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每個男孩對麵都有一個女孩(3 / 3)

第二次,爹娘硬下心,想著直接走吧。又跟孩子一番好話相哄,背起行李包就走。可孩子卻追著跑到村外,一邊追一邊哭喊著:“回來,我不要爹娘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讓爹娘含淚而歸。

前兩招都不行,隻好偷走吧。這也是爹娘不願選擇的方式。他們不想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但這真是無奈之舉。當孩子回到家後,看不到爹娘,便是哇地大哭,他哭喊著找爹娘,任憑怎麼哄都無濟於事。整整哭了一大晌,孩子嘴裏念念叨叨,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醒來後,接著大哭。就這樣,折騰了四五天,孩子的眼睛幹澀了。孩子不哭了,也不鬧了。奶奶那顆七上八下的心終於緩緩放下了。這孩子總算過去這坎了。

一天,奶奶見小孫子在一張紙上畫東西,便問:“你畫的是什麼呀?”“雪花。”奶奶這才看清了滿滿的一張紙上全是孫子畫的所謂的雪花形狀的東西。“你畫這麼多雪花幹什麼呀?”“奶奶,我想起娘以前跟我講過雪花是很神奇的。雪花可以幫助我們。我想告訴雪花,讓我爹娘快點回來吧。”老人的心像被刀子戳了一下,原本以為孩子早已忘了的事,卻沒想到深深地刻在他幼小的心靈裏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期待著爹娘的歸來。“那你要畫很多天,雪花才能幫你呀。”“隻要爹娘能回來,我畫多少都可以。”孩子每天都畫雪花,邊畫邊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語。

可日子在孩子的期待中悄然無聲地逝去,沒有帶來任何驚喜。爹娘還是沒回來。孩子再一次聲淚俱下。這是爹娘走後他第二次驚天動地地大哭。“我畫了這麼多,爹娘還不回來。雪花還是不幫助我。”奶奶安慰著孫子說:“寶兒,你知道雪花為什麼不幫你嗎?”“為什麼?”滿臉淚珠的小男孩強止住哭聲,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認真地聽奶奶說。“因為雪花在哭泣。哭泣的雪花是不會幫助人的。”“那雪花什麼時候都不哭啦?”“當天上真正下大雪的時候,當雪花漫天飛舞的時候,雪花就不哭啦。到時候它就會幫助你,讓你爹娘早點回來的。”老人的眼裏也充滿了期待。她想著下了大雪,兒子兒媳總該回來了吧。

於是,孩子天天盼著下雪,可出奇的是,那一年冬天竟然沒下雪。

日子在四季輪回中不厭其煩地重複交替著。

孩子依舊每天畫著雪花。不同的是他在每片雪花的後麵都加了一個哭臉,然後在每張畫的最下麵都會畫上一片大雪花,在後麵加上一個笑臉。

當秋天舞盡了最後一片落葉,又一個冬天挾裹著寒冷來臨時,孩子心中期待已久的雪花也終於飛舞人間了。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臉上開出了燦爛的花朵。可這場雪還是沒能讓孩子如願以償。爹娘沒回來,孩子好不容易綻放出笑容的小臉又陰雲密布,酷似哭泣的雪花。

“奶奶騙人,奶奶說下了真正的雪花,爹娘就會回來了。可現在爹娘為什麼還不回來?”孩子委屈萬分地說。

“是啊!你爹娘要回來了。他們已經上車了,隻是外麵下著雪,擋住了他們回家的路啦!”

孩子一聲不吭地跑到外麵,從院子裏找出他的小鏟,開始鏟地上的雪。他吭哧吭哧地鏟著,不顧紛紛揚揚的雪花把他遮蓋成雪人。

老人背著孩子哽咽著給兒子打電話:你們快回來吧,我沒法再騙孩子了。

孩子每天掃雪,直到第二場雪的到來。爹娘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冒著大雪,孩子的爹娘遠遠地就看到被裹成雪人的孩子在清掃路麵,旁邊站著同樣是銀裝素裹的老媽媽。

娘緊緊摟著兒子說:“我們再也不走了。”孩子蹣跚地跑回屋去,拿來厚厚的畫滿雪花的兩個本子,淚流滿麵地說:“別讓雪花哭了,好嗎?”那稚嫩而純真的聲音,隨著盡情飛舞的雪花氤氳開來,洋洋灑灑於天地間,飄進每個人的心底,舞出一片潔白。

撥開雲霧見天日。大雪飄盡,絲絲縷縷的陽光如跳躍的火焰,融化了冰雪,融化了寒冷,融化了哭泣的雪花。

原載於《文學月刊》

生活中的聚散和離別,正如雪花這般貼切。那些留守的孩子,不就像飄飛的雪花那樣無依無靠嗎?後來遇到父母,便被愛融化了。

有誰知道李芳蓓的憂傷

文|安一朗

真正的朋友不要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並不為了友誼而相互要求什麼,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情。

——別林斯基

1

讀高一的時候,我因為成績優秀被選進了省重點高中。

班上的同學幾乎都是城裏長大的,唯有我來自鄉下。不過,我很自豪,畢竟我能從那麼偏僻的鄉鎮中學考進來。城裏的女生都很漂亮,也很驕傲,她們第一次見到我時都笑翻了天。

我漲紅了臉,卻憤憤不平地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呢?不過出生在城裏而已。

李芳蓓是最後來學校的,她有腿疾,沒有參加軍訓。

一個土裏土氣,一個麵無表情,班上的同學在背後叫我們“怪咖”。兩個被眾人嫌棄的“怪咖”,自然而然就坐在一起了。

我們剛坐在一起時,麵對我的微笑,李芳蓓也隻是點點頭,沒吭聲,也沒表情回應,這讓我頗為鬱悶。經曆了幾天的軍訓,我在新學校的新鮮感過後覺得異常孤獨。看別人呼朋喚友熱熱鬧鬧,而我在這裏卻沒有一個朋友。

我想家了,想以前的同學。我在這裏總是格格不入,讓人嫌棄,而住校生涯遠沒有自己想象得快樂。畢竟上高中了,那麼明顯地被人排斥,心裏總不是滋味。

2

李芳蓓是走讀生,每天上學、放學都來去匆匆。雖然同桌,但我們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很快就建立起友誼。

我其實很想和李芳蓓多聊聊,畢竟她是城裏長大的女孩,她會知道她們心裏想些什麼。但李芳蓓用冷漠的鎧甲為自己築起了堅硬的保護層,讓人很難進入她的世界。麵對她總是毫無表情的臉,我很尷尬,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我時常在猜想:李芳蓓過去應該受過很深的傷害,所以她不信任身邊的人,不願意敞開心扉與人交往,而冷漠是她唯一可以保護自己的方法。

我多想有自己的朋友呀,雖然她不大搭理我,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主動與她說話,就連課間到走廊走走,我也會主動邀約她。

宿舍裏的幾個女孩,剛開始時也很嫌棄我,但天天住在一個屋簷下,麵對我的友善和主動,我們的關係倒是慢慢地變得融洽起來。我很為自己自豪,我始終相信:日久見人心,隻要自己真誠待人,終有一天別人會知道的。

很慶幸,我做到了。

3

在這所省重點高中,學習競爭太激烈了,我再也找不到過去眾星捧月的耀眼光環。雖然我學得很辛苦,但成績也隻在中下遊徘徊,主要是英語和作文拖了後腿。麵對毫無起色的成績,我心灰意冷,真想轉回縣城的一中。

李芳蓓的成績倒是很好,在這樣高手雲集的地方,她能保持在前三名,真是不容易,我對她越來越佩服。

可是,班上有些同學對李芳蓓的成績是不屑的,他們有的說她是“書呆子”,有的說她“高分低能”,甚至還有的說:分數再高,連朋友都沒有一個也夠可憐。

各種流言飛揚,我聽到後心裏都為李芳蓓感到委屈,但她似乎從來沒當一回事。

“學霸都是怪咖,你看看那個李芳蓓,整天板著張死人臉,看了就讓人倒胃口。”後桌的女生也這樣說李芳蓓時,我忍不住頂撞了她一句:“你這樣說話太沒良心了,李芳蓓教過你解題。”

我實話實說,沒想到卻捅了“馬蜂窩”,後桌女生伶牙俐齒,她瞪大眼睛對我一陣狂罵。我被罵得眼淚汪汪,毫無還擊之力時,李芳蓓進教室了,見狀,她淡淡地問了句:“你們怎麼了?”我還沒開口,後桌女生卻氣呼呼地又罵了一句“鄉巴佬”,然後轉身離開了。

我沒勇氣把後桌的話學給李芳蓓聽,怕她會傷心。她確實是整天板著一張毫無表情的臉。有時我也奇怪,李芳蓓怎麼就不會笑呢?

“謝謝你!其實我剛才在教室外都聽到了。這種事,你以後不必再為我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了。”李芳蓓看著我淡淡地說。

她都聽到了?我很驚訝她的淡然,她怎麼就甘願被人這樣罵?

4

李芳蓓對我的友善,我慢慢地有感知了。雖然她還是麵無表情地對我,但從她說話的語氣裏,我能感受到她的變化。

“學習上,光靠努力你會很累,有時還要講究方法。”李芳蓓見我每次都為考試的分數忐忑不安時,說了她的建議。

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突然就找到了自己成績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我不能還是像以前一樣學習,那樣太費勁,畢竟高中科目更多了,隻有講究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我很感激李芳蓓的建議,對她的話深信不疑,她就是最好的證明。她還借了一些參考書給我,有時也會舉一反三地指點我,讓我的解題思路敏捷起來。出於感激,也出於我對這份友情的珍視,我對她的付出都回報以最大的熱情。

李芳蓓不是草木,她麵對我長期以來的熱情和友好,漸漸地接納了我。

一個周末,我看著歡欣鼓舞地準備回家的同學,一個人鬱鬱寡歡地佇立在窗前。李芳蓓走過來邀請我去她家做客時,我聽後愣了半天沒反應過來。她是第一個邀請我去家裏做客的城裏同學。以前的周末,別人的熱鬧隻能更凸顯我的落寞。

後來我才知道,我也是李芳蓓第一個邀請回家的同學。

5

李芳蓓家在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房子很小,卻收拾得很幹淨。

她的媽媽是一個優雅而溫婉的女人,話不多,卻讓人感覺很自在。我很羨慕李芳蓓有一個這麼漂亮的媽媽,隻是很奇怪:我在她家裏,沒有見到她爸爸。李芳蓓沒說,我不敢問,因為現在的單親家庭很多。

在很久以後的一次,我與她媽媽聊天時,才知道李芳蓓原來發生過嚴重的車禍,她的麵部神經受到損傷,再也露不出表情,腿疾也是那時留下的,那次車禍還帶走了她的父親。因為麵無表情,李芳蓓總是遭人誤會,但她寧願被誤會也不願解釋,因為她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其實是一個“麵癱”。

李芳蓓心裏還壓著一個秘密,她覺得那次車禍都是因為她固執地要出行才造成的,是她害死了她爸爸。雖然芳蓓媽媽一直開導她,但她還是自責。

“幾年了,她都沉浸在自己的哀傷中不肯走出來,身邊一個朋友也沒有……你是第一個她從學校邀請回家的同學,謝謝你對她的友善和幫助……”芳蓓媽媽說著,眼眶濡濕。

我驚呆了,從來沒想過,事情會是這樣。芳蓓,她心裏竟埋藏著這麼多讓她壓抑的秘密,她的憂傷向誰訴說呢?沒有人真正走進過她的世界。

我們總喜歡把和自己不同的人叫成“怪咖”,可是有誰知道李芳蓓的憂傷呢?她毫無表情的臉上寫滿了我們看不見的痛苦。她需要朋友,需要理解和關愛,可是我們做到了多少?

原載於《高中生之友·青春版》

我們跟別人是有距離的,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傷痛,因為難以啟齒的柔弱。我們很容易接近一個人,可是很難彼此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