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生物世界(3 / 3)

我國的傳統調味品醬油和醋也分別是由黴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釀造而成的。

靠酵母菌的幫助,大麵包才會又鬆又軟。酵母菌能使麵粉中遊離的糖類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在烘烤過程中,二氧化碳氣體受熱膨脹,於是麵包就變得又鬆又軟了。酵母菌的本領非凡,被譽之為""發酵之母""。

9.葡萄美酒夜光杯

從古到今,多少文人誌士,飲酒作詩,醉留佳篇,傳誦千古!酒,何以有如此魅力,令天下英雄豪傑""但願長醉不複醒""!酒,你知道它是如何釀成的嗎?為什麼酒越陳越好呢?

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飲品,但關於它的製作加工過程人們卻未必知曉。其實,它就是由酵母菌等微生物釀造而成的,不管是白酒、啤酒還是葡萄酒,都離不開這些微生物。在釀酒中還經常用到""曲"",這種曲就是另外一類叫黴菌的微生物,它可以幫助酵母菌產生一些特殊的香味。眾所周知,我國各地的名酒具有不同的芳香、味道和醇口性,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應用了不同種類的黴菌和酵母菌。

並且,酒在釀好封閉之後,在存放的過程中""曲""還繼續幫助酵母菌產生香味,這就是陳酒的濃香。所以說,酒不要釀好就飲用,最好多放一些時辰,不要怕酒放壞了,它才是越陳越香呢。

葡萄酒

葡萄酒是選用優良的葡萄品種,以科學的方法釀製而成。酒液一般呈紅色,晶亮透明,具有新鮮悅怡的果香,優美的酒香;含有葡萄糖、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是宴會和家庭飲用之佳品。且其品味高雅,醇香長存,回味悠久,令人長思。

10.美味佳藥數真菌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及高等的藥用菌,對人類作出了很大貢獻。為什麼它們是美味佳藥呢?

在我們家庭餐桌上,我們經常可以吃到味美可口的蘑菇、香菇一類食用菌,這就是微生物對人類的奉獻。這些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某些食用菌除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外,而且對動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製作用,還能抑製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並能溶解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食用菌常常被人們稱之為很好的保健食品。

在高等真菌中,有許多可以作為藥用的菌類,例如有補中、固腎、益脾、補肺、止血作用的靈芝,有滋陰、補腎、潤肺、強精、補血養神作用的銀耳,能滋補、助消化、退熱、利尿、消腫的茯苓,還有對消化道腫瘤有較好療效又可治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猴頭,可以做止血外敷藥的馬勃等等。

11.恩澤後輩的豆科植物

繁茂枝葉,欣欣向榮的豆科植物之所以呈現出如此一派生機,是根瘤菌的功勞。你知道根瘤菌如何為豆科植物""服務""的嗎?

當土壤中有相應的豆科植物生長時,根瘤菌就很快進入根部,並刺激根部細胞加速分裂、膨大,形成許多根瘤,為根瘤菌提供活動場所和養料。而根瘤菌又會賣力地從空氣中吸收氮氣,為豆科植物製作""氮餐"",使它們枝葉繁茂,欣欣向榮。根瘤菌生產的氮肥不僅可以滿足豆科植物的需要,而且還能分出一些來幫助""遠親近鄰"",儲存一部分留給""晚輩""。所以種豆可以肥田。

霸道的山艾樹

有的植物恩澤後輩,有的植物卻霸道無比。在北美西南部的幹燥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山艾樹,它十分專橫跋扈,在它生長的地盤裏連一根雜草也見不到,有人曾在它附近種植了一些其他植物,但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據分析,這種山艾樹能分泌出一種置其他植物於死地的化學物質。

12.""天寒地凍""防細菌

冷凍保存食品是我們生活和生產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家庭使用的冰箱、冰櫃,工廠使用的冷庫、冷藏車、冷藏船等,都是為有效保存食品,防止微生物汙染而設製的。那麼,為什麼低溫會抑製微生物生長呢?

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樣,生長時需要一定的溫度,過熱過冷它們都受不了,最適合它們生長的溫度叫最適溫度。由於微生物的種類各不相同,因此它們的最適溫度也高低不同,如細菌的最適溫度為37℃,黴菌則為28℃。當我們用低於這樣的溫度來處理它們時,它們的新陳代謝過程自然會受到影響。如果用低溫處理,它們的代謝活動就減弱,甚至停止。這樣就抑製了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了它們的腐敗作用。

當然,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對寒冷的抵禦能力也各不相同。腦膜炎雙球菌、流感病毒在接近零度時容易死亡。酵母菌則在零下130℃時還能活一天。而細菌的芽孢和黴菌的孢子,在零下190℃的溫度下還能活半年。白喉杆菌則更不怕寒冷,即使在零下250℃也安然無恙。同時,大多數微生物對低溫都有較強的抵禦能力。因此,冷凍盡管可以長期保存食物,但食物中的微生物並沒有死去,一旦溫度回升,他們仍然可以繼續生長繁殖。也正是因為它們有這樣的特點,一些在工農業生產中有益的菌種也被長期地保存下來。

13.高熱高壓滅毒菌

小朋友,在吃剩飯剩菜之前,可千萬別忘了一道程序:把飯菜在鍋裏熱一下。你知道這樣做的原因嗎?

高溫高熱是對付有害微生物的法寶,因為它能使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及核酸結構中的氫鍵斷裂,使蛋白質及核酸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微生物的死亡。因此,它常被用於微生物的消毒與滅菌。

在科學研究或工業生產實踐中,經常要進行一些無菌操作,即在接種過程中,都要用火來灼燒一下接種針和裝有菌種的試管口,目的是防止在它們上麵所附著的微生物汙染菌種。對一些因患病而亡的動植物屍體的焚燒就是這個道理,這樣可以防止一些病菌的繼續傳播。另外,對一些玻璃器皿及金屬用具的滅菌,還可以采用烘箱烘烤的方法進行。例如,細菌在100℃下半小時就能被殺死,有些芽孢杆菌則需要在140℃下烘烤2-3小時才能被殺死。因此,為了幹淨徹底地消滅病菌,一般要在160℃下烘烤1-2小時。以上這些灼燒和烘烤的方法,都屬於幹熱滅菌。

另外,還有一種濕熱滅菌。這種方法往往比幹熱滅菌法更有效,因為蛋白質含水量越大,就越容易被破壞,而且濕熱比幹熱有更強的穿透力。所以,在微生物的工業生產中,就廣泛地應用蒸汽對各種設備、管道、培養基進行滅菌。基於壓力愈高,溫度就愈高的原理所製成的高壓滅菌鍋也被廣泛用於醫院、製藥、食品等許多行業中。但在使用時要注意排盡鍋內的空氣,否則在同樣的壓力下,溫度卻達不到純水蒸氣時的溫度。

那麼,缺少蒸汽鍋爐和高壓鍋時該怎麼辦呢?可以采用間歇滅菌法。這種方法就是將被滅菌物反複幾次加熱蒸煮。第一次蒸煮30-60分鍾後能殺死微生物的營養細胞,但不能殺死芽孢。此時,我們可以將被蒸煮過的物品或培養基放在適宜的環境下進行培養,使芽孢萌發成營養體,然後再蒸煮一次便可殺死新形成的營養細胞。如此重複3次,可殺死所有的芽孢和營養細胞,達到滅菌的目的。

有時,在一些飲食品的消毒過程中,如果溫度過高,會破壞其中的營養物質。此時,就可以把它們的消毒溫度控製在60-66℃之間,並加熱30分鍾,其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也會被殺死,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此法常用於牛奶、酒類等飲品的消毒,這既保持了食品的風味,又不損壞食品的營養成分。

防腐劑的作用

防腐劑的加入能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它能幹擾或阻礙病菌正常的新陳代謝,使病菌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不能生長和繁殖。防腐劑溶解在水裏後,接觸到食物體表麵或滲透到組織裏去,如同形成一層保護膜,腐敗菌或病菌一旦沾上,就會立即被防腐劑的精良武器所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