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02

沉默的石頭會開花

一生中,她完整地經曆了三次愛情,可後者,卻對之前的兩次毫不在乎。她原本以為,這是丈夫的度量,寬容了她。可終於慢慢明白,這是他經營愛情的一種方式。如此睿智的他,用這種不動聲色的忽視,換來了兩個人的美滿幸福,以及愛情。

一廂情願的青春友情

文/張君燕?

向前吧,蕩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戀和停泊,破浪的船自會一路開放常新的花朵。

——佚名

我一直覺得我和芳之間的緣分是注定的,從入學報到第一天的相遇,到分在一個寢室的上下鋪,再到相處一天就無話不談的熱絡與親密。相同的愛好和相似的性格讓我們很快熟悉起來,不到一周,我們便成了一同吃飯一塊兒去廁所的好姐妹。

初到高中的陌生和緊張,在和芳的相伴中減輕了很多。可能因為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我的自主能力不是太強,多多少少地有一些依賴傾向。而芳的性格中則帶著一絲男孩子的豪爽和大氣,能給我很多幫助和鼓勵。每次想到芳,我的心裏都會充盈著滿滿的喜悅,慶幸自己能夠交到這麼一個好朋友。

芳是個大手大腳的女孩兒,花錢沒有規劃和節製,帶來的生活費往往會在月底前就花光了,接下來的日子,芳便用幾包方便麵湊合,她還笑著說自己正好減肥。我曾勸過芳幾次,要她學會有計劃地花錢,每次她都笑著答應,之後卻依然我行我素。

勸說無效,我又不忍心讓芳挨餓,於是我自己便省吃儉用,好在芳的錢花完後,拿上我的飯卡拉著她一起去吃飯。每到這時,芳總會笑著說:“燕子,你真好。”“客氣什麼,咱們是好朋友嘛。”芳直白的表達倒讓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芳的性格開朗活潑,再加上她的大氣和豪爽,芳身邊的好朋友越來越多。看到她熱情而友好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朋友,我的心裏竟產生了一點小小的失落,而且我隱隱地有一種感覺,芳對我似乎沒有從前那麼好了。不過這個想法一冒出來,我自己都覺得很好笑,又不是談戀愛,幹嗎要有這種排他的感覺呢?

真正讓我感覺到芳對我的疏遠是在寒假剛開學後。那天到校,我從家裏帶了很多好吃的東西,並且直接分成了兩份,一份是我的,另一份自然是給芳的。那時由於我們搬進了新的宿舍,我和芳已經不在同一個寢室了,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我心裏,芳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

當我拿著一大包食物興衝衝地來到芳的寢室時,發現芳正忙著給同寢室的同學分年糕,看到我來,芳愣了片刻,隨即笑著說:“燕子,我正打算給你送我媽做的年糕呢。”接過芳手裏僅剩的兩個年糕,我也笑著,卻說不出話來。回寢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沒有去給芳送東西,沒有撞見芳給室友分年糕,芳會不會主動把年糕送到我的寢室呢?

之後的日子,我還是會去找芳,跟她講我高興與不高興的事,和她分享我的小秘密、小心事,芳幽默的話語和理性的分析總能讓我擺脫煩惱,露出開心的笑容。

有一天,我對芳說:“有時間的話我們一起去爬山吧,我家的後山有一座寺廟,聽大人們說在那裏許願特別靈。我們也去許個願,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好不好?”芳點頭答應了。可是後來,每次我和芳說起這件事,芳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再後來臨近高考,學習越來越緊張,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高考結束後,同學們互相填寫留言冊,寫下臨別時刻想對同學說的話,也算是對三年高中生活的總結。在給芳寫留言時,我字斟句酌,寫了滿滿一頁的對往事的回憶和依依不舍的情緒。我把寫好的留言還給芳時,芳出去了,桌子上攤著一本別人的留言冊。我好奇地拿過來看了一眼,然而,就是那一眼,卻讓我的眼淚瞬間湧了出來——在“最好的朋友”那一欄,芳赫然寫著別人的名字!

要知道,在我心裏,最好的朋友這個位置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芳。而我也一直理所當然地認為,芳最好的朋友也應該是我。芳在給別人的留言中,還說起了一起去後山寺廟許願的事情,言語中盡是對友情的珍惜和滿足。那一刻,除了委屈,我更多的是失望,甚至還有些生氣。我以為芳真的是沒時間,沒想到也許隻是因為我在她心裏的位置已不重要了。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很大,以至於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芳。之後沒多久,我們考上了不同的大學,聯係也漸漸少了。如今再想起那件事,我發現自己早已釋然了。正如張小嫻所說,一廂情願的不止是愛情。

是的,也許在我和芳之間,是我太過一廂情願。不過即便如此又如何呢?在高中三年的青蔥歲月裏,芳曾陪著我一路走過,給予了我那麼多關懷和幫助,讓我體會到了朋友的情誼和珍貴,這就已足夠了。至於是不是最好的朋友,真的沒必要去介意了。

選自《青春期健康》2015年第2期

有些事情是無所謂的,自然也就不去介意。真正該在乎的,是經曆那份感情之後自己的成長。

懷念高中歲月

文/冠豸?

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莎士比亞

舍友把秦川的信遞交給我時,我正一個人昏天暗地地躲在宿舍裏玩《三國殺》。

這個陌生的南方小城,初來乍到我就先生了一場病。這裏不是我想來的城市,這所學校也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學。我沒有脫離高中,初入大學的喜悅。

我的高考成績還算正常,上了一本線,還多了7分,但報誌願時,卻和父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父母不讓我報考自己喜歡的動漫專業,他們希望我學醫。我對學醫一點興趣都沒有,但父母根本聽不進去。一賭氣,我就隨便報了幾所我的成績難以企及的但名字很響亮的學校,最後卻被調到這裏來了,而且依舊沒有念上自己喜歡的專業。

我感覺自己被命運玩弄了,我喜歡的城市,我向往的大學,我熱愛的專業,無一能夠實現。於是我“破罐子破摔”,成天沉溺於網絡遊戲中虛度時光。

秦川的成績原本和我不相上下,但高考時,他發揮出色,足足比我多了26分,雖然也沒上重點線,但一本院校能選擇的範圍比我大。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尊重他的選擇,他想報什麼大學、專業,都由他本人選擇。

高考前,我們約好一起考北京的大學,那時候,我們懷揣夢想,鬥誌昂揚。雖然高考前的生活如同煉獄一般,但有夢想支撐,我們無怨無悔。

我和秦川是同桌,更是同一宿舍上下鋪的好兄弟。秦川的家在農村,他當時能考上我們市最好的高中,全家人都很高興。特別是秦川的父親,那個當了一輩子煤礦工人的男子,他捧著秦川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淚流滿麵。這些都是聽秦川說的,他當時還說:“就算是為了父親,我也要好好讀書。看著父親流淚的眼,我真的很心疼,我希望他開心,希望他能夠以我為榮……”秦川對我說這話時,眼眶中噙著淚,聲音哽咽。

他的真摯感染了我,我喜歡他的真誠和坦率,跟他在一起永遠沒有壓力。而且秦川還很會唱歌,模仿阿杜的聲音特別像。

我和秦川都很努力,但在這所省重點高中裏,強手如雲,我們的成績都隻排在中等,但在這三年裏,我們一直卯足勁兒努力學習。就像老班說的,不到高考成績揭曉的那一刻,一切都是未知數,最後能勝出的,必定是那些有恒心和毅力的同學。

我和秦川一直把老班的話奉為信條,我們都知道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但希望自己是那個最有恒心和毅力的,高考我們誌在必得。

學習累了,我就會想放鬆自己,但每每看見秦川還在努力時,我就又會捧起書本繼續看或是拾起筆努力演算那些複雜的方程式。隻有每天晚飯後的一段閑暇時間裏,我們才會爬上教學樓頂層,迎風高唱那些我們熱愛的歌謠,讓緊繃的神經鬆馳下來。

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為夢想努力前行,痛並且快樂著。

升高二時,文理分科,班上的大部分女生都選擇了文科,而男生卻是一窩蜂地選擇了理科。其實秦川本想選擇文科,他的作文寫得好,但英語又是他的弱項。左思右想,他最終決定選理科,雖然他的化學糟糕得一塌糊塗,但我的化學不錯,承諾會幫他補缺補漏。

我的各科成績比較均衡,無論學文學理對我來說都一樣。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高二分科,學生重新分班,我和秦川不僅是同班,而且還繼續同桌。我們學著相聲裏說的“緣分哪”擊掌相慶。

高中三年,我們同班,同桌,還是同宿舍,上下鋪的關係,因為這些,我和秦川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然,關係再好,也會因為意見相左而產生分歧和爭執。但秦川很大器,他心胸比我寬,每次都是他主動和好,而且從不讓爭執隔夜,有什麼事情都是當天搞定。他說:“朋友間最怕誤會,事情說清楚就好了。”

我以前老愛懶床,不拖到上課鈴響都舍不得起床。和秦川上下鋪三年,他就像上了發條的鬧鍾,早上六點準時起床,順帶也把我從被窩裏拽起來,拖著睡眼惺忪的我一起到操場跑步。

剛開始時,我就閉著眼,緊跟著他的腳步聲往前跑,那個時刻裏,我是能多眯上一會眼也覺得幸福。秦川笑話我是“睡不醒的豬”,我照單全收。

記得有一次,秦川家裏有急事,請了半天假,晚上不在宿舍睡,第二天早上,其他同學去教室時也沒叫我,我居然一覺睡到大中午,等秦川回學校時才被他叫醒。因為那件事,我和宿舍的同學吵了起來,但他們說我活該。我原來覺得自己人緣不錯,但那次的事情後,我明白,在這個宿舍裏,我隻有秦川一個朋友。

重點高中裏,競爭很厲害,大家都互相提防,明明奮筆疾書寫作業到關燈了還點著蠟燭用功,去到教室又要假惺惺地說自己昨晚早早就上床睡覺了,作業也不想做。我想不明白,這樣睜眼說瞎話有什麼意義?用功學習,丟人嗎?

特別是宿舍裏一個叫“大壯”的同學,那努力程度都快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了,還總喜歡說自己從來不用功讀書,告訴別人什麼遊戲最好玩,什麼QQ群有很多女生,讓別人加入。

這種人我最反感了,蠱惑別人去玩,而自己抓緊時間學習,以為這樣就能把別人超越。明明會的題,他也不願意教別人,還總是詢問別人這樣那樣的難題。我一眼就看穿了那些人的“虛偽”麵孔,不就是怕別人贏嗎?我後來告訴秦川,對別人不需要那麼熱情,因為人人都自私。麵對高考,彼此都是競爭對手。

“參加高考的人那麼多,又不隻有我們學校,有必要嗎?”秦川說。我笑笑,不想和他爭辯。我和秦川是互相幫助的,我們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大家都在努力,誰也不會拿自己的高考開玩笑,選擇上高中,就是希望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我原來上了幾年的動漫興趣班,但上了高中後,這個愛好就中止了,我想等考上大學後再繼續。我明白,真喜歡一樣東西,不在於一朝一夕,目前的關鍵就是考上一所自己想去的大學,學自己喜歡的專業,這樣就圓滿了。

高考結束後,我們班開畢業典禮。那次活動可以說是一次真情流露的時刻,畢竟高考了,畢業了,以後大家各奔東西,想在一起也不是那麼容易了。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隻有臨到分手才想要珍惜。

等分數出來的那些天,我天天和秦川在一起,我們一群同學邀著去東家逛西家,好不熱鬧。但分數一公布,情況就變了。考得好的,歡呼雀躍,呼朋引伴;考得差的,就躲在家裏,不願意見人了。

我的情況不好不壞,但一想到秦川比我高了那麼多分,心裏就不是滋味。這家夥考完試時,還口口聲聲對我說考得不理想。那段日子,於我是一種煎熬,報誌願也不如意,和父母產生了衝突。

秦川來找過我,但我躲在房間不願意見他,我誰也不想見,心情煩亂。但在心裏,我又想見到秦川,和他說話,可我固執地認為他對我不夠坦誠。我總是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況告訴他,可他卻對我留了一手。

隨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緊接著就開學了。我在QQ上從其他同學那裏了解到,秦川終是報了我們曾經都很向往的北京的大學,報的專業正是他自己喜歡的。不可否認,我很羨慕他,還有一些嫉妒。他順風順水,一路開花,而我卻慘兮兮的。

在新的大學校園裏,我一個人也不認識,身旁再也沒有秦川,我們之間的緣分到頭了。隻是很多時候,走在校園小徑上,我莫名地就會想起秦川,想如果我們現在還在一起那該多好。

這座空氣裏總是充溢著潮濕氣流的南方小城不是我想來的地方,這裏沒有長城,沒有故宮,更沒有秦川,我們之間已經相隔萬水千山。在新的校園裏,他一定如魚得水吧,性格隨和的他一定過得快樂無比。

在看秦川寄來的信時,窗外正飄著細雨,迷茫一片。我坐在宿舍的床上,從七樓的高度往下看這個綠蔭籠罩的校園,心裏感傷暗湧。秦川知道我的手機號碼,但他選擇了用寫信的方式與我交流。

我很感謝秦川,他知道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我喜歡收信的感覺,看著信紙上熟悉的龍飛鳳舞的行書,那種感覺特別真實和溫暖。我不怕聯係不上他,隻怕彼此之間少了以前的默契和真誠。

“找回最初自信滿滿的你,我喜歡你那樣……”秦川在信上對我說。他應該是知道我躲著不見他的原因,所以他才會說“嫉妒好朋友不是你的強項,不要再折磨自己了。開心點,上了大學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繼續努力!你還有機會去實現你當初的夢想,加油!”

秦川不擅長安慰人,但他的話句句在理,看後,我了然於胸。我才不會輕易認輸,大學才開始,不是嗎?再努力四年,我一定可以改變現狀,我要找回自己——曾經鬥誌昂揚的自己。隻是,誰能夠在離開好朋友時,不感傷呢?

選自《情感讀本·道德篇》2014年第12期

高中似乎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裏程碑,人生觀、愛情觀、價值觀就是在那時才慢慢成形的,愛情也開始懵懵懂懂。當然最重要的是,遇上那些可以好一輩子的朋友,並在以後的日子裏,永不相欺!

影帝薑文,有一種親情叫前妻

文/秋水?

舒適,是一個家庭的自我標榜。

——諺語

跨國婚姻破碎,分分合合難畫句號

2003年,薑文與桑德琳的婚姻走過10年,進入審美倦怠期,生活、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聚少離多等隱藏的矛盾尖銳凸顯。兩人常因家務瑣事、教育女兒的分歧發生摩擦。薑文性格直爽,說話不會轉彎抹角;桑德琳性格急躁,口齒利落,夫妻倆吵起來簡直就像火星撞地球。9歲的女兒薑一郎經常嚇得躲在房間裏哭。

夫妻矛盾最傷人,2004年9月,兩人吵累了,開始冷戰分居。薑文拎著行李箱住進工作室,過起了單身生活,婚姻名存實亡。2005年6月,分居近1年的薑文向桑德琳提出離婚:“咱們別互相折磨了,再這樣下去會折壽,分手吧。”桑德琳也不願繼續這種“僵屍婚姻”,很快與薑文辦理了離婚手續,女兒薑一郎跟隨媽媽生活。

但很快,遠離故鄉和親人的桑德琳,品嚐到單身女人的孤獨、痛苦。一個個漫漫長夜裏,寂寞像煙花一樣在她心頭起起落落。失去方知珍貴,桑德琳瘋狂地懷念起與薑文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回憶一家三口曾經的溫馨幸福時光,回味薑文給她帶來的快樂……淚水伴隨桑德琳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