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佛教傳入中國時間考證
佛教究竟是在何時傳入我國的?自古以來,聚訟紛紜,至今尚無定論。大體說來,有如下五種說法。
一、先秦說。〔晉〕王嘉《拾遺記》說:燕昭王"七年(前317年),沐胥(即印度)之國來朝......有道術人名屍羅......荷錫持瓶,雲'發其國五年乃到燕都'"。俞樾說此條"乃佛法入中國之始"的記載,(見所著《茶香室叢鈔》卷十三)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於公元前三世紀將佛教定為國教,並開始向國外傳播。既然印度佛教外傳開始於公元前三世紀,那末,說公元前四世紀即有印僧來我國,顯然是錯誤的。
〔唐〕道宣《廣弘明集·歸正篇》引用《列子·仲尼篇》說,丘聞西方有聖人,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蕩蕩乎無能名等語,斷言"孔子深知佛為大聖。"(此條材料又見於道宣著《釋迦方誌》中華書局1983年版101頁)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照中國史料推算,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5年;照印度史料說,他生於前563年,比孔子大14或12歲。釋迦牟尼大約卒於公元前485年,比孔子早死六年。孔子和釋迦牟尼是同代人,佛教和儒家當時均處於初創階段,中印兩國尚無交通關係,相互之間無從知曉。"孔子深知佛為大聖"的說法。不啻夢中囈語。
二、秦朝說。"釋道安、朱士行等《經錄目》雲:'始皇之時,有外國沙門釋利防等一十八賢者,齎持佛經來化始皇'。"(引自《釋迦方誌》)此條材料最早見於〔隋〕費長房《曆代三寶記》。然而這條材料是不可靠的。首先,從中外交通史的角度看,還沒有一條過硬的史料能證明中印兩國秦時已有經濟文化往來關係。其次,可靠的說法是:張騫始聞身毒國有浮屠之教。見北齊魏收《魏書·釋老誌》。既然說張騫通西域始聞印度有佛教,那末,說秦始皇時即有印僧齎經傳教,當然是荒誕之說。
三、西漢末說。(一)據《大唐西域記》、《洛陽伽藍記》、《魏書·西域傳》得知,公元前一世紀有毗盧折那阿羅漢由迦濕彌羅來到於田弘化,讚摩大寺。接著,龜茲、疏勒、莎車、高昌等地也陸續傳入了佛教,並建造伽藍佛寺。學者們認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新疆地區之始。(二)《三國誌·魏誌·東夷傳》裴鬆之注引曹魏魚豢所撰《魏略·西戎傳》說:"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即佛經)。"大月氏是西域佛教盛行之地,口授佛經又是印度傳法和我國翻譯佛經的通行辦法,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佛教開始傳入我國內地的可信記載。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讚等史學家均主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