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飲酒風俗(續) 第二章 家庭自製藥酒
自製藥酒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是釀造法、浸泡法、煮法、淋法、熱投法。現介紹如下。
釀造法:
釀造法是以糯米(或其他糧食)、藥物與曲按一定的程序釀造藥酒的方法。一般以糯米2500克,加曲100~150克為準,因地區、氣候、溫度不同,曲的用量可達到390克。釀造過程有以下3法。
1.將需要藥物搗細碎成粗末;曲搗細碎成粗末,備用。將糯米(或其他糧食)置鍋中煮成粥狀,但不要太稀,待冷後,同曲並藥相和拌勻,再置於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保溫的地方,如廚房等處,經5~7日,開口可見表麵有泡狀,則藥酒熟,濾去渣,貯入淨瓶中。
2.將曲搗細碎成粗末。將糯米(或其他糧食)煮成粥狀,待冷後,同曲末拌勻,置於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近火口(如廚房),經7日後,視表麵有泡狀,然後將所需藥物煮成汁(有些藥物不煮,宜生用,如木香,參見羊羔酒),候冷,連汁同藥倒入粥缸中相合,再經3日後,則藥酒成,濾去渣,貯入瓶中。
3.將藥物、曲碎為粗末。將糯米(或其他糧食)蒸熟,候冷,同曲並藥、水相和拌勻,置於缸中,密封口,經7~10日,藥酒則成,去渣貯瓶。水的用量參見各釀酒方的組成。
浸泡法:
浸泡法是先把藥物搗碎,置入紗布袋中,縫口,浸入酒中,數日後,過濾,去渣裝瓶即成。也可先把藥物搗碎,水、酒各半煎煮40分鍾,連汁帶藥一起浸入酒中,數日後,過濾,去渣裝瓶備用。酒與藥物的比例,一般為藥物100克,用酒500毫升。具體情況請參見各藥酒製法。
其他藥酒製造法:
1.淋法:用酒將藥物淋浸,泡軟,然後用紗布包裹,去渣,貯瓶備用。藥物與酒的比例,一般以250克藥物用500毫升酒為佳。
2.煮法:把藥與酒裝入瓶中,瓶口封嚴,放入火上,重湯煮40分鍾左右,然後啟封,過濾,去渣備用。亦可把藥物與酒上火同煎,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3.熱投法:將藥物燒熱或炒熱,急投於酒中,候冷,過濾,去渣貯瓶備用。
配製藥酒有許多環節,除掌握其配製方法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所配製的藥酒應與所要治療的病症相符,配製補酒也要根據自身氣血的盛衰、五髒六腑的偏盛與不足,來選擇適宜的藥酒方。
2.每次配製藥酒不宜過多,一般在5升左右為佳。若病未愈,可再配製,這樣可避免浪費。若方中劑量較大,可酌情將劑量按比例縮小。
3.處方內的藥物一般不要任意改動或增減劑量,必要時可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處理。
4.所用藥材必須潔淨或新鮮,質次或偽劣者均不得使用。
5.凡配製藥酒所用一切用具、容器均要潔淨完好,並作必要的消毒處理。
6.配製時所用白酒、米酒、黃酒,應選用優質的。用劣質的酒配製成的藥酒,飲用後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
7.在服用藥酒前,應檢查藥酒是否有變質、汙染等異常現象和氣味。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停止飲用,以免產生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