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海外
高鑫誠 王進領
當中國一家發行於海外的報紙介紹了青年中醫師邱天道之後,瑞士、阿曼、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患者紛紛來函求醫,一些國際友人和外國在華留學生也登門拜訪。指名道姓地向他求醫,他們原以為邱天道是個鶴發童顏、銀髯飄逸的老中醫。當一位身材瘦削,麵貌清秀,白衣內隱透著綠軍裝的年輕人出現在他們麵前時,他們一個個先是驚異,繼而是讚歎!
年僅28歲的邱天道給人治病,用藥不多而獲奇效。1990年2月,加拿大溫哥華華僑教師楚玉華慕名找到邱天道醫師。楚先生患有嚴重的膽結石病,膽囊裏有幾十塊結石,在各家大醫院久治不愈,因年事高不能開刀,頑疾在身,十分痛苦。邱天道給他開了中藥處方,又親自煎熬中藥。一個療程,有膽石排出,三個療程下來,結石排淨。後楚先生去醫院多次檢查,膽結石病痊愈,醫生大為讚歎:“神奇,實在神奇!”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棉蘭市跆拳道教練吳有芳,自幼習童子功、輕功等。一次練功時,他高高騰起,不幸觸到高壓電線上被擊落在地,造成腰脊第七節骨折,壓迫神經,癱瘓不起,在印尼遍求名醫而不治。加上印尼醫療費用昂貴,已到了治不起病的地步。他來到中國南方某市,幾個月後,雖病情見好,但手頭的錢已耗盡。恰在此時他看到了介紹邱天道的報道,1988年5月,他慕名來到北京牛街邱天道的診所。服了邱天道親手為他配製的中藥,僅僅20天,吳有芳的腰傷基本痊愈。興高采烈的吳有芳趁興旅遊至沈陽。畢竟大病初愈,竟大小便失禁,痛苦異常。又來牛街找邱天道。僅僅服了五劑中藥,輔以針灸等,病情即基本得到控製。到這時為止,吳有芳總共花費醫療費不到200元。華僑吳有芳感激萬分,感慨萬端地對邱天道說:“國外象你這樣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醫生太少了!”
香港一商人徐亞明患了美尼爾氏綜合症,久治不愈後也尋找到北京牛街邱天道處。吃了三副中藥,配合其它中醫療法,徐亞明先生即恢複正常。
比這些更為典型的病例在國內患者中間可以找到更多。
邱天道是以他良好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在玄妙精深的中醫領域覓得一席之地的。他出生在醫聖張仲景的家鄉河南的一個中醫世家。幼年時適逢動亂年代,本無學醫條件,但小妹因患重感冒被赤腳醫生延誤致死的切膚之痛,刺激他立下“刺股懸梁意誌堅,無為碌碌悔當年;三十無成頭寧斷,不為名醫誓不還”的學醫之誌。從此,與他相伴的便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等古典醫著。1981年攜誌參軍,幾經挫折,拜高師,訪名醫,醫術大進。1988年應聘擔任北京牛街地區“軍民共建門診部”主任,就是在這個小小門診部裏,邱醫師名聲大噪,名揚海外。
*right*原載《青年參考》1988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