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列夫·托爾斯泰
寫了兩部世界文學名著,卻視之為恥辱且後悔的人。
這個故事的主人翁之一生,實不輸於"天方夜譚"內的各種奇妙故事。這個人被世人尊為現代預言者,而於一九一○年去世。在他去世前的二十年間,來自世界各國的崇拜者,不斷地到他家拜訪,希望能見到他一眼,或者聽聽他的聲音也好,甚至隻要摸摸他衣服的下罷,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
他有好幾位朋友住在他家達數年之久,不論他說什麼話,他們都立刻記錄下來,即使瑣碎的家常話也不例外;他的生活點滴,也都被钜細靡遺地記載下來,這些紀錄後來被刊印成書。
這些書的數量約有二萬三千本之多。除此之外,有關其思想的報章雜誌記事,也有五萬六千多篇,再加上他自己的百餘卷作品,相信除他之外,再找不到第二人有此紀錄。
他的一生變幻無常,絕不輸於他所寫的小說。他出生於擁有四十二間房間的大宅邸,從小就被養育在帝俄貴族社會的榮華搖籃中。在晚年,他將所有的土地都分配給別人,同時也放棄全部財產,身上不留一分錢,最後在一個鄉下火車站,於農民的圍繞中寂寞而死。
年輕時,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在穿著方麵從不吝嗇,甚至還特地向首莫斯科的服裝店訂製衣服。到晚年,所穿的是和農民無異的簡陋服裝,腳上的鞋子也是手工做的,自己整理床鋪、打掃房間,在未鋪桌巾的桌上以木造碗、匙簡單地用餐。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年輕時所過的是"肮髒而邪惡的生活",大量喝酒、和別人決鬥等罪惡之事他都做過,甚至還曾經殺人。但從來他有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努力地實踐耶蘇的教示,成為全俄國德行最高的聖者。
結婚之初,他的家庭生活相當美滿,夫妻二人甚至向神祈禱,希望永遠擁有這份幸福。但這對並密的夫妻後來感情卻極端惡化,據說托爾斯泰臨終前的願望是"不要讓那個女人到我麵前來!"
年輕時,他曾在大學留級,也被家庭教師認為已無藥可救。不論他如何努力學習,都因腦子遲鈍而不見效果,但三十年後,卻寫了兩部可永留後世的傑出小說,那就是"戰爭與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
帝製時代的俄國是為沙皇所支配,但沒有一個沙皇能像托爾斯泰享名於全世界。這位大作家既然寫下如此多永留後世的名作,他是不是就感到滿足和喜悅呢?有一段時間他的確有這種感覺,但後來卻因寫這種名著而自覺恥辱。他晚年所寫的都是小冊子式的短篇作品,內容皆為歌頌愛及和平,並致力於消除貧窮。他將這些廉價版有小冊子放在貨車或手推車上,沿門挨戶地一家一家推銷。這種普及性的小冊子,在短短的四年期間就售出一千百萬本。
數年前,我非常幸運地在巴黎到托爾斯泰的小女兒,她是托爾斯泰晚年時的秘書,在他去世前都一直留守在他身邊。她目前住在賓州牛頓區的廣場,我從她那兒聽到許多有關托爾期泰的事跡。後來,她也寫了一本名為"托爾斯泰的悲劇"的書。
托爾斯泰的一生的確就像一部悲劇,原因在於他的婚姻生活。他太太喜歡過豪奢的生活,但他輕蔑這種生活;她喜歡名聲,希望獲得社會讚賞,他則對這種事漠不關心;她喜歡金錢,期望獲得財富,但他認為擁有私有財產乃是一種罪惡;她希望掌握權力、支配他人,他則認為以愛支配他人才是正確的。
不僅如此,他太太還是個嫉妒心極強的女人,厭惡丈夫的朋友,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因為嫉妒而將她趕出家門,甚至拿空氣槍射擊放在丈夫書房的女兒照片。
她幾乎未曾停止過責罵自己的丈夫,托爾斯泰曾說:"因為她而使全家成為一個地獄。"他之所以放棄一切著作的版權,讓任何人自由出版,就是為這個理由。
他若反對太太的意見,立刻會引起她激烈的歇斯底裏,嘴巴貼緊裝鴉片的瓶子,並在地上打滾,甚至揚言要跳井自殺。
婚後幾近於半世紀時,他太太偶爾會靠在托爾斯泰的膝上,要求他念四十八年前兩人正陷於熱戀時他所寫的日記,當時的快樂情景早已霧散雲消,在一人念一人聽的情況下,兩人不禁都流下淚水。
到他八十二歲時,終於再也無法忍受這個悲劇家庭,於是一九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的夜裏,托爾斯泰離家出走了--漫無目標地逃往寒冷的黑夜中。
十一天後,他辦為肺炎而逝世要個鄉下車站。"神會適當地安排一切。"臨終前他說道:"追求--要無上盡地追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