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全麥食品可防糖尿病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那些長期大量食用全麥食品的人不容易患上糖尿病。
研究人員表示,那些經常將全麥和粗纖維食品當做主食的人可以防止出現“代謝綜合征”,從而降低了患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研究人員介紹說,2型糖尿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人體內調控血糖濃度的胰島素失靈。而超重者和肥胖者往往容易誘發胰島素抗性,最終使自己進入全麵的2型糖尿病狀態。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800名一日三餐都以全麥食品為主食的人的健康情況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食用全麥和粗纖維食品的人的胰島素敏感性都比較好,因此不容易產生胰島素抗性以及代謝綜合征等問題。
研究人員同時表示,根據他們的調查,美國人平均每天還吃不上一頓全麥食品。而美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仍在上升,估計有24%的成年人已患有所謂的“代謝綜合征”。凡是患有這種綜合征的人容易進一步誘發糖尿病和心髒病。“代謝綜合征”的症狀包括腹部脂肪大量積累、血脂很高、“好”的膽固醇水平低、高血壓以及高血糖。
研究人員說,目前盛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結構對提高肥胖者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低碳水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作用。從科學實驗所提供的證據來看,多食用全麥和粗纖維食品有利於保持健康的胰島素水平。
研究人員介紹說,在日常飲食中增加全麥和粗纖維食品並不會造成飲食結構的重大變動,但卻會產生很大的健康效益。例如,人們可以從吃白麵包轉向吃全麥麵包,從吃精白大米轉向吃糙米。研究人員同時告誡說,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講,識別全麥食品有一定的困難,因為許多食品上都標有“黑麥麵包”或“用全麥製成”等字樣。但許多這樣的麵包的主要成分仍是精白麵粉,而不是全麥。真正的全麥食品應列出全麥成分,如“全小麥”、“全黑麥”、“全燕麥”或“粗麵粉”的具體含量。
出汗治感冒心肌炎上身
有人認為自己年輕體壯,得了感冒,打打球或跑跑步,出一身汗,就好了,卻不料感冒病毒乘虛而入,不但感冒沒有治好反而得了心肌炎。有關專家提醒說,感冒時參加體育鍛煉是有害無益的,過度運動出汗,熱上加熱,體內的調節功能就會失常,增加心、肺等係統的負擔。
球場大戰鬥感冒誘發心肌炎
大學生小江,平時最喜歡運動。前一陣感冒了,但小江不以為然,“我平時身體這麼棒,這點小感冒算得了什麼,一場球,出出汗就好了。”於是,相約了一大群同學在球場上大戰一場,沒想到,平時在場上蹦蹦跳跳一兩個小時都沒有問題的小江,才打10幾分鍾,就臉色發白,並有心慌、渾身乏力等症狀。同學們著了急,趕快把小江帶去醫院就診。檢查的結果讓同學們大吃一驚,小江得了病毒性心肌炎。醫生提醒說,感冒後打打球、跑跑步、出一些汗後,感冒症狀有時的確會減輕一些,這是因為人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體內的白細胞和其他抗體所組成的防禦係統的機能得以提高,再加上出汗時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較快,所以能使感冒症狀得到一些緩解。這種情況見於少數體質較強、感冒初期、症狀較輕的人,但對於多數人來說,尤其是兒童、體弱者和老人,感冒時參加體育鍛煉是有害無益的。
感冒堅持運動可致心髒受損
武警醫院內二科主任胡寶春介紹說: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人體為了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禦係統與之鬥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髒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也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這時為機體創造有利的抗病條件甚為重要。
適當的休息是對付感冒的最重要的一條。如果感冒後再進行體育鍛煉,會使體內產熱進一步增加,代謝更加旺盛,這樣勢必造成體溫過高,進而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使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增高過度,體內的能量物質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人體的抵抗力,並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係統的負擔。
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就是由侵犯心肌的病毒引起,約半數於發病前一段時間就有病毒感染的前期症狀,如發熱、咽喉痛、全身酸痛、腹瀉等症狀。患了感冒還運動,體力消耗過大,病毒會乘虛進攻心髒,致使心髒越來越不舒服。嚴重時,多數患者會感覺胸口隱隱作痛、心慌、乏力、惡心、頭暈,甚至心力衰竭、休克。
感冒預防注意防寒保暖臥床休息
因此,感冒時不宜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休息,待感冒痊愈後過幾天再參加運動為好。醫生說,由於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非常重要,尤其應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易感冒者平時應注意營養,避免過勞,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
應以稀飯與蔬菜等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煙酒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感冒期最好不要吸煙喝酒。多喝開水,補充足量的水分能稀釋血液中的毒素,加速代謝物的排泄,從而減輕感冒的症狀,縮短病程。
噪聲不僅僅損傷聽力
噪聲損傷聽力已為人們所熟知,但是隨著環境醫學對噪聲危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員發現它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健康危害。
傷眼科學家發現,噪聲能使人對光的敏感性降低。實驗表明,當噪聲強度在90分貝時,2/5的人瞳孔擴大,視物模糊;當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幾乎所有人的眼球對光的適應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長時間處於噪聲環境中的人容易出現視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現象。