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歸,人空瘦。淚痕紅氵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這首流傳千古、讀之令人回腸蕩氣的(釵頭鳳)詞,吟歎的便是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陸遊年過20,與唐婉結成伉儷。陸遊才情橫溢,風華正茂,唐婉溫柔多情,也能詩會詞。夫妻倆情投意合,相親相愛,婚姻十分美滿。誰知好景不長,陸遊的母親不知怎麼的不喜歡這位兒媳,婚後不數月,竟逼著兒子與唐婉離婚。在封建禮教的淫威下,陸遊拗不過母親,被迫休棄了唐婉。一對恩愛夫妻被逼離婚,哪裏舍得?陸遊表麵上讓愛妻休歸娘家,而暗地裏在別處租一所房子,私下與唐婉相會。誰知一來二去,被陸母發現,陸母又找上門去吵鬧。事情不能隱瞞下去,夫妻倆隻得忍氣吞聲,含恨分離。自此"山盟雖在,錦書難托"。10年後,陸遊春遊沈氏花園,巧遇唐婉與後夫趙士程也前來踏春。二人驀地相逢,恍如隔世,離情別恨,頓時湧上心頭。唐婉讓人送過酒肴向他致意,陸遊吞下苦酒,揮筆在牆上題下了上麵那首〔釵頭鳳〕詞。唐婉見詞,更加悲痛,回家後也和作了一首,其詞曰: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倚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從此,唐婉鬱鬱成病,不久便含恨九泉了。
陸遊與唐婉,誌趣相得,琴瑟相和,陸母理應高興,為何反而逼著兒子離婚?這違反常情之舉引起了後世許多猜疑。與陸遊同時而稍晚的陳鵠說,放翁先妻內琴瑟甚和,然不當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妻之情,實不忍離。這是最早記載陸唐悲劇的一則史料,但沒有明確說明唐婉為什麼不得婆婆的歡心。此後的劉克莊則說是陸遊青少年時,"二親督教甚嚴","恐其惰於學也",怕陸遊沉溺於兒女情中,荒廢學業,於是逼著兒子離婚。現在有人進一步提出,陸遊青年時代科場不利,自然要引起父母的擔憂與焦慮。加之陸遊婚後,夫妻相愛逾恒,難免於學業有所荒廢。特別是陸遊的父母對兒子期望甚大,故下決心寧願犧牲兒子在婚姻上的幸福,也要求兒子在為國為家的事業上能有所作為。陸母不是不喜歡唐婉,而是"出於對兒子的期待,不允許他在功業未就之際,便沉溺於溫馨的愛情眷戀之中,這一動機交織著為家國著想,又有為陸遊仕途籌劃的思想因素在內"。而且,陸遊在對愛情與事業的抉擇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也會毫不猶豫地去選擇事業。愛情的不幸終屬個人之事,而為家國複仇卻是全民族的事業。
這種說法,有人提出疑問:陸遊追求愛國事業,並不一定會因眷戀愛情而荒廢學業,唐婉又沒有拉扯他的後腿,他何至於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事業,而拋棄一往情深的嬌妻?陸母要真有那麼崇高的精神境界,又何必要讓兒子年紀輕輕,又剛落第時就急急忙忙地娶媳婦?此其一。其次,陸遊科場不利,與唐婉的婚姻並無關係。陸遊第一次應考失敗,時年18歲,尚未與唐婉結婚。第二次考試本是名列第一,隻因觸怒權貴秦檜而被貶黜落榜。這年陸遊29歲,唐婉早被離棄,他與續娶王氏所生之長子也已有5歲。陸遊的科場失敗,與唐婉毫不相幹。因此,說陸遊的父母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為了陸遊的前途和事業而逼子離婚,難以信人。
陸遊曾寫有《夏夜舟中聞水鳥聲甚哀,若曰"姑惡",感而作詩》,詩中說道:所冀妾生男,庶幾姑弄孫。此意竟蹉跎,薄命來讒言。
"姑",古代指婆母。"姑惡"意指婆婆蠻不講理。不少人依據此詩推測,說是唐婉婚後不育,老夫人"弄孫"心切,又聽信了壞人的讒言,於是逼迫兒媳離婚。〔釵頭鳳〕中的"東風惡",或者就是暗喻"姑惡"。
還有人說是,唐婉不通人情世故,禮節不周,惹得老夫人不滿意。加之陸遊考試落榜,陸父因主張抗戰觸怒秦檜被革職,抑鬱而死,給陸母很大刺激。唐婉心胸豁達,對公公之死沒有形諸顏色,使老太太大為不快。一次偶然機會,老夫人遇見王氏女郎,愛其端莊婉順,便強迫兒子,以"不孝翁姑"為由休棄唐婉而娶王氏。這種說法,也有疑竇。陸遊娶王氏在二十三、四時,陸父卒於稍後,唐婉早離陸家,不可能有遇公公死不形諸顏色而得罪婆母之事。
各種說法,似乎都不是無懈可擊。於是有人從封建禮教上去找原因。認為陸唐婚姻悲劇,從根本上說,是受製於封建社會的婚姻製度和倫理觀念。才引起了陸母對唐婉的不滿。
陸唐悲劇,是封建禮教、封建宗法家長製的罪惡所致,一對情真意篤的戀人的離散,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並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