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初春。
梓桑大地,川北丘陵深處,初春還沒有來得及下一場雨。冰冷的寒霜,還咯吱咯吱地壓著成片成片的油菜地和小麥田塊。縱闊的山穀之間,蓄足肥力的田地裏,沾著露水和陽光,呈現出萬物複蘇的景象。
這片山穀的最深處,宛如長龍的向家溝,在青瓦灰牆的片片院落外,穿插其間的老梨樹,千瘡百孔地長出了嫩葉和花苞,而屋後年前刷白修枝過後的數百畝桑田還是孤零零地露著枝丫,還得再過些時日才能長出枝條。
二月二龍抬頭,龍生水,向家大院子一片喜慶熱鬧。
向家老二向耀斌與鄰鄉塗家灣老隊長的閨女,年前已經算好了八字,定下了娶親的日子。一大早,天還沒有亮,向家老太婆裹著三寸金蓮,踩著咯吱咯吱的冰霜,走過田間院壩,敲開了周圍鄰家的大門,招呼他們趕緊起來,殺豬捉雞,壘灶埋鍋,劈竹子綁抬貨。村裏的媒婆,比她還起得早,早已經在家裏鬧騰開了。
向耀斌,是向家老太婆的獨子向青雲前妻生的老二。老向家,從湖廣填四川之後,來到向家溝,不知是撞了哪個黴神,幾代人單傳,差點斷代。到了向青雲這一代,老太爺原本是村裏的私塾先生,與老太婆結婚不到兩年,便患上了肺癆,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向老太婆靠著給村裏的小地主當佃戶,苦苦地撐著這個家,生怕斷了老向家最後這點血脈。
向老太婆雖然大字不識,但眼光長遠,別的人家在苦哈哈地熬生活的時候,她卻托人給村裏的私塾先生送了幾隻雞,把向青雲送去讀書。
等到天安門廣場上響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她才翻身過來,分到了四間小地主的青瓦房,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新中國成立之後,正是因為她的這番舉動,成年後的向青雲,青雲直上,先後當上了村上的大隊會計、大隊文書、大隊治保主任,後來被提拔到鄉上,當上了鄉幹部,吃上了國家的皇糧。
向青雲的前妻,姓楊。是個賢惠能幹的女子,很會生養,結婚不久便生下了老大向耀東,跟著不久又懷上了一對雙胞胎。然而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受製於當時的醫療條件,遇上了難產,隻生下了老二向耀斌,便撒手人寰。
向老太太打心裏喜歡這個會生養的兒媳,老向家總算是擺脫了幾代單傳的命運,終於開枝散葉,生了兩個帶把的崽兒。兒媳的功勞比天大!兒媳去世後,向老太婆痛哭了一場,差點把自個哭死過去。“這都是啥命啊!老天爺啊,你睜睜眼吧!”
兒媳去世之後,向青雲當上了村幹部,無暇照顧家裏。向老太婆拖著倆個孫兒,好不容易等到向耀斌滿了八歲,向青雲又娶了一個幼教老師。新媳婦比頭一個媳婦更會生養,連續又生下了老三向耀明、大孫女、二孫女和一對雙胞胎,其間還因病夭折了一個老四。
家裏的枝葉越散越開,吃飯和住房成了大問題。新媳婦要顧著自個生的孩子,向耀東和向耀斌隻得還是讓向老太婆帶。等到向耀東滿十二歲的時候,遇到了天旱大災,吃飯成了大問題,加之那時候是吃集體夥食,靠掙工分活人,雖然向青雲每個月有幾塊錢的工資,但家裏缺勞動力,人口又多,掙來的工分,分來的糧食始終不夠吃,家裏總是清湯寡水,不是大的餓肚子沒力氣,就是小的黃皮寡瘦。
日子越過越難,連一塊紅薯都要分成幾個人吃。補疤衣服大的穿了,小的接著穿。向耀斌每次都選擇最後吃,他精怪得很,曉得吃在前麵的,都要給最後的人留點。日子越窮,家裏人反倒是越謙遜。往往吃到最後的人,反倒是吃得最多的人,再不濟還能舔一下碗,喝口湯。向老太婆每次看他吃飯的樣子,都忍不住要偷偷地掉眼淚。
她這個孫兒,比其他的孩子要過得苦得多。他連兒媳婦的奶都沒有吃到一口,全靠她抱著他到處去找村裏其他的產婦,求著吃人家孩子吃剩下的奶,才活下來的。他人的奶,沒有吃到半個月人家就不願意了,這小子胃口大,每次都把人家吸得驚爪爪的叫。後來,全靠喝點包穀糊糊,才長大。向老太婆對他心裏一直覺得很虧欠,長這麼大連點像樣的葷腥都沒有撈到著。每每想起他的小時候,向老太婆都會怨恨向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