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無風絮自飛(1 / 3)

第五輯:無風絮自飛

一個人未來的好壞,在於今天是否努力,但如果生搬硬套過去的經驗與方法,無異於荒誕的刻舟求劍。

沉湎過去,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自然會失去內在推力,任你怎麼使勁,難免淪落到一事無成的尷尬之境。

無風絮自飛,飄散彌天時,飛出了自己的節奏、自身的韻律,自由的路線,那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姿態,正如一個個不念過往,打拚未來的你。

喊春

北風烈,枯枝顫,淩寒紅梅迎雪開。皚皚雪,片片白,紛紛揚揚從天而降,像無數精靈開心飛舞。風雪彌漫,點點梅紅像高貴的美人,冷豔,素雅,淡淡清香撲鼻入心。風搖樹枝晃,寒梅飄飄,雪花簌簌,彙成一道隱秘的聲河,那是大自然喊春的初聲。

詩人與自然最合拍。雪萊《西風頌》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簡直神來之筆,與梅配合默契,流傳甚廣。喊春喊到這份上,已然是神一樣的境界。

不是冬盡春才來,每一陣寒風,每一片雪花,每一滴冷雨,每一條冰溜,極寒深處蘊涵了春暖的信息。一支紅梅點喊春的導火索,喚醒百花齊開放,引吭高歌迎春來。

寒梅朵朵,一呼一吸一落紅,伴著細碎的落花,飄出了喊春的節奏。

梅開梅謝間,時光哧溜一聲,就到了年末歲尾。吃過臘八粥,年味越來越濃,爆竹聲聲震天響,煙花朵朵耀夜空,人人穿新衣,個個戴新帽,辭舊迎新,歡天喜地。王安石詩雲:“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響,煙花叫,聲聲如歌,喊出了人們對春的向往和眷戀,那是對未來和美好的禮讚。

老家陳坊,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男人們喜上眉梢,搬樓梯,貼上“開門大吉,出行大利”之類的大紅春聯,以及招財進寶、年年有魚之類的年畫。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來出行,手提一掛長長的鞭炮,點燃,一路狂奔到村前池塘邊,煙鎖村,聲震天,那是一個村莊對春天的呼喊,是投遞在村莊上空的邀春的信函。

爆竹聲聲,把關在牛欄裏的水牛逗得不能自持,哞哞哞地叫個不停,不知不覺也加入喊春的對伍。主人把牛牽出來,試飲春江水,在它後麵,出其不意,燃一掛小鞭炮,嚇得牛高抬四肢,遠遠看去,像是在跳一支稚拙的春之舞,可愛至極。

春來水鴨最開心,爆竹聲歇,它們在水裏嘎嘎嘎地叫個不停,像是有人在水裏放鞭炮似的。“江春水暖鴨先知”,鴨子們不甘寂寞,輕輕劃水,吊起嗓子喊,表達自己內心的快樂。

靜夜裏,叫了一秋一冬的小蟲蟲們在呱呱叫喚的青蛙麵前,敗下陣來,羞得少言寡語起來,躲進土裏,靜靜聆聽青蛙喊春。躁動的春夜,漫天蛙鳴襯得越發寂靜。

暖陽下,桃花火燒雲一樣,大人靜靜賞,孩子們盡情嬉,撿起一朵落在地下的花瓣,開心地喊叫:“桃花,桃花開了——”一聲喊叫,桃花笑,於是,紅的紅,白的白,粉的粉,競相開放。春天暖融融,花前月下大地上,人們情不自禁地去脫去厚厚的冬衣,輕裝迎風。

田野裏,農人站在田埂上,灑播種子,站在地壟上,翻土施肥,稻種落水嘩嘩作響,鋤頭觸地嚓嚓有聲,那是農人站在春天喊出的希望之聲。

最是美妙讀書聲,城鄉處處,孩子們邊走邊吟詠,或坐或立,或靜或動,搖頭晃腦,捧一本書,朗朗有聲。那是喊春中最動人的旋律。

風箏悄無聲息飛起來了,迎風招展;鴿子咕咕叫也飛起來了,舒筋展翅;燕子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銜泥做窩……各式鳥兒,在風裏振翅,在雨裏歌唱。

天空不空,春色有色,有風有鳥有走獸,有辛勤的身影,有孩子的笑喊,大人的呼喚。呼著喚著喊著,春來了,又去了。春像舞台上花枝招展的姑娘,踩著細碎的步子,款款而入,彩袖當空舞,轉轉,扭扭,翻翻,嫋嫋娜娜,像一隻舞蝶,悄悄隱退。

春光好,春光美,盼春喊春春不留,恰如一汪春江水,從冬流過來,滔滔東去,往夏奔去,一刻也不停歇。“一天之計在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喊春喊來美好,更要惜時如金,懂得發奮。空氣裏的灼熱,讓人有些消受不起了,風裏傳來了第一聲蟬鳴。

春來春又去,大地換新顏,杜甫詩雲:“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從喊春,到留春住,就一刹那。

牆花

堵,不僅僅是修飾的牆的量詞,更是牆與生俱來的使命。一牆之隔,世界大不同——繁華與蒼涼,喧嘩與落寞,自由與禁錮,溫暖與寒寂……好似針尖對麥芒,水火難相容。牆內牆外,就像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不懼水千重,山萬座,卻憂有牆橫亙其中,將你我分開,把世界阻隔。隻要在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跋山涉水,哪怕再遠,總有一天能抵達,是為天涯咫尺。一堵牆,把夢想和世界隔斷,無奈和冰冷充塞通途,天塹難涉,成為咫尺天涯。

有首歌唱得好,“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遠方之所以遠,隻因有堵牆,有形的,無形的,實實在在地隔著。

牆內牆外,花開花敗,兩個不同世界。

欣喜的是,這個世界,還有一堵牆洗心革麵,跳出牆之本性,沒有隔離人們,反而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心貼得更近。

這是一麵友善牆(Wall of Kindness),靠近我,溫暖你,是它對這個世界質樸的表達。

不知什麼時候起,有人試著在牆上塗鴉,以海藍、天白、淺粉、深橙、草綠和猩紅等諸色打底,簡簡單單的三兩線條,顯得枝條蓬勃,白鴿飛翔,明窗透亮,像是開在牆的花。

牆花朵朵,在伊朗城鄉各處,一一綻放,像一片片閑雲落入凡間,頓時變成仙境。

牆花美,美在堅硬的花托——是牆麵上的掛鉤、衣架和鐵絲條,也是挨牆而放的簡易桌椅和小櫃,還是靠牆而立的冰箱。

寒風肆虐,這個冬天伊朗特別冷,人們冒著嚴寒,自動自發,把衣服掛上牆,讓有需要的人自由取用。有人特意把衣物從家裏拎過來,掛上去,也有人下班後,路過,直接脫掉身上的大衣,掛在牆上,就像回到自己家,把衣服掛到衣帽架上一樣,自然隨意。起初是衣服,後來品種越來越多,鞋子、帽子、襪子、圍巾……所有的禦寒品,都能在此覓其芳蹤。為了人們取拿方便,甚至還有人專門往牆上掛手提袋,用心之細,可見一斑。

風雪無情人有愛。大家隻有一個願望:不讓無家可歸的人受凍挨餓。

陸續又出現了水果、盒飯等吃食。埃利·海得利(Ali Heidari)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為了把愛順利地傳遞下去,特意買了一台冰箱,挨牆安放。據說,這是友善牆邊第一台“愛心冰箱”。人們紛紛把食物往裏放,讓有需要的人自行取食。

牆邊,還有書的位置。人們把讀過的書,或者特意去書店新購一些書,放在這裏,供人免費索取,自由閱讀。

牆花美,最美在花蕊。掛鉤上的衣物、冰箱裏的食物和隨意堆放的書籍,成了牆花別致的花蕊。

愛,通過衣食的傳遞,讓人在無憂的空間裏,感受人間的溫暖;通過書頁的翻動,讓人在精神的世界,感知靈魂的馨香。

施者善行,受者懂得。給予是自然,無人發動,更無強迫,獲取隻是所需,不多拿多占,隻願意讓愛傳得更廣,更深,更遠。

一麵牆,讓所有人和所有人誠心相待,和諧共存;

一麵牆,讓任何人與任何人自然溝通,友好共處。

世上有一種花叫牆花,它的花語是——“如果你不需要它,請離開它;如果你需要,請帶走它。”

牆花不豔,也無香,卻讓人感到世間的溫暖,讓有需要的人感受到尊嚴。

藏技於身

母親老了,喜歡念叨過去,回憶往事。

有件事一直鮮活在老人家的話茬裏。那時家窮,我們姊妹又多,飯勉強吃飽,菜卻成問題。夏天來了,母親一早焯一盤空心菜,一人一小碗分好,讓我們做早中餐的下飯菜。吃完早餐,我們各自藏自己的菜,留待中午,一掃而光。然而,偏偏我特立獨行,中餐過後,還藏著一點,準備吃夜飯的時候,再拿出來。

結果菜餿了,隻好倒掉。

對此,我記憶不深,但母親心心念念的事,大體不會有誤。印象如月,時明時晦,雖說記不得空心菜,但我對母親藏的發餅,一直記憶猶新。

兒時,正月拜年流行送兩樣禮物,一包冰糖,一雙發餅,收禮隻收冰糖,那發餅原樣退回,也許是暗合“有送有餘情義長”之理吧。有時,拜年回來的路上,我控製不住,掰發餅吃,大過年的,母親也不會說啥,含笑默許。隻要發餅順利回到家,母親就會藏進米缸。那樣一來,甚至大熱天,我也能吃到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發餅。

一碗菜,一塊餅,讓我養成藏與掖的習慣,保存至今。

藏也好,掖也好,率性而為,悠然心會。

我珍藏了父親一身戎裝的英武照,收存了姐姐和我小時候穿過的棉襖,我的各種榮譽證書,發表作品的樣報樣刊,來往各地的火車票、飛機票,餘錢存入銀行……五花八門的各種藏,視為日常。

秋收,冬藏。人棄,我賞。

這個散發著濃濃的小農氣息的舉動,套印在我的生活模式裏,像是新世代的活標本。給女兒買好零食,規定好一個量,剩下的藏好,留著慢慢吃。誓把藏,傳承下去。

有位同學,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在縣城醫院當醫生,年輕時,我們走動頻繁,知道他對工作相當不滿,一肚子怨氣。醫生工作累,經常加班,有時搶救病人通宵達旦,熬得人都老了很多。那時,他最大夢想就是當院長,那樣,就不必辛辛苦苦診治病人。

有段時間,沒和他聯係了。時過境遷,一晃,人屆中年,有一次,去縣城醫院看望一位熟人,居然,在病房裏與他偶遇。看來,他還是老樣子,做著醫生,不知他那一肚子怨氣被歲月消磨了沒有。然而,熟人吃驚地望著我們倆,問我:“你和李院長認識?”沒等我開口,我同學搶先回答:“那是當然,我們是老同學。”

看來,我判斷有誤,他不再是一名普通醫生,如願地當上了院長。問題來了,他當年不是討厭診治病人嗎,怎麼當上院長,還要堅持工作呢?同學的回答,讓我陷入沉思。他說:“年輕時不懂事,隻想貪圖輕快,不想行醫。現在才知道,我存再多錢,不如將精湛醫術藏在身上,走到哪也吃喝不愁。這是任何人也奪不走的真本領。”

想起熟識的一位中學校長,與同學李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身為校級領導幹部,公務繁忙,本可不上講台,但他堅持每周要上幾節課。他說:“哪怕當再大的領導是,教書也不能丟。這是永遠的飯碗。”

突然開悟:藏什麼都不如將技在身。

偶讀到這樣一句話:“曆史總冷靜得恐怖。它靜靜地看著你做每一件事,種下每一個因,一步一步走向注定屬於你的位置,得到屬於你的一切,然後再冷靜地把屬於你的果一個個摘給你。”換個說法——與其藏金於屋,不如藏技於身。藏金於屋,金會消散,藏技於身,技伴終生。

藏是因,不同的藏法,會得不到同的結果。《周易》有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懷才有時像懷孕,到了一定時候,自然為人所矚目。

風格與水平

1

2015:西班牙。坎塔布裏亞。

一場公路自行車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選手們你追我趕,好不熱鬧!最後衝刺,意外發生了——32歲的車手伊斯梅爾·埃斯特班(Ismael Esteban)的自行車突然爆胎,此時,距離終點線才300米!騎行已不太可能了,無奈之外,他扛起賽車,一步一步,堅定地走向終點。緊隨其後的是37歲的選手奧古斯汀·納瓦羅(Agustin Navarro),隻要他保持現有速度,輕輕鬆鬆就能超過埃斯特班,奪得銅牌,但他被對手埃斯特班永不言棄的精神深深打動,故意放慢速度,尾隨其後,直到終點。

埃斯特班和納瓦羅,一前一後越過終點線,現場響起雷鳴般掌聲。

2

2011:南昌。萊茵幼兒園。

每天下午五點,我都會準時接女兒回家。女兒不樂意了,戀戀不舍,拉我去園內小操場玩。迷你塑膠操場上有個不到二三十米長的小小跑道,女兒要和我比賽跑步。不拂她的意,樂嗬嗬地站在跑道的起點,比比劃劃,準備妥當,我誇張地高喊;“預備——”女兒接著喊:“跑!”父女倆快樂出發,向終點奔去。邊跑邊給女兒喊加油,頗有節奏感。我高抬腿,加快節奏,邁的步子卻沒幾寸寬。

跑到最後,當然是女兒率先到達終點,贏得勝利!

3

1989:東鄉。馬圩中學。

念初二,語文老師饒懷中先生對我十分器重,為激勵我好好寫,在班上公開宣稱:“陳誌宏同學作文寫得好,是當作家的料!”1980年代,這樣的話,對一個愛好文學的孩子來說,那該是多大的鼓勵呀!學校舉行作文競賽,每班派三位代表,饒老師指定我參加決賽,覺得我一定能在全校比賽中奪冠。然後,班上組織一場嚴格的預選賽,選出一男一女兩位同學,陪我一起走進比寒現場。

結果卻是戲劇性的,原本作陪襯的他倆,分獲一二等獎,而我這個種子選手,偏偏名落孫山。

4

賽場如戰場,有輸有贏,依靠個人水平,外加一些運氣,奪金牌,爭榮譽;賽場不是戰場,需要風格來提升格局,增加格調。有比賽的地方,自然會有人喊出響亮的口號——賽出風格,賽出水平!現場評委和觀眾透過選手的水平來欣賞比賽,看到競技之美,又通過風格來感悟比賽,感受人的胸襟與情懷。賽場需要水平,更呼喚風格。

坎塔布裏亞公路自行車賽頒獎儀式上,埃斯特班欲將榮譽轉贈給納瓦羅,但遭到了婉拒。納瓦羅表示,自己不會在快到終點時超越一個爆胎的對手的,那樣取勝是不道德的!幼兒園的跑道上,我能輕鬆勝過女兒,結果每每取勝是女兒,隻因她衝到終點,取得勝利,那開心之態,得意之笑,讓我永遠難忘。全校作文比賽上,我慘遭滑鐵盧,也許太過緊張,導致發揮不正常,客觀上,算是發揚了風格,讓位給陪襯選手……

水平是比賽的生命,形成焦點和看點,但僅限於水平,任何比賽都將失之大格局,缺乏人文風景。每一場賽事都需要用風格打底,讓人性之光照耀全場,讓胸懷和水平在賽道並駕齊驅,從起點一直到終點。

比賽結果的冷,可以被善良之心捂暖,名次再無情,如有風格支撐,一樣溫柔多情。

電梯不可戲

我的辦公室在27樓,每日都得乘電梯上下樓。有一次,電梯停電,從一樓爬上來,累得眼冒金星,差點就口吐白沫了。才知道有電梯多好啊。從此,我打心眼裏喜歡電梯能正常運轉的上班歲月。

也是那次停電,很多同事卻是另一種心態:真到黴,居然沒電!他們把滿腹的牢騷都撒在停電這個事情上,而沒有把好感投放給正常運行的電梯!不過,想想也是,電梯隻不過是一種方便人上下樓的機器而已,對它有或者沒有好感,沒有誰會去較真,更不會有人來追究,電梯更是無從白你一眼,抑或,衝你一笑。

機器就是機器,隻是為人所用,為人控製,是人的附屬品,一切都聽人的。直到親眼目睹了一場災變發生後,我才對這番論調產生動搖。

那天下班,27樓的同事們收拾東西,關好門窗,陸陸續續趕往電梯口。電梯下行,在27樓停了,隨著嘀的一聲叫,門開了,我和一批同事先行進入電梯。門即將關閉的時候,一同事來不及按電鈕,急忙把手伸了進來,電梯門自動反彈。再次關閉,又一同事以同樣的方式搶進電梯,然後,不忘感歎一句:“下班高峰,電梯難等啊!”

她正說著,走廊裏一男同事叫住她:“幫我按住電梯!”她按著開門鍵,然而晚了,電梯門還是向兩邊合攏。走廊裏的男同事急不可待,把手上的書伸進即將關閉的電梯門裏。怪事發生了,這一回,電梯門沒有被彈開,而是夾著書本強行關閉,然後下行。一本好端端的書被擠壓得稀巴爛!

突如其來的一幕,把電梯裏的我們都驚呆了。幸好是本書,要是一雙手,那可就完了!等我們緩過神來才明白,電梯門遇物自動反彈是有限度的,否則,它將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

此事引起大樓物業部門的高度重視,電梯管理員特意在各層電梯口貼了告示,告知大樓上班的員工開啟電梯一定要按電鈕,而不是伸手進去以期電梯自動彈開,如果趕不上這一趟,就等下一班。告示歸告示,大家一忙起來,就把它忘在腦後,為搶時間,在電梯門即將關閉時,照例伸手進來……

因為親眼目睹了那一幕,我再也不敢冒然行事。由此,我深深地懂得一個理兒,電梯是不可調戲的,一次二次,電梯也許會原諒你,次數多了,它就會以殘酷的方式來懲罰每一個調戲者。

我們都知道,世上每一個人,哪怕是弱智人士,都是有人格的,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有物格,同樣是不可調戲,不可侵犯的。你向河流傾倒垃圾,河流會報複你;你向森林舉大刀,森林會懲罰你;你向小草伸出踐踏的雙腳,小草會向上帝控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