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因(2 / 3)

而文氏,為了自己一家的安寧,更為了路漫漫的安全,放棄了討要“借”出去的嫁妝,一時間路府的後宅詭異的平靜著。

文氏生下女兒的消息也傳給在京城文家的店鋪的掌櫃,掌櫃也很快把消息傳回來了江南文家,文氏的姨娘早已過世,文氏和嫡母的孫子一般大小,所以嫡母對這個可以做孫女的庶女也還算和善,得知文氏生下女兒後,傷了身子,不僅送來了上等的藥材,還給路漫漫送了小娃娃一年到頭的行頭,還有一套十分精致的長命鎖金項圈金手鐲和腳環。

路大夫人一邊鄙夷文家的人滿身銅臭,生怕不知道他們家有錢似的,什麼都搞金的,好像要閃瞎別人的眼一樣,一邊又酸溜溜的,雖然她是禦史大夫家的嫡女,但是當初給她的陪嫁並不多,也就一萬兩,生下長子和長女的時候,娘家送來的東西也沒有那麼多。

路三夫人和路四夫人當然也是十分羨慕,畢竟她們一個是七品縣令家的庶女,一個是城門守將家的庶女,雖然都是官宦家的子女,但他們都是旁支家的庶出,能得到的東西當然少之又少。

而之後的日子,文氏遠嫁的幾個姐姐都送來了價值不菲的東西,畢竟姐姐們的孩兒們都可以娶妻生子了,她的孩兒才出生,這樣的小娃娃,當然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看到門房出絡繹不絕送來東西的秦氏更是氣得不行,如果是其他東西,秦氏還可以不要臉的收下,可文氏的那些哥哥姐姐們,送來的都是小女娃用的東西,小女娃的配飾,她就算搶來了也用不了,難道讓她的嫡孫女去用這個庶出之女的東西嗎?沒得貶低了自己的身份。

秦氏的心腹唐媽媽在那裏罵罵咧咧的:“這文家真是小家子氣,誰家送東西不是整的,他家到好,上好的料子,直接裁剪成尿布送過來,好好的玉佩,做成小娃子玩的玩具,也不怕折壽。”

秦氏自持身份,想罵也得憋著,而唐媽媽就是秦氏的心腹,很多秦氏的身份不方便開口的地方,唐媽媽就十分上道的替秦氏罵。

秦氏看不慣五房的人一副有女萬事足的模樣,也見不得一個低賤的庶子之女吃穿用度比她的親孫女還好,偏偏她還不能要,因為要來根本用不上,因此等文氏出了月子後,秦氏又開始作妖了。

可文氏已經不再接招了,以前想著不能得罪嫡母,可現在她的漫漫差點被害死,而且她以後也不容易再生了,那她就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能再被這些人作踐了,要是她的身體不好了,她的嫁妝怕是立馬被吃得幹幹淨淨,她可憐的漫漫就會有吃不完的苦頭了。

所以哪怕秦氏以文氏無子的理由,要求文氏給路銘瑄納妾,文氏依然無動於衷,讓秦氏想給路銘瑄納多少就納多少,反正她無子就無子好了,也不想拚了性命去生子,誰願意生就生,反正多少個兒子,都休想從她手裏拿一分錢,而且養妾室和給妾室的孩子們的一行用度,都得公中出,沒分家,沒道理讓媳婦掏錢養妾室的道理,要是公中不出錢,那她也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妾室餓死凍死,反正丟的不是她的人。

而秦氏罰跪,文氏就屢次以生產大傷元氣為由,就這樣當著所有的主人還有丫鬟婆子的麵暈倒,一點都不在乎臉麵,醒了之後每次都哭自己孩子命苦,小小年紀就快沒有親娘了,後娘都是虎狼之人,她不想死,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落入後娘手裏,還說要把自己的嫁妝全部捐獻給寺廟,希望自己死後,能求菩薩保佑女兒平安長大,希望那些大和尚們能看在她誠心的份上經常給她的孩兒念平安咒。

反正兩人就是你出招我接招,就差把臉抹下來當擦地板的布一樣摩擦了,反正讓那些人休想再得到她一分嫁妝,最後還是路老爺看秦氏實在鬧得太過,折騰難產並未康複的庶子媳婦,敲打了秦氏一番,路府後宅才漸漸平穩了。

秦氏氣成什麼樣,還真沒有什麼人關心,路側妃也是因為成王府新進了幾個妾室被冷落了,正在王府裏麵跟那些妾室們鬥得不亦樂乎,也沒有多少心思關心秦氏怎麼手撕一個庶子媳婦。

文氏為了防止狗急跳牆,派人不分晝夜的看著庫房不說,還讓於媽媽把五萬兩的銀票拿去買了一個溫泉莊子,打算留給女兒做嫁妝,免得到時候被那些人不擇手段的惦記強搶。

秦氏得知文氏竟然花了五萬兩買了一個莊子的時候,氣得快要背過氣了,然後立馬讓文氏交出房契,警告文氏把這個莊子並到公中來,可惜文氏根本不搭理,溫泉莊子還讓於媽媽找了可靠的人經營著,一年還是有好幾千兩的收益。

這下連一向以嫡出自傲的路大夫人都有些眼紅了,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莊子啊,而是一個聚寶盆啊,根本就是穩賺不賠的收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