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喂母乳的好處
今天,新女性們已不再重視哺乳。有些婦女誤以哺乳容易使自己衰老,有些職業婦女以為用奶瓶喂奶,可以省時省事,所以紛紛舍棄了這種自然合理的育嬰方式。其實,不論是對母親或對嬰兒來說,親自哺乳絕對是最有利的育嬰方式。相反的,用奶瓶喂奶會添增你許多麻煩。盡管科科學的發達,使得醫學界雄心勃勃地想找出一種可以代替母奶的牛奶和奶粉,但你可以確信,就像拐杖不能代替人的腳一樣,奶瓶絕對無法取代母奶的地位。換句話說,無論科學再發達,哺乳仍是母親擁有的獨門藝術。時代在前進,母親親自哺育嬰兒的驕傲也是不變的!
母親自己哺喂嬰兒,是最理想又最合乎自然法則的方法。先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親哺最能表現偉大母愛的深切作用。因為母親自己喂哺嬰兒,必會時時刻刻關心著他,嬰兒的寒暖疾病,也都能及早發現。一個自幼就充分享受母愛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會培養出一種博愛的人生觀。
在所有哺乳類動物中,我們不難看到母體授乳於子體的事實,隻有人類,因為“文明”而違反了這種自然法則。其實,從營養觀點來看,也沒有比母奶更完善的食物了。科學再進步,也無法製造出這麼完善的嬰兒食物。
奶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求。它所含的成分量適合嬰兒的需要,它的溫度最適當,它不但清潔,還富有病源抗體。
一般從初生到六七個月大的嬰兒,如果以母奶喂哺,幾乎沒有營養缺乏的顧慮,並且能夠很好的適應嬰兒消化器官的微弱機能。嬰兒初生一星期內,消化能力比較弱,所需熱量也少,那時母親稀薄的初奶,正是合適。嬰兒逐漸成長,母奶成分也逐漸加濃,適合嬰兒的胃口。根據資料統計,母親自己喂養的嬰兒,得營養性紊亂病的比較少,即使患了病也容易複原。同時,由於營養適合,疾病比較少,所以嬰兒的生長發育也較好。
喂哺對母親本身也有很大的好處。產婦子宮比正常時大,如果自己喂哺,就能迅速收縮好,母奶是嬰兒的最佳食品!·
5.不適宜喂母乳的情況
但是話說回來,哺乳也有它的不適宜的情況。在嬰兒方麵,例如早產及先天缺陷:早產的嬰兒身體過於柔弱,根本就不懂得吮吸,消化力也差;先天缺陷如顎板不全及缺唇等,吸奶時易將乳咽入呼吸道或外流或根本無法吮吸。此外,對於母乳有過敏性反應如乳癬時,最好也不要哺乳。
有少數母親是不宜哺乳的,這通常與母親的健康有關。例如:生產時血過多,或有敗血病的產婦,就不宜哺乳,有神經性疾病如羊癲瘋時,哺乳易使疾病複發,發作時還會使嬰兒受傷,所以不宜親哺。患開放性結核病、心髒病、腎髒病、糖尿病、癌症、或身體過於虛弱的,都不宜哺乳。患急性傳染病、乳頭裂隙或膿腫的母親,可以暫時停止喂哺。在患病期間。母親仍可按時擠出乳液,以免病後無奶。疾病痊愈後,仍可繼續喂哺。在每次決定停止喂哺母奶前,必須慎重考慮嬰兒的營養和安全,以及母親的心理健康。
6.奶水的來源
早在妊娠時期,乳腺就有所準備。在腦下垂體、黃體和胎盤製造的內分泌作用下,乳腺組織日漸增多,到妊娠的後期,乳腺就已開始它的分泌作用。嬰兒出生時,乳腺的發育已達最高峰,在的內分泌的影響下,開始分泌奶水。產後最初一兩天,乳很少,第三天或第四天,乳量漸漸充足,但也有到十四日後才開始充足的。如果產後數日內乳量不足,產婦不必擔心和失望,應當繼續按時讓嬰兒吸吮,或用人工方法刺激。
乳母每日分泌的乳量,往往與嬰兒的年齡成正比。一個健康母親所分泌的乳量,足夠供給一個健康嬰兒所需的營養。
一日之間,每次分泌的乳量,也有很大的差別,當喂哺次數比較多、距離時間比較短時,分泌量就比較少,清晨剛睡醒,奶水經較多;下午疲乏,奶水會減少,如果我們想知道母奶分泌的量,可在一日之間每次哺乳的前後,秤一下嬰兒的體重,它的差數就是每次的乳量。總合各次的乳量,取得它的平均數,這才比較準確,從實際臨床方麵觀察,如果嬰兒的體重正常增長,便是乳量充足證據。
開始哺乳的兩三分鍾內,奶水分泌極快,相當於每次奶水總量的半數。八至十分鍾後奶水變得極少,這時嬰兒幾乎吸不到奶水。
7. 影響奶水成分的因素
奶水的成分受很多因素所影響:
①食物:例如母體的營養不良時,奶水中的肥肪和蛋白質含量就會減少很多。哺乳期中,母體每天花在奶水構成上所需要的熱能約為400~1200卡,所以她所需的營養當然要比一般的人多。牛奶雖然並不是一種特效的催乳劑,但也不失為授乳母的一種方便而有價值的食物。一般應用牛奶的法則是第二天分泌多少奶水就喝多少牛奶。乳母的食物應當力求簡單而富於營養。調味品如味精、醋、辣椒、芥未等必須禁用,主要是怕影響消化。同時也不宜吃得過飽,不然會引起消化不良以及使軀體發胖。刺激品如煙、茶或咖啡,少量並無大害;酒也一樣,微量的酒不至於出現在奶水中,但縱飲則會使嬰兒發生中毒症狀。
②藥品:許多藥眼用後會排瀉到奶水之中,尤其是大劑量或長期服用者,如亞托品、汞劑、鉛劑、砷劑、水楊酸劑(如阿司匹林)、磺劑、溴劑、巴比上類安眠藥、堿土類瀉劑、甚至黑楊梅、蕃茄及香料等,也都會侵入奶水。而使嬰兒發生各種症狀,應特別注意。
③情緒。情緒對於奶水質量的影響比食物更為明顯而重要。例如驚嚇、憤怒、縱欲或過度的精神刺激等。都可能使奶水完全停止分泌,或使嬰兒因而發生劇烈病變;其次如悲傷、愁苦、疲勞,或任何長久性的神經緊張,也會產生這些影響。授乳母必須要有足夠的休息睡眠、適度運動和一種有規律而自然的生活。
④其他:如乳母的年齡、生育次數、健康情況以及是否已再懷孕等,對於乳的成分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
8. 如何使母乳充足
增多奶水或維持足夠的奶水才能保證母奶喂養成功。怎樣才能保證成功?主要方法有二:
(1)授乳母的個人衛生。營養適當,身體健康,精神舒暢,可使奶水分泌增多。
(2)按時刺激乳房,刺激愈強,分泌愈多。饑餓的嬰兒,每隔三四小時猛力吮吸一次,是最適宜的刺激。吮去的奶水愈多,下次所分泌的量也愈多。如果嬰兒不能把奶水吸盡,授乳母可以用人工刺激或用兩手擠乳,用橡皮球抽乳器,或電器抽乳器把嬰兒吸剩餘的奶水抽盡,也都是刺激乳房的方法。
9.斷奶的最佳時期
從初生到三四個月,嬰兒大多極為柔弱,生長發育的變化很快,特別需要人奶喂哺。所以母親若非萬不得已,至少須自己哺乳三四個月,能夠繼續喂哺到六至八個月就更好。
八至十二個月是斷奶的適當時期。若遇炎夏,不妨延至秋季涼爽的時候,斷奶方法,須逐漸實行,嬰兒從四五個月起,即可增加蛋黃、菜泥等輔助食物;從六個月起,哺乳次數先減去一次,用牛奶、奶粉或其他輔助食品替代,以後遞減哺乳次數。到一歲半,應完全停止母奶,而以牛奶及其他食品代替。
人奶喂哺太久,尤其是不添加代奶品或輔助食品的嬰兒,會導致食欲消失或異常,體重減輕,並且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等症狀。經期後喂哺的嬰兒,若能正常生長,不防繼續哺乳。
母親患重病時,必須立即停止授乳。如果繼續喂哺,會使雙方都受到損害。如果奶水內脂肪過多則可用兩乳各吮三四分鍾,因初步的奶水脂肪較少,其後脂肪的量漸漸增加,所以不要讓嬰兒吮食太久。在哺乳前,乳母多喝些清水,可以衝淡奶水的脂肪,這是相當有效的方法。
10.讓新生兒平安度過三伏天
驕陽似火的三伏天,對剛出世的新生兒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外界環境溫度對新生兒體溫影響較大。另外新生兒汗腺不發達,又不能隨意改變衣著鋪蓋,這樣易使新生兒發熱,不少剛做母親的常常為此著急。
那麼,怎樣讓新生兒平安度過生命的第一個伏天呢?
第一要有適宜的室溫。一般來說,新生兒居室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2~24。C之間。房間內要通風透光,隻要不直接受穿堂風吹,是不會著涼的。不少地方,尤其是農村,習慣讓新生兒和產婦的住房密不透風,使得空氣悶熱、汙濁,對新生兒極為不利。如室溫過高,可用電扇適當降溫,但不能對著新生兒吹。
第二衣著要寬大、鬆軟,易於散熱。密不透風的尼龍等衣服不適宜新生兒夏天穿。不要用毛毯等緊包新生兒,隻要蓋一塊布單子或用布單子包著下半身,早晚加一條薄夾被或毛毯即可。
第三注意皮膚清潔,每天用溫水洗澡1~2次,擦幹後在頸、腋、大腿內側至外陰部撲一些嬰兒粉。洗澡時不要用刺激性大的或成人用的肥皂,應用嬰兒皂。也不要用含有樟腦等刺激物的痱子粉,否則會使嬌嫩的皮膚損傷。
第四注意喂水,尤其是喝牛奶的孩子要喂些糖水。中午、下午氣溫高時,要及時補充水分。但不要用冰凍類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