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通常雄蟻不會覓食,所以交配完之後,就會很快地死去。這樣雌蟻隻好自己找地方建立新家。或許它會有好運,剛好落在同種螞蟻窩的附近,就可以和它們一同住下來。而那些沒有碰到同伴的雌蟻,則必須""自立門戶"",建立一個巢穴。等巢穴建成,雌蟻便在其中將翅膀脫掉,開始專心產卵,繁殖下一代了。
■蟻穴的構造
蟻穴都深藏地下,一般螞蟻的巢穴內有許多小穴和坑道。小穴的功用各不相同,如有的小穴裏儲藏蟻繭,有的小穴專門儲藏蟻卵,有的小穴用於撫育幼蟻,有的則好比我們人類儲存糧食的倉庫。
8.""十月蟋蟀入我床""
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實踐,把昆蟲的活動規律與農曆中的季節相關聯,記入書籍中,相傳至今,成為研究我國乃至世界氣象發展史的寶貴財富。昆蟲是如何告訴我們天氣情況的呢?
有經驗的人們,特別是祖輩以農為本的老農,由於他們長期遭受天災的危害,從長期觀察及自身的感受中,總結出求生存與天鬥的氣象與物候變化的經驗。例如,成群蜻蜓低飛捕食,預示近期將有大雨或暴雨來臨。用科學道理解釋,降雨前氣壓低,一些小昆蟲被迫低飛,引導蜻蜓追隨而來,捕食充饑。螞蟻對氣候變化極為敏感,它們能預報未來幾天內的天氣變化。有些氣象台站已把不同螞蟻的活動情況,將近期天氣分為幾種類型,與儀表測據對照參考應用。晴天型:小黑蟻出巢覓食,巢門不封閉,預示24小時內天氣良好,以晴為主。陰天型:(4~6月)各種螞蟻下午5時仍不回巢,在巢外遊蕩;估計四五天後有連續陰雨天。冷空氣型:大黑蟻圍巢築壩,結隊遷居,封閉巢口;小黑蟻連續幾天築壩而不遠離覓食,預示未來將有一次冷空氣來臨;大到暴雨型:(4~9月)出現大黑蟻間斷性築巢口壩三天以上,並有煩燥不安,上樹、爬竹現象;黃螞蟻銜土築壩,氣象預報有升溫、升濕天氣,氣壓明顯下降,未來48小時會有大雨或暴雨來臨。幹旱型:大黑蟻從樹上遷至地麵陰濕處建臨時新巢,並將未孵化的卵銜走,預示未來有一段較長時間幹旱。
小小昆蟲對氣象變化為什麼能先知先覺,而且比較準確。這是因為昆蟲在動物界中屬於變溫動物類群,沒有恒定的體溫,它們的體溫受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但是昆蟲為了自身的生存,它們有祖傳的極為靈敏的感受器官,這些器官是分布在體表,有很多用眼不能看到的小洞,外界的溫濕度,氣壓等氣象變化,可通過小洞傳感到神經突末梢,再傳遞到中樞神經係統,指導昆蟲作出行為反應。
9.雄蜂的日子怎麼過
蜜蜂的巢室不一樣大,雄蜂的巢室比工蜂的大。蜂後在比較大的巢室裏產下未受精的卵,將來從這些巢室裏爬出來的就是雄蜂。你知道雄蜂的日子是怎樣打發的嗎?
雄蜂長著一對特別大的複眼,它們的體型也比工蜂大,一般工蜂的體重是100毫克,雄蜂的體重是200毫克。雄蜂的樣子顯得非常威武,但是它們的口器很小,尾部也沒有蜇針,是沒有防禦武器的家夥。不但如此,雄蜂還沒有花粉籃,自己不會采集花粉和花蜜。
雄蜂是蜂巢裏的寄生蟲,它們一生下來,就等著工蜂喂它們吃,自己什麼活兒都不幹,也不會幹。雄蜂生下來一個星期之後,在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4點之間,雄蜂會飛出巢穴,追隨新生出來的蜂後做""結婚飛行""。雄蜂唯一的任務就是和蜂後交配,繁衍種族,交配成功的雄蜂從天上掉下來就立刻死掉。沒有追上蜂後的雄蜂,再飛回巢裏,等待下一次的機會。
秋天到了,花兒都凋落了,工蜂到處采不到花粉和花蜜,沒有新的食物補充,整個蜜蜂王國隻能靠貯存下來的蜂蜜準備過冬。這時工蜂就不再喂食雄蜂,不管雄蜂怎樣賴皮賴臉地想留在蜂巢裏,工蜂都堅決地把它們趕到巢外,雄蜂就會因挨餓受凍而很快死去。
10.大自然的歌手
並非所有的蟬都能唱歌,隻有雄蟬才能唱歌。雄蟬又是怎樣唱歌的呢?
蟬唱歌和我們人類唱歌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是靠聲帶振動發聲,張開嘴才行。蟬卻是沒有聲帶的,所以蟬閉著嘴巴唱歌。但是蟬腹部的兩側生有兩個""風琴""箱,""風琴""箱是它發聲的關鍵器官。""風琴""箱上有一個小孔,孔上有薄薄的蓋片,孔內有兩片褶膜和一個音響板及通風管。雄蟬要依靠肌肉的顫動來鼓動薄膜,振動空氣,發出的顫音在褶膜中被擴大,然後從音板上反彈回來,音量就變大了。孔穴上的蓋片可以自由活動,用開閉的程度來調節音調的高低。蟬的肌肉顫動似乎永不停息也不會疲倦。
蟬的歌唱實際上和我們拉風琴是同一原理。雄蟬歌唱是為了向雌蟬炫耀自己美妙的歌聲,以此向它求愛。
■文鳥與胡蜂
在動物界,兩種都能獨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關係生活在一起的現象,叫共棲現象。例如,一種奇怪的小鳥--文鳥,特別喜歡在胡蜂窩附近築巢居住,胡蜂能用尾部長長的刺刺蜇敵人,許多動物都不敢接近它。文鳥依靠胡蜂的保護而免遭攻擊。
11.獨具風騷胭脂蟲
昆蟲不僅可以作為美味宴賓、作為妙丹入藥,在工業方麵也有其獨特的奉獻。昆蟲自古就被用作工業原料,你聽說過胭脂蟲被用於化妝業及染料業嗎?
昆蟲及其分泌物可作為工業原料,也許有人認為是奇談怪論,隻要讀完這段為昆蟲唱讚歌的記述,就會相信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了。
在化學工業尚未發達之前,宮廷仕女、豪門千金、貴婦,用來做化妝顏料的胭脂,都是取自一種叫做紅葉蘭花的汁液、使其凝結成膏狀,混以粉類為脂,因產於燕國,故稱燕脂,後流傳為胭脂。國外所用的胭脂,是一種屬於蚧蟲科的蟲洋紅做原料,用來化妝,故稱胭脂蟲。
胭脂蟲原產在北美洲的墨西哥,寄生在仙人掌科植物上,自被當地土著人發現後,即被當作紅色顏料使用。1918年西班牙人將其傳入歐洲,逐漸加工提煉成為原料。1831~1874年是蟲洋紅的旺盛時期,產量達到最高峰,隨化學苯胺染料工業的日益發達,蟲洋紅染料因受量的限製及價格昂貴而逐漸衰退。但蟲洋紅屬於生物產品染料,它在食品、飲料,生物醫藥以及可保護皮膚的化妝品領域仍是獨具風騷。
12.盛夏酷暑六月雪
白蠟蟲在元朝時就被人類所利用,其分泌物白蠟粉,如雪一樣潔白,並有廣泛用途。你了解白蠟粉有哪些價值嗎?
白蠟蟲也稱蟲白蠟,是同翅目中白蠟蟲在白蠟樹上取食後的分泌物。我國早在元朝就已知白蠟蟲的利用價值,並進行人工接種飼養,使其為人類造福。白蠟蟲的母性成蟲,固著在寄主樹的枝條上但不分泌蠟質,而雄性在化蛹前能分泌很多白蠟粉,將身體完全包住,發生多時,滿樹皆白,真有""盛夏酷暑六月雪""之感。白蠟蟲的分泌物經采收加工成白蠟,成為熔點高的優質品,這是礦物質白蠟和蜂蠟""甘拜下風""之處。蟲白蠟的用途很廣,在工業、醫藥有廣泛用途,並可用來製作模型、教具、絕緣物品,蟲蠟還可提高油蠟的融點,用來為布匹、紙張、器皿磨光,增高亮度及耐磨損。蟲蠟產於我國西南各省,尤以四川為最多,年產達7000餘擔,占全國的80%。
■五倍子的用途
五倍子是由一種倍蚜蝌的蚜蟲,身上的蠟腺也常分泌白色蠟狀物,很像背著滿身潔白的棉花,故俗稱綿蚜或綿蟲。又由於它寄生在鹽膚木上,使葉片變形成為角狀蟲癭,被定為角倍蚜。蟲癭含有優良的單寧類,其中倍單寧高達53.41%,是製革及醫藥方麵的優質工業原料。
13.菜粉蝶的審美觀
愛捕捉昆蟲的小朋友見到漂亮的鳳蝶和蛺蝶都不願放過,有時還真能捉到很稀有的品種,但見到菜粉蝶就沒什麼興趣了。這是為什麼呢?
蝴蝶分為好多種,菜粉蝶是最普通的白蝴蝶,樣子幾乎是千篇一律的,翅膀上沒什麼花紋,隻有幾個黑斑點。
菜粉蝶最喜歡黃色的花,其次是紫色的花;紅色的花朵裏如果有黃色的花蕊,也能吸引它飛過來采蜜,如果沒有,它對紅色的花就會毫不理睬。
這和菜粉蝶的眼睛有關係。菜粉蝶長著很大的複眼,而且向兩旁突出,它的視野很開闊。它采蜜的時候不是根據花的香味,而是用眼睛尋找花。我們人的眼睛能看見好多顏色,所以世界在我們看起來是五彩繽紛的,但是人眼看不到紫外線;菜粉蝶和人不同,它能看到紫外線,但是卻分辨不出那麼多顏色,它隻能看見黃色、藍色和綠色這幾種顏色,紅色的花朵在它的眼裏根本就沒有顏色。
菜粉蝶最喜歡十字花科的植物,像卷心菜、青菜、油菜、蘿卜等,它們的花大多是黃色的,菜粉蝶在這些花上飛來飛去地采蜜,然後就把自己的卵產在這些蔬菜的葉子上。
14.""8""字形舞傳信息
在昆蟲世界中,你可知道也有世代相傳,一天到晚忙碌不停的最勤勞的昆蟲嗎,它就是蜜蜂。你知道蜜蜂采花蜜和花粉,是如何把蜜源植物的信息傳遞給同伴的嗎?
說來非常奇妙。它們是靠飛行的""舞蹈語言""告訴蜜源植物離蜂巢的方向和距離,這在昆蟲中是蜜蜂的特殊""語言""。它們的舞蹈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圓形舞,意思是表示在離蜂巢50米以內有蜜源植物,但並未表示出方向來。另一種是""8""字形,擺尾舞,並散發臭味,以頻率氣味傳信息,意思是表示蜜源植物距蜂巢50~100米以上,在一定時間內,所飛""8""字形圈數和擺尾次數多少也可以表示出蜜源植物距蜂巢距離的遠近。蜜蜂頭朝上表示蜜源植物對著太陽的方向,頭朝下表示蜜源植物背著太陽的方向,蜜蜂的身體與巢脾上的垂直線所形成的夾角和""太陽角""是一致的,這樣就可以表示出蜜源植物的具體方向了。有了距離和方向,蜜蜂便可依此路線去尋找蜜源植物采集花蜜和花粉了。一隻蜜蜂一次可采20~40毫克花粉。要釀1千克蜜,蜜蜂就需要往返幾萬次,而且要采訪幾百萬至一千多萬朵鮮花。小小蜜蜂真可稱得上是最勤勞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