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生物世界
1.棄暗投明立新功
病毒在人們眼裏可謂十惡不赦,使我們對整個微生物家族都有很大的意見。但看事物要一分為二,近些年微生物作出了很大貢獻。你知道它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麵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蔬菜、水果腐爛,麵包、饅頭等食物發黴的現象,有時一些器具、衣物上也滿是黴斑,所有這一切都是黴菌在從中作梗。這些黴菌包括毛黴、根黴、青黴和曲黴等。例如,在60年代,英國某農場的10萬多隻火雞突然在一夜間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後來經多方麵研究,發現這是由於火雞吃了發黴的花生餅粉而造成的。從發黴的花生餅粉中分離到一種黴菌,就是黃曲黴。
同樣,細菌在人們在心中也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它們也是造成諸如痢疾、肺炎、麻瘋病、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症的罪魁禍首。放線菌和細菌一樣同是原核微生物,有些種類也可以引起人類的皮膚病,腦膜炎和肺炎等症。
微生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便它們也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例如,在基因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原料、元件和工具等,其中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就在其中充當重要角色。在施工中,切割基因的手術刀--限製性內切酶,就是來自於一些大腸杆菌。切割後的基因若要轉移,需要運載工具,病毒以及細菌質粒等便首當其衝。
基因工程的施工目的,就是要讓被轉移的目的基因得到表達,從而服務於人類。目前,用於基因表達的受體生物大多數是細菌等微生物。如果我們把動物或植物的某種基因送到細菌等微生物的細胞中,就可用它們生產出動物或植物產品來,這樣的微生物,就稱為工程菌。如今,在微生物中已經開發出了多種可以使用的工程菌。如大腸杆菌、枯草杆菌,放線菌以及酵母菌等。這些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為各種基因表達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細胞內環境,為基因工程的順利實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一生。
與病毒和細菌一樣,放線菌和黴菌也默默地為人類做著貢獻。例如,放線菌可被用來生產鏈黴素、金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另外還能生產氨基酸、維生素、酶等多種產品。黴菌也不例外,在釀酒、製醋、飼料發酵,以及有機酸、抗生素、維生素等產品的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醫療戰線展才能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打預防針、接種疫苗的經曆,其目的就是防止一些病菌對我們人體造成傷害。那麼,醫生在我們身體內注射的是什麼呢?微生物在醫藥方麵還有哪些貢獻?
醫生在我們身體內注射的其實就是一些活的或死的病毒或致病細菌。如果注射的是細菌,就是菌苗,如卡介苗、鼠疫菌苗。如果注射的是病毒,就叫疫苗,如牛豆、狂犬疫苗等。對人體來說,它們都是異物,我們稱它們為抗原。抗原進入機體後,可以刺激機體產生一種與之相應的抗體物質。抗體具有抑製和殺死致病微生物的功能,這便是人體內的免疫作用。注射某種菌苗或疫苗,人體就會產生對某種致病微生物的抗體,這樣就獲得了免疫力,就不會再得某種傳染病了。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又一貢獻。1929年,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了能抑製葡萄球菌生長的青黴菌,後經研究才知道是其中的青黴素在發揮作用。十年之後,英國人弗勞來等人又把青黴素製成藥劑,用來給人治病,一下子轟動了世界。從此以後,人們不斷地對近6000種微生物進行研究,使抗生素的挖掘、生產和應用都得到蓬勃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有5500多種抗生素問世,有臨床價值的也近400種。
微生物在醫療戰線上的貢獻還遠不止於此。大家知道,糖尿病症可通過補充胰島素進行控製。通常胰島素是從豬、牛等動物的胰髒中提取,大約8000噸的胰髒才能獲得1公斤胰島素,這不僅成本高,而且產量也遠不能滿足全世界約6000萬糖尿病患者的需求。1978年,科學家們將人的胰島素基因轉移到大腸肝菌中,製成工程菌,並成功地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來生產胰島素。這樣的胰島素不僅成本低,產量高,而且長期使用也無副作用。
近幾十年來,人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所創造的工程菌,如大腸杆菌、枯草杆菌、假單孢菌、放線菌、酵母菌等,已經能夠為人類生產幹擾素類、抗生素類、氨基酸類、酶類、核苷酸類、有機酸類、維生素類、甾體激素類、疫苗類等近30種藥物。在醫療戰線上,微生物真是出盡風頭。
兒童要打預防針
因為,許多細菌和病毒會給人類帶來疾病,造成死亡。人們便利用這類細菌來以毒攻毒。把它注射到正常人的身體裏,使人體在以後產生對某種疾病的抵抗力。兒童抵抗力差,易患某些傳染病,注射疫苗後可避免這些病的發生。如對可造成小兒麻痹症的脊髓灰質炎,兒童必須要注射好多次脊灰疫苗。
3.治理汙染創佳績
在城市發展的今天,采取科學的措施來維護我們的家園,使之成為一個布局合理,空氣新鮮,天藍水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花園城市"",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治理汙染有什麼好辦法嗎?
本世紀50年代,日本的水俁地區發生了一種奇怪的病。患者開始步履蹣跚,口齒不清;接著雙目失明,聽覺喪失;最後神經失常,身體象弓一樣彎曲變形,慘叫而死。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究,這種怪病終於被搞清,原來它是由當地工廠排出的含汞的廢水引起的。
然而,汞雖然厲害,可有些微生物卻偏偏不買它的帳。在被汞汙染的水體裏,這些小家夥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能把汞吃進肚裏,通過轉化,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假單孢杆菌就是這樣一類微生物。
事實上,在自然界具有類似作用的微生物還有很多。例如,許多好氧微生物可以把汙水中的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一些細菌、酵母菌和真菌能把石油裏的各種有機成分--烯烴、烷烴、芳香烴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進而達到淨化油汙的作用;鐮刀黴、假單孢菌等,可以把氰這樣的劇毒物轉變成二氧化碳、水和銨鹽;芽孢杆菌能酚類物質轉變成醋酸;紅色酵母菌則對聚氯聯苯具有分解能力。
多環芳烴是一類致癌物質,但產堿杆菌、棒狀杆菌等細菌卻能降解多種多環芳烴。硝基化合物對人類也有致癌作用,我國利用腸杆菌、克氏杆菌等細菌,降解製造炸藥過程中所產生的含硝基化合物的汙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塑料、合成纖維等多種製品的廢物,生活汙水中的洗滌劑、表麵活性劑等都是令人討厭的汙染物。有人培育出一種體內具有兩種酶的假單胞菌O-3號細菌,該菌可利用聚乙烯醇作為碳源並對其進行降解,從而起到去除汙染的作用。
說了半天,恐怕你還是不知道空間該怎樣用微生物來消除汙染,有一種辦法叫""活性汙泥性""。這種方法就是把具有消除汙染作用的微生物放在一個池裏進行培養,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紫絮狀物,這就是活性汙泥,實際上就是大量微生物的綜合體。然後,用它們來處理汙水就可起到淨化作用。
使用塔式生物濾池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濾池內鋪上一層由碎石、爐渣等組成的過濾材料,將培養好的微生物放入其中進行繁殖,漸漸地就形成菌膜。廢水從濾池中經過時,菌體便對廢水中的毒物進行分解吸收。上麵流來的廢水,下麵流出的就是淨水了。
還有一種生物轉盤法。讓汙水在固定的槽中流動,槽內裝有許多圓盤,上麵生長著生物菌膜。圓盤慢慢轉動,忽高忽低。當它們浸沒在水中時,就吸收營養、排除毒物,淨化汙水,當它們露出水麵時,就吸收氧氣,加快繁殖。因此,這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淨化裝置。
愛吹氣泡的甲烷菌
在水草澉裏生活著無數專受吹氣泡的小生命,名叫甲烷。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現在甲烷菌的食物來源比以前更為廣泛,雜草、秸杆、殘飯、垃圾等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在雜草茂密的池塘底部極為缺氧,甲烷菌躲在這裏""飽餐""一頓之後便舒心地出一口氣來,這其實就是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