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臉之書3(1 / 3)

第二輯 臉之書3

4

那麼,大師們難道除了地獄和魔鬼就沒有其他歸宿了嗎?

回答應當是否定的。

心理學大師榮格便是一例。榮格具有典型的童年綜合征。

榮格幼時,父母分居,榮格天性敏感、身體孱弱,總是做一些極其怪異的夢。譬如,他做過一個夢,夢見在本堂神父住宅附近的牧場上,有一個幽深的坑,裏麵有一級級的石階。他沿著石階走下去,裏麵是織造精美的帷幕,掀開,帷幕後是一個洞宇,一條紅地毯直鋪到一個黃金寶座之前,而寶座上屹立著樹幹似的一個巨大怪物:一柱突起,獨目向天。多少年之後他才明白,屹立在黃金寶座上的,竟是一個巨大的男性生殖器!還有更可怕的夢:他夢見上帝本人蹲在教堂尖頂上大便,把洛可可式的彩繪玻璃崩得支離破碎!試想,這對於一個在西方宗教文化背景下生長的孩子該是多麼恐怖的事啊!這意味著他的精神支點可能在瞬時被打得粉碎,他可能變得什麼都不是,一種強烈的犯罪感使他備受折磨。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個生性敏感的孩子突然體會到一種被禁錮的思想會怎樣千方百計闖入人的心中。

他求助於《聖經》,他斷定,是上帝本人讓他有這種幻想的,就像上帝希望亞當和夏娃犯罪一樣,盡管他命令過他們不要犯罪。於是榮格做出了結論:聽憑這幻想出現而不是人為地扼殺它,他就實現了上帝的意旨。這結論給他帶來了暫時的平靜。許多年之後他這樣寫道:“……是誰強迫我去想象上帝要這樣可恥地摧毀他的聖殿呢?是不是魔鬼安排了這一切?我從不懷疑是上帝或者魔鬼存心這樣說,這樣做。因為我強烈地感覺到絕不是我自己製造出這些想象來的。我知道,應當從我本身做出更深刻的回答:我獨自麵對上帝,上帝也隻向我單獨提出這些令人生畏的問題來。”

一個敏感內向、耽於幻想的孩子那麼小就被迫直麵上帝,回答如此恐懼的問題,絕對是個奇跡,而這個孩子竟然健康地活到80高齡,並且事業發達家庭美滿更是一個巨大的奇跡!

榮格回答,是家庭拯救了他。換句話說,他娶了一位非常平凡的妻子,生了一大堆可愛的孩子。他說,每當幻想的翅膀把他帶到高空的時候,他的妻子和孩子們便把他拽向堅實的大地。

但是我想,榮格避免了那些不幸走入心靈秘密世界的大師的共同命運,一定還有其他的訣竅。

5

我相信世界上有些人是永遠無法克隆的——即使是在這個代用品的、複製的時代。在那些人的頭腦中,那些灰色和白色的神經元格外發達,它們由億萬根纖若遊絲的網格層層遮蔽,完全無法識別廬山真麵,就像一座極其精致而複雜的迷宮,即使任何高性能的計算機也無法破譯無法模仿,這就是那些在人類中被稱為天才或智者的人,或許還有少許精神病學研究的對象——精神病患者。

創造力是在思維發生偏差的時候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精神病患者與天才的機會一樣多。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精神病患者與天才隻有一步之遙。十二年前我寫的《對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調查》就曾經涉及了這個領域,但是在當時,我隻注意到一個層麵,即社會對精神叛逆者的戕害,而忽略了另一個層麵:被視為瘋人的女孩的心靈深處不為人知的一麵。那一麵,或許與戕害她的社會弊端一樣黑暗。

曾經在寫這篇小說之前去過安定醫院,那時,我的好友——北大心理學係病理專業的錢銘怡在那裏實習,她對我講,有個女孩,你一定感興趣。我去了,她說的那個女孩已經出院,我麵對的是另一個女孩。17歲,北京戲校的刀馬旦。她很美麗,有著彎曲的眼睫毛,講起話來思路清晰、柔聲細語,麵對著她我隻反複地想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