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地下城的結構(1 / 2)

劉歡喜所說的‘中質層’,是地下主城結構的一個層麵。

地下城的機構層麵數量,因其強弱大小而定。

根據教科書所述,人類建築的大小強弱劃分為:世聯三城、百國十城、三百主城、衛星副城、對空艙城、空間驛站。

世聯三城:指的是世聯戰委盤踞地的三座究極地下城市,這三座城市聚集了無數人類精英,人類文明的科技基本出自這三城,它們堪稱人類延續發展的‘希望三星’,是人類的核心城市。

百國十城:指的是十座國際大城,它們屬於超級城市,華夏掌控三座,美利堅、戰鬥國、法帝國、英王國、太陽國,德魯國、阿三國,這七個國家分別掌控一座。此十城為世界百國的國際城市,屬於國與國之間的樞紐城市。

三百主城:就是世界的三百座地下主城,它們分布在太陽之中的不同區域,鎮守著太陽的各個方位,任務是防止較為巨大的行星撞擊太陽。

衛星副城:即為地下主城的衛星地下城,也可以說是連接各大地下主城的地下驛站,是地下城網絡中的一個個節點。

對空艙城:指地對空元素武器站下方的地艙,為守護軍團值守的生活空間。地對空元素武器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武器之一,有它們的存在,行星撞擊太陽的現象才得以平息,太陽內部的各大地下城才有安穩的日子過。

空間驛站:簡單的說,就是分布在太陽表麵的大大小小的空間站,它們沒有什麼分布規則,是開拓軍團和搜救軍團擇地建設的,他們覺得在什麼地方有必要,就在什麼地方建設。這些空間站的主要功能是給探險者補給所用,並不能形成安全的保護係統,相對來說它們是非常脆弱的建築。

……

地下城的整體外觀形狀,猶如一個平放的雞蛋,其內外所有構造都是金屬,可以看成是埋在地下的金屬蛋。

因為太陽表麵最不缺的就是金屬元素,其大部分粉塵地質都是金屬顆粒組成,所以取材於此,地下城使用全金屬鑄造是真理。

至於混泥土,它不是很堅固,且材料又緊缺,早已不適合太陽地下城的建材用途。

再說,以太陽的重力壓強,不是全金屬鑄造的地下城皆為‘危房’,太陽表麵稍有異動,屬於‘危房’的它們就會立即被毀滅……。

雞蛋形狀的地下城,從中間分隔開來,分屬上弦居住界和下弦機械域。

上弦居住界相對複雜,其中最多有著36層結構,最少也有10層構造,概括起來是分屬生活層區和工作層區。

生活層區又分三片:核胚層、中質層、外膜層

工作層區最少有9層,依次排列為:光熱隔膜層、數據鏈路層、能量運輸層、氣室層、絕緣隔熱層、磁場層、軟殼層、硬殼層、抗壓層。

百國十城會在抗壓層外麵多加一個‘超金屬抗壓層’,而世聯三城還會多加一個‘流態能量抗擊層’。

所以百國十城的工作層區是10層,世聯三城的工作層區是11層。

按照地下城的整體結構呈現,生活層區和工作層區是間隔排布的,例如:核胚層的上方會加一個工作層區,這個工作層區上去一層則是中質層,再上麵又是一個工作層區,之後才輪到外膜層,在外膜層之外還有一個工作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