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昭昭自古今
因果報應的思想還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主題之一"無論是詩歌、詞賦,還是評彈、小說乃至民間故事中,這一主題都一再得到強化,並形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積澱的核心之一"
第7章 基督教神學的世界圖景
古代中國人和古希臘人設計了一套宇宙萬物由某些物質構成的世界圖景"但是,近代科學產生以前,歐洲人接受的、近代科學先驅者們所要衝破的,卻是基督教神學的世界圖景"
這是一幅由上帝主宰的天堂地獄宇宙圖"整個世界是由上帝從虛無中創造出來的,上帝創造萬物之際,就是世界被開創之時"
地球是整個宇宙不動的中心"因為地球是上帝給他的最得意之作--人的居住地"地球的周圍有充滿空氣、以太和火的幾層同心圈,這些圈裏有恒星、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它們都圍繞著地球運動"人是上帝創造萬物的目的,天體、氣、火等就應該以地球為中心繞地球旋轉"
天堂就是火層以外最高的蒼穹,地獄就在我們腳下的地球之內"
宇宙的萬物不會自己運動,也不能自己運動,都是受動的--受另一力量的驅使而動,運動的最終原因--終極原因,是由一個始動者,這就是上帝"
萬事萬物在上帝的第一推動下運動,運動又服從於造物主上帝的目的"魚在水中生活,鳥在空中飛翔,生物界普遍適應存在的合目的性,都是上帝刻意精心地安排"
人,是上帝創造的萬事萬物的中心,他又居住於宇宙的中心,因而人是一切的中心"人是上帝的傑出創造,但與上帝的所有創造物一樣,人不可能理解上帝的一切目的,不能改變上帝的意誌,隻能聽從上帝的安排"
本來,上帝創造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後,讓他們在伊甸園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由於夏娃聽了蛇的唆使,與亞當在伊甸園裏偷吃了智慧之果,她和亞當就都犯了罪,從此原罪就存在於全世界每一個人身上,每個人都是上帝的罪人"
人生活在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為了贖罪,用各種各樣行善的方式贖罪,隻有虔誠敬畏上帝,行善贖罪的人,死後才能升入天堂,否則死後將一定受地獄之災"
《聖經》中的自然圖景,與從公元5--17世紀的上述基督教神學的自然圖景,還不能說就完全是一回事"《聖經》作為基督教的經典,隻是在公元4世紀,當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把基督教定為國教時,它才慢慢地被人們奉為神聖的象征"但《聖經》中的種種記載的描述,演變成不容置疑的教義,卻是中古時期(中世紀)教父們改造的結果"
基督教神學的自然圖景對人類的未來給出了確定的回答:上帝是永恒的,地球是永恒的上帝創造的世界的中心,太陽等行星和恒星都圍繞地球而旋轉,動植物都為了人而合目的存在"人類就在行善贖罪這一目的下永遠繁衍"人類永遠不會滅亡,隻有死後升天堂下地獄之分,太陽、地球和人類將永遠存在"
這幅自然圖景是基督教信仰和希臘思想中神秘主義結合的產物"基督教哲學家堅決反對在物質世界中尋找世界之源"公元5世紀,羅馬主教奧古斯丁說:"讓泰勒斯和他的水一道去吧,讓阿拉克西米尼和空氣一道去吧,斯多葛學派和火一道去吧,伊壁鳩魯和他的原子一道去吧"這位主教後來被稱之為聖奧古斯丁,他對基督教思想的影響最深遠、最長久,其主要代表著作《懺悔錄》、《上帝之城》"聖奧古斯丁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念論與保羅的《使徒行傳》學說結合起來,實現了基督教對人類知識的一次大綜合"
在聖奧古斯丁以前,早期神學家宣傳基督教教義時極力推崇迷信盲從"如公元2--3世紀的基督教教父德爾圖良隻能這樣說:"正因為是荒謬的,所以我才相信"如"被埋葬了的神的兒子複活了,這也是可信的,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公然宣稱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越是荒唐的事情,就越是可信"
聖奧古斯丁將柏拉圖的理念變成上帝的原型--造物主在造物以前永恒的思想"由於永恒的思想--上帝的運動,就從虛無中產生了水、火、土、氣以及人、地球等"這樣基督教教義就從德爾圖良的那一套全然無理的東西,變成了係統的理論體係"
從永恒的思想--上帝出發,聖奧古斯丁論證了基督教神學的時空觀:時間是在上帝創造這個世界的同時被創造出來的,上帝創造世界之前沒有時間;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沒有這個世界,當然也就沒有空間"上帝是永恒的,和柏拉圖的理念一樣,永遠處於時間的長河之外,永遠居於我們這個世界所占據的空間之外"
這樣,我們就不難得出聖奧古斯丁的一個重要結論,永恒的思想--精神第一,上帝萬能"
13世紀著名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按照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和地球中心論等一些思想,將基督教神學的理論體係弄得更加完備、"精致"其代表作是《神學大全》和《通俗哲學大全》,這兩部著作是為了向無知者闡明基督教知識而創作的"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人類知識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基督教信仰的神秘,它由《聖經》、神父及教會的傳說一代一代繼承下來;二是人類理性所推出的真理--這不是單個個人難免出現錯誤的理性,而是自然真理的源泉,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是其主要的解說者"因此,哲學和神學必然是可以相容的,《神學大全》應該包括一切知識--哲學、物理學、數學,等等,就連神的存在也可以用推理來加以證明"
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古希臘知識的集大成者,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以與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相提並論"如同孔子的學說被後世人胡亂發展,使孔子成了社會進步、思想解放絆腳石的象征一樣,托馬斯.阿奎那使亞裏士多德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聖人"
托馬斯.阿奎那等人就是在基督教教義與亞裏士多德所提供的前提之內,細致而巧妙地製訂了基督教神學世界圖景"隻要我們接受教義和經過改造的亞裏斯多德的前提,這個世界圖景體係就是一個沒有矛盾的、令人信服的整體"如亞裏士多德認為,凡是運動都需要不斷地施加力量,從這一前提出發,托馬斯.阿奎那推出了許多與神學相符合的結論,如"天體被有智慧的本質所推動",等等"當然,亞裏士多德體係中有些學說,如關於世界是永恒的從來如此的學說,與上帝在時間中創造世界的教義不協調,對此,托馬斯.阿奎那堅決予以摒棄"但在整體上,他對於亞裏士多德的學說,就連一切細節也要設法與神學相符合,如地球中心論"從亞裏士多德學說的前提中推出的結論,既然被視為已經得到證明,與《聖經》教義十分吻合,那麼作為前提的學說於是就更加可靠了"因此,全部自然知識就和神學結合成為堅固的大廈"在這個大廈中,作為神學典籍的《聖經》,作為全部自然知識代表的亞裏士多德,就成為相互依賴的兩部分"這樣,亞裏士多德的學說就與《聖經》有同等崇高的地位,對其學說的攻擊也就成了對《聖經》的攻擊,對《聖經》的攻擊是十惡不赦的罪過"
基督教經院哲學在托馬斯.阿奎那手中達到了最高的水平"從他對待亞裏士多德學說的做法中,我們也能理解和體會到,為什麼在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中,哲學和科學是神學的奴婢和使女,因為神學家們總是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能用於對其教義進行闡釋"
從古希臘對數論研究的成果中,引發對基督教《聖經》的解釋,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看到科學在中世紀的地位"
古希臘人給出了完全數(完美數)的定義:一個數是完美數,如果它等於其所有因數(不包括自身)的和"很顯然,6和28是最小的兩個完美數,因為6的所有因數(除6外)是1,2,3,而6=1+2+3;28除自身的所有因數是1,2,4,7,14,而28=1+2+4+7+14"
希臘人很重視完美數,歐基米德在《幾何原本》中曾辟專章論述"公元一世紀有人則對完美數進行過擬人化的描述:"也許是這樣,正如美的、卓絕的東西是罕有的,是容易計數的,而醜的、壞的東西則滋蔓不已;因此非完美數(數學上稱為盈數和虧數)非常之多,雜亂無章,它們的發現也毫無係統"但是完美數則易於記數,而且又順理成章,因為在個位數裏隻有一個6;十位數也隻有一個28"
但是,中世紀神學家們在注釋《聖經》時則認為,6和28是上帝創造世界時所用的基本數字"他們指出,因為上帝創造世界用了6天時間,上帝使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日數是28,所以6、28分別是第一個和第二個完美數"有的神學家進一步解釋說,諾亞洪水後第二次創生的世界之所以是不完美的,乃是因為在諾亞方舟上得救是8個人,而不是6個人"中世紀神學的確試圖把所有人類知識都納入其體係中"
第8章 火中的鳳凰
保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將經院哲學推至極端,定以《聖經》、亞裏士多德為主的神學為一尊,不容其它任何學說"
一切知識,若與神學相容,那麼它本身就在神學之中,這種知識獨立門戶純屬多此一舉"
一切知識,若與神學相悖,那麼它本身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此種知識應作為異端學說鏟除"
但是,基督教神學體係卻提供了足以推翻該體係的要素,盡管這種要素在今天仍被基督教宣稱是其固有成份"也許,這些要素是這個體係的硬核"
首先,除了早期像德爾圖良那樣公開宣稱盲從迷信的神父外,基督教神學家繼承了古臘人用頭腦進行思索的傳統,而且在其內部(特別是在一些非關鍵問題上)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辯論"在對完美數6的解釋上,聖奧古斯丁就曾別出心裁地說:"6這個數本身就是完美的,並不因為上帝造物用了6天;事實恰好相反,因為這個數是一個完美數,所以上帝在6天之內把一切事物都造好了"即使沒有6天創造世界這種事,6仍舊不失其為完美數"
其次,與進行思考相關聯,基督教神學及其經院哲學推崇理性"除了早期個別時期的神學家們貶低理性外,正統的基督教神學卻不反對或輕視理性"托馬斯.阿奎那就認為人類理性是基督教知識的來源之一"正統的基督教徒繼承了希臘人用理性思考事物的傳統,認為由神創造而具有理性的人,其真正的、完全的幸福都在於運用自己的智慧去默念神"對上帝的信仰,與上帝給予人類的啟示,乃是對真理的命題進行適當表述的信念"因此他們強調即使對於"上帝存在"這樣的命題,也有必要運用理性、智慧予以證明"
基督教徒們認為,人的理性本來是為了理解和檢驗神與自然而形成的,這一點對於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等近代自然科學的泰鬥,都有極其深刻而深遠的影響"早期,神父們自稱要對整個存在的體係給予理性的說明,這一目標並沒有錯,甚至現代自然科學的目標之一,也是要對整個自然體係給予理性的闡述"但是,中世紀在進行這種理性說明時,由於前提有問題,因此其結論就理所當然地十分荒謬"盡管如此,人們現在也不能不承認,經院哲學在運用理性方麵,其邏輯的嚴密程度,其論證的過程皆無懈可擊,唯一的缺陷是前提是錯誤的"今天,我們稱這種運理性的智慧是"不結果實的智慧","隻開花,不結果"等"
早期神父們運用理性的智慧去辯論"一個針尖上能夠站立多少天使","我們吃的麵包、喝的牛奶與酒,是否是上帝的肉和血",這些問題耗盡了不少人畢生的精力"但是,由於倡導用理性的智慧去思考,因此也出現了一些閃光的思想火花,神父阿伯拉爾在12世紀就曾提出:"懷疑是研究的道路","要信仰必須先了解","隻有通過研究才能達到真理",試圖擺脫中世紀思想中習以為常的教條"這種傳統在基督教神父中一直存在,最終導致了羅吉爾.培根、哥白尼等,對許多基督教教義的批判"
通過精心改造過的亞裏士多德的基德教神學體係,在許多年代中阻礙了科學思想的產生,這主要是因為世俗的力量和天主教會都對早期的科學抱著深深的仇視態度"其實,這個體係中不乏一些有建設性的觀點"
對於上帝的認識,這個體係認為不是天賦的,必須運用理性進行艱苦的推理才能達到"後來,基督教徒們認為,對自然規律的研究,對於上帝的認識,是為了論證上帝的偉大,所以須進行艱苦的努力,不畏艱險進行艱苦的探索,一有發現,就歡呼為是上帝偉大,歸功於上帝"
這個體係還認為,觀念也不是天賦的,而是按照幾個不證自明的原則(如因果原則),根據感觀材料建立起來的,這對於後世基督教世界的實驗精神也有一定的啟發"這一觀點也回答了我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那麼信奉地心學說,憑人們的感官,的確是太陽、月亮、行星、恒星在轉繞著地球運動"
基督教經院哲學主張徹底的唯理論,在一定意義上近代科學是對這種唯理論的反抗:科學隻訴諸無情事實,而不管這些事實是否與預定的某種理論體係相符,而且這種徹底的唯理論與新的實驗科學的精神背道而馳"
但是,這種唯理論卻有一個必要的、作為其基礎的假設,那就是:自然界是統一的、有規律的"經院派的唯理論哲學,從一個普遍而又有秩序的思想體係--古希臘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學說--中產生出來,又適合於這個體係"這種唯理論為科學的產生準備了這樣的信念:每一個哪怕是最小的事件,都可以和以前的事件有著極其確定的互相關係,使之成為普遍原則的例證,其原因就在於自然界是統一的一個、有規律的,這種信念是科學中決定論思想的雛形"要是沒有這一信念科學家的一切辛勤的努力將沒有什麼希望,都隻能是徒勞無功"
第9章 新大西島--理想的世界
對未來的想象與憧憬,是人類基本的思想活動之一"這種活動在16、17世紀左右形成了一個高潮,各種各樣對未來設想、描繪的關於烏托邦的作品時有出現,弗蘭西斯.培根的《新大西島》在烏托邦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由於培根畢生倡導科學,由此,《新大西島》所描繪的未來理想社會中,科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大西島,是培根以"我"的身份描繪的一個在大海中航行迷航後意外發現的島嶼"這個島嶼風景優美、社會安定、富強發達,各種禮儀製度合乎人性,盡善盡美"所有這一切,都得歸功於該島以前的一位國王以及他所創建的"所羅門之宮"
島上負責接等"我"等一幫迷航的人告訴"我",大約在一千九百年以前,一位國王治理著這個島,他的名字叫所羅蒙那,國王寬仁大度,廣行善政,一心一意為國家和人民謀幸福"國王的許多光輝事跡中最突出的,那就是"所羅門之宮"的興建和創辦"它是一個教團,一個公會,是世界上一個最崇高的組織,也是這個國家的指路明燈"它是專為研究上帝所創造的自然和人類而建立的"
所羅門之宮在大西島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真正成了這個國家的指路明燈,成了這個國家幸福的源泉"
所羅門之宮的元老向"我"等介紹了這個機構的有關情況"
這個機構的目的,是探討事物的本原和它們運行的秘密,並擴大人類的知識領域,以使一切理想的實現成為可能"
所羅門之宮有各種各樣的設備,采取了許多不同的措施"有又大又深的洞穴,人們利用這些洞穴來凝結、僵化、冷凍和保存各種物體,仿造各種天然礦物,生產人造金屬"這些洞穴還被用來治療某些疾病和作為延年益壽之用"
這裏有人從鹽池中汲出淡水,也有人用技術把淡水變成鹽水"在鹹水湖和淡水湖,有人進行人工技術養魚"
在大海中建有工作站,在海岸上建有港灣,在那裏進行那些需要利用海上的空氣、霧氣的工作"奔放的河流和洶湧的瀑布,給人們提供許多動力"還有各種機器來增加和加強風力,以發動各種機器"
這裏有不少溫泉和人造井,是仿造天然的泉源和溫泉造成的"他們還有一些小井,裏邊的水能夠浸泡許多東西,其中有一口被人稱為"天堂之水",經過處理以後有增進健康、延年益壽之功效"
所羅門之宮還建有療養院--稱為保健院,在這裏可以自由地調節空氣,以便於治療各種疾病,增進健康"還有清潔而寬敞的浴池,水裏欄有各種藥水,能夠治療疾病,消除疲勞,增強體力、機能,使人精力充沛、身體強壯"
這個研究機構裏有可供進行氣象研究和試驗的宏偉建築,可以進行人工降雨、雪、打雹,打雷、閃電等,還可在其中研究辨試驗萬物在空氣中的生成生長,如青蛙、蒼蠅,等等"
他們還研究出了使植物從各種混合的土壤中生長出來而不需要種子,同樣也能生產各種異乎尋常的新品種,並且能使一種樹或者一種植物變為另一種"
他們有養著各種獸、鳥的許多動物園,這些動物不僅用作觀賞之用,而且也用於解部和試驗,以便把得到的知識應用到人的身體上"由此他們得到了許多驚奇的效果:有時身體極重的部分已經死亡或者被割掉,但還能照舊活下來"有的看上去已經死了,但還能複生"在這些動物身上試驗各種毒素和藥品,其中有外用的和內服的"用各種技術使這些動物長得異常高大或特別矮小甚至停止生長,使它們有特別強的繁殖能力或使它們失去繁殖能力"他們還用各種技術使腐敗物中生出爬蟲類、蠕蟲類、蠅類和魚類,結果有一些竟進化成為較高級的生物,如鳥獸,他們不但有性別而且能繁殖"他們獲得這種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且他們已經從理論上已知道用什麼物質和什麼混合物,能生出什麼樣的生物"
他們還養育著特殊的魚類的昆蟲,像對待鳥獸一樣,在魚類、昆蟲身上做各種試驗"
為了改善全國人民的飲食,所羅門之宮專門研究了各種各樣的酒、飲料、食品"他們研究出了一些肉類、麵包和酒,人們吃了可以長時期不餓"他們有藥房、藥店,有比歐洲更多的藥草製劑、藥材"為了配製這些藥品,不僅用微火、各種過濾器和各種物質做最完善的過濾和分析,而且用最準確的配劑方法,使藥品配成之後如同天然產品一樣"
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熔爐,保持各種不周的熱度:猛烈而短暫的,強大而持久的,微弱而溫和的;有的吹風大,有的吹風小;有的是幹熱,有的是濕熱,等等"他們還利用動物糞便的熱、腸胃的熱、血液的熱和身體的熱,有及草木發酸、石灰淬水所產生的熱,他們還有在地下能夠產生天然地或者人工地產生熱力的地方"利用這種種不同的熱,作為各種工作所需要的力量"
所羅門之宮內有光學館,在那裏可以進行各種顏色的光線和輻射的試驗"他們能增加光的強度,使它照射得很遠,靠著它的力量可以辨秋毫;他們能使光線具有各種顏色,使視角在形狀、大小、動作和顏色上發生各種錯覺和假象,並做各種影象的試驗"他們能夠用歐洲人不知道的辦法使各種物體自己發光"他們有辦法看到遠在天上和極遠極遠地方的東西,能視遠若近,又能視近若遠"他們有辦法用鏡子清晰地、完整地看到極微小的物體,看到用其他辦法看不到的昆蟲的形狀和顏色、米粒和寶石上的瑕疵,觀察用其它辦法無法觀察的便溺、血液"他們能使物體的光柱發生各種折射、反射和複光"不僅如此,他們還能人工造出彩虹、日月暈和光圈"
他們有音樂館,在那裏可以做各種聲音和發聲的試驗"有歐洲人所沒有的四分音和較少滑音的和聲,有歐洲人從沒有見過的樂器"他們能使輕微的聲音變得洪大低沉,使洪大的聲音變得悠揚、高亢"能在保存原調的基礎上發出各種震音、顫音"他們能表現、模仿各種語言的發音和歌唱,以及各種鳥啼獸叫"他們還有一種助聽器,放在耳朵上可以大大幫助聽覺"他們還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的人造的回聲,把聲音多次地反送回來,好象有什麼東西在震蕩著它,有時回來的聲音比發出的聲音更大、更尖銳、更低沉,有時這些聲音竟改變了原來的發音和音節"他們還有辦法用筒子和管子,把聲音傳到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距離"
他們有香料室,裏麵有辨味的設施"他們製造香味,使所有的東西能發出一種它原來沒有的混合味"他們也能仿造出各種各樣的美味"還附設有糕點室,製造各種幹濕的糖果,可口的酒類、奶類、肉湯、青菜,等等"
所羅門之宮內還有機器館,在那裏為各式各樣的機器裝置做出各種各樣的機器和工具"借助於機輪或其它辦法,能毫不費力地就使機器很容易地轉動和發出強大的力量,超過歐洲最大的大炮"他們還製造了各種各樣的軍事武裝器械,配置了各種陸戰、海戰的火藥,還配置了供觀賞使用的各種各樣的焰火"他們能模仿鳥的飛行,並且有了一些飛行的方法"有潛行在水底、能夠抵抗海浪的船隻,還有遊泳帶和救生圈"有奇奇怪怪的各種鍾表,還有許多其他各種各樣的機器,都製造得非常精美、細致"
所羅門之宮的機器館裏還製造出了機器人、機器獸、機器鳥、機器魚、機器蛇"
他們建有數學館,在那裏有研究得非常優美的幾何學、天文學及各種天文儀器"
在這座所羅門宮裏還有幻術室,可以演出各種魔術、幻影、幻法和假象,並揭示其秘密"這個國家的人民痛恨一切謊言、欺騙,嚴厲禁止行使騙術"因此盡管他們的幻術能夠在這個喜好驚奇的世界上瞞過人的眼目,但他們決不把原有的事情或者物品加以裝點或者誇大,偽作神奇,而隻是使人們看到它們的本來麵目"
這些是所羅門之宮的財富,也就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設備"隻要想一想,弗蘭西斯.培根寫下上述內容時,牛頓還沒有出生,我們就可以知道,培根所作的預見,他所描繪的理想世界,在人類後來的創造中起了怎樣的作用"當然,我們也可以知道培根的預見的準確性如何"
接著,培根描繪他設想的所羅門之宮的工作和任務"
所羅門之宮有十二人以其他國家的名義(因為他們自已的國家是不讓人知道的)航行到外國去"這個國家的國王規定,每12年要從本國派出兩條船,作幾次航行;第二條船上要有"所羅門之宮"裏三位弟兄組成的一個使節團"他們所從事的貿易不是為了金銀珠寶,也不是為了絲綢香料,更不是為了其它商品之類的東西"他們是為了上帝首先創造出來的東西,那就是光,也就是說,為了多得到世界各個地方所產生的光"
光--上帝首先創造出來的東西,在這兒就是指全世界的科學、藝術、創造、發明,此外還有各地的書籍、論文,以及各種實驗模型"這12個人到世界各地就是為了得到這些東西"因此他們稱這些人為"光的商人"
所羅門之宮裏有三人專門搜集各種書籍中所記載的試驗,這些人則稱"剽竊者"
有三個收集所有關於機械工藝、高等學術的實驗和不屬於技藝範圍的各種實際操作方法,這些人叫"技工"
有三個從事於認為是有用的新實驗的人,稱為"先驅者"或"礦工"
把這上述四種工作("光的商人"、"剽竊者"、"技工"和"礦工"的工作)製成圖表,以便於從中得出知識和定理的三個人,稱為"編纂者"
有三個人專門從事觀察他們同伴的實驗,從其中抽出對於人類的生命和知識,以及對實際工作有用的東西,以便能清楚地說明事物的本原和預見將來的方法,並對萬物的性質和構成順序做出可靠的發現"這些人稱為"天才"或"造福者"
在全體人員舉行各種會議和討論,研究了以前的工作和搜集的各種材料之後,其中有三個人從事於新的更高級的、更深入自然奧秘的試驗,人們把他們稱為"明燈"
還有另外的三個人,專門執行計劃中的試驗,並提出報告,他們稱為"灌輸者"
最後,有三個人把以前試驗中的發現提高為更完全的經驗、定理和格言"他們被稱為"大自然的解說者"
當然,還有一些學徒和實習生,以保證能夠源源接替上述各種人員的職務,此外還有大批的男女傭人和侍者"這是所羅門之宮內各類人員的分工"
所羅門之宮還有規章和儀式"
在所羅門之宮裏,有兩個很長的、非常美麗的長廊"其中一個陳列著各種特別新奇而有價值的發明的模型和樣品,另一個長廊中陳列著世界上主要發現者、發明家的雕像"這些雕像中有歐洲人中發現西印度群島的哥倫布,發明大炮的歐洲人會瓦茨,有輪船的發明者、音樂發明者、文學發明者、印刷術發明者、天文觀察的發明者,、屬器具的發明者、玻璃發明者、蠶絲發明者、酒類發明者、穀類和麵包發明者"此外,還有他們國內的許多偉大發明家"
他們對於每一個有價值的發明都為它的發明者建立雕像,給他以優厚的獎賞和極大的榮譽"
他們有讚美詩和樂曲,每天歌頌、感謝"我主和上帝"的奇妙的創造;他們還有各式禱文,懇求主幫助他們賜福給他們,使他們的勞動更為輝煌,成為神聖而有用的事業"
他們還巡視和訪問全國的主要城市,在所到之處發表好的、有用的新發明,他們也預告自然疾病、瘟疫、蟲災、饑荒、風災、地震、洪水、慧星、一年四季的氣候,並指導人民如何進行防禦和救治"
人類的未來理想世界,在弗蘭西斯.培根看來,就如同在新大西島一樣,人類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將生活得十分幸福"人們不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界,同時還能積極地改造自然界,使之造福於人類"
人們所構想的未來社會,大都被稱之為烏托邦--不能實現的願望、計劃,但《新大西島》的未來社會,由於人類利用的科技方法,在今天絕大部分已經實現,甚至遠遠超過培根的設想"這至少表明,在建設人類的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第10章 科學與人類對"未來"的認識
太陽會毀滅嗎?人類難道不會一如繼往地繁衍下去嗎?人類會自我毀滅嗎?這些問題,自從有人類曆史以來,在相當多的民族中,在眾多的文化傳統中,都不是問題"在成為問題的那些人類文明中,這些問題要麼是虛假的,要麼被其他的理論解釋了,使之成為一個不用人們去探索的問題"
如果問一位15世紀的歐洲人,或者問一位18世紀的中國人,或者問一位生活在叢林中的當代非洲人這些問題,他們會用驚諤的眼光看著你,以為你有神經病"
使這些問題成為實實在在問題的,是科學的發展"這些問題是人類未來的根本問題,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基本前提"
第11章 史芬克斯之謎
科學發展,使人類未來成為了一個實在的問題"英國科學家W.C.丹皮爾的一首詩能有助於人們了解這一過程,這首詩載於他的著作《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中,題目是:
自然不能被目證那就不能被征服
最初,人們嚐試用魔咒,
來使大地豐產,
來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殘,
來使幼小者降生時平平安安"
接著,他們又祈求反複無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與洪水的災難;
他們的煙火繚繞的祭品,
在鮮血染紅的祭壇上燃燒"
後來又有大膽的哲人和聖賢,
製定了一套固定不變的方案,
想用思維或神聖的書卷,
來證明大自然應該如此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臉"
注視著好景不常的哲人和聖賢,
她耐心等了一會--
他們的方案就煙消雲散,
接著就來了一批熱心人,地位比較卑賤"
他們並沒有什麼完整的方案,
滿足於扮演跑龍套的角色,
隻是觀察,幻想和檢驗"
從此,在混沌一團中,
字謎畫的碎片就漸次展現;
人們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氣,
服從大自然,又能控製大自然"
變化不已的圖案在遠處閃光;
但它的景像不斷變幻,
卻沒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細,
更沒有揭示出字謎畫的意義"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沒有供出它內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議地保護著,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謎"
科學家,就是那些地位比較卑賤、滿足於扮演跑龍套的角色,善於進行觀察、幻想和檢驗的熱心人"他們的任務本質上是探索史芬克斯之謎"
史芬克斯,是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獅身人麵獸,是一個女妖怪"她曾在古代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候在大路口,向每個過路人提出一條謎語,猜不中的人就被她吃掉,猜中了她自己就死去"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猜不中這個謎而喪命"後來,在西方文學中,史芬克斯象征著難解的謎團"
這個史芬克斯謎是:什麼動物早晨四條腿走路,正午兩條腿走路,傍晚三條腿走路"
猜中這個謎的是俄狄浦斯"他是希臘神話中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的兒子"因為神曾預言他將殺父淫母,剛一出生即被其父丟棄在山崖,但卻為一牧人所救,由科林斯國王收養"長大成人後,拚命想逃避殺父淫母的命運,但卻在無意中殺死了拉伊俄斯國王--他的父親"
一天,俄狄浦斯走在提佛城郊外,凶殘的史芬克斯女怪攔住其路,強行讓他猜這個謎,並且講了條件"俄狄浦斯思索了一下,立刻猜出來了"於是,史芬克斯就自殺了"但俄狄浦斯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人們見俄狄浦斯除掉了吃人怪物史芬克斯,向他山呼萬歲,底比斯人擁立他為新王,以接替為人殺死的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即王位後,娶前王後伊俄卡斯達為妻--這正是他母親!後來,他們生了四個子女"過了一段時間,全國瘟療流行"神示意必須除掉殺死前王的罪人才能消禍免災"俄狄浦斯追查的結果,發現自己就是那殺父淫母之罪人!母親伊俄卡斯達了解實情後自縊身亡,他在悲憤、羞愧中刺瞎雙眼,流浪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