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亞伯特·愛因斯坦(1 / 1)

第26章 亞伯特·愛因斯坦

原是學校中最笨的學生,但卻成為世界第一的大科學家。

兩、三年前,我和一位朋友在德國某個鄉下的道路上散步,突然,那位朋友停下腳步,指著一家食品店二樓的窗戶。

"有沒有看到那扇小窗戶?"他說道:"那就是愛因斯坦出生的地方。"

就在當天,我見到愛因斯坦的某位父執輩,並和他交談幾句。"他看起來並不像是什麼非凡的人,但這並不足為怪,因為在愛因斯坦童年時,任何人都不會想到這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偉人,但現在卻是世界最具智性的人,被認為是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但在五十年前,他看起來既笨又內向,發育比一般的兒童都慢,連學習語言都顯得辛苦無比。又因為反應遲鈍,被老師認為已經無藥可救,甚至他的父母都擔心這孩子的智力可能在普通以下。"

有一天早上,當愛因斯坦睜開眼睛時,突然就成為世界上最有我聽人。一個藉藉無名的數學教授,卻成為五大洲各個報紙頭條新聞的主角--這實在太令人難以相信了,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愛因斯坦這個人之難以理解,並不亞於他所發現的相對論,例如任何人都渴求的名聲與財富,他從來不曾為之動心過。有一次,他搭船橫越大西洋時,船長建議他住進價錢最昂貴的特別船艙,但他立刻回絕船長的好意,與其受特別待遇,倒不如在三等艙較為自由自在。

在他五十歲生日時,德國政府頒給他各種榮譽,例如在波茨坦為他設置一座胸像,當作全德國國民敬仰的象征,並贈給他房屋及遊艇。

但才僅兩、三年,他的所有財產都被沒收了,甚至因為懼怕遭到不幸的下場而不敢回自己的祖國。他隻好留在比利時,每天待在用門栓銷得緊張的房間裏,而且每晚都有個警察睡在他身邊戒備。

不久就遠渡到美國,擔任普林斯頓大學附屬高等學術研究所的教授。當他初抵紐約時,為避開新聞記者的采訪,在船尚未完全靠岸時,就設法偷偷地下船,搭車離開港口。

愛因斯坦曾說:"理解我的相對論者,全世界隻有十二個人而已。"但仍仍出版一本書介紹其中的原理。

他自己對相論的最簡單解釋是:"身處於美女嶴邊時,即使是一小時,也會感覺好像隻有一分鍾而已;但若坐在灼熱的爐子邊,一分鍾也覺得好像一小時之久。"這就是相對性原理。

提到美女,就讓我想起愛因斯坦的兩次婚姻。在第一次的婚姻中,他太太為他生下兩個具天才資質的優秀兒子。

已去世的愛因斯坦夫人固然不懂相對論,但卻充分了解自己丈夫的個性。

夫人有時會請友人到家裏喝茶,這個時候她就會問丈夫要不要下樓來和大家聊聊天。"不要!"愛因斯坦大吼道:"我絕對不下去!這樣子的家我怎麼待得下去呢?這樣會妨礙我的研究工作啊!真受不了!"

夫人沉默了一會兒後,以巧妙的方法再問他一次,結果愛因斯坦乖乖地從二樓下來,參加了他們的茶會。現在他認為,這也是必要的休息啊!

根據夫人的說法,他在思考事情時是相當重視秩序的,但在生活方麵卻毫無秩序可言,一旦想做一件事,不論當時是什麼時候都一定會做。他的日常生活原則隻有兩點,一是絕對不訂規則,二是不受他人意見左右。

他平日的生活相當簡樸,出門時經常穿著未燙過的衣服,也很少戴帽子。洗澡時不是吹口哨就是大聲地唱歌,刮胡子時從不用刮胡專用的肥皂,對這個向不可解的宇宙之謎挑戰的人而言,分別使用兩種不同肥皂的人生實在太複雜了,他不願意過這種生活。照此情況看來,他的確是個相當幸福的人,而且我認為他的幸福哲學比相對論更具意義,可稱得上是偉大的人生哲學。他說:"我對任何人都無所期待--因而才會這麼幸福。"

他對金錢及榮譽毫無欲望,也不期待他人的褒獎,隻要作研究、拉拉小提琴或坐遊艇兜風,就能令他感到幸福無比。

愛因斯坦非常喜歡拉小提琴,他說:"我浸淫於美妙的音樂中思考,而在拉奏小提琴時體驗幻想。"

有一次,他在搭乘電車時,為所找的錢數不對,而和車掌發生爭執,車掌便把錢重新算一次,結果發現根本沒有錯,於是又把錢交還愛因斯坦,並說:"這種連數目都不會算的人,真令人傷腦筋。"

[他於一九二一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九三四年被剝壓德國國籍,財產也一並被沒收,於一九四○年歸化為美國國籍。他是個尊重個人自由的和平主義者,極力反對核子武器。AlbertEinstein(1879-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