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服飾的演變(1 / 2)

第一卷 飲食·服飾·日用 第二章 古代服飾的演變

我國古代各個曆史時期的服飾都有其不同的風貌,這是同當時的經濟基礎、生活環境、社會風俗與審美觀念密不可分的。服飾常常具有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征。

北京周口店發現過舊石器時代(距今18000餘年)山頂洞人所用的骨針,說明從這個時候起,居住在我國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已經知道縫製衣服。在新石器時代的彩繪陶器上,出現過穿衣服的人物圖案。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商代給我們留下了一些有關服飾的資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人像上,可以看到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穿裙裳、腰間束帶、裹腿、著翹尖鞋的奴隸主和免冠、著圓領衣、手上戴枷的奴隸的形象。從這些材料看來,古代華夏族上衣下裳、束發右衽的裝束特點,這時已經形成。

西周時代,貴族們仍然把上衣和下裳分開,在金文和《尚書》、《詩經》等古文獻中可以看到玄衣、袞衣、黃裳、繡裳等名目。此外他們在腰間常束寬寬的紳帶,腹前有時還係著一條象圍裙一樣的。

春秋戰國時代在服裝方麵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現,深衣將過去不相連的衣和裳連屬在一起,"被體深邃",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擺不開衩,而是將衣襟接長,向後掩,即所謂"續衽鉤邊"。這種服裝在戰國時廣泛流行。

胡服則指我國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服裝,他們為了遊牧時騎馬的需要,多穿短衣。長褲和靴這種服製是戰國時期趙武帝王引進以裝備軍隊而加以改革的。伴隨著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起初帶著外來語的名字,叫"鮮卑"、"犀毗"或"私钅比頭"等,後來才通稱為帶鉤。帶鉤是束結革帶用的。這種帶也叫"鉤絡帶",它結紮起來要比過去的紳帶便捷得多,所以很受歡迎。帶鉤的製作自戰國以至兩漢都是很盛行,所以式樣繁多,有些製作也很精美。成為一種優秀的工藝品。

除了衣製之外,漢代服裝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冠製。冠本來是加在發髻上的一個罩子,很小,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古時曾有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的規定;但在漢代,"卑賤執事"的人,都隻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幘有點像一頂便帽,有平頂的,叫"平上幘";有尾狀頂的,叫"介幘"。到了王莽時,據說他自己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為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麵襯著幘。但冠和幘並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形有點像個斜三角形的跛足小板凳。冠前有"梁",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身份的高低。武弁大冠又叫"惠文冠",它起初是在平上幘上麵紮一條麻布手巾,後來這條麻巾改用漆紗製作,看上去像在幘上罩了一個漆紗籠,所以又叫"籠冠"。

不過,進賢冠前麵的梁雖然起著區別尊卑的作用,但因梁數通常隻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別,所以不能區分得很嚴格。作為官階在服裝上的標誌,漢代主要通過綬來達到這個目的。綬本是係在官印上的絛帶,漢代官員將印裝在腰間的般革囊裏,綬垂在外邊。依官階的大小,綬的顏色和織法都不相同,所以其身份可以一望而知。

漢代的婦女一般將頭發向後梳掠,在肩背間綰一個髻,像是拖著一把錘子,所以漢代人把它叫"椎(音cuí垂)髻"。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故事著稱的梁鴻的妻子孟光,《後漢書》就說她"為椎髻,著布衣"。在漢代的陶俑當中,這種發式很普遍。在畫像石中還可以看到漢代婦女戴巾幗、華勝(首飾)的形象。腰鼓形的耳王當這時也出現了,不過這時的耳王當的戴法和後世不同,它是在耳垂上的眼裏直接橫插進去,露其前後兩端在耳外。

魏晉兩北朝時代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的大轉變時期。這時由於大量少數民族入居中原,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群眾的服裝受到胡服的強烈影響,將胡服的褊窄緊身和圓領、開衩等特點都吸收了過來,最後形成了唐代的"缺骨誇袍"、"四癸衫"等袍服。但另一方麵,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又醉心"漢化",十分羨慕漢代帝王那一套峨冠博帶的"威儀",北魏的孝文帝元宏就是其代表人物。於是,寬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類遂在"法服"(禮服)中保存了下來。到了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廝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圓領袍,是為"常服"。舊式的冠服,皇帝和官僚們也隻在大祭祀和大朝會的時候穿一穿。自南北朝後期至明代,法服和常服一直是並存,但是前者使用的範圍始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