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境決定幸福(1 / 3)

第二章 心境決定幸福

是的,好心情,是一杯茶,一朵花,一份盡心的工作。它不在意有沒有人欣賞,不需要太多的喝彩和掌聲,簡單了,心情才好。如此,心靜一點,簡約一點,每天心中都有一輪新鮮的太陽,每天都有一份美好的心情,又何嚐不是一種美麗與幸福呢?

假幣變真鈔

文|顧文顯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荀子

退休工人於老大正趴在小桌上寫稿子想賺稿費呢,他的老伴興衝衝跑進來說:“老於,你還罵我,看這是什麼?”於老大抬起頭一看,老伴手裏拿著一大把票子,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直愣愣地看著對方。老伴笑著說:“那張假錢,讓我花出去啦,看你還罵我笨不!”老大一愣,反問道:“怎麼回事?”

“我越想越窩囊,腦子一轉彎,他們熊我,我就不會熊他們?我上了一輛中客,嘿,買1元錢的票,找回來99元。”於老大一聽,頓時黑了臉:“你混蛋!咱們已經吃人家坑了,怎麼還好再坑別人!”老伴讓他罵得不敢吭聲,心想,我上當你罵我笨;我補救了,你又罵我混蛋,這老婆還怎麼當?她退到灶間悄悄地抹眼淚。

事情是這樣的:老於單位裁員,他下了崗,老伴早就沒了工作,老兩口便沒了生活來源。為生活,她隻好批點幹菜到市場上賣,多少折騰賺個油鹽錢。可是,老伴沒經驗,在市場上忙活一天,到天黑收回來一張假幣,氣得於老大連聲罵她不中用。沒想到老伴挨了罵,又拿假幣去害了別人,於老大能不生氣嗎?

於老大越想越窩火,他這人脾氣暴,一賭氣躺到炕上,晚飯也不吃了。

老伴左哄右勸,於老大就是不吃飯。她能不心疼嗎,想想也是,窮死也不該再坑別人,她就說:“老頭子,你也別上火啦,這錢能還給人家。我坐那車時記住車號啦,尾數是3544,跟咱路口電話亭號碼一樣。當時我就覺得一定有好運氣,花出假錢時,我還仔細端詳賣票的小媳婦,心裏想,她要是給車主打工的,可就坐蠟啦。老實說,我心裏也一直膽突突的,我這就領你堵那車去。”

聽了這話,老於這才爬起來,飯還是不吃,跟著老伴來到大街上。站了2個小時,到底讓他們堵著了尾數是3544的那輛中客,車上就是那位女售票員!

老伴紅著臉遞過去一遝錢,對那女售票員說:“閨女,你看我這老臉沒地放啦,我家老頭子弄張假錢,我把它花給了你。我得還你,雖然錢零碎一點兒,這可是真的。”

一句話把女售票員說愣了:“大媽,您說啥?我倒是記得好像有個老太太拿張百元票坐過這車,可那錢我細看過,沒錯呀。”老太太說:“你看得太多,難免有馬虎的時候,不過我可不能坑你,也絕不能讓你再坑別人,那假錢你得還我。”

售票員感動得盯住老兩口看了又看:“真是兩位善良的好老人,這車不開啦,幫您二老查找假錢去。”原來這車是她自己的,開車的是她丈夫,她講話當然算數,車子立刻掉頭開往江邊。

去江邊做啥?女售票員記得很清楚,她總共收了8張大票,都交給朋友買了皮衣。馬上去討,錢沒出手,也許來得及。她領老兩口很快找到那位賣衣服的朋友,說明情況。

那朋友也很感動:“您二老這樣做太對啦,這假幣真害死個人,它不僅擾亂市場秩序,還把不少人的思想都扭曲了。哎,我數錢時認真看過來著,那些大票裏沒假幣呀?”她把那疊錢找出來:“大媽,您細看,哪張是?”

老太太找了半天,確實沒有,也很奇怪:“莫不是當初看花了眼?”

“瞎說!那假錢能認出來的,咱樓下小賣店不是也幫著看來著?”於老大扒拉了那些錢後也直了眼:“不對呀,閨女,你是不是搞錯啦,那假錢我可絕對認得。”

賣衣服的女子一拍大腿:“糟啦,我可能要丟大人,趕緊補救。二老還得跟我跑一趟,做個證,別讓老師誤認為我們做生意的人見錢壞良心。”她不由分說,拉上大家就走。

原來,那賣衣服的女子接到售票員的錢就回了家,剛回家,兒子在家噘嘴說:“給你打電話怎麼老是不接?學校號召同學們捐款支援災區,大家都捐了,隻剩下我自己,多丟人!”賣衣服的女子連忙哄兒子:“媽事多,沒聽到手機響,這樣吧,咱捐100元夠不夠?”她就是從這些錢裏抽出一張百元大票的,兒子歡天喜地,接過錢,立馬到老師家補捐去了。

“老師若是發現捐的是假幣,那對我們孩子,對我們做生意的會是什麼印象!”賣衣服的女子急得臉通紅。

到了老師家,老師也奇怪:“這張錢我看啦,不是假的!”她把錢遞到老兩口麵前:“您二老看,學生還沒走,我家就這一張錢,白天捐的都送儲蓄所暫存了。”

幾雙眼大的瞪小的:這張錢也是真幣!

果然出鬼啦!於老大抓耳撓腮,半天,一拍大腿:“跑不了,是他幹的!小高,假幣案子破啦,他即使想賴賬也沒門!”

於老大年紀大不假,可是他搞文學的年頭短,就認了位年輕作家小高為師。這小高老師時常到老於家輔導他,也覺得老於生活經驗多,聽他嘮嗑挺有收獲,人家謙虛道:“切磋,互補。”老伴不在家,小高可不來過一次嘛,看老於正生氣,問明情況,討過那假幣看了看,沒說什麼,又給夾回那本雜誌裏了。二人談了一會文學,對方突然要喝點酒,老於笨手笨腳去切了點鹹菜。肯定他趁這工夫,把假幣換了去……“他這是看我們老兩口日子艱難,又擔心我們為此事總吵架,才故意偷偷換走的……”於老大感慨不已。

女教師聽著,竟然被這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她說什麼也要陪著老兩口一道去破這個假幣案,說是要把這故事講給她的學生聽,這高尚的品格和高尚的友誼,本身就是一個絕好的教材!

找假錢的人越聚越多,直到找到小高的“家”,原來是藝術館的辦公室。人家剛調到這單位不久,清水衙門,還沒分到房呢。

於老大說:“小高老師這人,他肯定不會承認偷換了假錢,我得智取。不信你們瞧。”

見了麵,於老大問:“小高老師,你是不是換走我的假幣啦?”

“那錢,我不是還給您了嘛。”小高果然矢口否認。

“不對,你看過後,再沒有別人到過我家,我有數的。”

“於大叔,我真的還給您啦,您肯定是喝多酒記亂了。”

“哎呀,小高老師,你可坑了我啦!我那張假幣非同一般,今天我才知道,它有收藏意義呢,人家給我2500元要收購……”

“這……”小高臉立刻漲得通紅,他從一本雜誌裏找出一張大票,雙手遞到於老大麵前:“於大叔,我確實不了解這裏麵的實情……可是,即使有人要買您的,也一定要搞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收藏,我覺得收藏假幣也未必合法。”

於老大接過假幣,看了一眼背麵,哈哈大笑:“是它!我怕它再害人,特意在背麵做了個作廢的記號……”

一直躲在後麵不語的女教師在身後開口了:“小高……”她進門時用圍巾遮住臉,這回掀開,露出了真麵目。

“怎麼是你?”小高也愣了。

女教師對大家說:“這事也不算丟人,我實說了吧。今年春天,有熱心同事給我倆介紹做朋友,見了幾次麵。我嫌他話不多,談著談著老是溜號,當老師的,頂不喜歡思想溜號的人。我覺得他有些呆氣,就提出中斷朋友關係。沒想到,小高有這麼好的心腸……你能原諒我嗎?”

小高瞅瞅這個,看看那個,越看越糊塗:“到底怎麼啦?”

於老大心裏可明白:“怎麼啦?你害我折騰了半夜,差點沒餓死老夫……不行,大家得陪我喝一盅去,順道為你們兩人能重新做朋友的事慶賀慶賀,一個也不興推辭!”

原載於《故事林》

作為社會上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在假幣麵前說“不”。抵製假幣,讓生活更美好!

追求完美的代價

文|薑金葉

完美體現在各個細節之處。

——餘世維

“這活真不適合男人幹!”回家路上小雯說:“他們整理的檔案,比要求的差遠了,出了那麼多錯誤,複查真費勁。咱倆整理的就好多了,複查時那叫一個輕鬆愜意。”

還真是,自從分屬於幾個學校的老教師齊聚檔案室,我們就明白整理檔案是個很重要的機械性工作,需要有耐心。對於入檔的材料,剪切整齊,再把原編碼擦掉重新編碼、編頁,謄寫目錄,要求準確。兩個月後,全部檔案整理一遍,重新打好新目錄入檔,還要檢查新目錄是否有錯誤。這時領導說原來在九類任免材料中的《民辦教師轉公辦教師的審查表》,要放在五類政審材料中,在複查時順便把這項內容調整正確。複查一開始,就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和小雯同住一個小區,上下班可以同路,彼此交流心得。

我運用剛剛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分析,她屬於追求完美的人。我告訴她:這樣的性格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也會因求全責備,傷害到自己或別人。小雯說“對”,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告訴她“彼此彼此”,我也深受其害。我倆相視大笑。

檔案整理人要簽名,第二遍複查時先看第一遍整理的人是誰。拿到一本檔案,目錄的日期沒按形成時間寫的,需要用刀片輕輕刮去,用橡皮擦去印記,再小心地按照印刷體的樣子用碳素筆描好;文件沒有編頁碼的用鉛筆編好頁碼,我和小雯就開始嘀咕不該出這麼多錯誤。說者無心,一老教師出去後沒再回來,後來小雯發現他去了別的辦公室。我倆馬上意識到傷到老同誌了,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表示再也不從語言上刺激別人了。

達成共識後,對有問題的地方悄悄地改,不再埋怨,這樣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遇到另一人整理的檔案,新入檔的材料沒切齊,比原來多出一兩毫米,落到我倆手中就必須切齊,要不然心裏不舒服。但是裁紙機上這麼小的邊要比畫半天還不一定切得好,就這樣算了吧,又不是追求完美的人的性格。還不好說出口,以免傷到別人,真糾結。

這天下午,其他老師恰好因事不在,我倆終於可以邊說邊幹。小雯說:“這樣的材料要切3麵,還是不齊。”我也深有同感:“材料太厚,容易切偏了。”

我放下一盒檔案說:“追求完美呢,就是這樣,死要麵子活受罪。在別人眼裏,這樣已經可以了,可是到了我倆手裏,必須切整齊。”發現小雯沒答話,在仔細塗著膠棒,粘半頁紙。我問:“怎麼了?”

小雯笑得直不起腰來:“我想切齊了,結果沒看到這頁橫放的,切成兩半了,再粘起來吧。這就是追求完美的代價。”

我也苦笑,幫她出主意:“你切好上下,右邊撞齊,再在左邊重新打孔,隻需要在原孔位置稍稍蹭一點即可。”小雯大讚我聰明,我說:“聰明什麼呀,那一次拿的材料太厚,孔沒打準,結果最後3個孔的邊成了9個孔。”小雯大笑,原來她拿的那一摞材料恰好就打出了9個孔。

兩個追求完美的人因為別人的不完美,煞費苦心,我學的心理學知識不夠用了。

原載於《考試報》

過於完美雖然會有很多煩惱,但是對於工作來說卻是極好的。

心境決定幸福

文|宋尚明

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

——西尼加

早上起來,發現書房裏茉莉花又開了,門窗打開,房間裏流轉著濃濃的茉莉花香。我從那盆花的麵前走過,那些白色的小花朵,朝我點頭笑了一下,又兀自美麗去了。它們仿佛並不在意,有沒有人欣賞它們。

清晨7點之前,我習慣打開電腦,在網頁上聽散文朗讀,在陽台上澆澆我的花。對我來說,這個時刻是一天裏最美好的,我細細地體會著生命、歲月、花香,盡管時間很短,是那麼匆促,我卻奢侈地擁有著。正因為短暫,所以我快樂,我感覺自己是幸福的。

其實每天的天氣並不都是晴朗的,有時也陰雲密布,想一想那鉛灰色的凝重的天空,你就知道有的人心情是怎樣的了。但我每個早上,皆因重複著的這些事情而快樂著,我用知識彌補著心靈的空虛,用悠閑緩解著時光的匆促。我給自己倒一杯茶水,茶葉隻放了幾片,看它們在杯中懸浮,仿佛和我一樣陶醉。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姑娘住院了,心情老是不好,但當她看到鄰床一位老大娘病很重,精神卻很好,對自己的病狀很看得開時,不由疑惑了。她發現那位老人經常往窗外張望,一邊張望一邊若有所思地笑。

有一天,她對呆呆出神的小姑娘說,你看你看啊,外麵的景色多美啊!於是,老人向小姑娘描述窗外的情景。那窗外的情景可真美啊,在老人的描繪裏,有情節、有畫麵,有說不盡的好笑的事情。老人有時都把小姑娘感染了、逗笑了。

有一天老人出院了,小姑娘要求住到那位老人空出的床位上,等小姑娘搬過去,起身向窗外探去,外麵的一切令她大吃一驚——那裏哪有什麼美麗的景色?隻不過是緊鄰了一堵黑黝黝的牆而已。心情的好壞,不是環境決定的,決定心情的隻是你自己,隻有你自己,才能調控心情。

茉莉花又開了,但有幾朵也敗了,我用紙杯接水澆它。水落在葉子上,葉子輕微地抖了一下,自然,落了水的葉子更油亮了。然後關了門,上班去。花的美麗,其實隻來自一杯水。

這是我一天的開始,多麼平常的清晨啊!然而這個早晨的空氣,是因為我的好心情而更加清新、充沛的。同事說,你有一個好心情,所以今天真漂亮。

是的,好心情,是一杯茶、一朵花、一份盡心的工作。它不在意有沒有人欣賞,不需要太多的喝彩和掌聲,簡單了,心情才好。如此,心靜一點,簡約一點,每天心中都有一輪新鮮的太陽,每天都有一份美好的心情,又何嚐不是一種美麗與幸福呢。

原載於《語文周報》

如果改變不了所處的環境,那就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情吧。心情好了,什麼都是順眼的,什麼都是美的。

表  現

文|崔永照

沒有獨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賴別人。依賴別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諛諂媚人。

——福澤諭吉

馬成一直想表現,表現的機會終於來了。

當然是在自己的頂頭上司湯兵麵前表現了。

那是初春的一個上午,暖洋洋的春風親吻著公司大院的幾株桃樹,那嬌豔的桃花好像禁不住纏綿,不時撒下花瓣雨,地上便是繽紛一片。

馬成端著一杯茶,一杯飄著濃濃茶香的茶。抿一口,咂咂嘴,回味半天,顯得悠閑自在。不過大腦在想著好多事兒。比如,這次公司中層幹部選拔,總經理湯兵力排眾議,把自己從一名普通職員提拔為財務部長。

想想幾千號人的大公司,財務部長是管錢的,是萬眾矚目的重要崗位,有人還在私下議論這可是個肥差。自己已經上任兩個月了,可還沒給湯經理任何表示。

上個月到外地出差,他精心挑選了一套精品茶具,送到湯經理家裏。湯經理淡淡地說:“小馬呀,別這樣,我從來不收別人的財物。還有,當前中央都提出了《八項規定》,糾正‘四風’,咱更得廉潔自律,以身作則。”

“可是,您提拔我,我不表表心意,過意不去。”

“你來公司4年了吧?我看重的是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好好幹工作就行,別想那烏七雜八的。你去吧!”湯經理抬抬手,就把馬成打發了。

這時,馬成眼睛一亮,看見湯經理的大奔從外回來,少頃,他扶著一位老人下了車,朝自己的住宿樓走去。那老人是誰呀?他想。

聽說,孝順的湯經理把他78歲的老父親湯超接到城裏來,要住段日子。剛從外回到辦公室的小劉,在和小謝嘀咕,這個消息如台風,頃刻間刮來。馬成笑了,把茶杯放下,踱到窗口,狠狠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他就知道自己處心積慮想表現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在湯超到城裏的第二天夜裏,帶著幾件高檔營養品趕到湯經理家,可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應聲,無奈回到自己的住室,盯著院子看。很晚了,才見湯經理和愛人攙著湯超慢慢地進了院子,不用說,他們陪老人出去散步了。

“湯經理,給您彙報個事兒。”馬成第二天到湯兵辦公室,急急忙忙地說。

“說吧。”湯兵呷了一口茶。

“我聽說老爺子來城裏了,我想請老爺子吃頓飯。”馬成一臉虔誠。

“哦,小馬呀,謝謝你的好意,不用了。”湯經理漫不經心地說。

“湯經理,您聽我說,您那麼關照我,我又是您的下屬,我請老爺子吃飯是應該的。”

“我是你的領導,在城裏你請我爹吃飯,也顯得我很有麵子?”湯經理說。

“不是的,是您給我麵子。”馬成在心裏說:你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嗎。

嗬嗬嗬,湯經理笑了。

“嘿,看來有戲。”馬成異常高興。

“算了吧,不用,你去吧。”

馬成感覺自己一下子跌進了萬丈深淵。

他惆悵了好幾天。

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馬成掌握得不錯,半月後,湯經理經不住馬成“泡蘑菇”,終於答應了。

那個傍晚,馬成攙扶著湯超穿過酒店金碧輝煌的大廳,感覺自己宛如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在豪華包廂就座,湯經理,他的妻子和孩子圍著湯超遞水、夾菜,嘮嗑聊家常,溫馨幸福,一家人其樂融融。連馬成都羨慕不已。

湯超還一個勁兒誇菜很可口,馬成不禁為自己周密的安排而有些沾沾自喜。他們不知道為了讓老爺子吃好飯,他專門找到酒店經理,在菜要做得淡些、熟透、適合老人口味等多方麵進行了囑托,還給了經理幾張大票表示感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