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蔣介石糾纏傅作義
和平解放北平是否已成定局?
就客觀形勢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傅作義的思想上,這件事並未定格.大概和平解放北平的事一天不變成事實,他就一天不會從那種猶柔寡斷的徘徊中走出.
另有一個人,那就是蔣介石,他雖和傅作義同屬一個陣營的人,但是他比傅作義悲觀,認為:沒救了,北平肯定讓共產黨完完整整地得到了.
蔣介石就是蔣介石,傅作義就是傅作義,各人有各人看問題的角度,誰也無法改變誰.
當老蔣看到北平和平解放已成定局時,就開始糾纏傅作義,企圖使事態的發展按照自己意願推進。
還是傅作義的和談代表崔載之和李炳泉第一次出城後,國民黨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匆匆忙忙地飛到了北平。他一見到傅作義便道出來意:
“眼下共軍來勢迅猛,大有難防之勢.蔣總裁還是那個意思,讓你率領所部分為兩路南撤,一路自海路由新港撤到青島,另一路由陸路經河北、山東到青島,爾後再候令南撤。這是為你著想,事不宜遲,請你快下決心。”
傅作義聽了,用冷峻的目光久久地盯著徐永昌.他在琢磨著這個軍令部長,也在琢磨著那個蔣總裁。不認識他們的時候是新鮮的,認識了他們後是陌生的.好心?屁!他冷冷地說:
“你的話晚了,也許不怪你,是蔣委員長提的晚了。現在的形勢哪允許我傅作義和蔣委員長這般慢騰騰地撤走?行不通.徐部長!”
傅作義不會糊塗到連蔣某人這點拐彎的心都看不穿.蔣介石明明是把他要納人自己的軌道.與其受蔣家的胯下之辱、還不如走和談的路.
過了三日,蔣介石的二廳廳長,軍統頭子鄭介民又來到北平.傅作義照例接見,心裏比見徐永昌時更踏實.鄭是先軟後硬,說:
。你們與中共和談!”
他的話語令人難以琢磨,聽不出是提問、還是責備,且滿臉掛著笑。傅作義隻是堅決地回答:
“沒有此事.那是謠傳。”
“沒有?外麵可都這麼說的。”
傅作義笑一聲。就一聲。
鄭介民軟了。他又重複了徐永昌所陳述的那些內容,話語裏帶著深深的關切甚至焦急:
“蔣總座在北平的軍隊可以配合傅總南撤。他們聽傅總的指揮就像聽委員長的指揮一樣,你放心?”
傅作義說:“撤也是絕路、死路一條!”
鄭介民碰壁而歸.
緊接著,蔣介石又派第三個代表到北平。那是他的兒子蔣緯國.蔣公子拿著父親的親筆信來勸傅作義.傅接信看起來:
宜生吾兄勤鑒:
去歲先奉惠書, 弟因故未複, 實深抱狄……西安雙十二事變,上了共產黨的當, 第二次國共合柞乃平生一大教訓。今聞吾兄處挽危艱,欲與共產黨再次合作,特派次子緯國前來麵陳.請你親自檢察麵陳之事項。端此敬候.助安!弟蔣中正
蔣緯國說:“隻要傅總司令由海陸兩路撤至青島,有一事會叫你放心的,那就是美軍肯定會援助南撤。”
傅作義說:“請向總統致意,時至今日,一切全晚了!”
“不晚不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希望總司今能顧全大局.’
傅作義說:“我半生戎馬,生死早已裏之度外,至於個人榮辱,更不在意,國家大局高於一切.我是黃貴華宵,隻要對國家民族有利,個人得失又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