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自然的孩子

有研究表明,促使人類關愛環境的首要因素是他們在兒童時期就能認識和熱愛大自然,長大以後才能夠真正主動地去保護環境、治理環境,所以讓環境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讓環保從寶貝出生第一天開始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關乎每個寶貝的成長與健康,關乎我們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0-3歲寶貝“素描”

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自主、主體意識開始萌芽,動作技能、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行為能力不斷發展,能通過感官逐步感知周圍的環境,能開始認識一些具體的物體及其他們之間的簡單關係。我們應根據這一年齡段寶貝的特點,運用寶貝能接受的各種巧妙方法對寶貝進行環境教育,讓環保意識從小就根植在寶貝心裏。

寶貝環境教育“原則”

1.根據0-3歲寶貝的特點,環保教育應以情感教育為主,讓寶貝認識大自然、感受和體驗大自然的美麗。通過認知教育,讓寶貝係統地學習環保知識,往往會滋生寶貝的厭煩情緒,適得其反。

2.以正麵教育為主,多講環境中好的一麵,培養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環保意識。反麵的災難主義教育(如向寶貝宣揚汙染的可怕)往往會導致使寶貝先恐懼、後麻木的結果。

寶貝環境教育方案

1.走進大自然,培養寶貝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是寶貝的天性。媽咪應及時發現、保護、並引導寶貝們的這種天性,讓他們在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欣賞、體驗中逐步建立環境意識,形成關心自然、關愛生命、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並在親近大自然、關愛環境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動作能力、語言能力、認識能力、行為能力,使他們健康成長。

2.運用遊戲,引導寶貝在玩耍中認識環境與人的關係。媽咪在陪寶貝玩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加入“環境因素”,以此來培養環境意識。

3.在日常生活中給寶貝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媽咪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寶貝進行生動具體的環保習慣的培養。

4.媽咪以身作則,做一個環保公民。身教重於言教,環保媽咪行為的潛移默化對寶貝的影響往往是伴隨終身的。

5.家庭的環境布置是無聲的環境教育語言,它既關係到寶貝的健康成長,又是教育寶貝的現成道具。為了寶貝,家庭的環境布置要盡可能簡潔、天然、綠化、環保。

環保教育“實戰錦囊”

一、走進大自然 情感培養大拚盤

1.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帶寶貝到優美、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新鮮空氣,和寶貝一起嬉水,讓寶貝在環境中充分親近空氣、親近水,並進而認識空氣、水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2.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中,與寶貝一起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在與自然物的親近中辨別大千世界的五顏六色和千姿百態,在真實的環境中認識自然萬物中的花草蟲魚、飛禽走獸。 3.與寶貝一起躺在草地上看看天上變幻莫測的雲朵,聽聽周邊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在新翻的泥土上過家家,捏泥團,充分親近泥土。

4.平日裏尋找各種機會與寶貝一起欣賞風、雨、雪、虹,與寶貝一起關注周圍的生命,認識身邊的動物、植物,讓寶貝在接受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時,充分體驗自己和世界萬物一樣是自然生態的一員,是地球的寶貝。

5.讓寶貝充分感知“大地是我們的媽媽,花草樹木是我們的姐妹,鳥獸蟲魚是我們的兄弟,山川湖海是我們一家子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