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隻有一小半的宿舍婦女知道“秦瑄”是誰,但是現在大家口口相傳,很快就知道了這是二十七八歲的臨江省最大互聯網公司之一大宏王朝的董事長兼ceo!
來自美國的海歸!
家世良好!
未婚!
說白了,號稱臨江省第一鑽石王老五是不過分的。
“畜生啊!這麼優質的霸道總裁,怎麼就被學姐給拿到手了!”
“我怎麼知道?為什麼這個霸總不是來找我?嚶嚶嚶……”
“別嚶嚶嚶了,趕緊看戲。”
說是看戲,但是下麵樓層的看不到上麵樓層的情況,而且也不知道李姝影在哪一間宿舍,大家隻能痛苦的豎起耳朵,看看上麵有什麼動靜。
但是默默的等了一分鍾,四樓那裏依然靜悄悄的,就像整層樓完全沒有人一樣。
“哎?會不會人不在啊?”
“怎麼沒點動靜?”
“是啊,人家霸道總裁都殺到宿舍門口求愛了,這誰家的婦女這麼心大,還能坐視不理?”
有一些性子急的就坐不住了,大聲對樓上喊話:“喂!樓上的李姝影學姐在嗎?”
一些調皮的就跟著起哄了:“李姝影學姐,這個帥哥你不要可以讓給學妹我嗎?”
“人家都上門了,就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啊!”
還有越來越離譜的神展開:“孩子不能沒有爸爸啊!”
還有好事者大喊:“走哦,咱們一起上去看看,倒是哪個神仙學姐這麼厲害,揚我電子科技大威名。”
李姝影真是眼前陣陣發黑,要是被樓下那些婦女們湧上來圍觀,那場麵可就太暗黑了。
於是趕緊從宿舍裏麵走出來,到了宿舍過道欄杆那,對宿舍大門外的秦瑄大聲喊:“我說了我不回去了!你別來煩我!”
“嘩!”
大中午的,整棟宿舍樓都嘩然了——這種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優質霸總,還帶往外攆的!這真的是神仙學姐啊!
“這是什麼思路啊?學姐修仙了斬斷七情六欲還是怎樣?”
有膽子大的就衝著秦瑄那裏喊:“小哥哥別在一棵樹上吊死啊,你看咱們一棟樓的大森林,可以隨便選啊!本小仙女條件也不錯的!”
站在宿舍鐵門外的秦瑄,額頭上就冒汗了。
雖然以前在斯坦福大學當教授的時候,也不乏遇到大膽熱情女學生表白的。但是現在麵對一整棟宿舍的熱情婦女們,這個壓力比以前在學校裏做報告的時候還大得多!
李姝影拒絕跟自己回去,這個情況早就在任瀟然他們的預料當中。
雖然秦瑄不知道,自己的安排明明對公司來說是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方案,李姝影到底哪不高興了。但是當務之急不是想通這個事情,隻能老老實實按照任泡妞魔術師任瀟然的建議,繼續往下執行,盡快擺脫這個被一群大學女生圍觀的處境。
所以現在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時候,秦瑄的專業知識裏,沒有應對這種場麵的辦法,隻能充分相信任瀟然這個“專業人士”提出的建議了。
“你不跟我走,我就一直在這裏等你!等不到你,我是不會放棄的,哪怕公司不要了我也會堅持下去!”
秦瑄喊完,第一次感受到一種叫做無力的狀態——任瀟然這個辦法,就是俗稱的“我不要臉”。
而秦瑄在施展這個戰術之後,腦子裏想的不是李姝影會怎麼回答,而是開始了專業分析:這種在大庭廣眾之下的脅迫方式,充分的利用了人不願意不合群的思維,就像在大庭廣眾之下求婚一樣。隻要周圍的人全都傾向於答應這個請求,那麼被請求者其實處於一個被大眾意見綁架的狀態。
秦瑄用手揉著下巴,思維開始發散:在社會心理學中,conformity behavior也就是從眾行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研究原理。具體來說,從眾行為是指在社會情境影響下,或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改變自己的態度,放棄自己原先的意見,而產生和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最早的實驗研究是20世紀30年代謝裏夫的遊動錯覺實驗。實驗表明,人們對外界的認識和見解是受到別人或眾人的認識和見解影響的。50年代,阿希對從眾現象進行了一係列經典研究。
社會心理學已經證實,人們具有從眾心理(conformity),當決策者行動時,常常考慮他人的判斷和行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種從眾行為,完全理性的人也會參與其中並采取類似的行為。 如果脫離了大多數,會讓人產生不安感,尤其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的時候,這種心理效應會更加顯著。(也稱為“同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