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期知識必讀
“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隨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母親進入了產褥期,民間俗稱“坐月子”。
孕婦經過6-10小時左右陣發性的子宮收縮和產床分娩過程,消耗了很多的熱量和營養物質。此外,由於臨產用力、創傷、出血而耗損氣血,故產婦的抵抗力較常人低,所以較易染病和留下終生的後遺症。因此每一個即將做產婦的女士都應該懂得一些;臨產常識,正確的坐月子方法和月子中的將養原則,而本篇正是從這幾方麵做了詳盡的闡述,使產婦看後能夠幫助自己較快的恢複健康。
(1)臨產是一種自然現象
“臨產”是指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羊水)由母體產道娩出的過程。又稱為分娩,民間稱為臨盆。
人們常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就是說婦女受孕後,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需經曆280天左右(醫學上將一個妊娠月定為28天,280天恰好10個月,即40周),胎兒便發育成熟。當胎兒發育成熟後,子宮發生強力收縮,此時孕婦感到腹部陣陣疼痛,然後宮頸口擴張,胎兒及其附屬物經母體陰道排出,臨產的全過程到此結束。
臨產是一種自然現象,生育乃天地自然之理,一朝分娩尤如瓜熟蒂落。分娩時,產婦不必驚恐,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猶如眼能視物。耳能聽音、手能持物一樣。然而有的產婦不懂分娩知識,臨產時由於憂心衝忡、驚慌、恐懼影響產力,而導致產程延長、分娩困難的後果。所以,臨產時務須精神恬靜、鎮定,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精神負擔,做到“睡、忍痛、慢臨盆”六字真言。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積蓄精力,保護產力,促進宮縮,縮短宮口開全時間,保證產程正常進行,使胎兒順利娩出。
(2)怎樣計預算產期?
計算預產期,必須記清末次月經的時間,末次月經時間就是指懷孕前最後一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日期。計算方法:以未次月經的日期作為基數,用月數加9或減3,日數加7,所計算得的時間就是預產期。假設末次月經時間是1990年3月12日,計算預產期應該是1990年12月份(3+9)19日(12+7)。農村婦女常以農曆記月經時間,預產期計算方法則為本次月經的月數加9或減3,日數加14。比如末次月經時間是農曆5月10日,那麼預產期便是第二年2月(5-3)24日(1+14)。必須說明,這樣計算出來的預產期並不是絕對就在這一天分娩,凡在此期前後1-2周內分娩均屬上常產。這種時間差異的產生是由於個體差異,胎兒成熟時間有所不同。或因月經周期素來紊亂,或周期延長至35天左右,或周期縮短在刀天左右,說明排卵期有超前、縮後的情況,因此分娩時間便出現銷的稍後的差異。
(3)臨產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臨產前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排除一切精神幹擾,打消各種顧慮,除去煩惱,保持心情舒暢,高高興興迎接分娩期的到來。
臨產前要預先準備幾包衛生紙,半刀消毒草紙墊床。高錳酸鉀0.5克,用於洗滌外陰。為嬰兒準備適量的紫草油(紫草5克,以適量菜油浸泡2天)或大黃粉5克。準備好坐月子的營養品及攆餘血用的醪糟、益母草膏等。
臨產前應搞好清潔衛生,預產期即將來臨之際,產婦宜將臥室灑掃幹淨,最好用來蘇水兒消毒室內,布置整齊,使室內空氣流通、光線柔和。窗明幾淨,床鋪整齊清潔,床頭放置幾束鮮花,芳香醒神,若置魚缸於室內,養殖幾尾金魚,更可賞心說目。產婦在此環境中休養,心情分外舒暢,不但能減輕產後疾病,更能預防各種產後疾病。
臨近分娩,產婦要透徹地洗個澡,必須淋浴,以防感染黴菌。滴蟲或其他致病菌。預產期前兒大,尤其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每天早晚用肥皂、溫開水反複洗滌外陰、大腿內側和下腹部。若臨產前產婦患有陰道炎。陰道內分泌物較多,化驗報告陰道有黴菌、滴蟲或清潔度在++以上者,除求醫治療外,可選用中藥銀花藤、野菊花、苦參、土茯苓、防風、地膚子各30克煎湯熏洗,或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或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滌,早晚各1次,每次洗滌後須換上幹淨內褲。
臨產前必須吃飽喝足。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吃了三碗力氣彰。”民間習慣,臨產前老人總要給產婦吃幾個紅糖荷包蛋,還要加餐一碗幹飯或一碗麵條。這是為什麼呢?有人隻知道這是傳統習慣,而不了解其科學道理。
產婦吃飽喝足是為了提高產力。物體運動都離不開能量,機械運動需要電能,汽車需要汽油產生熱能,子宮和腹肌的收縮運動需要食物供給熱量,分娩時用力出汗、消耗體液,需要供給足夠的水分。糖和脂肪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物質,脂肪一方麵能儲藏養料,另一方麵在氧化時釋放能量,供給肌肉收縮。”糖在氧化時釋放較多熱能,如100克大米,在人體內產熱量大約14.8kJ(353卡);100克白麵產熱量大約1.48kJ(354卡);100克雞蛋產熱量大約0.42kJ(170卡),100克豬肉產熱量大約2.43KJ(580卡)。所以臨產時宜選食豬肉。白麵、紅糖、大米、紅營、禽、蛋及含糖較多的水果,如西瓜、梨。甘蔗。桂圓。蜜桃、蜂蜜等。
如果產婦脾胃素弱,或臨產時患腸胃炎,引起食欲不振。進食量少,以致能量缺乏,產力不足,往往引起宮縮無力、產程進展緩慢,可容易發生感染。若胎頭遲遲不出,壓迫盆底軟組織,可造成局部缺血水腫,甚至壞死,形成生殖道瘺管(膀胱陰道、直腸陰道瘺)。所以凡臨產時患病而不能進食者,應當提前住院治療、輸液,保證分娩正常進行。
臨產前嚴禁同房,最好在臨產前2月便分床睡眠。因為房事之時,容易將細菌帶人陰道,並且房事刺激會引起陰道和子宮頸充血,給分娩帶來更多的感染機會。
(4)產前一定要做好外陰清潔衛生
孕婦體內常寄生著某些致病菌,尤其是厭氧鏈球菌,常寄生在產道內。平時身體健康、抵抗力強不會致病,當分娩損傷產道時,或分娩失血過多、產後氣血虛弱時,病菌活躍而引起各種產後病。這就是中醫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道理。
分娩時胎兒通過陰道,潛伏在陰道的病菌,可順宮頸口逆行,引起子宮、附件感染,並使胎兒皮膚、眼睛受到病菌侵害。胎兒娩出後,胎盤從子宮壁剝離娩出時,子宮壁毛細血管開放,或分娩時撕傷宮頸、陰道、外陰等,病菌便從創麵進入血液,可引起外陰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感染嚴重者,可導致高燒、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若病菌羊膜腔,汙染羊水,引起宮內感染,直接威脅到胎兒,若病菌進入胎兒血中並繁殖,就可導致新生兒敗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