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綠色飼料生產中應注意的問題
上世紀末,英國的瘋牛病、比利時的"二堊英"事件,導致了巨額經濟損失,也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極度恐慌。同時,由飼料汙染所引起的畜禽疾病和產品安全事件也此起彼伏,這使人們意識到,飼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對綠色飼料的呼聲愈來愈高。
所謂"綠色飼料"就是純天然、無汙染、無毒害、無副作用的飼料。而在實際的飼料的生產中,如何能夠生產出安全的飼料,如何能保證酶製劑、益生素、中草藥提取物、維生素等活性物質的有效性,則需要工藝、設備等方麵的綜合考慮。
1 把好飼料的原料關
對飼料原料的檢驗除感官檢查和常規的檢驗外,還應該測定其內的農藥及鉛、汞、鎬、鉬、氟等有毒元素和包括工業"三廢"汙染在內的殘留量,將其控製在允許的範圍內。還要檢測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如安眠酮、雌激素、瘦肉精等。確保原料安全、綠色,為成品的綠色提供必要的條件。
2 采用先進的加工工藝
2.1 膨化調質工藝
膨化調質工藝是采用膨化調度機對飼料進行瞬時高溫(通常為130~135度)、高壓(料群最終所受壓力可達3.5MPa),使物料能十分充分地調質,並且可以部分熱化。該工藝對原料的來源無特殊的要求,可以擴大飼料來源。由於提高了澱粉的糊化度和蛋白質的熟化度,可以減少或取消粘合劑、品質改良劑的添加量。該工藝可徹底殺滅沙門氏杆菌和一些流行病的微生物,從而大大減少殺菌劑、抗生素的添加。由於作用時間短,對氨基酸、維生素的穩定性和效價不會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該設備生產出的產品適口性好,減少誘食劑的添加,可以生產綠色飼料。
2.2 熱敏物質、油脂的後置添加工藝
由於飼料工業的快速發展,飼料廠越來越多地利用膨化製粒或膨化機加工飼料。由於在製粒、膨化時受溫度壓力的作用,會破壞維生素、酶製劑等的大部分功效,因此采用後置添加工藝。具體添加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這些含有生物活性的物質預先與一種惰性載體混合成泥狀,這時是不可溶的,然後形成均勻的懸浮液,懸浮液再通過一種設備轉化為一種可作用於粒料的形態,形成均勻的一層薄膜,覆蓋在粒料的表麵。另一種是用噴霧添加法,它主要有一個高精度的劑量泵,將精確量的液體製劑經氣壓噴頭噴出。這種噴塗係統在添加液體製劑時,可以保證添加量的精確和安全。
油脂的後置添加可在熱敏物質的添加之後進行,添加量可達8%,對於維生素、酶製劑等活性成分有一種保護作用。同時,油脂的添加還可以阻礙顆粒中營養成分的氧化,起一種包被的作用,從而減少飼料配方中氧化劑的添加。
後置添加工藝可以避免熱加工的損害,減少了這些組分的添加量,從而減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這些組分的添加,可根據生產出的飼料的真實成分和用戶的需求進行配方,可以準確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又可避免盲目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