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你要去相信,去孤單,去愛,去恨,去浪費,去闖,去夢,去後悔。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我有夢想,不必實現 文|戎裝雲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 魯迅
前些日子收到一個漂流瓶。
“你好!請問你當過兵嗎?”
對方的QQ圖像是一枚發射升空不久的遠程導彈,我推測他可能是現役或退役的一名軍人,懷著無比的尊敬我做了這樣的回複。
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饒有興致地給我講起他一路走來的人生體驗:
小時候,綠色軍營是他的向往之地,並多次寫入日記和作文中弄得同學皆知。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身穿颯爽迷彩握著鋼槍抑或駕駛坦克、軍艦或戰機馳騁於天地間,這該是一件多麼快意的事情啊!於是,他開始埋頭苦讀以報考軍校把夢想的路線圖在現實世界裏鋪開。造化弄人,也許是讀書太過上心的緣故,近視眼鏡架在鼻梁上讓他的軍營之夢越來越渺遠。
“做一名沒有軍裝的戰士!”學生時代的他這樣在心裏對自己說。教室裏,考場上,他以軍人的精神和意誌投入到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之中,如坦克般清除一個個難題障礙向縱深挺進,像軍艦般迎接一次次考試風浪的洗禮向深藍遠航,似戰機般呼嘯在知識的長空俯瞰遼闊的疆域……別人沉睡我做題,別人嬉戲我看書,別人偷懶我精進,憑著一股不服輸、敢亮劍的精神終於以絕對的優勢考入一所令人心儀的大學。
“做一名沒有軍裝的戰士!”工作時代的他依然在心裏這樣對自己說。“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在其名詩《從軍行》中說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如今,他雖然“淪為”一介文職書生卻仍然可以具備軍人的胸襟和豪氣。不必從戎作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困難麵前不低頭,挫折襲來不停步,失意的陰霾自然不會將心頭籠罩,軍人的氣質就這樣自內而外的透出,而工作上一個個新成績的取得就是對“軍人”一詞的最好的注解。
我有夢想,但不必百分百實現。這,對追夢人是個不錯的提醒。
載於《知識窗》
夢想隻是載體,為夢想活,隻是生活的方式。關鍵問題是,我們要一直努力去奮鬥,這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請頂級大廚主廚學生食堂 文|彭根成
國家是為人建立,而不是人為國家生存——愛因斯坦
最近,英國皇家中學的校長亨特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每天一到單位,就看見辦公桌上放著很多學生的投訴信,主要反映食堂的飯菜問題。
這件事在學校內部已經折騰一段時間了。一開始,學生感到食堂的飯菜越來越不好吃,胃口越來越差,倒掉的剩菜剩飯也多了起來。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症狀,體育場上也不見了學生歡蹦亂跳的身影。
學校想了很多解決辦法,廚師換了好幾個,食堂管理員也調換過幾回,但是每次都是一開始有點效果,但時間一久又恢複了原狀,以致學生的厭食情緒越來越嚴重。學生開始陸續給校長寫投訴信,但都沒有引起校方的足夠重視。後來,有些學生的家長也來到學校,跟校方進行嚴正交涉。學生和家長一致反映,學校為了省錢幾次更換的廚師都沒有經過正規培訓,也沒有相關部門頒發的廚師資曆證書,這樣的廚師做的飯菜還不如家庭主婦做的好吃。如果學校一周內再不徹底解決食堂廚師問題,學生就要集體絕食,並就有關問題向政府部門抗訴。
為了不使事態擴大,校長亨特和其他相關領導經過反複磋商,隻好花重金聘請Restaurant Gordon Ramsay餐廳的三星級米其林大廚戈登·拉姆齊前來助陣,參與食堂的管理。米其林是世界專門評點餐飲行業的權威鑒定機構,其星級評鑒分三級,即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星級是最高級別,三星級的米其林大廚也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廚師,所以三星級的米其林大廚戈登·拉姆齊也是當今世界上級別最高、傭金最昂貴的廚師。
戈登·拉姆齊了解英國皇家中學的實際情況後,首先從改善學生的就餐環境開始,他重新裝修了原來的餐廳,在設計中添入更多的藝術色彩。餐廳的裝修以顏色為主調,分紅色、粉色、黃色、綠色等不同顏色的餐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顏色選擇就餐環境。另外,學生用餐的餐具也做了相應的藝術設計。
其次是改善食堂的飯菜質量,從食材到用料,以及色、型、味等方麵,都按米其林餐廳的標準打造,每餐都保證學生有多樣飯菜可供選擇和食用。每周定製一份菜單,並發給學生進行測評,食堂根據測評結果和學生的喜好來增減飯菜品種,以適應學生的用餐需求。
戈登·拉姆齊還對學校餐廳的廚師進行輪流培訓,培訓處就是他自己開設的三星級米其林餐館,這是眾多廚師夢寐以求的機會。培訓回來後,食堂的飯菜質量明顯有了提升。
通過一係列改善,學生開始對學校食堂的飯菜產生了興趣。最受學生歡迎的是戈登·拉姆齊親自主廚為學生製作的米其林法式料理。這種肉質鮮嫩、口感豐富、味道獨特的料理,可是要花上百英鎊才能在真正的米其林餐廳吃到的最美料理,學生們隻需花上3英鎊左右就能吃上,學生們真是從嘴爽到心裏啦。
現在,學生每到用餐時間,都會搶先奔到自己喜歡的餐廳就餐。晚上回家還都嫌家裏的飯菜不如學校的好吃呢。
英國皇家中學能從學生利益出發,為了孩子的學習和健康成長,不惜花大力氣請米其林大廚來改善學生的夥食,這種做法值得我們深思。
載於《做人與處世》
凡事都應行小處著手。一切政府性行為,都應當考慮個體感受。我們做到這一點了嗎?
名人癡迷“忘食” 文|韓青
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高爾基
中外許多事業有成的名人,往往為了研究某個問題,專心致誌,癡迷“忘食”,鬧出了不少笑話。
陳景潤有一次去食堂吃飯,想著一道難題的解法,想著想著,竟轉了個圈又回來了。別人問他:“你吃飯了嗎?”他竟回答:“吃過了。”
牛頓有一回請朋友到家做客,飯菜做好後,他就去實驗室專心致誌地做實驗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他等了又等,還是不見牛頓。他因急於趕去上班,就獨自把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放在盒子裏,然後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準備吃飯時,但當他看見盒子裏的雞骨時,顯出突然醒悟的樣子,哈哈大笑說:“我以為自己還沒有吃飯哩,原來早已吃過了。”
貝多芬一天到飯店去吃飯。他找了一個位子坐下來,而全部心思卻還在作曲上。他捕捉到了一個優美的旋律,非常興奮,順手把飯桌上的菜譜翻過去了,記下心中的旋律。一個小時過去了,一位侍者從他身旁走過,他才忽然若有所悟,叫住侍者,讓侍者給他結賬。“先生,您還沒有用過餐,結什麼賬?”侍者不解地說。“真的嗎?我還沒有吃過飯?”貝多芬疑惑地反問。
美國數學家維納,有一次從寓所裏出來,去飯店吃飯。路上,他與朋友相遇,討論起學術問題來。過後,他忘記自己是否吃過飯。他問朋友道:“你剛才看我朝飯店方向走,還是朝寓所方向去。”朋友開玩笑說:“你是朝寓所走的。”“對!對!我已經吃過飯了。”說完,便回寓所,繼續他的研究工作。
1905年3月14日是愛因斯坦26周歲的生日,他的朋友們特地準備了他最愛吃的伏爾加魚子醬。這道菜上桌時,愛因斯坦正在興致勃勃地評論牛頓的慣性定律。他邊吃邊講,吃完了魚子醬他才告一段落。朋友們問他剛才吃的是什麼,他說不知道,當告訴他是伏爾加魚子醬時,他竟惋惜地叫了起來。
生活中,那些在各行各業取得一定成就的成功者,幾乎都是極其專心、投入的癡迷者,而這樣的癡迷者,往往又是忘食者,他們之所以不饑餓,是因為他們品味了一道道豐富的精神大餐。
載於《做人與處世》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十九十幾的汗水。每一個偉大的人,之所以取得那樣驕人的成績,是因為他們把所有精力投投注在一件事情上。
把絆腳石當做墊腳石 文|徐偉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愛默生
那是一年的大年初六,家家戶戶仍沉浸在過新年的喜悅中,吃喝玩樂是人們生活的主題。而在浙江麗水縉雲縣的車站,一位父親拉著一個瘦弱少年的手,不舍地說:“孩子,能不能等雪停了再走?”“不,爸爸,不找到合適的店麵,我絕不回家!”少年堅定地說,然後向不遠處的車子走去,鵝毛般的雪花立刻擁抱了他。少年留給父親的,是堅毅的背影和一串潔白的腳印。
這位雪中少年,年方16,家貧輟學,學會了做家鄉的特色小吃——縉雲燒餅後,便賣起了燒餅。但小生意一直不景氣,他希望找到好的鋪麵尋求突破,大年初六就行動了。毋庸置疑,這個敢想敢幹的少年,一定能幹出名堂。是的,他此行尋到了“黃金”店麵,燒餅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後來還開起了連鎖店。但他不滿足取得的成績,掘得第一桶金後,他先後賣水果、開書店、辦工廠,不斷尋找新商機。這一幹就是十個年頭。
時間到了2006年,昔日的纖弱少年已長成力壯青年。可他神情落寞,一臉疲憊。原來,敢於冒險的他,十年間不斷折騰,多以失敗告終。最近一次失敗後,他像一隻受傷的小麻雀,回到家鄉小村父母身邊“療傷”。
母親見曾經鬥誌昂揚的兒子,整日垂頭喪氣、鬱鬱寡歡的樣子,很是著急。父親卻像沒事人一樣,時不時哼小曲兒。一天,一位開網店的朋友勸他也開網店,守家帶地做生意。他聽罷眼前一亮,說“好啊”。可是,瞬間,他眸子中的火焰熄滅了。“我無論幹啥都失敗,還是算了。”他悻悻地說。
朋友走後,父親拉他陪自己喝酒。幾杯酒下肚,他像個受委屈的孩子,向父親大倒苦水。父親一句話不說,默默地聽他訴說,不時地給他滿酒。
他正喋喋不休地說著,忽然聽到嘩的一聲,外麵下起瓢潑大雨。在院中玩耍的孩子霎時成了落湯雞,四散躲避。可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卻不慌不忙,笑著抬手接雨水看,仿佛在觀賞藝術品。“我很欣賞這個孩子!”父親由衷地說,“已經成了落湯雞,再淋些雨又如何?”他也被這特立獨行的孩子吸引了,父親的話令他心裏一動。
“你怕做網店失敗?你經受不起失敗嗎?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像那個孩子,脫去濕衣服換身幹的不就完了?”父親說。“是啊,可是……”他一時語塞。“你是失敗了,但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啊。失敗有時像絆腳石,可你要是把他變成墊腳石,失敗還可怕嗎?”“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他品味著父親的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父親的話,猶如一道陽光,掃去他心田的陰翳,更如一劑興奮劑,給他無窮力量。他立刻行動起來:拿出僅有的4000元錢,買了一台電腦、一部數碼相機,租了一間狹小的辦公場地,然後便在淘寶注冊,開始了新的創業之旅。
“頭三腳難踢”,老話說的一點不假,他的淘寶戶外用品店開業了,可前三個月基本沒什麼銷量。望著堆積的貨物,他很沮喪。但想起父親的話,他釋然了,自己不怕失敗還有什麼可怕的?
熬過黑暗是拂曉。終於,他接到了一單,那是個隻有2元利潤的單,卻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在這方陣地上堅守下來。半年後,他店裏的銷量打開了,並呈現出可喜的平穩上升態勢。慢慢的,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引起了村裏人的注意,大家紛紛找到他,要跟他學著開網店。他來者不拒,熱情教授,甚至獨自承擔壓貨風險,讓他們無償拿貨。就這樣,他的家鄉北山村在他的帶動下,網店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而且,95%都開的是戶外用品店。可是,麻煩很快來了:有些人為了提高銷量,竟銷售劣質品。這會毀了北山村的聲譽啊!
經過苦思冥想,他決定創立自己的品牌。於是,在2008年,他拿出積攢的十多萬元,找到合適的廠家,創立了“北山狼”戶外運動品牌。在日常經營中,他始終貫徹的理念是:嚴格把好進貨渠道關,守住產品質量這一生命線,踏實做好每一筆生意。鑒於此,他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口碑相傳,消費群體日趨穩固。加之北山村90%的電商紛紛銷售“北山狼”,他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另外,他不做投機生意,汶川地震期間,全國各地的帳篷都漲價了,唯他堅持原價銷售。雖然他因此少賺了不少錢,但他產品的銷量大增,這為提高他品牌的知名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到2011年,北山村30多家網店年交易額高達4000萬元,無疑,是他帶領村民致富,也讓北山村成為麗水市首家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他因此成為淘寶村的代言人,三上央視。如今,他的公司共有分銷商300餘家,實現交易銷售總額上億元。
輝煌的成績使他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一次,有記者問:“聽說你多次創業,屢次失敗,開網店前曾一蹶不振,你不怕再次失敗嗎?”“是父親的鼓勵讓我認識到,倘若把失敗的絆腳石堆積成問鼎成功階梯的墊腳石,失敗便不可怕了。一個不怕失敗的人,定會收獲成功。”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