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忠臣義士萬古流芳 烈媛貞姑千秋表節(2 / 3)

以上二人,遣發妻子居淮海之濱,易黃冠,遍遊天下名山,後結茅匡廬以終。

少塚宰卓孝,係殉國戶部侍郎、諡忠清公諱敬之子。少司馬巨如椽,係殉國監察禦史、諡忠獻公諱敬之子。

加卿銜左都諫魏袞,係殉國監察禦史、諡忠愨公諱冕之子。

加卿銜右都諫鄒希軻。係殉國大理丞、諡忠勤公諱瑾之子。

諸公各有令嗣,早卜居於荊、襄之間,遂去隱於漁,如滄浪漁父雲。

討燕元帥、大司馬劉璟,係太祖軍師誠意伯諱基之子。公隻身在闕。還至青田,與家人訣別曰:"我先人開國,後人不能複國,豈可生於篡逆之世!"瓣發自經死。

晉少師、大司馬、參讚軍國重事,充迎鑾亞卿、副軍師高鹹寧,原濟南儒生,為鐵兵部之參軍。

濟南尹高不危,鹹寧之弟。

青州監軍道高宣。鹹寧之兄。

少師初聞帝師升天,又聞呂軍師遁跡,慷慨悲歌,命酒痛飲,至半夜,端坐而逝。其昆弟隱居於華不注山,終身不入城市。

大司馬、開府豫州鐵鼎。原名康安,係殉國兵部尚書、諡忠武公諱鉉之子。

公有二子,諭之曰:"我初誌原從先人同死社稷,今幸宗祧不斬,當亟待嚴慈於地下。汝等宜卜居於華不注山,與高氏為鄰。"遂絕食而卒。

少司馬、都憲禦史、開府淮西景裏,係殉國左僉都禦史、諡忠威公諱清之子。

僉憲禦史、開府徐州練霜飛。係殉國副都禦史、諡忠定公字子寧之子。

二開府各遣發公子居於滁州山中,自與夫人泛舟於五湖,逍遙世外,如範少伯雲。

少司馬、都憲禦史、開府上穀司韜。係殉國僉都禦史、諡忠毅公諱中之子。

先得仝然手書雲:"在開封時,司公曾托夢,言某術數當為西洋開法之祖。今時會已屆,浮海去矣。"居數日,帝師升天,公即命子卜居於萊郡,與仝氏相依,亦浮海而去,相傳為水仙雲。

少司馬、開府青州高崧。係殉國監察禦史、諡忠介公諱翔之子。

公已有子而喪耦,仍戴黃冠入嵩山。後遊於終南,不知所終。

僉憲禦史、開府荊門姚襄。係勤王殉難蘇州府太守、諡忠桓公諱善之子。襄乳名保兒。

忠桓公率同郡人錢芹、俞貞木、王賓等起兵勤王,時三人之子鹹在開府署中,遂同歸吳中,隱於西山,當時稱為勤王世家。

黃門左尚書史彬,原官賓輔。

黃門右尚書鄭洽,原官待詔。

以上舊臣二人,奉帝命為江、浙間東道主。帝曾三過史彬之家,為人偵知首告,至拖累死。洽謁帝後還家,以勞疾卒。

大司成楊禮立,係勤王殉國袁州府太守、諡忠康公諱任之子。

農曹正郎兼督運軍餉使楊福。係殉節給事中、諡烈湣公黃諱鉞之友。

福本常熟人,禮立重其義,與之同行,隱於虞山,為灌園叟。人稱為山中二楊,勝於朝內三楊。

特簡將才、充討燕監軍使譚符。係殉國兵部郎中、諡忠湣公諱翼之子。

譚監軍欲作留侯一椎故事,雕兒、蠻兒皆從之入燕,聞燕王薨而各散。監軍去,隱於長興山中。

京營前軍大將軍瞿雕兒。係都督贈威武侯諱能之子。

雕兒歸於卸石寨,與董、賓二將軍結小村以居,射獵為樂,人稱曰"三忠傑"。

京營左軍大將軍周蠻兒,係殉國僉都禦史、諡忠憙公諱璿之子。

羽林左冠軍先鋒使金山保,係殉國戶部侍郎、諡忠襄公郭諱任之子。

羽林右冠軍先鋒使咬祝係殉國監察禦史、諡忠惠公謝諱升之子。

以上三將軍同隱於浙之西湖。春秋花月,逍遙於兩竺六橋之間,曰:"死後神魂,可依嶽、韓二忠武雲。"

鎮守黃河大將軍暴如雷。係殉國刑部尚書、諡忠直公諱昭之子。

原籍山西,從孟津渡黃河,至中流,語其子曰:"我既不能盡孝於父,又不能盡忠於君。汝其歸裏,善繼先人之誌,訓誡子孫,永勿仕進於篡逆之世!"遂躍入河中。

荊門監軍道董春秋。係殉國監察禦史、諡忠哀公諱鏞之子。

聞呂軍師入蜀,遂別其妻孥,前去追訪。不得,遂修道於青山城,亦仙去。

淮南巡察道胡複。係殉難兵部侍郎、諡靖節公諱子昭之子。

入蜀尋訪叔父子義,不獲。返,得遇叔父之子胡縝,遂同歸故裏,複亦更名為紹,隱於耕。

黃門侍郎陳囦,係勤王列國徵州府太守、諡忠懿公諱彥回之弟。

儀曹正郎、神樂使王昪,原南都神樂觀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