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歸國(1 / 2)

昨夜的酒綿綿長長,餘香繞梁。

孟懿寧喝多了絮絮叨叨說了好些話,從街上可口的鮮魚粥一直談到剛見到夏王時他那遠遠的威嚴的身姿。天南地北,話盡八年。

白日長空,景池策白馬而來,金冠束發,目光透過微風刮起的風沙,注視著顧子安和孟懿寧。張九和侍從在旁邊靜靜等候,此刻一別,不知何日再見。他們來時歲數尚小,如今離開之時,眼神中透露著意誌的流露。

八年了,在這裏耗費了無數心血,如今終於該寶劍出鞘。

顧子安上前,拜別景池:“殿下,承蒙一直以來的照顧,我牢記在心。咱們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孟懿寧拱手作揖:“殿下,來日再見。”她聲音裏有感激也有一絲的惆悵。

景池望著她的眼眸,裏麵早已沒有了當初剛進王府時怯生生的影子。陽光之下發現她是如此的英姿颯爽,英氣逼人。雪貂衣領,暮色長袍,襯得雲鬟婀娜,飛馬桃花一朵。腰間還掛著用金絲線串起來的小絨兔子。景池不曾想到的是,一年之後,孟懿寧又會以鐵甲銀槍,霜矛雪劍的姿態出現在他的麵前。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一百多人的使團騎著北陽高大的駿馬,如同來時那樣,載著他們的世子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而大夏的蓋將軍則率八千兵馬沿路護送。

景池望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和清瘦的背影慢慢的消失在風中,有些悵然若失。他打馬回府,又無意識的上了閣樓,繼續看著隊伍消失的遠方。而張九跟在他身後也悵然的眺望著。

瑞王府馬上就要變成大夏的世子府,冷清時候會如往常一樣冷清,熱鬧也會因為世子之位而鬧起來。隻是院落中,少了孟懿寧左出右突,上下翻飛的身影。

走出了十裏地,孟懿寧才回頭遠遠眺望承平城那灰色的城牆,大夏橙色的旗幟漾在天邊。馬蹄噠噠噠的聲音清脆而明亮。山間的小路,烏鴉、彩雀駐在枝丫上,黃色的眼睛掃過這一隊人馬。

“走到現在,我才感覺自己要回到北陽了。”孟懿寧說著,歎了口氣。

樂毅在一旁笑道:“到時路過靈鳳山,見到你姐姐,你還不覺得恍如隔世了?”他眯著眼睛笑著,腰間金玉腰帶閃閃發光。智多星跨在他的肩上,樂毅掰一小塊餅幹,小猴子就往嘴裏送一個。一路下來,竟吃了不少。

提起姐姐,孟懿寧有些扭捏,如今十年未見,不知道出落成了什麼模樣。細細想來長姐不過比顧子安小一歲,個子不知道比自己還高不高?

前日,老師張霽與顧子安有了同一個想法——不可從大夏直接進入北陽都城陽上。大夏如今的趙王後與其兄弟把持朝政,欲立自己的兒子為北陽王。陽上重兵把守,全是趙王後的人,貿然進去會凶多吉少。

得天下,先得民心。

老百姓並不會管誰當政,隻要自己能過上好日子便會知足。幾人決定先張霽學生駐守的兆郡開始,迅速收複民心,擴大勢力,如若和趙氏家族正麵交鋒,也不會畏懼。雖然整個回國路線相比起直去都城要長了兩倍不止,但是一來可以關心事態,調用可用的兵力,二來思考對策,而此途中孟懿寧還可以去一趟靈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