手的事,都可以給我說,沒有我擺不平的事。要是在咱縣不好辦,我讓巨峰縣的高人來幫忙解決!”

張局長理理油光的大背頭:“你發燒了,還是昨晚酒喝高了沒醒?”

“看看,你咋一頭霧水啊,我咋給你說啊……從哪兒說起啊……”馬小多神神道道,有點不知從何說起了。

張局長忙著接一個電話。

馬小多退出局長辦公室,心情出奇的好,特別特別好,他哼著的小曲,在走廊上回環飄蕩。

江主任正在埋頭看一份文件,馬小多大踏步走進來,拿起桌子上的那包煙抽出一支點著,狠狠地吸了幾口,然後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愜意地吐著煙圈。看主任詫異的樣子,馬小多別提有多得意了。

“我說主任,以後給我安排工作,請悠著點。繁重的、高難度的,在我這裏統統繞行,一律免談!”搖頭晃腦的馬小多,做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

主任的臉有了豬肝色,出氣也不大勻實:“有你這樣跟我說話的嗎,你啥意思啊?”

“我就這樣跟你說,你要給我記清了,在咱縣你要虧待了我,我到巨峰縣搬救兵去!”

馬小多看著主任傻愣愣的神態,心裏真過癮。他暗笑著走出主任辦公室。

“啊!是誰幫咱們翻了身啊?是誰幫咱們得解放啊?”馬小多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車上,眯著眼,哼著小曲,右手有節奏地打著拍子。

“哎,你幹嗎打我?”一名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男子憤怒地瞪著馬小多。

“幹嗎那樣凶?我這不是打拍子嘛,又不是故意的!”馬小多神氣十足。

“打我你還有理了?”

“我就有理了,咋了,有本事跟我到巨峰縣走一遭,找人跟你理論理論!”馬小多一字一頓地說。

“啥,在咱縣你都輸理,還想到外縣去?我打……”那人一拳打在馬小多的肚子上,又一拳打在馬小多的右臂上。痛得他哇哇大叫,連聲求饒,那人這才罵罵咧咧住了手。馬小多情緒驀然低落很多,有些惴惴不安。

馬小多到了家,腳步又變得輕盈了許多。

“老婆,給我衝杯咖啡來!”

妻子從廚房出來,沒好氣地說:“今兒個長出息了,耍啥威風?沒看我正忙著做飯?”

馬小多瞪了她一眼:“我叫你衝!”

“趴一邊去!”妻子一甩廚房的門,震得山響。馬小多的心不由咯噔一下,半天緩不過神兒來。妻子又在喊:“快來洗菜,等一會兒掃地,再把地板拖幹淨了!”

累得滿頭大汗的馬小多,吃飯時努力對妻子擠出笑臉:“我的鐵哥們王真,你是知道的。”馬小多擱下筷子又說,“他任職巨峰縣政府副縣長了,今天早上,他打電話告訴我的。還說我有啥難事他給解決,改日請我吃大餐。你說說,那可是我的鐵哥們,我有啥事,他會一馬當先幫我辦好……”

妻子指著一臉喜氣的馬小多,怒氣衝天:“哎,我說馬小多,實際點吧,你要先搞清楚了,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半斤還是八兩!那是你哥們升官了,你以為是你自個兒當縣長了?”那高八度的女花腔,震得馬小多心房一顫一顫的,甭提有多難受了。

原載於《考試報》

別人就是別人,是跟自己有區別的,那個和朋友同穿一條褲子的年月早已經過去了。

吃苦是成長的必修課

文|顧曉蕊

火以煉金,逆境磨煉人。

——辛尼加

讀星雲大師的《厚道》,我對其中的一句話印象頗深:

不經過風霜苦寒,哪裏知道溫暖的可貴;不能深切認知人生苦短,哪裏懂得精進勤學?所以,吃苦就如吃補。有了今日的辛苦播種,他日自然會有苦盡甘來的甜美果實。

苦辣酸甜,皆是人生境味。然而世人多喜歡辣的暢快、酸的回味、甜的甘美,卻很少有人真正懂得苦的妙處,甚至視吃苦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

有位同事對我說:“過個周末,感覺比上班還累啊。”她的女兒在一所寄宿製重點高中讀書,周末背一包髒衣服回來,統統都交給她來洗。

“襪子不及時洗,會臭的吧?”我問。她苦笑道:“每周帶一打襪子,一天換一雙,髒的塞到包裏帶回來。”

她還說有一次到女兒宿舍,見有位女孩穿著一身名牌,靠坐在床頭看書,桌上放著個奶瓶。看到她一臉驚奇,女孩調皮地解釋說:“用這個喝水方便。”同事頓時啼笑皆非。

生活在城市的獨生子女,大多是“蜜罐”裏泡大的,從小就受到家人的遷就和溺愛。在成績至上這座大山的重壓下,他們隻得埋身題海,因此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想起我的一位高中同學,左臉有道醜陋的傷疤,像一條猙獰的蜈蚣,聽說是兒時被熱水燙傷。他的家庭條件很差,在食堂就餐時,隻選最便宜的菜。

這樣的出身應當是自卑的吧?可卻偏偏不是,他對任何人都友善,成績好得讓人仰視。學校組織的各項社團活動,他都熱心參與,還從生活上關心同學。一顆稚嫩的心要經曆多少艱難磨礪,才能如此無驚無懼,如此從容美好?

後來他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學,畢業後自己創業,如今已是一家企業的老板。一次同學會上,有人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笑著說:“我一直堅信吃苦是福。”

在湖南衛視播放的《變形記》中,兩個孩子在欄目組的安排下,開始了為期7天的角色互換。來自西安的少年高澤冶家境優越,卻終日沉迷於虛幻的網絡世界;遠在貴州山區的男孩羅先旺操持著繁重的農活,然而他善良、好學、上進。

高澤冶到達貴州布依族山寨後,被鄉下生活的艱苦深深觸動,特別是看到還不足5歲的妹妹四銀要做那麼多家務時,外表不羈的他沉默了。隨後他傾盡所有給四銀買衣服,主動給奶奶洗腳……種種表現令人欣喜,流露出少年純淨善良的一麵。

麵對大都市的繁華,年僅12歲的羅先旺並沒有迷失自己,而是保留著真誠質樸的本色。校長想讓羅先旺留下來,當作重點學生來培養,但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他拒絕了。他認為不能老想著別人的幫助,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將來回鄉下當一名老師。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角色互換體驗中,對生活多了一份感恩和珍惜。這也讓我們領悟到了成長是艱辛的,需要經曆許多不為人知的掙紮和痛楚,才能完成一次次美麗的蛻變。

古人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年輕人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態,才能不斷地攀登與超越,才能讓成長路上漸次開出美善的花,並最終領略到山高人為峰的壯麗。

有位外國作家也曾說過: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吃苦往簡單裏說就是“盡量不給他人添麻煩”“凡事多靠自己的努力”,換而言之,吃苦是成長的必修課,而成長是一輩子的事。

原載於《思維與智慧》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人生路上坎坷重重,吃苦是必備的生存技能。吃過苦,才會懂得生活的意義。

有緣人常相伴

文|雪子

每個人的精神上都有幾根對父母的、對信仰的、對理想的、對知友的和對愛情的感情支柱,無論哪一根斷了,都要心痛的。

——柳青

每天早上去小公園,我都會看到一對可敬的老人。她1.5米左右,他1.8米左右。6年前,他突發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醫生曾預言,他很難再站立起來。

她拉著他的右手,使勁地把他從輪椅上拽起,再用手去拉他的右腿,數次後,他才能艱難地挪步。她的左腳尖用力地抵住他的右腳——和左腳成90度的右腳。從右腳跟往腳中間用力地劃去,她的一隻手緊緊地抓著他的右胳膊,並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抵住他的身體,加以拐杖的支撐。雖是小小的挪步,常人一分鍾的路程,他們卻要10分鍾。但是那特殊的“走路”感動了所有的人。

她是我的好友。母親90歲,不慎踩空樓梯,導致大腿骨折,醫生建議保守治療。看著疼痛不已的母親,她辭去了工作,請醫生為母親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她整日陪伴在病房,一口一口給老母喂飯,倒屎倒尿,洗臉擦身。母親躺在床上時間久了,腰酸背痛,她就輕輕扶起母親把母親摟在懷裏,直到母親心疼她讓她放下為止。幾個月後,看著可以緩慢挪步的母親,她終於放下一顆懸著的心,母在兒安。

她和丈夫同在一個單位,因為工作上的一次嚴重分歧,她們結束了10多年的婚姻。兩個月後他被確診為肝硬化、肝癌,她跑遍了京城的各大醫院為他尋找肝源,但都被告知“肝源短缺,至少要等3個月”。她毅然決定複婚,捐肝救夫,手術成功。他們安靜地躺在間隔著1.5米的兩張病床上,他們還不能進行言語交流,愛在彼此的眼波裏流淌,感動了醫院所有的人,感動了社會。她隻輕輕地說了一句,如果不這麼做,她的心會不安的。

人們都說,現在的社會,人情淡漠,親情冷漠,老人呼喚“精神贍養”,子女傾訴生活壓力太大,配偶埋怨對方不善解人意。但是,在這些不如意中,總是有很多人讓我們感動,那矮小的妻子,那孝順的女兒,那再婚捐肝的妻子,溫暖了冬季,溫暖了人心,更溫暖了我們的世界。

漫長的人生之路,不會永遠平坦,有一副親情拐杖伴你走過坑窪和泥潭,則無怨無悔!

原載於《考試報》

是誰與我同醉,相知年年歲歲,咫尺天涯皆有緣……每次聽這首《好人一生平安》,我都不禁感歎:是啊,有一個人陪你到老,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最美麗的交際——尊人顯三度

文|張盼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黑格爾

放低姿態,尊人顯風度

1998年,一個28歲的年輕人找了幾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小網絡公司,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參加一個有關互聯網的企業家交流會。

在交流會當天,年輕人不禁發現自己很是寒磣,其他人個個西裝革履,衣著光鮮。而自己由於剛剛創業並沒有多少錢,隻穿著一件普通並且有點舊的黑色夾克,在會場中顯得格格不入。年輕人有意坐在會場的一個角落,以避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交流會結束後,大家都在忙著互換名片,根本沒有人注意他,他剛起身準備離開,突然一個聲音傳來:“嗨,小夥子,幹嗎這麼急著走,來了一次還沒認識你們這些青年才俊呢。”

年輕人轉身望去,隻見一個老人邊說邊笑地看著他,年輕人仔細看了看,這個老人就是剛才第一個上台發言的企業家啊。年輕人又驚又喜,脫口而出道:

“您好,您找我有事嗎?”

“沒什麼特別的事,主要想和你們年輕企業家聊聊,年輕人還是有想法的。”老企業家爽朗地笑道。

年輕人隻得說出實情:“其實,我不是什麼企業家,對互聯網了解也不深,我隻是開了個小公司,來這裏學習學習。”

“哦,是這樣。”老企業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馬上又提高聲音說道,“不懂沒關係,企業家有不懂的很正常,慢慢學嘛。這是我的名片,請收下。”

年輕人驚愕地看著這位老企業家,不禁被他的謙遜所感動。年輕人回到公司後,把老企業家的名片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時刻提醒自己要像這位老人一樣做個謙遜和尊重別人的人。

十幾年過去了,年輕人成了互聯網領軍人物之一,他就是知名天使投資人,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

周鴻禕常在演講中提起那次令他尷尬又倍受鼓舞的企業家交流會,他說,一張名片有多重?拿在手中很輕很輕。老企業家稱他為企業家並給他名片讓他有了無比的自信和勇氣。這一路走來,他深深感受到這張名片所承載的重量。

轉換角度,尊人顯大度

1993年,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小夥子懷著對表演的熱愛,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初試沒過,就待在北京跑龍套、當群眾演員。

一次,年輕人又有機會去當群眾演員了,他興奮不已。在拍攝時,他隻有三五秒的鏡頭,但是他依舊很用心。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拍攝過程中,由於年輕人不小心,身體碰撞了一下主演。導演一看,群眾演員竟碰撞了主演,頓時怒火中燒,指著年輕人的鼻子罵道:“你沒長眼睛啊,一個跑龍套的,怎麼這麼不長眼?”

年輕人反應過來自己碰到了主演,嚇得趕忙道歉,並極力解釋自己無意。誰知主演卻走到年輕人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咱們都是演員,拍戲的時候難免有碰撞,不必往心裏去。”

一股暖流瞬間湧上年輕人的心頭,這是他第一次被人尊稱為演員,他深深地被感動了。

一旁的其他演員很是詫異,便問主演:“他碰了您,導演替您訓斥他幾句也無可厚非,您可倒好,還反過來安慰他。”

“不,不!”主演反駁道,“雖然他碰了我,但他是無意的,我如果動怒於他反而顯得我很小氣。不向無意的人動怒,這應該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

年輕人驚訝地看著主演,久久說不出話來,他暗暗下了決心,從今以後,一定要做一個真正的演員。

10年後,年輕人主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一舉奪得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並在以後的影視道路上,獲得了一個又一個了不起的榮譽。他就是郭曉東,一個從山區農村走出來的小夥子。

在做人交際方麵,我們應該像主演那樣,在受到別人的無意冒犯時,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用一顆平等的心尊重別人。如此,不僅你的交際之路會越走越寬,還有可能會成就別人。

涼菜暖心,尊人顯高度

1990年,一個年輕人高考落榜後,去了一個影視城做保安。他每天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但不時受到公司同事的嘲笑和譏諷,年輕人卻早已習慣這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