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穿越一生的婚戀故事(3)(3 / 3)

"隻是一種感覺嘛。"她的右腦在處理印象及直覺。"你口口聲聲說你在乎我們的婚姻,可是我就是感覺不到。"

"要我怎麼做,你才會感覺得到?你得給我一點實質明確的東西。"

"這很難說好的。"

這位仁兄隻好轉轉眼珠看著柯維,仿佛在說:"史蒂芬,你受得了這麼愚不可及的事嗎?"

"就是一種感覺嘛。"她說:"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親愛的。"他對她說:"那是你的問題,也是你媽媽的問題,事實上,這是所有我認識的女人的問題。"

接著,他開始像問口供似的審問她。

"你是不是住在想住的地方了?"

"應該是吧。"

"親愛的,史蒂芬隻能待一會兒,他會試著幫我們,隻要你很快地回答'是'或'不是'就好了,你是不是想住在想住的地方?"

"是。"

"好啦,那就對了。你是不是擁有你想要的東西了?"

"是。"

"好。你是不是做了想做的事?"

兩人你來我往了一會,柯維實在一點忙也幫不上,隻好插嘴說:"你們的關係就是這樣嗎?"

"每天都是這個樣子,史蒂芬。"他答道。

"我們的婚姻就是這麼回事。"她說。

柯維看著這對夫妻,思忖道,這是兩個使用不同的半邊腦袋、卻一起生活的人。"你們有沒有孩子?"他問。

"有兩個。"

"真的?"柯維不可置信地問,"你們是怎麼辦到的?"

"什麼叫我們是怎麼辦到的?"

"你們兩個真是絕配!"柯維說:"通常1加1等於2,可是你們兩個加起來變成4了,也就是整體大於個別的總數,即統合綜效,你們是怎麼辦到的?"

"你很清楚我們是怎麼辦到的!"他大聲說。

"你們一定很珍惜彼此的差異!"柯維大聲說。

再看看一個類似的例子,隻不過夫妻兩人角色互換。有位妻子說:

丈夫跟我思考形式迥異,我講究邏輯條理,傾向用"左腦"。他講求整體,則是"右腦"傾向。

剛結婚時,這種差異造成我們溝通上的困難。他似乎隻看大體,尋求新的選擇和可能,他若找到更好的方式,便會立即變卦。我則相反,精準而貫徹始終,一旦設定明確的方向,便會滴水不漏,執行到底。

當我們兩人一起做決定時,問題就來了。從購物到管教小孩,無一不是問題。我們彼此對婚姻的信念卻很堅定,隻是各自陷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很難一起作出決定。

有一陣子,我們試著采取區分責任的方法,例如,預算方麵,由他負責長遠計劃,我則負責記賬。結果效果還不錯,因為兩人都能針對自己的長處,對婚姻及家庭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發現,若能利用彼此的差異來創造統合綜效,關係更能邁向豐裕的新境界。我們可以憑借輪流聆聽對方的話語,來開啟另一種嶄新的觀點,用更富了解的分享方式,合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

統合綜效為我們開啟了各種新的問題解決方案,同時賜予我們可以共同參與的美妙事物。當我們終於明白,彼此的差異是整體的一環後,我們便開始探索各種新的互動組合。

我們發現,彼此喜歡一起寫作。丈夫負責提綱挈領,擬出整體觀念,以及概念的傳授,我則拿這些觀念跟他互動挑戰,安排內容,並執筆為文。我們太喜愛這項活動了!我們用全新的層次貢獻己力,兩人也因為有了差異,反而變得更加契合。

上述兩對夫妻都在處理左右腦思維的差異問題。第1例中的差異導致了挫折、誤解與疏離;第2例的歧異則為兩人帶來新一層的契合與富足。

第2對夫妻是怎麼取得這種正麵結果的?

他們學習珍惜彼此的分歧,並運用它來創造新的事物。集兩人之大成,遠勝於單打獨鬥。

我們談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人的特殊與歧異,便是統合綜效的基礎。事實上,家庭在生物層次上的創造,就是基於男女之間的差異,否則如何能生育子女?

由人類受孕的過程即得見創造的奧秘,男女互相吸引,之後女性卵子靜靜吸引著男性精子,及至互相結合。新生命的創造過程即由此展開。

世界任何創造行動其實都是相對勢力互動的結果。由於生命本身是不斷創造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便不由自主地時時受互補力量的牽製,借以完成創造的使命。

當一個人在他人身上感受到與自己互補的力量時,來電的感覺於此產生。兩人相互吸引,一如磁石般彼此吸引。在愛的磁場內,經由互動,種種欲望、激情與吸引力將得以散發。

若能互愛互敬,維係彼此的相異之處,愛情將可以曆久彌新;而當男女變得日益相似,吸引力必然遞減。畢竟,與和自己類似的人日夜相處,實在是件容易感到乏味的事。想要維係熱情不變衰,我們必須保持彼此原有的相異風貌,而且在過程中應該學習並使其逐漸融合。

男女雙方燒起炙熱的愛火,通常意味著伴侶吸引人的特質,也同時存於我們內在之中。如果我們深受對方的溫暖特質吸引,即象征著我們潛在的溫暖特質也呼之欲出,急欲與意識層麵的自我整合。

個性十分冷漠、疏離的湯姆,十分欣賞溫暖、多情的珍。潛意識裏,他之所以受她吸引,多半因為她反映了他未曾發展的陰柔麵。隨著愛她,他漸漸回歸了自己內在的溫暖與多情,正好平衡原先的冷漠與疏離。

經由與她結合,他獲得前所未有的充實感。愛一個完全相異卻又能反映自己內在特質的伴侶,令湯姆感到無限滿足。

一般而言,曾受溫暖、軟弱、關愛、柔順的女性所吸引的男性,通常比較冷漠,具侵略性、武斷、理性而成功。這正是他陽剛麵亟欲尋求與上述女性特質結合的行動。

當好家裏的"財政部長"

在大多數的家庭裏,男人們都習慣於把工資交到妻子手裏,由妻子來掌握家裏的日常開支,妻子理財能力的強弱,往往是家庭日子過得好壞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收入並不豐厚的家庭,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些收入頗豐的家庭,日子卻過得時好時壞,有時還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麵,其根本原因在於家庭理財是否得當。

我的一個朋友,由於她丈夫是獨子,結婚後就把農村的父母接來同住,結婚1年後又生了個兒子。兩個人都是"死工資",並無什麼額外的收入,因此經濟就顯得有些緊張。可這個朋友的家庭,無論在吃的、穿的,還是家裏的擺設方麵,都不落伍,問其原因,她告訴我,她會把每月的開支做出計劃,如無意外,從不在計劃外支出。並且,她從不"追風"買東西,而是根據需要買東西。就拿女人最喜愛的衣服來說,她的衣櫃裏很少有閑置不穿的衣服,她都是在淡季服裝降價時,去買質量上乘、款式大方的衣服。聽了她的話,我很為自己的衣櫃裏那些既不願穿又舍不得扔,卻又花費了不少錢的衣服暗自慚愧。

還有一個記者朋友,結婚後,一直未要孩子。兩個人工作,又都沒有家庭負擔,按理說日子應過得很寬裕。可是,每當她想購置一件"大件"時,總要到處借錢,甚至還得向家裏人求助,丈夫多次因為她沒有計劃亂花錢與她發生爭執。一次,我問她:"你把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她大大咧咧地說:"不知道,反正每個月都花光了。"

花錢,購物,對於女人來說是一大享受。有的女人,花起錢來,隨意性很強,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因此家裏堆滿了許多並不需要的東西。有的女人則花錢有度,有目的有計劃地根據需要買東西。作為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主婦,兩種不同的開支方法必然會使家庭財政出現不同的局麵。

俗話把丈夫比做"摟錢的靶子",把妻子比做"裝錢的匣子"。盡管現代社會中許多妻子同丈夫一樣,也在外麵"摟錢",但多數家庭的日常開支還是由妻子掌握。大多數的工薪家庭,家庭收入尚未達到富足的地步,因此,要合理安排好家裏的開支,還要積蓄一些應急的錢,才不至於"捉襟見肘",出現經濟上的困窘。

要安排好家裏的開支,最好是做出家庭的每月開支計劃。從工資中把夥食費、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孩子的學費和零用費等每月固定的家庭支出拿出來,再拿出必需的應酬費和零用錢,其餘的存入銀行。存入銀行的錢除保留一部分儲備金外,其餘的可用於購買家庭所需的"大件",還可用於購買保險、股票等家庭投資。

有計劃地開支,有目的地消費,是確保家庭財政正常運轉的基本原則。作為家庭主婦,隻要善於總結和學習好的理財經驗,在家庭開支上做到節儉有度、有的放矢,就一定能使家庭的"財政"運作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