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家,是皓月國八大世家之一,也是一個擁有幾百年曆史的大世家,當然是如同參天大樹般枝繁葉茂,子孫眾多。
京城西城一個五進的宅子裏,一個神情苦楚的婆子,煩躁不安的站在一處角門搓著雙手時不時的看一眼門外。
很快角門出響起了敲門聲,婆子連忙過去打開門,守角門的漢子與這婆子曾經有交情,所以也沒有為難婆子。
打開門看到一個頭發都快白完的老大夫氣喘籲籲的站在門口,婆子顧不得禮儀,連招呼都來不及打,直接拉著老大夫的藥箱子連忙往後院趕。
老大夫連連喊道:“慢點慢點,老夫快要跟不上了。”
婆子頭也不回,好似這樣就能省下許多時間一樣,焦急的回答到:“慢不得慢不得,五夫人已經難產一夜了,再生不下來,這可怎麼辦啊。”
想著好歹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老大夫總算是閉上了想要繼續抱怨的嘴。
誰不知道,這路家旁枝的五爺路銘瑄因為母親是容貌出眾的清倌,因此長得儒雅俊秀,得了來京城做生意的豪商文老爺子的青睞,最後被嫡母逼著娶了一個商戶女,得了一大筆錢財,就為了給他的嫡兄和嫡姐鋪路。
如今路五爺的嫡兄路銘元攀上了路家嫡支的人,成為了擁有實權的正四品官員,嫡姐路靜思成為了皇帝一母同胞的成王的側妃,還是有一對子女的實權側妃。
而路銘瑄本人,就是一個清水衙門的文書,因此在這個西城旁枝的路家並不受重用,如果不是媳婦文氏擁有雄厚的嫁妝,怕是他們一家就要跟其餘幾房的庶出一樣被嫡母打壓得連一點體麵都沒有了。
如今文氏即將臨盆,整個路府根本沒有一絲即將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反而到處都是靜悄悄的,如果不是文氏一向大方,今日怕是連找人出府請大夫都難。
路銘瑄的嫡母是另一個世家秦家旁枝的嫡小姐,從小就跟著自己的母親欺壓庶出的兄弟姐妹,是個麵甜心苦的人,出嫁後,更是以嫡庶有別欺壓丈夫路天橋的妾室和其餘庶出的子女,不讓庶出的孩子接觸高端的教育,僅僅隻是讓幾個孩子去路家的族學念了幾年書。
路家一共有六個子女,除了老大路銘元和老二路靜思兩個是嫡出,其餘都是庶出,如果不是秦氏生路靜思傷了身子不能再生,路天橋的妾室根本就沒有生育的機會,但後來的妾室懷孕的要麼流產要麼生下的孩子養不活,路家的老夫人出麵敲打了一番,才有了後麵包括路銘瑄在內的四個庶出。
路家的三爺路銘潮和四爺路銘涵都是通房丫頭所出,後來勉強升為姨娘,但地位很低,老五的姨娘是清倌身份更是尷尬,最後一個老六是最小的姑娘路靜心,也是唯一個姨娘是良家子出生的,看著庶出的子孫全都出生卑微,出生清貴的那些貴妾良妾都無所出,路老夫人心裏再有氣,也要顧及秦家的麵子,而且幾個庶出的孫子孫女好歹也平安到大了,雖然沒有多成器,但好歹都是勤勤懇懇的人,路老夫人憋著那口氣,也算散了,開始吃齋念佛不問世事。
文氏本來應該是下月初才生產的,文家是江南的有名的絲綢豪商,有的是錢,文氏雖然也是庶出,卻是最小的孩子,因此也算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加上文家看上路銘瑄的同時,也借著路家的名頭讓生意更加興隆,因此對文氏這個外嫁女也很是大方,除了結親時以認親的名義送了五十萬兩銀子給路家,還給了文氏差不多十萬兩的嫁妝,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厚了。
可遭也遭在文氏這十萬兩的嫁妝,路側妃嫁入成王府的時候,也才帶了五萬兩的嫁妝過去,一個庶子媳婦竟然有十萬兩嫁妝,這不是招人恨嗎?
所以文氏嫁進來後,天天被立規矩,教導為兒媳的本分,女子應該相夫教子,要孝敬公婆,友愛小姑和妯娌,關愛侄子侄女,話裏話外被強迫交出嫁妝。
一會是大嫂差一點布匹啦,一會是小公子喜歡什麼玉佩啦,一會是路側妃需要什麼補品啦,讓文氏不得不一次次掏出嫁妝,還要打賞下人,才短短一年時間,文氏的嫁妝去了近三分之一。
這讓從小備受寵愛和花錢大手大腳的文氏有些心驚的同時,開始拒絕各種討要她嫁妝的由頭,畢竟文氏自己的孩子即將出生,再讓他們要下去,不出兩年,她的嫁妝就一分不剩了。
因此在路大夫人再次以娘家侄女生辰,需要找一塊和田玉做頭飾,她來不及去買到合適的,而文氏嫁妝中剛好有一塊,就讓文氏“借”的時候,一屋子人都理所當然的覺得文氏應該拿出來的時候,文氏拒絕了。
並且言明,以後她的嫁妝都不會再“借”,並且讓他們“借”了文氏嫁妝的人盡快把嫁妝還回來的時候,畢竟她的孩子要出生了,需要花很多的錢。
一屋子人臉色都不好看了,畢竟在他們看來,西城路家雖然是旁枝,但是路家是皓月國八大世家之一,文氏這樣的商家女能嫁進來是燒了高香的,文氏的嫁妝,就應該與他們共享,何況他們隻是“借”而已,至於什麼時候還,根本沒有想過,畢竟是一家人,哪裏能那麼生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